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浪地球》到底有多好看?

冬瓜侠 环球网 2019-03-29


《流浪地球》,真的很硬。


可能真是这一天等得太久。


就在昨日傍晚,环球网编辑部工作群里传出一声嘶吼:


“燃爆!墙裂推荐!终于赶上好莱坞水平了!”


喊群的人是个70后,平时常以环球网总编辑身份潜水,


过年难得露个头,发的都是0.01元红包,


何止一个抠。


一部电影居然能让他撕掉矜持,


电影叫《流浪地球》。




昨夜11:45,


坐进一个人的电影院,


验证一下总编辑到底为什么嘶吼。



其实在片子上映前,预热已足够多。


它早被贴上“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片”的标签。


突出的是“硬核”。


导演郭帆和主演吴京都接受了环环采访,


一个说中国人逃离都要带上“家”,强调中国科幻要体现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摄影/李昊


一个说2019是中国电影元年,我们的叙事不再从1840年开始,未来近在眼前。


吴京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一个很“乡”,一个很“燃”。


听起来很“宣传”。


电影散场,大年初二凌晨两点。


开始写这文字——


这两个男人加上总编,都没夸张渲染。


以下有高度剧透风险,请谨慎阅读。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老套:


未来,地球被祸害到不再宜居,


北京上海都成了大冰窖。



人类一边躲进地下城,蓝天白云从此靠想象,


一边启动“领航员”计划,给地球装上发动机,


要用100代人,2500年,带地球逃离太阳系,


去新的星系插班。



但路过体积超大的木星时,被这胖子的引力吸引,


差点整球垮掉。



一队英雄,和一对英雄父子挺身而出,


拯救地球。


真的,这次拯救地球的不是美国人,是中国人。


刘启,屈楚萧饰


中国人身边的战友是俄罗斯人,相当仗义,还为中国主人公牺了牲,


绝境中开枪自尽的是日本人,


说丧气话放弃的是印度人,


最后时刻最先觉悟,赶回去帮助中国人救地球的是韩国人,


全片好像没有发现美国人,只有一面星条旗……


这是不是当下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


整部“地球流浪史”,没有恶人,只有绝境。


还有关键时刻有理性没人性的人工智能,


这又是不是反应了原著作者刘慈欣的价值观?



《流浪地球》,真的很硬。


特效很硬,宇宙逃生的过程和宏大场景拍摄得很硬,


只可惜说教好像也有点硬(主要是吴京的台词),


但绝不影响观众体验到“中国科幻已经这么牛”的震撼。


我们这代人对“中国科幻”的印象,应该始于《霹雳贝贝》。



小时候观影的感觉就是羡慕——怎么我身上就不带电,不能比个手枪就让红绿灯变色呢?



按照吴京的说法,这就是内心被种下科幻的种子。



这种子后来怎么就跟着《独立日》《变形金刚》《火星救援》《地心引力》发芽了?


《火星救援》剧照


还记得你第一次看《阿凡达》的感觉吗?



有没有一种美国人怎么这么牛的心理冲击?


而我们的中国科幻呢?


看着《阿凡达》想中国科幻,像不像看1998年看世界杯决赛法国对巴西,


突然想起国足死活踢不过阿里·代伊。


直到科幻小说《三体》出现。


特别想感谢刘慈欣,


证明中国人的想象力不比西方人差。


证明了中国人的目标不止是星辰大海,还能参透宇宙是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



《流浪地球》让我们相信,中国人把《三体》拍成电影,绝用不了2500年。


其实,中国科幻起步很早,


解放前就有了这部《六十年后上海滩》:



葛大爷年轻的时候还拍了部《大气层消失》,


看剧照都觉得莫名喜感。



电影散场,北京大年初二的凌晨,街头空无一人。



在路边车里写完此稿,脑子里除了《流浪地球》,还有《我不是药神》。


中国也能拍出走心的电影,硬核的科幻,


很兴奋。


只可惜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男足有愧,


你们进步,独留国足于吐沫海。


唉……



来源:环球网/冬瓜侠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您就是环环的衣食父母




点好看,真的会变好看哦~!    ↓↓↓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