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赶上战场的华为云 该如何下好政企市场这盘棋

张帅 雷锋网 2019-04-03

▲点击上方 雷锋网 关注

文 | 张帅

来自雷锋网(leiphone-sz)的报道

华为云BU自成立起就承载着太多的关注,不论是从内部审视,还是基于外部市场环境判断,华为的公有云业务都是一波三折。



华为云BU诞生的波折


2017年3月份,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宣布成立专门负责公有云的Cloud BU,4月份,徐直军表示,云服务已经成为华为的基本商业模式,CLOUD BU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把公有云打造好。

就连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都感慨,没想到2017年华为内部对做云业务迅速达成共识,组织人员调整到位,也给了充分的授权。

然而回首华为公有云发展的路径,可以说是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犹记得还是在2008年,华为第一款桌面云产品诞生,2010年华为才发布了云计算战略,而后2011年华为发布云帆计划,面向各行业提供云应用解决方案,但是却没有引起大的波澜,后来这两次进军公有云的举动被理解为“发布但不发力”。

2012年,华为内部还在讨论要不要做公有云,据《财经》报道,很多华为专家认为,华为IT与云计算产品线想做大,就必须有自己的公有云,只不过是由于“在乎运营商的感受”,迟迟未能动手。

运营商业务对华为有多重要?雷锋网查阅资料发现,在2014年至2016年,运营商业务占华为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59%和 55.7%,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7年华为财报显示,运营商业务首次跌至5成以下,这比华为自己的预判早了一年还不止。2014年,徐直军就表示,2018年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占比降至50%-60%。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下滑加快,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运营商是衣食父母,华为一开始做云计算肯定是不敢触运营商的霉头。据报道,任正非出席2010年底的华为云计算发布会时表示,“华为做云计算和传统IT企业不同,一定要抱紧电信运营商,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徐直军在2013年也表示,华为将严格限定自己的业务边界,不做云计算的运营商,不与合作伙伴发生竞争关系。

这条规则现在仍然适用,华为在开展云计算业务上和全球几家运营商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中国电信、德国电信和沃达丰等。“为运营商云计算转型提供咨询和支撑”,这是华为对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保证。

不过华为和运营商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过去电信设备是华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创业时期任正非会因为一部程控交换机的研发成功与否想到跳楼,而到今天,华为在电信行业的思考可能比运营商想的还要远,华为非运营商业务增速也远超过运营商业务增速,尽管华为仍然是乙方,也变成了更有话语权的乙方。

终于,故事在2016年发生了转折,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也许是到了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2016年,徐直军牵头组织了多次闭门会议,讨论华为公有云究竟该怎么做。而后故事的走向也明朗起来,2017年3月份CLOUD BU成立,说明华为最终认同了做公有云的必要性,同时也找到了一条华为自己做公有云的道路。



互联网公司进军政企市场倒逼华为


和华为几乎同时起步的是阿里云。

2007年,马云在年会上表态要搞云计算,2008年组建团队,2009年和2010年阿里云处在一种内部和外部都不看好的状态,彼时华为没做的阿里坚持做下来了。

不过阿里云也很难熬,据每日人物报道,2010年初阿里小贷是阿里云唯一的客户,后来出任阿里云总裁的孙权当时还是阿里小贷的负责人,他觉得自己快要被当时阿里云无休止的故障拖垮了。

一个寒冷的冬日,他和马云在西湖边散步,“马总,能不能放我一马?”

马云很坚定,不可以,云计算是未来。

阿里认识到了云计算是未来,华为难道就没有认识到么?并不是。

雷锋网认为,包括之前和现在,华为一直都把云计算保持在相当的战略高度。2017年,华为轮值CEO郭平首次明确,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云计算的“五朵云”之一。

细数下来,全球范围内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已成气候,国内阿里云占据了IaaS市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要成为五朵云之一,华为就要超过除了这四家以外的所有厂商。

虽然华为一直是战略大师,华为云的发展还是穿插着华为内部的忧虑,兼有市场的外部冲击。

华为内部的忧虑来自于和运营商的竞争担忧,也来自于自身IT产品线,前者已经捋清思路。做云计算就要彻底改变原来卖硬件的销售方式,虽然郑叶来一直表示,只是从卖盒子变成了卖服务,本质是相同的。但是现实是两者的的收益相差甚远,云计算是先巨额投入,靠后期服务收钱,远没有直接卖产品来钱快。

“这是我厂第一个类互联网服务。代表着公司从以前盒子交付到服务收费,为企业,个人提供一致产品的开端。从销售方式,商务方式,服务方式都是挑战”,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表示。

为了在内部梳理好华为云BU的架构,华为特意任命了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兼任云BU总裁,到2017年8月,云BU上升为华为一级组织,郑叶来的title也变成了云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云BU总裁的职位在前。

2017年结束,华为IT产品线都实现了40%以上的增长,整体实现60%的增长。与此同时郑叶来的职位发生了变动,其不再兼任IT产品线总裁,专职做云BU总裁。IT产品线总裁一职由原华为能源与基础设施产品线总裁侯金龙担任。

“设备厂商由下而上,慢慢触及服务。业务厂商由上而下,开始提供设备”,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如此表示,“云服务最早也是由互联网公司炒起来的”。

互联网厂商的主要客户本来是个人和中小企业,如今有加速渗透进大型政企客户的趋势,毕竟大型政企客户的利润要比个人和中小企业要高得多。

这就威胁到了华为等一众IT设备商的奶酪,华为云纵使有自己既定的战略步伐,也需要快速做出市场上的反应。从时间线来看,阿里云等厂商做大型政企客户的生意是在一年多前,也是华为云市场动作明显加速的时间点。

其实国外也在上演过同样的事情。亚马逊在云计算市场的如鱼得水让传统IT厂商嗅到危机,IBM花20亿美元收购SoftLayer,惠普投资10亿美元建设Helion Cloud,思科投资10亿美元建设Cloud Servies,但是这三家的公有云要么已经退场,要么缺乏竞争力。

华为会是例外么?



留给华为最后的机会


当华为宣布要做公有云时,业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对华为做公有云充满了自信,毕竟华为7年前刚做IT产品线的时候也没人想到会这么快做到第一;另一种则是对华为公有云充满了悲观,认为华为云错过了最佳时机。

雷锋网认为,华为云赶上了公有云市场最后一波成为巨头的机会,但是强敌环伺,前途仍未可知。

根据Gartner报告,全球公有云市场将从2017年的1535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864亿美元,涨幅达到21.4%,到2021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020亿美元。

2017年华为云实现了用户数增长3倍,收入增长7倍,ARPU值翻倍的成绩,华为私有云+政务云+公有云的外部客户服务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美金。

摆在华为等一众公有云厂商面前的是,快速增长的公有云市场规模和国内公有云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美好前景。研究数据显示,在整体IT采购额中,云计算所占的份额目前在美国还只有不到10%,在中国目前大概只有5%~6%。

对此,在2018年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郑叶来表示华为云要做互联网云基础设施2.0的创新者。郑叶来曾表示,云计算的上半场还是下半场不重要,最终还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全新的定位已经体现出了华为云看到的市场变化。

从通用硬件到专有硬件,从资源型服务到能力型服务,从人口红利到数据红利,从依赖平台流量到自主整合渠道。郑叶来如此描述互联网云基础设施的新需求。换句话说,Cloud2.0核心就是通过云计算的方式解决企业的IT服务问题。

据中关村在线,郑叶来总结华为云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术储备:云业务优异表现来自于30年持续投入,更重要的是,华为将依托积累的大量算法、芯片、软硬件结合能力,打造最优的基础设施;二是生态,华为云是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无论是客户还是合作伙伴都可以以华为云业务为基础,发展自己的业务,华为做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值得信赖的云基础设施服务,值得补充的是,在黑土地之上,业界看到了20+全球合作伙伴、4家同舟共济伙伴、7万开发者、400+解决方案伙伴以及3000+经销商合作伙伴等;第三则是被业界口口相传的“三不”,上不做应用,华为不会与合作伙伴争利;下不碰数据,旨在为了让用户对于数据资产没有后顾之忧;不做股权投资,则体现华为保证云生态健康的决心。

留给华为的市场空间有多大?雷锋网观察美国市场云计算的发展数据得出,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大概与2010年左右的美国市场情况相近,大型企业市场逐渐成为公有云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仍有机会诞生新的云巨头。

如果没有互联网厂商的冲击,华为会改变自己的打法么,很难说。

但面对华为最擅长也是最希望耕耘的政企市场,互联网厂商相当于把华为赶上了战场,对此华为云也摆开架势迎战,胜负还未可知,公有云的战争两三年内难分胜负。

- END -

雷锋网诚招编辑、运营、兼职外翻等岗位

详情点击招聘启事


  ◆  

推荐阅读


关注雷锋网(leiphone-sz)回复 加读者群交个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