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30岁男老师查出直肠癌:我还这么年轻,也没家族史!他的教训现在看还不晚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2019-06-14
“平时喜欢吃夜宵,一周7天,夜宵吃6天,尤其爱吃油炸食物、烧烤和红烧肉,不喜欢吃蔬菜,也不吃水果,工作压力大。”


昨天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2号楼4楼结直肠肿瘤外科病房,年仅30岁的小胡(化名)在深深反思自己为何患直肠癌的原因。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小胡也想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广大年轻人提个醒。



爱吃夜宵、烧烤

年纪轻轻查出直肠癌


小胡,东北人,如今在杭州教书,年仅30岁查出直肠癌,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一开始真的接受不了,当时也不了解这个病,非常崩溃,感觉自己这么年轻,怎么会生这么重的毛病,大脑里全是问号。


直肠癌的“信号”是从排便开始。2016年下半年,小胡排便时大便变细、变粘,上完厕所有时冲也冲不掉,到后来还有了黑便。他本来还想扛一扛,但随后而来的一系列症状,打乱了他的正常生活。


“坐不久,感觉肠子堵牢了,坐在椅子上很难受。睡不好,要经常上厕所,一个晚上最多跑过10次厕所。老婆更加辛苦,我们俩一起出去逛街,她得一直等我,我每隔半个小时就要上厕所,大便老是拉不尽。”


随后,小胡到附近医院就诊,医生指检发现他的直肠有个肿块,之后的肠镜确诊为直肠癌,他在2017年2月19日接受了手术,术后恢复不错。直到前几天,小胡在家里洗澡,摸到腹股沟的位置有个肿块,很警惕,到医院来检查,发现是直肠癌的腹股沟转移。


两年来,小胡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患直肠癌的为什么是我?


在遗传方面,自己没有家族史,家里三个兄弟没有人有类似情况,爷爷奶奶也都活到八九十岁。


在他看来,主要问题还是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胡说,2014年大学毕业之后,他一天吃4顿,养成吃夜宵的习惯,一周7天吃6次夜宵,凌晨十一二点吃完然后睡觉,尤其爱吃烧烤和啤酒,一个人最多能喝到二十多瓶,少的时候也八九瓶,这样的习惯维持了2年左右。“我1米78,以前体型偏瘦,但吃夜宵之后变胖了,体重也到了178斤。”


80%的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完成

90%的毒素靠肠道排出


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李德川主任医师在临床干了几十年,他提到一个现象,直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确诊之后许多患者都会来问他“我为什么得癌症”。


李德川主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他想先来说说肠道的作用和目前的发病情况。肠道是人体最劳累的器官”,可谓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80%的消化和吸收在肠道内完成,90%的毒素靠肠道排出,夜以继日的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能坚强地处理各种酸甜苦辣。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肠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占到10%左右的比例。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省会级城市大肠癌的初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三位,台湾和香港大肠癌情况更糟,已经排到了第一位。 


大肠癌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发病率增加这么快?李德川主任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解读▼


1.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年龄越高,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也就越大。就像一辆开了数十年的车子,它的每个零件都可能发生损坏。


2.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改变是主因,“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运动量减少导致肠的蠕动变慢,存储宿便较多,增加患肠癌的几率。


3.环境的污染。比如食品、水、空气的污染。


4.得益于检测设备的发展和普及,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提高。随着内镜等检查手段的发展,95%以上的肠癌都得到了确诊,这也使得大肠癌发病率增加。 


约90%以上的大肠癌是息肉演变

肠癌患者饮食习惯有共性


说到饮食习惯,在世界肠道健康日来临之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做了“关注肠道健康”饮食调查小问卷。


在37名接受调查的肠癌患者中,钱报记者找出了一些共性之处。比如,有29名患者都承认,他们曾经经常吃隔夜的饭菜;有29人爱吃红烧肉和红烧鱼。在烹饪方式上,有33人(约9成)的患者选择了传统的“炒”,选择“煮”的仅有2人。而针对“患病前你每天吃水果吗?”这一问题,仅由12人回答患病前每天吃水果。25人都回答的是“否”。


“临床上很多年轻人对大肠癌的警惕性不够,发现的时候不少都是中晚期了。”李德川主任说,反思病因的话大多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


治疗上,随着对结直肠癌的认识、手术与药物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因而,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甚至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治愈,因此肿瘤治疗强调一个字“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做到早发现呢?

不妨从以下2点入手。 


1.警惕肠道息肉。约90%以上的大肠癌是息肉演变而来的,大肠癌从正常的黏膜发生、发展到一个转移性癌到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经历了正常粘膜上皮-增生性息肉-腺瘤-早期癌-进展癌-广泛转移-死亡这样一个过程,整个过程长达10-15年。


李德川主任最近接诊到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两三年前查出肠道息肉,当时情况还好并没有在意,今年体检发现癌症标志物CEA指标比正常值高了0.05,随后确诊为结肠癌,但因发现还算早,治疗效果相对理想。


2.大肠癌发病存在遗传背景,有家族史的患者要增强筛查意识。


大肠癌的筛查方式包括大便隐血试验、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MRI模拟肠镜、粪便DNA检测等,作为一项新颖前沿的技术,粪便DNA基因检测被美国2016肠癌指南列为肠癌筛查的众多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从粪便中检测肠癌脱落细胞的变异基因,通过DNA分析,就能发现高危人群,对于小的腺瘤和早期癌的精准性比较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健康多一点+


哪些人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1.30-40岁以上,有下消化道出血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及腹痛者)。


2.曾经罹患肠癌者。患有结肠癌的患者,即便残存的结肠是正常的,再次患结肠、直肠癌的概率会比正常人高3倍;如果残存的结肠曾有过腺瘤或现有腺瘤存在,危险性增加6倍。第二次大肠癌一般在治疗后2~30年内出现,大部分出现在治疗后3~4年内。


3.血吸虫病患者。


4.有大肠癌家族史的患者,死于大肠癌的概率会增加4倍。


5.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6.有盆腔放疗史者。


7.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几率比正常人高6.9倍,一般在发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年以后,接下来每10年会有10%~20%的患者发生癌变。出血性溃疡性直肠、结肠炎危险性更大,患病超过10年者,约有50%发展为大肠癌。


8.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家族史的成员,该类人群发生大肠癌的几率较高,发病年龄较早。


什么年龄段开始做大肠癌的筛查?


一般人群:指不是大肠癌发病高危的人群,这类人群推荐45岁以后可以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隐血和肠镜。


高危人群:不包括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推荐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尽早前往大的消化中心或胃肠外科就诊。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 郑琪 通讯员 王屹峰 谢玲女

值班编辑:董箫乐

最新热点


1.宁波又地震了,两天内第3次!楼晃墙抖,网友吓到腿软!省地震局淡定回应

2.你喝的茅台可能是“卫生间制造”!杭州8家店都在卖!一大家子靠卖假酒买下豪宅和卡宴

3.杭州“奥体红盘”147套房,喊到2110号才售罄!部分购房者转头就走,开发商惊出冷汗

在看”的永远18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