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制造业重镇出手,又一个万亿产业来了!

21记者 21财闻汇 2023-08-08

作 者丨赵娜

编 辑丨周上祺

图 源丨视觉中国


学生入学环节的“一网办、掌上办”、市民中心广场穿梭的自动驾驶小巴、养老院智能胸卡成为老人的贴身护卫……从科技概念到场景落地,无锡将智慧城市的梦想照进百姓生活的现实。


不仅如此,无锡的又一个万亿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回望2022年,无锡机械行业产值达1.1万亿元,成为该市首个规模突破万亿的产业。根据最新的“465”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目标,到2025年,无锡将在现有万亿级机械产业基础上,再造一个万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2月16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大会。市委书记杜小刚发言指出,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无锡在产业政策和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让更多创新企业和创新资本乐于来到这里。


“这里集聚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营造了较好的政策和环境,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气候和氛围,将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高成长企业。”专事新经济研究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副总经理王志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锡在物联网产业等领域呈现强势崛起态势,不仅在于当地政府把握住了时代机遇,洞见了产业风口,还在于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形成了比较优越的产业生态。



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城市之一,无锡在将新兴科技融入制造场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自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座城市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百姓日常生活的数字经济百景图。


如今在中国城市无锡,百姓从交通、医疗、政务等方方面面都感受到数字科技的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就无锡科创产业发展和创新资本生态展开实地走访。多位受访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无锡的数字化进阶不仅体现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亮眼成绩,还在于将技术融入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综合交通等方方面面,让整座城市真正为百姓生活而运转。


“无锡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为无锡提升科创能级、产业能级和城市能级提供新动能。”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无锡相关主管部门此前提出,“要在现代化建设新赛道上跑在最前列。”


而在民生方面,据无锡早前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当地正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依托公共服务应用建设来切实提升市民的生活便捷度与智慧化体验感。


事实上,无锡一直是我国智慧城市实践的先行者: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名单,无锡作为试点城市搭上“首班车”;2021年5月,工信部透露在全国六个城市开展第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无锡是江苏省的唯一试点城市。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22中国物联网新物种企业发展报告》,无锡集聚的物联网新物种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当前各地政府都在重点发展四‘新’(注: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中,创业者的想象力和洞见力催生新场景,新场景的落地推动新物种企业爆发成长,新物种企业涌现形成新赛道。形成这一闭环的根本动力在于要有创业活跃、服务完善的生态”。在王志辉看来,聚焦产业主线、培育企业主体,归根结底要在对产业生态、创新创业生态的营造上。



三年再造一个万亿产业



“不仅是物联网,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也非常有特色,有‘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之称。”2018年以来,毅达资本合伙人袁亚光有很多个工作日都在无锡度过。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带领的先进制造投资团队,也将很多场讨论会放在无锡办公室进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于股权投资行业的变化,这家机构在无锡设立办公室进行区域深耕探索;另一方面是无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聚集效应渐显,为投资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案源。


市场数据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接近3万亿元,企业数量超过8000家。其中,无锡2022年产业规模预计达400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截至2022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聚集了3000多家骨干企业,诞生了各类涉及物联网产业的已上市企业80多家和14项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


再看集成电路产业。无锡是国家微电子的“黄埔军校”和“人才摇篮”,很多如今的企业创始人都是中国华晶当年的主要领导或业务骨干。有产业人士表示,无锡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竞争力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两座城市。


今年2月,无锡发布《关于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未来三年,无锡将着力打造由4个地标产业、6个优势产业和5个未来产业为核心的“465”现代产业体系。


雄厚的工商业基础,让无锡有底气提出“三年再造一个万亿产业”的产业宏图。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承载起这座城市打造新万亿产业的使命。


根据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规划,无锡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沿着产业强市的道路继续前行,把“产业”这张无锡最强王牌打得更精彩。


LP智库创始人国立波就此分析表示,苏南地区地方政府和国资机构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专业素质能力较强、产业理解和洞察深入。这些让他们有能力前瞻性地进行产业布局和企业培育,“这并非是被动、消极、模仿,而是基于产业链和产业禀赋的主动、积极、创新作为。”



赋能产融生态圈



把无锡建设成为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城市,是近年无锡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目标。


在创新资本生态构建方面,无锡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投资发展高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聚集约500家股权投资机构,管理基金规模超过4000亿元,注册基金规模超过8000亿元,规模超10亿元的基金达百家,形成较为完善的股权投资市场体系。


在数字经济领域,2022年8月,无锡发布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数字经济母基金。该基金聚焦以数字经济为主导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无锡构建的“465”现代产业体系,联合国内头部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子基金,重点投向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数字医疗等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


袁亚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股权投资机构长期关注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能够帮助当地产业强链补链、补齐源头创新短板。不仅如此,以毅达资本为例,该机构在多地设有区域深耕团队,可以在被投企业的业务扩展中进行更广泛维度与层面的资源协调。


再将视角扩大到政策领域。在这方面,无锡发布了“1+4”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文件,形成覆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型科创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全方位政策体系,构建起科技创新制度强支撑。


这组政策体系文件制订的思路要点可以总结为补齐源头创新短板、加强创新链全链条谋划、全面整合创新要素。无锡市科技局局长赵建平接受当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文件一大亮点是更加注重统筹性,即科技、人才和创新工作的相互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对接。


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当一个地区的股权投资行业活跃度提升、产业和科技融合为城市带来更多创新动能,诸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在区域内集聚发展。


这或许也将印证,科技创新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肖楠

 21君荐读 

宣布全面启动“北跨”,涉及1410平方公里!万亿GDP城市竞争:西安“拼”了


江门这一产业“狂飙”突围!


冲刺2万亿!杭州放大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