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Board#3:社交 App 的循环模式;付费订阅还是免费广告;美国对华为的恐惧;第一届「九点奖」;五巨头谁先倒……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这是 TechBoard 的第三期,我们推荐了 Ben Evans 对当下 Newsfeed 乃至社交媒体的观察和洞见;Medium CEO Ev Wiliams 对内容分发的商业模式的理解,传统广告驱动的式微和付费订阅的兴起;YouTube 的被审与自我审查史;美国对华为的恐惧;牛津大学第一届「九点奖」;对苹果决定自制芯片的趋势展望;还收纳了 Quora 上的一个问题「GAFAM 哪家巨头会先倒下?」以及一图胜千言的「解答」。
《Newsfeed 之死》
Newsfeed 并没有准确对应的一个中文译词,且理解为你关注的动态更新的信息流吧。Ben Evans 近日在博客中写道,「邓巴定律」(人类大脑只能合理处理同 150 个好友关系)和「扎克伯格定律」(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欲)使得现在每个人的 Newsfeed 都处于过载(Overload)状态。尤其是「扎克伯格定律」,正是因为每个人只是在他自己的社交空间上发布动态,而不是对他好友列表里每个人分发一份他刚拍的可爱狗狗的照片。「这是我的空间,我想发就发」人人都这么想,因此 Newsfeed 过载也就不足为奇了,当你的 Newsfeed 每天都能刷出成百上千条动态的时候,按时间排序的设计就没什么存在价值了,反正你也看不完。就算设计了手动可设置的过滤机制,历史也早已印证了普通用户从来不会去用这个功能。
Ben Evans 戏称 Facebook 一半想着怎么往 Newsfeed 里塞更多的「垃圾」内容,另一半却想着怎么把垃圾过滤掉。所以 Facebook 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用算法呈现 Newsfeed」之路,他们试图通过算法来判断出你个人对内容的权重,比如你经常看某个好友的页面、给某类内容点更多的赞,那算法就不会让你错过它的每一条动态。但这个逻辑也遭到了很多挑战,既然算法是人编的,那人也能「欺骗」算法,标题党和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就是其「成果」。其实 Google 搜索也是用的算法逻辑,搜索结果不是按时间或大小排列的,而是算法权重出来的,但搜索行为更具有目标性,而且 Google 提供了复杂的过滤机制让用户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Facebook 在这方面做的就差强人意了。
那要如何解决 Newsfeed 过载问题呢?一方面是互联网上掀起的远离 Facebook、Twitter 的风潮,鼓励更多的一对一社交;另一方面则是 Snapchat 发明的 Stories:没有算法干涉、把想分享的内容打包一次性分享、只显示 24 小时内的动态、从设计上减少了「看不完的动态」带来的压迫感。Ben Evans 提出了个有趣的循环:「所有的社交类 App 保持增长直到用户需要 Newsfeed;所有的 Newsfeed 保持增长直到用户需要算法来过滤;所有的算法导向 Newsfeed 持续增长直到用户看烦了、看「错」了进而转向另一个社交 App;然后这个 App 保持增长直到……」在这个循环里,梅特卡夫定律( 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被钟形曲线所替代。
分享,这个驱动 Newsfeed 从成形到过载的行为,如果分享者想要达到分享的目的,目前在 Facebook 中还是要或多或少的去揣摩算法,比如「依靠」好友的点赞、内容不会被 Facebook 删除等等,但在点对点的社交 App 中,没有算法会阻止你去分享给你想分享的人。Ben Evans 还提了一句,「中国的 P2P 通讯 App 不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国国情下的通讯 App」的独特之处。
原文链接:http://t.cn/Rmttdm9
《内容分发模式的合理化》
15 个月前,Medium CEO Ev Wiliams 发公告宣布 Medium 将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关闭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办公室。之后 Medium 改变了商业模式,关了广告、驱逐垃圾内容、建起了部分内容付费墙的会员制作为商业模式。并不是 Medium 招不来广告商,而是在靠广告盈利驱动下的 Medium 逐渐背离了 Ev Wiliams 创建该平台时的「初心」。
三日前,Ev Williams 再次发文,开篇即亮出了他的主张:「现在只靠广告盈利的实验凉了,提供高质量信息的人可以建立起强有力的商业模式,消费者也将得到更好的服务。」
过去,传统上靠着广告和直接销售营收的内容分发模式,被无需印刷成本和能力,单纯靠广告就能分发给大批量的读者,这一互联网发明后产生的新的内容分发模式所取代,这看上去是个双赢的模式。但这条路走到黑是必然的,广告商不是慈善家,他们会不断优化自己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吸引力。免费、大批量生产的内容还充斥着互联网,这套模式玩转了几十年还在玩呢,但越来越玩不下去了。
Ev Williams 以电视和音乐两个内容产业举例:Netflix 用无广告、付费但内容高质量的模式侵蚀了传统电视台;Spotify 间接的「拯救」了快被盗版下载毁掉的音乐产业。而它就在四天前以 300 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内容创作者的选择更多了,也更有空间和意愿去创造高质量的内容,消费者体验更舒心、对内容更满意了。这才是双赢。
Ev 就此延伸,依次回怼了三个普遍流行的观点:人们会为了娱乐付钱而不是信息;会为了音频视频付钱,而不是文字;没有付费习惯的人就不会掏钱。Ev 表示付费墙已经建起来了,免费的好内容将会越来越少。广告驱动终将被更好的商业模式 —— 付费订阅制所取代。用户会降低自己标准吗?不仅会,而且已经降低很久了,那些互联网上无用的「垃圾」内容经久不衰就是证明,但那是因为没有或没找到替代品。当你被 HBO 的自制剧所吸引,发现 HBO 不仅没有广告,还有更易得效果更好的正版电影,那你还能坐回沙发上看广告插播肥皂剧嘛?不仅是音乐和视频,游戏、广播、服饰、餐饮……从线上到线下,人们都在消费自己负担得起的更好的东西。作者认为,内容领域之所以从内容到体验越做越差,是因为支撑创作者的不是读者的钱,而是广告商的钱。
但 Ev 也表示,他不是呼吁出版商们赶紧转型吧,毕竟现在对普通读者来说,要是所有的信息源都立起了付费墙,墙再矮他也爬不完啊。Ev 认为有两种很好的付费模式:大规模的创作团队和大批量的读者,比如现在的《纽约时报》、《纽约客》;小团队,读者规模小但忠实,比如一个人「写遍互联网」的 Stratechery。他认为另一种「打包给读者,让他自己选」的模式更适合内容分发平台。这种模式可以让 Netflix、HBO 去做自制剧,让 Spotify 支持独立音乐人,进而整个行业都进入一种良好的循环。实际上 Medium 在一年多前的转型即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支持的是独立的写作者,提供给用户的「百家争鸣」的差异化选择。
「当内容创作者争夺的是消费者的付费意愿而非眼球时,那些提供高质量、差异化内容的创作者们会胜出,这是我所期待的世界。」
原文链接:http://t.cn/Rmtc5vh
《YouTube 审查简史》
最近几个月,YouTube 被「净化互联网内容」之风好好吹了吹,作为一个 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平台,尽管没有义务下架政府要求删除的内容,但无论是就社会责任感还是民众的呼声,YouTube 也开始了「自我审查」之路。本文即是梳理了近十多年来 YouTube 内外的审查简史。
遥想当年,YouTube 乘着 Web 2.0 和带宽加速的东风,成为一枝独秀的 UGC 视频平台,2006 年时代周刊就直接把「You」定为年度人物,称其为「民众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法律的监管,DMCA(数字千年版权法案)、CDA 230(通信规范法案)使 YouTube 不得不开始删除部分侵犯版权的内容。盗版内容下架即可,但涉及政治、社会活动的视频内容使得 YouTube 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封锁,随着名单越来越长,YouTube 就开始了「自我审查」,据说 2007 年暂停的埃及反酷刑活动家的账号即是来自埃及政府的压力。2008 年,YouTube 制定了针对非版权纠纷内容的三条排查准则,2010 年则又给了用户「上诉」的通道,当年 10 月,YouTube 删除了英国漫画家讽刺穆斯林的视频,但并未声明是违反了哪条规则。
截止到 2011 年底,YouTube 成为全球访问量第三高的网站,但一系列政府「要求删除」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随着叙利亚战争升级,要求对暴力、仇恨内容审查的呼声越来越高,YouTube 这样一个 UGC 视频平台就变成了「网上战地」。一方认为 YouTube 做得远远不够,另一方则认为 YouTube 做得太过妨碍自由。去年,YouTube 宣布了排查极端内容的新方案:掩埋」不违反规则的极端内容;极端内容上不挂广告;扩大「可信」标记的计划。YouTube 也在积极主动的减少其平台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标记促使青少年自杀的「Tide Pod 挑战」;在校园枪击案后删除枪支使用演示视频;对阴谋论视频的标记……
最近几年,「科技中立」的观点愈发站不住脚了,12 年前的「人民的平台」逐渐成为了时而偏激、时而客观的内容仲裁者。这会是内容平台的必然吗?还是说「自由的互联网社区」一开始就只是个乌托邦幻想?
原文链接:http://t.cn/RmtcxXH
《为什么美国这么害怕这家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
美国的政界人士或许不会叫对「华为」的名字,但他们坚信它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个观点在 3 月 12 日特朗普阻止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收购案:新加坡芯片制造商博通公司以 1170 亿美元收购高通公司,十天后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变得愈发「坚定」。但为什么是华为呢?
华为是目前中国营收额最高的本土科技公司、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设备生产商之一,哪怕是在心照不宣的美国四大无线运营商 —— AT&T、Verizon、T-Mobile、Sprint 的联合「抵制」下,华为还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比三星和苹果增长的都快,现在还在和高通竞争开发能应用在数据连接、自动驾驶、遥控医疗、工业上的 5G 传输技术,而在 5G 上,华为已经领先高通不少了,比起让美国科技公司掏出昂贵的专利费,美国鹰派人士们更担心的是国家安全问题。他们认为高通被收购会让华为间接在 5G 研发上占据更大优势,而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华为来监听美国人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华为称其为「民族主义的恐吓」,它说自己并不比苹果、谷歌这些企业跟政府的联系更紧密,「我们在这行三十年了,一个安全问题也没出过,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美国应该有什么害怕的吗?答案是没有。」华为的国际媒体事务发言人说道。
文章的后半段叙述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故事,他持有公司 1% 的股份,但对重大决策有否决权;他在解放军担任工程师的过去,1987 年顺势下海,华为从在香港倒卖进口设备起家,到 2001 年作为思科的「套壳公司」,从低端供应商一路做到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作者指出,华为并不如其所称的「没有出过安全问题」,而华为的背景也不只是个简单的民营企业,美国对其担忧从技术角度来看也不无道理。而目前看来,美国能做的也只有三条路,砸钱扶持本土公司、扶持外国公司(如瑞典爱立信或芬兰诺基亚)、开发出一个牢不可破的加密技术。
目前据本文作者透露,最后一条路还未找到出口,而现在华为已经开始大批量在美国零售店被下架了。
原文链接:http://suo.im/3rh7v2
过去与未来的串联:去年前月首届九点奖颁布,未来下月作品将成书
去年此时,首届「九点奖」举办了。「九点奖」是牛津大学发起的,鼓励创新思考、直面当下社会问题的「征文大赛」,委员会将给出一个题目,参赛者提交 3000 词内的原创观点,获奖者将赢得 10 万美元并可以将其观点扩展成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届「九点奖」的题目是「数字技术使得政治活动不再可能了吗?」
获奖者 James Wiliams 是 Google 的前员工,目前在牛津大学读博士后。他提交了名为《远离我们视线:注意力经济下的自由和信仰》(http://t.cn/Rmtc3hh)的文章阐述他的观点,最终从 700 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在文中,James 认为数字技术让我们的冲动凌驾于意图之上,它们想方设法的去发掘我们心理上的脆弱之处,进而诱导我们走向违背初心的方向。短期来看,这种设计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进而让人偏离设定的目标。长期来看,它是在侵蚀我们深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宏观来看,正因它侵蚀了每个人的决断力,这使得整个集体都难以形成各种形式的政治观点。James 将当下比喻成赫胥黎笔下的时代,我们不假思索的交出我们的注意力,选择无时无刻的分心。
James 在牛津研究的,也正是如何在这种精妙的「诱导式设计」下,我们能识破并且把持住自己的理性。他在短文中也阐述了他的主张,他认为首先我们要拒绝要求用户去「习惯」分心,扫去「产品、媒体不会诱导我们」的幻觉,且不能指望注意力经济下的产业自己去完善。我们必须主张和保卫自己注意力的自由。James 说「科技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 GPS,它应该帮助我们前往我们想去的地方。」
James 在获奖感言中说「……(九点奖)提的重要的问题不仅引人深思,且是合时宜的,这个比赛也通过一种绝妙的、独创的方式把至关重要的议题投射到社会光谱上。」
不出意外,James William 的新书将于下月出版。
趋势展望:《苹果计划自 2020 年起在 Mac 上用自制芯片取代英特尔》
上周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在 2020 年起在 Mac 系列电脑上使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取代目前使用的英特尔处理器。该项目的内部代号为 Kalamata,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此消息一出,英特尔的股价就跌了超过 9%,创两年来最大跌幅。据彭博社分析,英特尔全年收入的 5% 来自苹果。
对此英特尔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句「我们对我们客户的考量不予置评」。但这对苹果来说可能是个决定性时刻,它将成为第一家拥有自己芯片的主流 PC 制造商。倘若苹果有了自主研发并制造处理器芯片的能力,那产品更新周期的主动权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前不久苹果表现出对「一年一更」的 iOS 节奏存疑的态度,或许他们也对硬件更新周期存疑呢?分析师认为,有自制芯片的能力能让苹果更好的整合硬件和软件两大平台,并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开发产品,目前搭载 iOS 的 iPhone 和 iPad 上使用的是苹果自主研发的芯片,而搭载 macOS 的 Mac 产品线还是用的英特尔芯片,但之前也曾传苹果有打通 iOS 和 macOS 平台的意图。
2005 年,乔布斯抛弃了 IBM 和摩托罗拉联合设计的芯片,选择和英特尔 CEO 保罗·欧德宁携手把英特尔芯片装进了 Macs,此举引发了 PC 产业一阵震荡,谁说余波没有波及两年后以至现在呢?
原文链接:http://suo.im/47MW8h
本周一问:GAFAM 哪家巨头会先倒下?
本周正逢清明节,来问个相关的问题吧:「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 哪家巨头会先挂?」这是 Quora 上的一个问题,截至至目前共有 99 个回答,还差一个就真的是「百家争鸣」了。回答者们的答案都有理有据,从商业模式、行业布局、趋势展望、弱势和强势领域、用户画像、公司历史、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程度……多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还有认为巨头之间有牵连的,签一发动全身,没准就多米诺骨牌连环倒呢。
但基本上大家都认为,最先倒的是 Facebook,而这些分析可都是在 Facebook 出事儿前作答的。排在其后的,认为是 Google 和 Apple 的居多,大多数回答者都觉得基于「生活离不开的零售业」的 Amazon 和「无孔不入」的 Microsoft 会活得久一点,毕竟 107 岁的 IBM 现在还在「扑腾」呢。
问题链接:http://t.cn/Rmt5tYG
一图胜千言:Google Trends 显示的 2004 年至今互联网社区的流行度趋势
忍不住吐槽一句:大家看到 Facebook 一阵凉时都纷纷发 Instagram 拍手叫好 😑
编辑:克里斯
题图:Dataisbeautiful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