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优惠,你还会用扫码支付吗?
现阶段扫码几乎成为移动支付的代名词,一是它几乎没有学习成本,不需要商家硬件升级;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冲着优惠去的。
不知道为什么三里屯优衣库的人总是那么多,赶上周末等待结账的队伍能从收银台排到店门口。
不过上周六再去的时候我并没有等太久,看似很长的队伍前进速度却是相当快。原来优衣库不久前接入了微信支付,收银员用扫码枪扫一下顾客的微信收款码就能立刻结账,免去了现金找零和刷卡签单环节。
如果优衣库再告诉你「微信支付 100% 享受随机立减优惠,最高减免 200 元」,那何乐而不为呢?
移动支付的概念早已有之,期间出现过各种支付形式,但此前并没有哪一种在中国成为主流。三年前,当微信用户达到两亿时,马化腾预测二维码将成为 O2O 的 入口。
对移动支付的期待,就是因为它能大大简化我们的支付流程。不过「扫码」这个动作真的足够方便吗?
扫码:大公司的圈地游戏
除非你正在使用支持 3D Touch 的 iPhone 6s,否则调出付款码仍需要好几个步骤。此外,扫码还很依赖网络状况,在很多没有充分铺设 Wi-Fi 的购物中心 B1 或 B2 层商户,经常会遇到手机信号太差最后没有付款成功的情况。
继春节期间的「红包大战」后,今年上半年微信和支付宝又在线下支付上开始「贴身肉搏」。各种折扣、满减活动确实让更多的人掏出了手机买单。
而为了培养用户黏度,微信和支付宝会选择不同的商家进行合作。像优衣库这样同时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店家并不多,消费者更多的是面对「京客隆用微信,家乐福用支付宝」的二选一情况。
大公司的推广让更多人开始使用移动支付,反过来又促进了更广泛的商家支持,对于一个没有普及的新兴事物来说,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有利的。但从支付流程来看,扫码并不是最快速的。
现阶段扫码几乎成为移动支付的代名词,一是它几乎没有学习成本,不需要商家硬件升级;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冲着优惠去的。
闪付:像刷公交卡一样购物
银联推出闪付(QuickPass)功能时有一个美好的愿想:进行小额购物时,我们可以像刷公交卡一样去刷银行卡,不需要插到 POS 机内,也免去了签单过程。
「闪付」的概念已经出现了很久,但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前段时间,我带着一块支持闪付功能的手环体验了几天,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店家的 POS 机不支持闪付功能,而更普遍情况是店员缺乏培训,对闪付功能没概念,尽管它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对于这些问题,银联拿出了「联机闪付」的解决方案。预存的工作交给了银行后台来处理,对于小额支付真正能实现「免密免签」的刷卡体验。
从 10 月起,包括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将陆续开通「联机闪付」功能。而 Apple Pay 和 Android Pay 进入中国也会选择与闪付进行合作。到了那时候闪付或许才能真正抓住普及的机会。
再进一步,如果我们连银行卡也不想带了呢?
模拟刷卡:被忽略的「黑科技」
Samsung Pay 所拥有的磁力安全传输技术(MST)想要将我们的银行卡「数字化」。相比闪付的非接触式方案,它也有着更广的适用范围。
在使用时,你只要把 Galaxy S6/S6 Edge 靠近传统的 POS 机,做出一个刷卡的动作再按下指纹解锁就完成支付了——商家不需要进行任何设备升级,通过手机发射磁力信号,MST 能实现与刷普通磁条卡相同的效果。
现在仍没有任何一种移动支付方案是完美的,不论是代表着互联网企业的微信、支付宝,还是代表着传统金融行业的银联,亦或是像三星、苹果这样的手机厂商,都有着不同的侧重和野心,移动支付的十字路口已经不远了。
在没有了优惠政策之后,才是真正比拼各种移动支付方案便捷性的时候,相信最终被大家选择的一定是支付速度最快的。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jianghaoke@geekpark.net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
www.geekpark.net
长按二维码,关注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