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个女儿都是冠军!杭州妈妈一开口,满屋吵翻的大老爷们瞬间安静!背后故事让人叹服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2021-05-11

杭州体育场路176号,是紧挨着马路的一排民居。


其中一间民房,每天出入的是一群五大三粗的老爷子:他们以40后、50后居多,人高马大,身子骨硬朗,嗓门邦邦响。


他们基本白天出没,一壶茶,一根烟,就能在那间房里坐上大半天,有时候聊到热血沸腾,还会随手比划切磋。


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中老年人,而是上世纪活跃在杭城的民间拳击手,如今他们聚集于此,都是因为一个女人。


她不懂拳击,一生和运动无缘,却与两代拳王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她的一对女儿,更是杭州羽坛姐妹花。她就是74岁的王月玲,拳友更爱叫她“大嫂”。


自己对打拳一窍不通

却是两代拳师的支柱


在很多人印象里,拳击常常是热血的代名词,拳拳到肉的冲击,看得人血脉喷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杭州民间拳击界曾出过两代拳王,还是一对父子。儿子王伟民在父辈、武术前辈影响熏陶下,从小练就一身拳击好功夫,在五十年代成为了中国拳击轻量级第一人。后来,父子俩都在外公益教拳,是最早带动杭州拳击发展的一批人

王月玲在翻看拳友们聚会的照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王伟民做着电工活的同时,先后在学校、公园、街巷公益教拳。到八十年代,一度中断的民间拳击比赛逐步恢复,王伟民先后出任杭州市拳击协会首届主席兼裁判,成了拳击爱好者的“大哥”。


起初王月玲对丈夫如此痴迷的行为感到不解:除工作以外的时间,他几乎都给了拳击。他常常上门给弟子开小灶,教得晚了直接在弟子家借宿;虽然身为教练,但王伟民也是学生的练习靶子,所以胸口背部常年带伤。


弟子所写纪念王伟民的文章


“他对拳击是由衷的热爱与付出。以前我总觉得这是项野蛮运动,但后来发现,拳击人实际上是铁汉柔情。”回忆起丈夫,王月玲嘴角带笑。只要在家,无论是家务打扫还是陪伴亲友,王伟民都亲力亲为。不仅如此,他的拳击器具,小到手套沙包,大到沙袋,全是自己一针一线亲手做的,“可惜数次搬家弄丢了,不然放到今天都是纯手工制品。”


培养出两个冠军女儿

体育精神代代传


在与丈夫相识前,对于运动,王月玲就是个门外汉。而在半只脚踏进运动圈子后,除了成为丈夫背后的支柱,她还将运动传统延续到了下一代。


王晓春和王晓园



上小学时,王月玲发现女儿王晓春非常灵活,所以她便将其送到少体校练羽毛球。十五岁时,女儿便获得全国业余少体校单打冠军。

 

1980年,比姐姐小一岁的妹妹王晓园也被挑中,顺理成章进入羽坛。本来两姐妹想配成双打,但八十年代后期,姐姐被保送至北京体院,妹妹则从省队一路打进国家队,不仅摘得第七届全运会的混双冠军,多次获得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冠军,还摘得世界苏迪曼杯混合双打冠军。


王月玲对全运会那场比赛印象最深,本来王晓园只是作为小将参赛,却在总决赛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最后逆袭拿了金牌。如今,姐妹俩也像拳王父亲一样,都在体育行业工作,继续发光发热。



从拳王太太,到世界冠军的母亲,王月玲的“后勤”工作坚持了四五十年。被女儿们的热爱所感染,2000年,王月玲开了家羽毛球用品店。“运动我实在不行,但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陪伴她们,离她们的世界更近一点。”她笑道,做后备力量其实和选择体育道路一样,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一条道走到黑,“父亲带给她们的顽强意志、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和为国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是外面学也学不到的。”


她一发声

打拳的大老爷们都停下手来


在王月玲印象中,从丈夫公益教拳开始,家里便总是人来人往。1997年丈夫去世后,虽然自己对拳击一知半解,王月玲却依然想给大伙儿留一个聚聚的地方。


“之前我在全民健身中心有一个办公室,拳友有空就过来坐坐。”王月玲表示,全民健身中心拆迁后,她就近找到了现在的“根据地”。

柜子里摆满了王月玲用来招待大家的各式茶叶


十几平米的客厅,被满是羽毛球用品的纸箱所围绕,居中一张黑色小方桌,几把深色木椅,便是拳击爱好者们迎来送往的地方。


每天,拳击界的老炮儿都会在这里出现,有时一周可达十几人。“路过了就想进来,仿佛有魔力一样。”80岁的徐敬毛笑道。他们在这里切磋技艺、畅谈往事,有时兄弟几个还会带些好酒好菜,亲自下厨露一手。


“我把他们当弟弟,都是兄弟姐妹。”有时候大老爷们兴致高涨,嗓门难免响起来,动起身手来,这时如果王月玲出声呵止,大伙儿都会主动降低音量,或是停下动作,安分一些。



每年春秋两季,王月玲还会举办拳友会,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我鼓励大家把徒子徒孙都带来,给两代甚至多代拳击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去年公公王志华诞辰105年之际,王月玲和几个师兄弟举办了一场聚会,谁知天南地北的师兄弟都赶来赴宴,订的位置差点坐不下。



“老一辈的拳击人对拳击是有归属感的,这份热情从我公公、先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王月玲感慨。年轻时,她看着这群热血男儿钻研技艺,而现在,她希望青春不再的老人们来这里怀念曾经的光辉岁月,将拳击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同时能多加爱护自己的身体,“既然他们叫我一声‘大嫂’,我就一定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港湾,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会一直在。”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杨静 通讯员 李文瑶 陈国新

值班编辑:倪王镇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