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寻人启事,马云点赞了

2017-08-02 田甜 中国企业家杂志

今日头条、阿里、腾讯都在寻找失踪人员,黑科技正在解决社会难题。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田甜    编辑|萧三匝


2016年2月9日,大年初二。曾华没有回老家过年。今日头条办公室里,一名一同值班的实习生转了一条地方新闻给他:2月8日中午,河北廊坊市燕郊一名82岁的李姓老太太出门遛弯时走失,几小时后还未回家。新闻说,家人已报案,全家人都上街寻找,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消息,内文还留了李老太太家属电话。


这是曾华熟悉的一类新闻。曾华当时是今日头条城市新闻团队负责人,他的小组做地方新闻资讯分发。他发现,寻人在地方新闻中比其他内容阅读量和转发量都要高。尤其是儿童走失,只要有孩子丢了,几乎整座城市的人都在转这条信息,相当多的好心人在线下留意寻找。


2015年开始,今日头条和寻人网站宝贝回家合作,宝贝回家在其上建立了头条号,只要有孩子走失,该头条号会在孩子走失的城市及周边城市推送寻人信息。“但当时我们只是作为地方新闻推送,还没有真正去想如何通过我们和社会的力量把走失的人找到。”曾华说。



曾华是前媒体人,他热心,但遇事冷静。经过判断,他的第一个动作是先打电话找李老太太家属核实。消息确认属实,他制作了一条寻人消息,通过今日头条APP弹窗发送给廊坊市所有用户,“大约有28.2万人次”。


新浪微博和廊坊当地的一些论坛上,比今日头条早一天出现这则寻人消息,但一天过去了没有任何线索。家住廊坊三河市的一名女士收到今日头条的弹窗,她点开看了看李老太太的照片,这不就是几小时前上门要水喝的老人吗?这名女士拨通了寻人消息上留的电话,向李老太太家人提供线索。


李老太太最后在三河市火车站附近被找到,这时距离头条弹窗发布寻人消息过去了5小时。


有效需求


曾华没想到,在今日头条APP推送寻人消息,找回人的时间如此之短。他把这个好消息和同事分享。


今日头条和宝贝回家合作以后,有多起成功找回失踪儿童的案例,“但不能保证,孩子是在好心人看到头条的推送后提供线索找回的。”曾华说。宝贝回家在全国有数十万志愿者,它与多家互联网平台合作,今日头条是其中之一。开年后上班,曾华提议,成立一个寻人项目小组,除了与宝贝回家继续合作,把找老人这一块也纳入进来。


他的建议得到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的支持。今日头条在分发内容时,有兴趣和地域两大维度。在徐一龙看来,寻找老人符合今日头条的地域推送属性。老年人行动缓慢,一般来说也不会发生类似拐卖儿童的事件,在走失后几小时内,可以估计出不了方圆一定范围之内。


由徐一龙牵头,头条寻人项目组筹备成立,具体执行在当时只有曾华和两名实习生,如今该项目已有15名全职工作人员,曾华是负责人。作为一家IT公司,今日头条看重实实在在的数据,想把项目做大得到高层进一步支持,最好拿数字说话,全国每年到底有多少名老年人走失?


曾华多次亲历寻找家里的老人,他做寻人项目带着特有的情感。


曾华自小生长在江西上饶一个小城镇,奶奶70多岁时,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最开始,奶奶记忆力出现下降,渐渐地连家人都不认识了。曾华在北京工作,他回老家看望奶奶,“奶奶你还认识我吗?”奶奶迷茫地望着他,又看看他的妈妈:“这是你儿子吗?”


“说起来挺伤心的。”曾华说,“但奶奶从不认为自己患病,还特别偏执,你让她注意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她不会听你的。”曾华的奶奶对好几十年前的事倒记得格外清晰,她总是说“我要回家”,是指回她的娘家。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奶奶独自一人沿着当地一条国道走——她在回娘家的路上。曾华每年只有长假才回老家待几天,他出门找奶奶就有过四回。


“老年人尤其是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更容易走失,但社会关注度却比儿童走失低得多。”曾华说。


2015年,武汉警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平均每天走失老人警情约50起。2016年,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天大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失智和缺乏照料是老人走失的主因。曾华的观点在各项调研和统计数据中得到证实。更具现实意义的数据来自民政部,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2亿,同时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正在加速。


徐一龙和曾华更加坚定,寻找走失老年人的公益项目能满足有效社会需求。今日头条与宝贝回家合作时,曾得到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大力支持,现在要做老年人项目是在原有公益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又有数据支持,自然很容易在高层获得通过。


精准弹窗


2016年2月下旬,头条寻人正式上线。它开通了新浪微博和邮箱,接收寻人消息。今年6月份,今日头条APP还上线了一项寻人的新功能,失踪人员家属可自行在APP上填写寻人信息。


为了核实消息,头条寻人工作人员在接到寻人需求后先打电话给发送人:您和走失人员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已经报案?您在哪个派出所报案?曾华说,他们进而再打电话向派出所核实。


如果走失人员家属还未报案,工作人员会建议立即报案。在现行法律法规下,警方接到儿童失踪消息后必须作为刑事案件立案;老年人走失虽然够不上刑事案件,但派出所通常会登记。


与发送人聊上5~10分钟后,工作人员基本就能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如果电话那头语气平淡,听上去对走失人员漠不关心,这时该寻人消息就先不发,有待进一步核实。


头条寻人的弹窗规则更加细化。曾华介绍,不再是推送给案发城市所有用户,而是以老人走失地点为圆心,预估他在失踪时间内步行所能达到的最大半径距离,在该圆形区域内精准弹窗。如果老年人失踪是在1小时内,估计他走不出方圆5公里,失踪时间越长,推送同心圆的面积也相应越大。


截至2017年7月20日,头条寻人共弹窗找回2585人。


阿里巴巴集团与公安部合作,推出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它的推送规则与头条寻人相似,以儿童失踪地为圆心,失踪1小时内,定向推送到方圆100公里范围内;失踪2小时内,方圆200公里范围内;3小时内300公里;失踪时间超过3小时,推送范围则为方圆500公里。目前团圆系统已接入新浪微博、高德导航、支付宝、腾讯QQ、今日头条等21个新媒体和移动应用。


“儿童失踪绝大多数是离家出走,他有可能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儿童被拐这些个别案件也时有发生。”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魏鸿说,“比起老年人走失,相同失踪时间内推送范围要更大些;但也不能无地域限制地推送,一来无效、打扰用户,还给人造成不切实际的恐慌,感觉社会上一天到晚在丢孩子。”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副主任孟庆甜向《中国企业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全国每年发生儿童失踪案件为1000多起,其中属于拐卖儿童的,占比不到5%。曾经有媒体报道,全国每年有20万失踪儿童,公安部不得不出来辟谣。“不过事后反思,主要在于当时全国打拐民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协作平台,更别说基于平台数据的信息官方发布渠道了。”孟庆甜说。


2015年11月中旬,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提出建立这个平台。彼时,魏鸿刚入职阿里不久,她的上一份工作是在央视法制频道担任主编,拍片子、制节目,魏鸿已与公安部打了十多年交道。打拐办找到魏鸿,他们提出想建一个全国民警协同打拐的线上平台,希望得到阿里巴巴的技术支持。


打拐和阿里业务没有直接关联。合作能否达成,魏鸿拿不定主意,她向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刘振飞请示。


“找孩子是吧,做啊,这是积德行善的事,我们这儿有技术。”刘振飞当即拍板,“马老师(马云)不是提出‘公益3小时’嘛,总不能每次不是去敬老院就是捡垃圾,做公益最好也能体现阿里的技术优势,这事可以当公益项目来做。”



2015年9月10日,阿里巴巴16岁生日时,马云曾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请每个阿里人每年完成3小时的公益志愿服务。公安部与阿里合作的项目当月就得以立项,后来取名为“团圆”。


在阿里,只有安全部的6名技术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来开发团圆系统。魏鸿回忆,他们一次次飞北京,跟公安部打磨团圆系统的细节。最开始沟通并不顺利,公安人员性格直爽,阿里的技术员也很有主见——但他们必须真正领会项目需求、打拐流程及各种注意事项后,才能将需求转化为具体产品。有几次,公安人员说话技术员无法理解,双方争执了好几回才对产品的若干细节达成一致意见。


团圆系统搭建完毕后,距离计划上线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全国公安系统编制内共有6000多名打拐民警,失踪儿童家属报案后,经核实由他们上团圆系统发布寻人信息——该权限仅限于6000多名打拐民警。对阿里安全部的6名技术员而言,产品出来后他们反倒更紧张,如此短时间内,如何做到教会所有民警都使用团圆呢?


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先在阿里内部培训一批志愿者讲师,由他们分头去全国各地给民警讲课。团圆系统的技术架构基础是钉钉,阿里为提升国内企业的沟通和协同效率而开发这款办公应用,阿里员工就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他们对团圆系统的应用自然是驾轻就熟。


阿里安全部在集团内部招募志愿者讲师,报名了100多人,最终他们挑选了20多人组成讲师团。讲师们分赴各地,为地方打拐民警讲解如何下载钉钉,如何编辑图片、发布图文信息等等。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于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线。上线的前几天,民警可在团圆系统上随意编几条寻人信息,只为熟悉操作,到5月13日晚上,他们必须将自己发的练手信息全部删除。


第二天,系统内还留下一条寻人信息。5月13日下午4时左右,一个名为吉斯么吃作的2岁女童在河北衡水火车站附近失踪了。一看这名字,魏鸿以为是测试信息,她赶紧联系发送的民警。魏鸿得到回复,这条是真人真事所以才没删除,吉斯么吃作是一名彝族女童,父母在火车上睡着了一会儿,睁开眼睛后发现女儿不见了。


“这条消息通过团圆发出去后,如果孩子当天就能找回,那就是团圆项目成功寻人的第一个案例,证明团圆好用。”阿里安全部一名技术人员说。


寻人成功与否不光看技术有多牛,它是由平台连接的社会力量、走失人员状况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共同决定。“工程师都追求完美,他们希望百分之百找回,不然会很沮丧。”魏鸿说。


团圆对外发布寻找吉斯么吃作的消息后,线索纷至沓来。5月15日,河南郑州,女孩被警方从犯罪嫌疑人手里解救。当天,马云在新浪微博写道:“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的梦想和责任!互联网打拐,阿里巴巴为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


人脸识别


不同于今日头条、阿里通过精准定位地域推送寻人,在腾讯内部,专注于图像处理、机器深度学习的优图实验室正在尝试,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寻人场景中。


它可以帮助失踪人员反向寻找家人。当人们在路边看到疑似走失人员时,随手拍张照片上传至平台,系统就会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将该照片与公安部门的失踪人口库进行比对。


2015年9月,产品上线前在人脸识别数据库MegaFace做最后一次评测。优图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像打了鸡血,连夜写交互文案,负责测试的同学忙着搭建环境。


收到评测结果后,整个优图实验室沉默了,当前的人脸识别算法应用于MegaFace中,准确率只有40%。


实际应用比无限制条件的人脸识别复杂得多。一个人走失多年后,容貌会发生改变;光线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比对结果。该项目在腾讯内部遭遇暂停。


优图实验室工程师李绍欣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他在该项目中负责人脸算法。同事周可菁对李的印象是,“他外表有点高冷。”面对40%的测试结果,李绍欣难以接受——自己写的代码没用。


“从这个项目中,我们团队都有了危机感,研究成果落地才能产生价值,我们更加领会这句话的含义。”优图实验室高级产品经理周可菁对《中国企业家》说。


李绍欣带领项目团队,对算法继续深入优化。又花费了近两年时间,项目团队在三大技术难题上实现突破:一,如何在一个上亿级的人脸识别数据库中做到毫秒级反馈速度;二,针对寻人的场景做跨年龄识别优化;三,将人脸识别算法与各种真实场景相融合。


今年3月份,项目团队将优化后的产品上MegaFace再次测试。这次准确率为83.29%,在MegaFace人脸识别测试中位居榜首。周可菁之后和李绍欣聊天,李很难得说了句无比感性的话:“研究产品模型就像自己养了一个孩子,我每天多教他一点点,他总会越来越聪明的。”


6月15日,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周可菁正式发布优图实验室寻人项目研究成果“优图天眼寻人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应用于福建省公安部门,不过在优图的几名工程师看来,其人脸识别技术仍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让科技有情义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或发起寻人项目,或参与分发寻人信息。“我们的初衷,也是想唤醒更多人一起来关注寻人。”曾华说,“不只是互联网公司,我原来也是媒体人,希望更多媒体也参与进来。”


头条寻人项目组在工作中,会运用调查记者的思维方式,对每一个成功寻人案例进行复盘。电话联系每一名当事人,证据链环环相扣,才可证明是头条寻人弹窗对成功寻人起到关键作用,项目组也在复盘过程中总结运营经验。


很多疑似走失人员被好心人发现后,会被送往救助站,由救助站再帮助他们寻找家人。有的老年人或成年人患有精神或智力障碍,他们已在救助站生活了多年,头条寻人项目组曾多次接到救助站的电话。


2016年7月4日起,今日头条与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合作,头条寻人今后将推送全国2000多家救助站的寻亲信息,帮助走失人员回家。推送规则有两种方式,除了以走失地点为 54 31475 54 17072 0 0 5972 0 0:00:05 0:00:02 0:00:03 5971心区域推送,走失人员的家乡地也在推送范围之内。


今日头条运营总监王一波告诉《中国企业家》,今日头条准备自己研发或购买一批防走失智能设备,比如手环,免费发放给有需求人群,他们已谈过几家供应商。


在发放人群选择上,今日头条会优先考虑通过头条寻人找回的人,“尤其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他们很可能会多次走失。”此外,头条也会与公益组织合作,发现有需求人群。


2017年5月15日,团圆系统上线一周年。截至当天,系统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1317条,找回1274人,其中离家出走750人,解救40人,遇害29人,找回率为96.74%。魏鸿说,团圆系统是和公安部打拐办合作建立的,公安民警是寻人的主要力量,找回率肯定比依靠社会力量寻人的平台高。


日常工作之余,阿里安全部志愿者会检查团圆系统发布的信息。如果发现关键信息有错字、图文搭配错误,志愿者会第一时间联系发送人更正。他们还负责收集民警使用团圆系统后的感受和需求,对系统升级,目前团圆系统已上线3.0版本。


“让科技有情义”,这是刘振飞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刘振飞也在思考,团圆项目还可以做什么?现在大城市每天都有老年人走失,团圆项目可以做寻找老年人吗?“不过这不在公安部打拐办职责范围内,寻找老年人还需要连接更多社会力量。”刘振飞说。


一项技术应用上线后,通常都是希望它流量和使用频次越多越好。不过对阿里安全部的技术员来说,当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团圆”——天下无拐——那是“团圆”最好的结局。


田甜 tiantian@ice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