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新视角!科技咖们原来是这么看 AI 的
当一帮中国科技圈少壮派聚在一起,他们眼中的 AI 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7 无疑是 AI 之年,从上半年围棋世纪对决 AlphaGo 的大获全胜,到年末乌镇大会的科技聚首话题聚焦,科技圈内外,当更多人在谈论 AI 时代,更多公司都在布局 AI 产业时,AI 到底在对我们每个人,对互联网行业,对社会将造成哪些影响?
也许没人能确定问题的答案,但当经历 AI 变革,站在第一线的科技圈先锋们坐在一起时,他们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加独特的视角。这正是 12 月 3 日极客公园在乌镇发起极客下午茶的意义所在。
当走上手机 AI 化之路的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坚持 14 年刚刚带领公司上市的搜狗 CEO 王小川,凭短视频工具而被关注的快手 CEO 宿华,迅雷 CEO 陈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立,英语在线教育 VIPKID 创始人米雯娟,猎豹移动 CEO 傅盛,以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坐在一起,聊起 AI 重构的社交网络,讨论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的数据边界问题时,他们的思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作为一场闭门交流,极客公园在征得参会各方同意之后,将这次谈话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在人们对乌镇回忆时,谈起的不仅仅是饭局。
AI 变革下的社交网络
出人意料的是,原以为这群中国科技圈少壮派们坐在一块,大家集中讨论的是技术,是算法,可这些都没有成为当天主角。AI 时代如何重塑社交关系成了几乎所有人关注的话题。
成立三年估值超过 20 亿美金的 AI 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认为,AI 会为视频行业会带来突破性变化,这是影响社交的下一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的徐立的思考是,加入 AI 算法后,不仅能看到视频的玩法丰富,同时还将视频行业划分出更多垂直领域。利用 AI 对视频分类,把如今人类海量的视频资源整理、分析,会诞生出许多机会。因为「有了更好工具,前端的应用方式会很不一样。」
这样的变化的确已经出现在社交层面,「比如我在快手看到一个人写书法,虽然视频上传者并没有输入「书法」这样的关键字,但通过视频理解和机器识别技术,后台能够识别这是书法。」在快手科技 CEO 宿华看来,社交领域由 AI 带来的变革对用户和企业都意义重大。
社交领域由 AI 带来的变革对用户和企业都意义重大。通过 AI 技术的高效运用,快手已经实现由机器进行视频理解、分析、定义和个性化分发。这些事情交给 AI 来做不仅仅节省人力,也加速提升了效率。目前快手拥有 100 亿 feature 的模型,每个算法都要经过这个模型才能进行分发,并且机器在 40 亿条视频的大数据库里还在不断学习。
「我爱拉二胡,没有人知道,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但是快手没多久就给我推了。我有很多浏览记录,它会猜测我是一个传统的人。相比以前的做法去把已有的社交关系往互联网上搬,新一代社交做法在帮助你发现整个未知的世界。通过机器的帮助,就有可能发现更大的未知世界。」宿华认为这是被技术重构社交关系后的本质。
这种关系的变化是彻底的。已经带领搜狗在 AI 领域奋斗多年的王小川也看到了新的潜力:AI 给社交平台创造了更多机会,他认为「传统逻辑是加好友删好友,一切东西都是人自己的行为,没有 AI 甚至拒绝 AI,人做决定。但现在的社交,我们获得好友可以由机器做决定,机器辅助人工,把兴趣爱好相同的推荐给你。」
从过去熟人关系到今天移动互联网重构的陌生人社交,同好社交,人不再是消息的接收者,而是会生产,会主动传播的参与者。「这是信息消费的升级。过去内容生产者少,消费者更少,如今人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合在一起成为了新的消费模型,比如快手的模式。」站在信息传播角度,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这样看待社交关系的变化。
从另一种社交场景——婚介上,徐立认为 AI 也将发挥巨大价值:「婚介也可以 AI 来做。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可以找出你喜欢什么样的人。牛津大学有过一项研究,拿每个人自己的脸改成一个对象,发现 30% 的人会喜欢上自己,这样看来,人工智能是最懂你的那一个,用算法也许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当 AI 从各种角度对你了解越来越多时,带来的价值就会更大。
「AI 一个很大前提,让以前只有大型社交公司才能做的事情,变成技术能做到的事情。在海外,Facebook 和 Google 都是 AI 化的,包括 Youtube 很早就是千人千面了,它的好处在于能延伸到边缘的能力。」猎豹移动 CEO 傅盛认为,这就是社交与 AI 能够融合建立差异优势的原因。
来自爱立信的报告显示,到 2020 年,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 61 亿,全球互连终端将达 260 亿台,移动宽带网络将覆盖全球 90%的人群。显然,当人们不再局限于熟人社交,从家里来到户外,从熟人走向更广泛的兴趣社交,被 AI 重构的新关系会成为待发掘的宝藏,社交和 AI 的结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想象。正如《未来简史》作者由瓦尔·赫拉利曾在演讲中所说:「人工智能和人工意识正处在很伟大的变革边缘,这不仅仅是在历史上,实际上也是从地球有生命开始最伟大的一个变革」。
AI 时代如何重新理解「数据的边界」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正在和朋友聊天,想要和好久不见的朋友约个饭「明天在北海公园一起吃个饭吧?」这则消息不仅通知了这位朋友,手机同样也「知道了」,在这个建议被朋友同意之后,手机立即自动从大众点评选择了北海公园附近的高票餐厅,并且筛选出还没被预约满的供你参考。当你选择好之后,对方也觉得不错,这时你们约定好时间,手机立刻自动帮你预定好餐厅,并通过消息提醒你,还会在第二天提前三小时提醒你。所有这些都不再需要你从聊天工具中跳转出去。
这可能是非常理想的未来生活,但并非不可能实现。当下的问题是,在我们的手机上,应用和应用之间仍是一片孤岛。如果我们不能实现所有应用之间的串联和整体的资源调用,就不会有新的连接发生。
但人们首先面对的会是隐私问题。在 AI 时代,当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被使用时,个人隐私也许会更加透明,但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认为,依靠 AI 的能力可以保护好个人数据:「只要构筑完备的安全隐私体系,未来的信息安全会实现信息脱敏,让本地、云端各司其职。」
然而紧接着,摆在人们面前的将不仅是企业和个人,还有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余承东看来,这是在如今手机数据更丰富,种类更多样的时代,企业和企业之间必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重新思考数据的边界?
现实中的例子更能说明这种潜在的冲突。华为荣耀 Magic 与腾讯微信之争,在荣耀 Magic 手机上,华为尝试在手机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根据用户聊天数据自动加载地址、天气等信息,并实现和高德、支付宝、携程的关联操作,从而帮助用户更好使用手机。但微信认为这些数据属于用户隐私,因此没有开放聊天内容给华为。这就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存在于数据与数据之间的无形之墙,在 AI 大潮来临前能否被打开?被打开之后又将怎样改变已存在的商业逻辑和产业格局?
在宿华看来,快手的商业逻辑一直都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数据是用户产生,著作权属于用户,快手只有使用权,我们都不会在视频上打上快手的水印。」他认为用户的数据由用户自己决定,当手机 AI 不可避免遇到隐私问题时,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
「所有权,使用权,这些都应该站在用户角度考虑。比如快手上的视频,它用我们软件拍,在快手上分发,在快手上获得点赞、认可、互动关系以及收入,我们提供整个流程的服务,但应该完全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结论会非常清晰,用户授权的是使用权。」
在线少儿英语教育 VIPKID 创始人米雯娟则提供了另一个思维角度,她觉得伴随移动互联网 AI 化出现的数据问题,实际上需要多方共同要考虑,仅仅从企业或者用户思考是片面的:「孩子学习的内容家长能不能自己传到别的地方?老师可不可以?」放在云端的数据使用权与所有权,包括孩子们上课时的数据轨迹,学习过程中的喜好数据,这些都通过用户和企业共同产生,是否就完全归属于用户,这是几乎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样的疑问并非仅仅只出现在当下,伴随二三十年互联网的变化发展,国内外都面临着数据边界的争论。王小川举了一个例子:「用浏览器举例,你搜藏网页放在收藏夹里,这个浏览器你使用习惯,换浏览器成本就很高,其它浏览器怎么办,其他浏览器想要读取你的数据,但是原本浏览器是会加密这些数据,到现在也是这样。再比如用户在医院的病历,道理上属于用户应该开放的,但用户不会拿到。」
在他看来,当企业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时,用户的隐私如何保护,如何使用,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并不是伴随 AI 时代才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需要去理解具体的使用场景,有权衡的空间,一刀切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而当我们谈论一个即将到来的全新时代,数据的边界究竟该如何定义时,也许不仅仅要关注企业价值观的选择。
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这件事,也许会更清楚地看到企业和用户在未来的关系。「当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时,新的数据是用户通过企业的独特服务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包含用户的创造,也离不开企业提供的独特价值,所以仅仅说它属于用户,对企业来讲并不公平。但反过来,如果企业只顾一味占有用户数据,却不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用户必然不会对企业产生认可,甚至会放弃这些数据,选择离企业而去寻找更好的服务。」张鹏这样总结,「关于数据便边界的讨论没有对错,只要能对用户有益,任何一种方法都值得尝试,这关乎企业价值观,也关乎到方法论,但我们不能一刀切去考虑二者的关系。」
从新社交关系谈到数据的边界,从移动时代聊到 AI 窗口,当这群科技圈少壮派们聚集在一块,这场思想的碰撞也许比饭局吃了些什么来的更有意义吧!
编辑:张鹏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