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马伊琍&玛娅 直面焦虑才是成长
在马伊琍的微博里,你能见到她爱《乐队的夏天》的痕迹,转发喜爱的歌曲,抒发当时的感悟,就像你我身边熟悉的乐迷,借由一首歌,完成与自我的对话,抵达更圆融的自洽。声音玩具的《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接近对方》,回春丹的《鲜花》,舞台上的“用尽全力”带来感动和启迪,对马伊琍来说,启迪不再仅限于某个特定的狭窄领域,而是被放宽到了更为广阔无垠的天地之中。
这一季《乐队的夏天》里,马伊琍最喜欢的乐队是声音玩具。这支成立于千禧年前夜的摇滚乐队,在风格的不断进化中,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在现场舞台上有着极强的感染力。马伊琍最爱的是他们的《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接近对方》,这首歌讲的是太空的故事,但这个场景亦可以移植到更多关系的想象里。 “气氛”是关于声音玩具的关键词,这也和马伊琍最直观的感受契合,“他们在舞台上非常高贵”。
没有拍戏的日子里,马伊琍全情投入生活之中。她反感刻意表述“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也拒绝想当然的揣测。让她描述最近的生活状态,她用“生活、生活、生活”三个词来概括,没有修饰性、阐释性的言辞,而是如其所是,保留更接近本真切近的概念,“活在当下,好好度过每一天。”
白露过后,秋意渐浓,9月9日,马伊琍在微博上po了一张毛蟹炒年糕的照片。做上这道菜,街头的桂花也该开了。这是江浙一带人都爱吃的一道菜,也是她颇为喜欢的一道沪上小菜,浓油赤酱,“鲜掉眉毛”。毛蟹个头虽小但肉质细嫩,蟹油和酱汁把软糯的年糕浸出十足的鲜香,在时令的滋味里,生活变得具象化起来。
从小生长在上海的弄堂里,逼仄的空间中却有着清晰的边界,长大了来到北京拍戏,北方的粗放又别有一番自由意味,再次回到上海,两座气质迥异的城市都在马伊琍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一去而折返的轨迹似乎也暗示着她性格的两面:审慎的分寸感,以及直率的真性情。
对马伊琍来说,很多事情都没有解释的必要。她不爱多解释。就让话语停留在简洁的表达,让懂的人懂。有更多的时间,应该被用来投入在生活里。
上海的秋天是漫长的,而漫长的相处滋生出爱意。“因为它漫长,所以长久处在这个状态中会喜欢它,上海的秋是一点点逐渐变冷的,不像北方骤然之间变冷。”在这个舒适的季节里,桂花盛开,落叶满地,没什么可着急的,秋天很长,长到你能够坦然面对寒冬。
中秋前夕,“李小姐”的“洋闺女”玛娅Maya正在《爱情神话》音乐剧剧组紧张地排练。马伊琍正巧去探班,在排练厅里看到了玛娅Maya。“确实好久没见了,跟电影里那会儿相比,孩子比原来大了点。”电影里结下的缘分,延伸到了音乐剧的舞台上。
在玛娅Maya这个孩子的眼里,作为演员的马伊琍,有着真实自然的演技。“和马老师演戏很轻松,很自然,感觉并不是在演戏,在拍摄的时候,她就像我真的妈妈。”从玛娅Maya的成长轨迹看,拍《爱情神话》电影时,她八岁,而今出演音乐剧《爱情神话》,她已经是十岁了。“我的生日愿望是希望自己的演技能有进步,能再参与一部像《爱情神话》这么灵光的电影。”两年的时间,玛娅Maya觉得自己的上海话讲得更好了,人也更自信了,对表演的兴趣更加浓厚,“不但喜欢说台词,现在对唱台词和跳舞也有兴趣了”。
而对马伊琍来说,两年的时间看不出极大的外显的变化,但也并非没有新鲜的尝试。她远离了城市人的生活场域,在远离尘嚣的阿勒泰拍了一部“自己非常喜欢的戏”。“它就是最原始最大自然的一个感觉,我在那里生活了两个月。”这部剧记录着一家人在阿勒泰地区的游牧生活,迁徙,或者说流动,是一个不断发生也不断被讨论的命题,而唯一不变的,是生活本身。
生活的影子也同样显现在悬疑题材的作品里。比起引人入胜、出其不意的情节,马伊琍更会被关于自我探索的部分吸引。爱奇艺迷雾剧场的《交错的场景》,马伊琍在其中饰演的是刑警姜光明,时隔近二十年再次饰演警察,对她来说并没有难以进入的陌生,和饰演其他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一样的通法,“尽最大能力去还原刑警原本的样子”,但选择这部悬疑题材的剧作,也有马伊琍个人的思索。“这部不是一个纯破案的悬疑剧,这个女刑警在破案的过程中,也有一条很重要的跟丈夫的情感线,她在破案的过程中梳理了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情感上的一些困境。”
文学性是面对人的复杂。《交错的场景》改编自松本清张的小说,《我的阿勒泰》是源于李娟的同名散文集,《繁花》亦是本自金宇澄的同名小说,文学性的文本似乎是马伊琍选择剧本时的一大因素。但马伊琍本人的考虑是简单的——“好看”。“如果一个剧本不好看,那么拍它的意义何在?”唯有能征服她的故事,才能让她心甘情愿为其中的角色役使。
在之前的采访里,马伊琍曾说:“四十岁才是演员的黄金时代。”抵达一定的年龄数字之后,“成熟”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她曾经的刚劲化为了韧劲,百炼钢也成绕指柔。和十年前相比,“很多事情的节奏都会放慢,我也更愿意去包容。”
马伊琍维持着阅读的习惯,她不挑书的类型,“什么书都读”,通常是几本书同时读。“因为包里有时候带不了特别厚的书,就会放一本薄的书。”还记得拍摄《我的阿勒泰》的时候,她正在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那是一本在任何年龄都可以重新再读的书”。马伊琍思考其中关于理想的讨论“对于所谓的理想,你能否抛弃自己此刻所处的安全地带,去追寻自己最想要做的那件事?”
书里的主人公,在挣扎与纠结中痛苦地出走,在不断的跌倒与摸索中寻觅理想,书中人的“惑”,如同一面镜子,照出马伊琍心中的确信。“我比书中人要幸运,我很早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想要做什么,而且我一直在做这个。”
面对公平流淌的时间,马伊琍不是喜欢谈论“野心”的人。世俗的判断里,过去需要审视,未来需要规划,但她既不沉湎于过去,也不向未来虚空索敌,“就切切实实活在当下”。
这个夏天,马伊琍带着两个女儿出去度假。孩子的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刷新母亲的获得感,也许并没有特别的惊喜瞬间,大多都是日常生活里的点滴熨帖,却也足够让一个母亲的心满足。出外旅行,“毕竟不像在家里那么舒适,有时候会碰到一些困难需要一起解决”,但三个人一起的出游,团结协作,彼此体谅,就是最完美的假期。
时间的流逝似乎会带来很多问题,答案的缺失发酵出负面的情绪,焦虑、迷茫、失落……谈到对于焦虑的看法,马伊琍坦然道:“非常正常,每个人都会有这些焦虑,不用去回避。”,她不慌不忙,且是洞悉后的冷静淡然。“时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在你当下没有答案的时候,时间一定会给你一个答案,只不过是要你耐心地等,要你自己去经历这一切。”
“到了一定的年龄,焦虑是必然的。你会面对生死,面对周围人的离开,面对健康状况的下滑,焦虑在那里,不需要去克服它,要接受自己。”和身边同龄的朋友们在一起,聊起这些的过程中,马伊琍感受到舒缓与平静,共同的焦虑分担掉了压力,也带来了温暖的安全感。没必要回避,也无所谓克服,直面就好。
监制:张娜
摄影:韦来
策划、造型:冬雪
妆发:壮志(马伊琍)、野百合(玛娅Maya)
艺统:敏儿
采访、撰文:詹婧
制片:与昕
美术:zhuzhu
服装助理:闫涵、邓卓韫
新媒体编辑:李婧
新媒体设计:OPEN
视频监制:豹纹儿2姐
视频策划:天宜
视频拍摄:孙宏
视频剪辑:李傲
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