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年前,他的公司被阿里收购,现在,他再次创业,雷军给他提建议了

2017-10-10 李原 中国企业家杂志

图片来源:GGV CAPITAL

何小鹏称,汽车进入门槛很高,首先需要公司有几千人的规模,需要有很强的造车能力,起码需要五年完成从0到1的过程。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原    编辑|马吉英


10月10日,在某投资机构的论坛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分享了自己对未来交通出行的看法。


在此之前,何小鹏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UC优视联合创始人。2014年6月,UC优视以43.5亿美元的价格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号称是当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并购整合”。2017年8月22日,何小鹏正式从UC优视“荣退”,一周后,有媒体报道称,何小鹏加入新兴互联网造车公司小鹏汽车,出任董事长。


在论坛上,何小鹏认为,“人工智能+互联网+硬件制造+中国化的服务”是下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而在中国资本的推动跟庞大的数据支持下,未来15年到20年的出行领域会有巨大的改变。


何小鹏也谈到,在中国做一个特别伟大的公司,要走在灰线上前行。大型公司要有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和立体的组织体系,做好用户,做好产品服务,参与制定部分政策,但是不要成为政策的附庸。


以下为何小鹏的发言整理,有删节:


我创业的前几年里面,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活下去,活的好一点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


但是随着创业的规模变大,很快会有变化。等公司做到500人的时候,大概是2010年左右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没有微信,已经有微博了,当时我们同事的太太们在微博上@了我,问她们的丈夫什么时候可以买房。


这个在我看来是很伟大的事情。UC最初的想法是改变个人,到改变周围的家人。


我记得2014年UC跟阿里巴巴整合之后,我们在广州拿了一块地,当时阿里巴巴的事业部过来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盖这栋楼,这栋楼和园区有多少合作伙伴搬进去,我们把位置留下来。


当时我听完有点惊讶,我说就我们搬过去就可以了,其他人不用想。但事业部的人说,如果阿里巴巴搬一个园区,会有非常多的周边公司要一起搬迁。当时我有很强烈的想法,从改变自己,到员工的家庭,改变一部分的服务对象,但是能不能改变得更深入一些?这对我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冲击。这个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当时埋下了一颗种子,我们可以在将来把生活改变得更多一点。


未来二十年,汽车的变革会改变世界


我在2014年开始投资小鹏汽车时是一个投资人,但当时我告诉自己不要完全冲进去。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我自己是一个吃货,但当一个吃货开了一大批连锁餐厅,那时候吃就已经不是兴趣了。


2017年2月16日,我面前的符绩勋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那个电话非常巧,我的儿子刚刚出生一个小时。我接了礼貌地回绝(加入GGV的邀请)就OK了,但他一直不停地跟我说。


面对刚刚出生的小朋友,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以后他问你,爸爸妈妈你是做什么的?你怎么答他?你能说出一个让他更开心、更激动,为你自豪的事情,这是我当时非常强烈、非常自我的一个想法。


我当时想,也许我会在未来做投资,也会在阿里做一系列的事情,但是我是不是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于是我去看,互联网领域还有什么机会可以改变。


我第一个看的是金融,它真的是改变了移动互联网,没有支付的改变,不可能产生像滴滴、摩拜一些新的企业。但那时已经有支付宝、有微信,金融是阿里已经做的事情,我肯定不能做。


第二个,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就是“人工智能+互联网+硬件制造+中国化服务”。


2004年UC刚创业的时候我们反复在讨论,移动互联网是什么样的,它改变了我们什么?2007年年底苹果第一代刚刚出现,我们最先拿到了手机,但我们觉得体验并不太好。当时诺基亚是我们的股东,我们在股东董事会上聊天,大家都觉得苹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公司,但是这个挑战不会来得那么快。


但是接下来,苹果改变了大概21种硬件。比如说原来有MP3,现在不需要了。原来有数码相机,现在也不需要了,改变的21种硬件产生了新的场景。


未来我相信汽车制造的改变可能会比手机慢一点点,如果手机是十年改变世界的话,汽车大概需要二十年。


汽车的变革绝不仅仅是汽车会变成什么样,从有人驾驶变成无人驾驶。我们一定要去思考,汽车会如何改变我们的居住,改变我们的消费,改变我们的娱乐,改变我们的物流,而这些改变又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中国这么多的资本跟中国这么多的数据,一定会在未来15年到20年在出行领域给每个人带来巨大的改变。


一家互联网企业,我认为估值每隔6倍,是一个量级。所以阿里巴巴比当时的UC高了两个级别。马云跟我们谈并购时说,你们(UC优视)的级别就是阿里巴巴的一个涨幅和一个跌幅。


面向未来,我觉得UC跟智慧出行大概也是两个级别,也就是36倍。汽车进入门槛很高,首先需要公司有几千人的规模,需要有很强的造车能力,起码需要五年完成从0到1的过程。


今天我爸爸妈妈就算家里有司机也不出行,为什么?因为路上很堵。我相信这些改变才是我们这一代互联网企业家该去做的。也许我们会不成功,但是一定会有人成功。


走在灰线上


我刚刚去底特律看过,过去的汽车产业有很多很好的技术,但要20年才能落地,优秀的技术无法规模化,所以很贵。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里面有政策法规、安全可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这个过程还是有蛮多挑战的。


最近关于电动汽车,中国刚刚出了一个“双积分”政策。在过去的数年内中国是以补贴的政策来刺激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对传统的汽车厂商最多是不挣这个钱,但是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双积分”政策有两点,第一点是从2019年开始,生产电动车是有积分的。这个是法规,是要严格遵循的。在2020到2025年中国相当部分的产能都完全转成电动或者混合动力,这对电动车是一个利好。


第二,在中国过去多年电动车发展得非常慢。整个行业里面,电动车在商用上,包括大巴、出租车发展得还不错。但是就两个领域无法推进,一个是卡车。今年雄安的“千年大计”规定,只有电动的卡车才能进入。第二个是乘用车,特斯拉做的非常好,而我们中国的汽车设计完完全全没有美感,没有解决客户的焦虑。不是中国的消费者不想买电动车,而是要不然太贵了,要么是无法解决消费痛点。


有人说政策壁垒的问题,我们发现,中国各级部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情况下正在开放口子。有很多人跟我说要主动参与政策制定,你有精力和资本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参与,但是一定不能依赖于政策。


在中国做一个特别伟大的公司,要走在灰线上,千万不能走红线。很多大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是踩在灰线上做起来的,公司要有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和立体的组织体系。做好用户,做好自己产品的服务,参与部分政策,但是不要完全寄希望于政策。就像我完全不寄希望于硬件或者生物科技一年就能产生利润一样。


政策的时间非常长,硬件的时间也非常长。你可以思考政策,但是不要完全依靠它。政府的政策制定还是非常考虑创业者的,所以把握好政策,是做大型甚至巨型公司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人进入硬件行业,需要颠覆自己的思维


从互联网行业到汽车行业,这里面的冲击非常多。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都觉得纯互联网人做硬件不容易成功。在UC也好,在阿里巴巴也好,基本上朋友中间唯一最成功的就是雷军。雷军当时送了我一句话,如何把硬件、软件、服务做到艺术的平衡。你所期待的在这里(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是现实是这里(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你可以通过时间把技术底层不断的提高,花五年、十年的时间不断地往上做。


现在的互联网电动车如果分解来看,其中车的因素占6成,互联网占3成,软件占1成。互联网创业者一定要思考到,今天所做的事情是在“631”里面的哪一个环节。


整个互联网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互联网的生命周期与传统硬件的生命周期相比,80%的环节都省略了。但在五到十年内,我相信631会逆转,这个时候汽车互联网行业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你要尊重硬件,要畏惧硬件,然后你要学习它。因为汽车的零件有3万多个,供应商合作伙伴有1000多个。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硬件都需要非常多的钱,一个互联网人进入硬件行业,需要颠覆自己的思维,需要思考他们的第一性原则,然后去花多年的时间去重构,才有可能成功。


提到未来5-10年的新机会,我觉得所有的方向跟科技的变化相关,如果科技产生突破性的变化,无论是生物还是互联网,无论是工艺还是在材料方面,我觉得都是有很大的进步。第一个是新科技,第二个绝对是新制造。


中国现在在外面很牛,很多人尊重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或是中国的互联网投资人。但我最近去了一家非常棒的日本公司谈合作。我们可以看到,在材料学上,中国是非常困难的。我到美国看基础软件、基础操作系统,到德国和日本看他们的基础制造,基本上一个非常大型的工厂,三班倒,只有24个人。


你会看到许多许多的冲击,中国需要一代人到两代人把整个基础材料、工艺、工程水平提高,结合互联网的能力和市场,我觉得新制造在我来看是一个巨大的空间。


今天阿里很多人叫新零售,我觉得叫新线下,我觉得线下有非常多的机会。我进到汽车行业里面,发现很多人连OA都没有。互联网行业的OA系统已经在移动端实现了,他们还是用过去纸质的OA,效率不够高,有大量的中间损耗。互联网如果愿意用比较大的资本和比较长的时间去琢磨这个事情,在全球都有巨大的机会。


中国对于数据隐私的保护没有那么强烈,如果一家公司合法合理地获得数据以后,对数据运用的范围,法律上的挑战远远小于其他地方。我去新加坡,新加坡有很多数据在政府,政府开放数据没人用,因为数据太小了,没什么太大价值。中国就不一样了。我在阿里待了三年,数据的价值无与伦比,数据的价值未来会创造新的产品,新的机会。


值班编辑:陈睿雅

审校:张弘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