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 5T 评测:「全面屏大战」来了个新杀手
摘要:一加 5T 沿用了一加 5 的外观和硬件配置,主要的变化有三处:屏幕、指纹和相机。
去年这个时候,距离一加 3 发布隔了不到半年,一加就发布了它的升级型号——一加 3T,这是「慢工出细活」的一加第一次在一年内发布两款旗舰机型。
今年一加也延续了这种策略。继 6 月中旬发布一加 5 后,一加又在 11 月 28 日这个集中了无数场发布会的「良辰吉日」发布了一加 5T。
作为一加 5 的升级版本,一加 5T 沿用了一加 5 的外观和硬件配置,主要的变化有三处:屏幕、指纹和相机,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6.01 英寸 AMOLED 全面屏
和一加 5 相比,一加 5T 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屏幕,具体参数如下。
一加 5:对角线长度 5.5 英寸,长宽比 16:9,分辨率 1920X1080,ppi 401
一加 5T:对角线长度 6.01 英寸,长宽比 18:9,分辨率 2160X1080,ppi 401
和一加 5 相比,一加 5T 的屏幕宽度相同,不过纵向的长度上,一加 5T 屏幕要比一加 5 在上下各多出 1/16。与此同时,通过缩小屏幕上下「额头」的宽度,一加 5T 的机身尺寸基本和一加 5 保持一致,并没有因为屏幕的拉长导致手机尺寸明显变大。
这种「加长屏幕、缩减上下额头」也是目前市场上 18:9 全面屏手机新品的普遍做法,除了一加 5 和 5T,代表产品还有 vivo X9s 和 X20、OPPO R11 和 R11s、坚果 Pro 和 Pro 2、HTC U11 和 U11+。
和以往一样,一加并没有隐藏手机主要元器件的信息,AIDA64 可以正常读出来面板信息。可以看出,一加 5T 采用的显示面板型号为三星的 s6e3fc1(一加 3T/5 是三星 s6e3fa5)。
不出意外的话,一加 5T 的这块面板应该是 vivo X20、OPPO R11s、金立 M7、华为 Mate 10 Pro 的同款,这也是除了 iPhone X 上那块苹果高价定制的柔性 AMOLED 面板外,SDC 出货量最大的全面屏面板(「三星边角料」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显示效果方面,在默认模式下,一加 5T 的显示风格依然是偏冷艳,不过冷艳的程度没有很夸张,和 OPPO R11s、vivo X20、金立 M7 等其它国产 AMOLED 屏幕机型的调教思路相差不多。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显示风格,一加还提供了 sRGB 和 DCI-P3 两种色彩模式可选。在这两种模式下,色彩会分别被控制在 sRGB 和 DCI-P3 的标准下,同时灰阶偏离大幅度缩小,屏幕色温也会更接近 6500K(默认的显示模式色温在 7000K 左右)。
从默认模式切换到 sRGB 或者 DCI-P3 模式,一加 5T 的屏幕会变得稍黄(色温降低),颜色看起来则要「清淡」不少,观感比较接近 iPhone X 或者是基本模式下的三星 Galaxy S/Note。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偏冷艳的默认模式应该是一个更加「接地气」的选择,毕竟大多数国产机的屏幕都是照这个思路调的。不过对于那些不太喜欢艳丽色彩或者是对颜色准确性要求更高(比如用手机修图的时候)的用户,一加 5T 的 sRGB 和 DCI-P3 模式还是很有价值的。在主流国产手机厂商中,也就只有一加和华为对 AMOLED 屏幕做了比较靠谱的色彩管理。
此外,一加 5T 还保留了一加 5 上的阅读模式,打开后,屏幕色温明显变暖,颜色变成黑白,并且可以使用前置的 RGB 传感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对屏幕效果进行调节,从而模拟出一种类似 Kindle 阅读器的感觉。
我个人对这个功能不太感冒,虽然一加已经尽可能模拟了电子墨水屏的显示效果,但受限于显示技术,还是能一眼看出来这不是 Kindle。如果你真的很喜欢电子墨水屏阅读的那种感觉,建议还是买个「泡面伴侣」。
至于不少用户关心的清晰度的问题,由于一加 5T 屏幕的 ppi 相比一加 3、一加 5 等并没有提高,屏幕次像素也依然是 Pentile 排列,仔细看的话,的确是可以感觉到一点颗粒感的。
至于这个程度有多明显,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你的眼睛对文字和图标边缘非常「挑剔」,或者是你之前用的是 Galaxy S8/Note8 等采用顶级 2K 分辨率 AMOLED 屏幕的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特别是刚开始换到一加 5T 那会)可能会比较容易感知到颗粒感。
不过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大多数用户,400 ppi AMOLED 屏幕的颗粒感属于眼睛贴屏幕上能看出来但日常使用基本不会感觉到的那种,细腻度上相比 500 ppi 的 AMOLED 或者 400 ppi 以上的 LCD 的确是差点意思,但也不至于是什么「大果粒」。
关于 AMOLED 屏幕,另外一个有争议的地方是低频 PWM 调光导致的屏幕闪烁,这种闪烁在低亮度下会比较容易察觉到。
这事在互联网上被传播得有点「悬」,以至于一些用户直接就把 OLED(包括 AMOLED)和「瞎眼」划上了等号。我们还是建议大家亲自体验下再做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根据我们的经验(没条件做更科学的统计),眼睛对 OLED 不适的用户的确有,但比例应该是很少的,并且 AMOLED 的闪烁也不单单是一加 5T 的问题,即使是三星 Galaxy Note8、iPhone X 这两块被很多机构和媒体评为当前智能手机中最好的屏幕,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
总之,就屏幕来说,主流的 18:9 AMOLED 面板和相对完善的色彩管理让一加 5T 的这块屏幕达到了 3000-4000 档手机该有的水准。
横向对比的话,一加 5T 的这块屏幕相比起三星 Galaxy S8/Note8、iPhone X 上的顶级 AMOLED 有一定差距,但明显高于 Google Pixel 2 XL 和 LG V30 上用的 2K 分辨率 POLED,和同档次国产机中常用的 JDI LCD 相比,各有优势。
「妥协」的后置指纹识别,「不妥协」的人脸识别
和市面上绝大多数采用全面屏设计的安卓手机一样,由于屏幕下方的宽度太窄,一加 5T 也将指纹识别从张老板最喜欢的前置改成了后置。
作为一个平均不到两周换一部主力机的用户,我个人对前置指纹没有特别大的执念,虽然某些时候前置指纹的确要比后置指纹更加方便,但只要后置指纹的位置别像三星这么摆,多数时候我完全可以接受后置指纹的体验。
一加 5T 后置指纹的体验也什么可以挑剔的,它的位置合适,表面依然采用了一加从一加 3 时开始使用的陶瓷材质,日常使用中几乎不会刮花,指纹识别速度也和目前几乎所有的国产中高端手机同样快,稍微碰一下就可以完成解锁。
如果你实在不喜欢后置指纹的话,一加 5T 也提供了人脸解锁功能。
不出意外的话,一加 5T 的人脸识别算法应该和 OPPO R11s 一样来自商汤科技,比 Android 系统自带 Smart Lock 人脸解锁靠谱得多。在解锁的速度和成功率上,一加 5T 和小米 Note3、vivo X20、OPPO R11s、坚果 Pro 2 等众多同样采用国内 AI 公司方案的手机类似。
在光线正常同时没有复杂的光源干扰的情况下,一加 5T 可以实现「秒解」。在光线较差或者有复杂的光源干扰的情况下,一加 5T 的解锁速度会有所下降,但多数时候依然可以实现解锁。不过受限于硬件(单纯依赖前置摄像头和屏幕补光),在外界光线极差或者没有光线的时候,一加 5T 的人脸解锁会有一定的概率失效。
此外,一加 5T 还支持双击屏幕点亮屏幕(设置——体感手势),这个功能配合人脸识别格外好使:拿起手机,随便敲两下屏幕,只要外界光线别太差,基本就可以直接进入桌面了。在使用一加 5T 一周左右的时间中,我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解锁手机,以至于后置指纹除了支付之外,日常解锁几乎就没用过。
其实单就解锁体验来说,除去外界光线极弱等特殊场景,一加、OPPO、vivo、小米、锤子等采用国产 AI 公司(旷视或者商汤)人脸识别方案的解锁体验是要优于 iPhone X 的,具体表现在解锁的成功率更高,速度通常也更快(国产人脸识别手机大都可以解锁成功后直接进入桌面,不需要像 iPhone X 那样再上滑一次)。
当然,这只是单单针对解锁体验来说的,在安全性上,即便有再好的 AI 算法,完全基于前置摄像头国产人脸识别和基于 3D 结构光的 iPhone X 是完全没的比的。
在解锁功能上,使用精心准备的照片依然可以破解几乎所有的国产人脸识别解锁(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iPhone X 则完全不用担心照片破解的问题。至于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支付,iPhone X 的 Face ID 是目前唯一可以安全到能用来进行支付验证的人脸识别方案,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内 Android 阵营必须要保留指纹识别的原因。
相机:同为双摄,不过方案不同
相比起一加 5,一加 5T 的第三个变化比较大的是后置相机。
首先是外观,一加 5T 的后置相机依然突出机身,并且凸起程度比一加 5 还要明显一些。
这倒不是因为一加 5T 用了多厚的相机模组,而是由于一加 5T 采用了全面屏的设计,缩减了屏幕上方的额头宽度,导致相机模组不得不叠在屏幕模组的后面,无法像一加 5 那样的「宽额头」手机那样把后置相机模组和屏幕模组错开排列。
从侧面看的话,可以发现,一加 5 的后置相机凸起只是用一层亮面的金属圈做装饰,而一加 5T 由于凸起更明显,又加了一部分来自全金属后盖部分延伸出来的部分。
此外,在一加 5T 后置相机上方的金属装饰环上,可以看到一个断点。和一加 5 一样,这条断点是 NFC 天线,我个人依然不太喜欢这个设计,NFC 天线有很多的处理办法,一加 5 和 5T 的处理显然不是最优雅的那个。
在相机的硬件部分,一加 5T 的主摄相比一加 5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是索尼 IMX398 传感器(1600 万像素,单像素尺寸 1.12 微米),光圈依然是较大的 f/1.7,依然没光学防抖。
不过在副摄部分,一还 5T 放弃了一加 5 上那个 2000 万像素等效焦距 40mm 左右的「长焦头」(相对广角头来说,40mm 焦距本身并不算长),转而使用了一颗和主摄相同焦距(大约 26mm)的广角头,像素同样为 2000 万,传感器型号是索尼 IMX376K,光圈是和主摄相同的 f/1.7,单像素尺寸 1 微米,无光学防抖。
通常来说,手机上用两颗广角头的双摄方案无外乎两种:第一种是华为的 Mate 系列、P 系列为代表的「彩色 + 黑白」双摄,黑白镜头用来提高画质,也可以用来记录景深数据做背景虚化;第二种方案是副摄也是彩色,不过不参与成像,只用来记录景深,为做背景虚化提供数据支持。
一加 5T 的副摄接近第二种方案,也就是记录景深数据做背景虚化,不过在此基础上还多了一个功能——暗光成像。
从参数上看,一加 5T 的这颗像素高但单像素尺寸小的副摄应该是不适合拍夜景,不过比较特别的是,在暗光下,一加 5T 的这颗副摄可以将 4 个像素点合成 1 个进行成像,相当于把像素从 2000 万降低到 500 万,不过单像素尺寸从 1 微米增大到 2 微米,一颗专门为暗光打造的摄像头就这么出来了。
这个思路有些类似当年 HTC 在 M7、M8 上用的 400 万像素的 UltraPixel。不同的地方是,一加 5T 的「UltraPixel」只在它理论上更擅长的弱光下使用,在光线足够的时候使用的是常规的高像素方案。
此外,虽说一加 5T 在暗光下是以 500 万像素成像,不过成像后还会通过算法插值,回到 2000 万像素,所以一加 5T 在暗光下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2000 万像素)会比光线良好时(1600 万像素)高。
考虑到一加 5T 的主摄和一加 5 完全相同,我们就跳过主摄,直接看 2000 万像素副摄在暗光下的成像品质。
(以下样张均在默认的自动模式下拍摄,未做任何后期)
实拍的结果有些意外,几乎在所有的暗光场景下,拥有专门的「夜景镜头」的一加 5T 都要比没有特殊优化的一加 5 稍暗一些。查看 EXIF 信息,在上面这种暗光条件下,一加 5T 和一加 5 的快门时间都会停留在 1/17 秒,这应该是在没有光学防抖的情况下保证成片率做的设定,不过一加 5T 的 ISO 值却普遍会比一加 5 低 1000 左右,这就解释了为何一加 5T 的照片拍出来反而偏暗一些。
这种策略让一加 5T 的照片乍一看会比一加 5 更加纯净,不过缺点是暗部的画面细节丢失。考虑到一加 5 的夜拍策略就已经比较保守了,一加 5T 的夜拍可能会让不少用户感觉偏暗。
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除了增加 EV(这往往是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的),还可以使用某些第三方拍照 app。
上面这组图中,第一张是用一加 5T 的自带相机拍的,第二张是用从 Google Pixel 中提取出的内置 HDR+ 功能的谷歌相机拍出来的,画面的亮度、宽容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不过一加毕竟不是谷歌的「亲儿子」,破解的 HDR+ 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无法对焦、卡死、快门失灵等 bug,不太适合日常随手拍。
除了画质上的变化,我们再看一下两个功能。
第一个是变焦。
由于一加 5T 的两个镜头的焦距相同,都是广角头,因此不再具备一加 5 上那种通过切换两个不同焦距镜头实现的「光学」变焦能力,而只能依赖对广角头画面进行裁切的数码变焦。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软件上的 bug,一加 5T 在变焦时只能调用 1600 万像素的主摄像头,日常拍摄中用于弱光成像的 2000 万像素摄像头始终是完全不工作的。如果在 2000 万像素摄像头会启用的弱光下拍照,在正常的 1 倍取景下,2000 万像素可以正常工作,不过只要使用变焦功能,哪怕是从 1 倍变成 1.1 倍,一加 5T 也会立刻关掉 2000 万像素摄像头,转而使用另外一颗 1600 万像素摄像头。
第二是背景虚化。
同样是因为焦距的变化,一加 5T 在进行人像虚化时不再会像一加 5 那样拉长焦距。下面这组图是在同一位置,分别使用一加 5T 和一加 5 拍摄的,大家可以感受下焦距的不同。
综合来看,虽然一加修改了 5T 上的双摄方案,不过可能是软件调试还尚待完善。体验下来,我们并没有发现一加 5T 的相机表现相比一加 5 有太多的改善。
考虑到我们手上这台一加 5T 的固件版本可能和零售版有所不同,理论上一加可以通过算法的优化,让之后上市的零售版一加 5T 拥有更好的成像品质,特别是夜景亮度,毕竟硬件底子在那。不过通常来说,虽然手机厂商对相机的后期优化往往可以改善成像品质,但幅度一般不会很大,以目前一加 5T 的成像品质,之后应该也很难去媲美 iPhone X、Google Pixel、三星 Note8、华为 Mate 10 这一档次的对手。
这并不是说一加 5T 的拍照差,即便是仅仅保持一加 5 时候的表现,一加 5T 的拍照在 3000-4000 档次的国产机中依然属于「不错」的那一类,只是不再像一加 3 时那样会给你惊艳的感觉。
依旧顶级的硬件,依旧「原生」的系统
最后,我们看几个一加 5T 没多少变化的地方。
一加 5T 的外观没啥可以说的,除了由于加了后置指纹、同时因为全面屏的加入导致 5T 比 5 稍重了一丁点(一加 5:153 克;5T:162 克),无论材质、工艺还是按键等细节的处理,一加 5T 都和一加 5 没什么区别。
硬件配置上,一加 5T 和一加 5 完全一样,SoC 是高通骁龙 835,低配版存储 6GB + 64GB,高配版存储 8GB + 128GB,存储规格依然是最顶级的 LPDDR4 和双通道 UFS 2.1。
有了这个硬件配置,加上一加激进的系统调度机制和接近原生 Android 的操作系统,让一加 5T 依然是当前最快的智能手机之一,在今年 iOS 11 各种「负优化」的情况下,一加 5T 的速度优势变得更加明显。
和我之前的主力机 iPhone X 相比,在日常 app 的冷启动中,iPhone X 和一加 5T 的速度相差无几,不过在多任务切换中,8GB 运存的一加 5T 可以无压力地在后台放 10 个普通 app 而不用担心「杀后台」的问题,至于搭载 iOS 11 的 iPhone X…… 那后台杀得,我们就不说啥了……
电池容量上,一加 5T 依然还是 3300 毫安时,和一加 5 相同,续航表现无惊无喜,好消息是并没有因为屏幕的增大导致续航有明显的缩水,坏消息是相比一加 5 的续航也没什么进步,对于大多数用户应该足够撑一天。
充电方面,一加 5T 采用的依然是充电头和 VOOC 完美兼容的 DASH 闪充,充电头输出规格 5V 4A,差不多半小时能充 60%,一小时能充 90%。鉴于最近半年手机充电基本没啥变化,一加 5T 的充电表现依然可以算得上优秀,在我们最近体验的几部手机中,唯一比一加 5T 快的也就只有上了 26W(5V 5.2A)低压大电流快充的努比亚 Z17S。
对了,一加 5T 还保留了 3.5 毫米耳机插孔,这在近期的新品中比较难得,不过一加 5T 用的依然是高通的集成 codec(不出意外还是 WCD9335),音质中规中矩,比不上采用了 AKM 独立音频芯片的 OPPO R11s。
系统方面,一加 5T 搭载的依然是接近原生 Android 的氢 OS,版本号从 3.5 升到了 3.7。
UI 上没多少变化,默认桌面依然是接近 Pixel Launcher 的一加桌面,可以在设置中改成去掉应用抽屉的氢桌面,系统中增加了应用双开等实用性的小功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加 5T 的底部虚拟键可以选择隐藏,但一加 5T 没有加入 OPPO R11s、vivo X20 那样的通过底部上滑手势取代导航键的功能。
同时,比较遗憾的是,一加 5T 的氢 OS 并没有用上 Android 8.0,依然是基于 Android 7.1.1,不过一加表示会在明年年初升级到「奥利奥」。此外,一加也不支持 Google 在 Android 8.0 时同时推出的 Project Treble 系统升级机制,对于刷机爱好者来说,这会让一加 5T 少了一部分可玩性,不过大部分普通用户大可不必在意这事。
不将就还是不讲究?
在 11 月 28 日发布会之前,一加已经于 11 月 16 日在美国召开了一加 5T 的新品发布会。考虑到海外市场对一加的重要性以及国内的市场竞争,一加的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
不过有趣的是,一加 5T 在海外发布后,国内外用户和媒体的评价却非常两极分化。一方面,在 The Verge、CNET、The Guardian 等几乎所有的主流外媒以及 Unbox Therapy、MKBHD、Linus Tech Tips 等几乎所有影响力较大的科技 YouTuber 那里,一加 5T 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不过另一方面,一加 5T 却被一些国内互联网用户吐槽为一款「不讲究」的产品。
一加手机在海外的评价比国内高并不是件新鲜事,这次的反差这么明显,究其原因,除了后置指纹,是和 OPPO R11s「撞脸」的外观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了,毕竟 R11s 没在欧美上市。
刚拿到一加 5T 的时候,我们也对它的外观感到有些失望。作为一款以半年为周期更新的新品,一加 5T 采用和半年前发布的一加 5 相同的外观可以理解,但终归掩盖不了一加 5T 外观有些「不讲究」这个事实。
好在抛开外观缺乏原创性这一点,一加 5T 依然是一款很出色的的产品,它有着不那么细腻但色彩管理出色的 AMOLED 屏幕,手感出色并且工艺优秀的一体式全金属机身,算不上顶级但同价位也算不错的拍照,最顶级的硬件配置,不那么接地气但流畅无比的系统。
这些东西让一加 5T 在「不讲究」的外观之外,有着非常优秀的使用体验,如果你对手机的流畅有很高的要求,或者是喜欢纯净原生的 Android 系统,一加 5T 依然是 3000—4000 档价位最优秀的产品之一。从这个角度上看,一加 5T 仍然是一款「不将就」的手机。
一加 5T 提供了星辰黑和熔岩红两种颜色可选(熔岩红只提供 128GB 版),售价则和同容量的一加 5 相同,并没有像之前的传闻那样涨价,「6GB + 64GB」版售价 2999 元,「8GB + 128GB」版售价 3499 元,略低于美国地区的 499 美元(64GB 版,约合 3300 元)和 559 美元(128GB 版,约合 3700 元)。 ■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