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放卫星」的商业逻辑 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7-07-02 极客公园前沿社 极客公园


摘要:「放卫星」这件事背后的商业逻辑。


最近有几条新闻有点意思,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 30 年后实现移民火星大业后,其创立的 SpaceX 就完成了一次背靠背发射任务,成功将新铱星(Iridium)10 颗卫星送上太空。另一边,OneWeb 公司正式获得美国 FCC 批准进入宽带服务市场,该公司计划构建一个由 650 颗低轨道卫星组建的空中宽带网络。据美国航天基金会(Space Foundation)推测,2015 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将有超过 2580 亿美元规模。显然会有更多公司想要接入这个蓝海市场。

在人们印象中,送卫星上天明显属于宇航局等国家机构范畴,实际上,由于近年来火箭发射以及卫星制造成本的降低,发射轻量级的低轨道卫星的解决方案已经完全成熟。利用低轨卫星星座网络进行信息通信、数据传输、遥感监控也成为可实现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谷歌、软银、维珍、腾讯等大公司纷纷开始投资商用卫星公司。和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行业类似,轨道卫星网络的潜力已经在近年逐渐显现。


成本+技术门槛降低 商用卫星成为可能

对于商用卫星项目来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发射成本高昂,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太空计划都是国家层面支持的项目。而发射卫星最大的成本其实来自火箭设计和发射,动辄以数亿美元计的火箭研发和数亿美元的发射费用令任何商业公司望而却步。改变这个情况的是特斯拉公司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他创建的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从 2010 年开始研发可回收的运载火箭,并于近年来成功实现了猎鹰 9 号火箭的回收。

相对于此前「一次性」的火箭发射,能够进行回收的运载火箭毫无疑问会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据 SpaceX 透露,其标准型猎鹰 9 号火箭一次发射的费用为 5400 万美元,如果购买多次发射任务还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相比较下,俄罗斯质子号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为 7000 万美元,我国的长征 3 号乙型火箭的发射价格为 6000 万美元。SpaceX 总裁肖特维尔曾经透露,可回收技术将有可能让火箭发射成本降至 4000 万美元。

不久前,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成功将铱星公司的 10 颗卫星送上轨道,后者计划组建一个 66 颗卫星的星座网络,如果按照 SpaceX 未来 4000 万美元 10 颗卫星的成本来看,至少能为铱星公司节省约 2 亿美元。

另一方面,相对于大型高空卫星,低轨道卫星由于体型和重量都要小很多(300KG 左右),其设计和制造成本也相对更低。目前甚至已经有一些开源的小型卫星方案,可以按照这些方案来设计,卫星的设计成本也因此降低。

除去火箭发射以及卫星设计成本的降低,中美日等国的政府机构都对商用航空航天进行大力支持。马斯克的 SpaceX 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 NASA 在公司初期的数亿美元大额订单,而我国相关部门也在近年推出相关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商业航空航天产业中。

从发射成本到国家政策支持,使得商用卫星产业发展成为可能,也让很多大公司看到了其商业潜力,纷纷开始布局。美国的 O3b、OneWeb、SpaceX 和新铱星公司都已经成功拿下过亿美元融资,开始打造数十颗以上卫星的星座网络。在国内,也有九天微星、零壹空间和天仪研究院等创业公司开始涉足卫星运营业务。



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 卫星网络存在刚需

发射卫星的成本相比以前有了大幅降低,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商用卫星网络依然是一般公司难以企及的梦想。从最早的铱星公司到现在火热的 OneWeb,商用卫星已经从最初欲与地面网络抗衡的通信方案,演变成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部分,找准了海事、岛屿以及航空等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空白市场。

而在通讯商业卫星这件事上,大公司们是走过弯路的。上世纪 80 年代,摩托罗拉就推出了知名的铱星计划(Iridium),希望发射 66 颗轨道卫星,组成一个以提供语音和低速数据为主的「天空蜂窝网络」,与地面通信网络相抗衡。铱星当时以高端商务旅行者为目标用户,认为后者能为昂贵的卫星通信买单,但实际上卫星通信与当时地面迅速普及的 GSM/CDMA 网络相比没有优势。另外,当时的铱星计划需要将全部卫星送上轨道才能运行,而地面网络则能边运营边扩建,成本回收上优势明显。最终的结果是,铱星、全球性和轨道通信系统等公司于 2000 年左右相继破产。

2000 年之后,吸取了「老铱星」计划的教训,新一代的铱星计划更变通,不再和地面通信竞争,反而将其卫星功能聚焦为在航空、海事等极端条件下为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虽与地面通信公司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更多是填补后者在非常规条件下的通信补充,成为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在改变策略后,新铱星公司获得了成功,2011 年,铱星公司在实现净利润 3970 万美元,营收达到了 3.843 亿美元。2012 年,公司成功融资 20 亿美元,并开始了第二代铱星计划(Iridium NEXT)。

2014 年以来,以 O3b(Other 3 billion Networks)为代表的新型通讯卫星,从其「为地球另外 30 亿人提供网络服务」的愿景可以看出,该公司彻底摒弃与地面通信竞争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将后者作为自己的客户,为地面通信覆盖不到的岛屿和海上舰船提供通信服务。另外,O3b 提供的是真正的宽带网络卫星服务,虽然和地面通信比仍显逊色,但对于地面通信覆盖不到的用户来说已能满足基本网络需求。

自公司创建以来,O3b 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年入 1 亿美元的营收目标,证明了卫星通信网络在商业模式上的可行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活跃的低轨卫星网络都选择以通信作为切入点,恰恰证明了卫星通信在海事、航天等领域的潜力。近年来航班空难事件屡有发生,而救援人员往往较难寻找到飞行器的位置,而如果采用能够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进行定位和追踪,则会加大事故救援和后续分析的可能性,从侧面说明了低轨卫星网络的价值。



遥感监控及气象

「从太空能看到长城」这样一个迷思虽然已经作古,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更高的高度来观察地面,能够从图像和数据角度获得不一样的观点。不少商业卫星公司正看中了这一点,致力于组建卫星网络来进行地面图像拍摄及监控。对于这些遥感数据感兴趣的也是专业的机构和公司,例如建筑和地图服务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

由前 NASA 科学家创建的 Planet Labs,致力于建设廉价高效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系统。目前公司已经发射了超过 70 颗卫星,组建了全世界最大的遥感卫星群 Flock-1,并承诺在 2016 年实现每天更新一次全球影像数据。目前公司已经获得 1.58 亿美元投资。

阿根廷的 Satellogic 同样计划发射 300 颗近地轨道卫星,让客户可以廉价获取实时地球影像数据资料。创始人 Emiliano Kargieman 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传感器的网络,实时监测地球信息,使各方的决策都有所依据。不久前,Satellogic 宣布获得 2700 万美元 B 轮融资,领投者为腾讯公司,后者也是此公司的 A 轮投资者。同时,像 Spire 和 PlanetiQ 这样的公司则通过卫星监控地球的天气和温度等变化,为政府和商业公司提供决策数据。


商用卫星网络面临的难题

当然,不管门槛如何降低,送卫星上天的难度和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首先,火箭发射是有风险的,虽然现在的火箭发射技术已经成熟,但依然有风险存在,并不是每次发射都会保证成功。其次,对于以卫星为目标的创业公司来说,人才招聘是很大难题,虽然国家已经发文支持商用航天业务,但目前大部分航天人才依然在国家科研体制内,一般民营公司难以获取。

另外,就像广播会分频段一样,卫星同样要通过国家向国际电联(ITU)申请相应的频段才能「上天」。而一颗卫星从计划到最终上天,要经历几年时间,较长的时间过程也是一般公司不愿等待的。最后,将一两颗卫星送上天比较容易,但是必须组成卫星网络才能真正实现更多的功能,而这意味着几百甚至几千颗卫星,其成本也从数十亿人民币到数十亿美元不等,从成本角度来讲还是比较高的。


国内商用卫星试水

硅谷大公司已经纷纷开始布局商用卫星产业,其实在国内,也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关注「星辰大海」。2015 年,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发文,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到航空航天产业中。政策上的红利,也让不少国内公司开始对地轨卫星方面的研究和经营。此前 ofo 称将在未来发射一颗地轨卫星,主要用于娱乐用途,其背后的合作方九天微星就是一个提供卫星服务的初创公司。Ucloud 和万通创始人冯仑等公司和个人都宣称将在未来发射小型卫星上天。

不过,相对于美国公司组建卫星星座网络,用于全球通信的野心,国内公司对商用卫星还处在试水阶段,虽有发射意愿,但并没有具体组网计划,所以其卫星往往用于「娱乐目的」。像腾讯这样以千万美元级别投资 Satellogic 公司的案例还比较少见。

目前国内地轨卫星产业发展情况究竟到了什么阶段?有哪些公司正在崛起?国内卫星公司的商业逻辑是怎样的?为了解答以上的疑惑,极客公园前沿(f.geekpark.net)将于 7 月 11 号特邀文中提到的这两家最先锋的商业卫星公司创始人,九天微星 CEO 谢涛和天仪研究院 CEO 杨峰一同进行一场关于「近地轨道卫星对未来商业的潜在影响」闭门交流活动,在一下午的沉浸式讨论中提前完成认知上的战略布局,而这恰巧也是这两位商业航天领袖的首次见面。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家获得认知上的持续输入,我们将少量开放前沿社外卡资格参与本次活动,请扫面下图二维码,申请参与本次活动。


文章转载自 顶楼TopVie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