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缆业“黑马”来自中国,美国打压!

范凌志 环球网 2020-09-15

中国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缆系统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


“现在,这两条电(1858年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通信电缆)终于把欧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连接为一个共同的世界……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这样讲述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海底光缆已经成为全球的“海底信息生命线”和国际互联网“中枢神经”,海缆业的美日欧三强鼎立的格局也迎来新的变化——中国海缆建设企业成为“黑马”,不仅技术一流且占有的全球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近年来,美国方面以“存在国家安全隐患”等为借口,屡屡对中国海缆企业进行打压和排挤。除了企业受损,中国打造安全可靠的海底光缆系统的进程也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海缆业的“黑马”来自中国


2019年11月,在亚太光纤光缆产业协会(APC)和亨通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球光纤光缆大会”上,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海洋”)助理副总裁许剑涛演讲时给出了一组数据:海底光缆承载着98%的国际带宽,自1990年以来,全球累计投资超过500亿美元铺设海缆,总长度超过140万公里,可绕地球35圈。在过去5年,带宽使用量每年增长40%。这些数字无疑证明海底光缆市场足以被称为一块“大蛋糕”,但想切走海缆“蛋糕”并不容易,海底光缆建设并不只是“拉一根线”那么简单,它包括铺设、中继、修复等环节,涉及海底作业、海上运输、电力、网络等多领域,需要跨国多部门密切配合,也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复杂且困难的大型工程之一。


当今世界上有能力进行海缆建设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移动设计院有线所所长高军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海缆强国的指标主要是看研发、生产及应用的自主化程度,以及是否有本国企业进入海底光缆供应商的“第一梯队”。据了解,现在所谓“第一梯队”主要有三家:法国阿尔卡特朗讯、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及美国泰科旗下海底电子通信公司(SubCom)。为拿下更多海外海底电缆项目大单,日本今年年初出台“海外扩张行动计划”。日本电气最近刚完成安哥拉和巴西之间的跨大西洋海底光缆的建设。


相比之下,
中国的一批海缆企业近些年成为全球同行业的“黑马”,并成为美国的“眼中钉”。华为海洋等企业在10多年的时间内,把中国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海缆通信中心之一。美国《华尔街日报》2019年3月曾报道说,为掌控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全球网络,美中两国已在海底开辟新战场。至少自2012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寻求阻止中国企业参与其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海底光缆。报道说,2008年成立的华为海洋总计参与近百个海底光缆铺设或升级项目,正迅速赶上美、法、日三强。该公司全球市场份额已从不足5%提升到20%。近年来还升级了两条跨大西洋光缆:一条从南非到英国,另一条在巴哈马群岛和亚速尔群岛。


图为山东一家海缆生产企业今年5月正在赶制订单,以确保海缆市场供应。


亨通集团旗下的相关企业经过短短5年的时间,就供应了科摩罗、马尔代夫、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等重大国际项目,累计海底光缆交付量已超过2万公里。


高军诗认为,从技术能力上来说,中国企业没问题,但大型的海底光缆建设包括很多承包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内容,应是我国企业急需提升的领域。


一位国内海缆业运营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在用的、在中国大陆登陆的大约有11套海缆系统。据该业内人士介绍,山东青岛、上海崇明和南汇、福建福州和厦门以及广东汕头有中国大陆的海缆登陆站。福州和厦门的登陆站是连接台湾地区的,而从国际通信角度看,港澳台都还算是国际通信范畴。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也是国际海底光缆通信骨干网络的一个最重要登陆站,连接美、日、韩、澳、印、法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通信专业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张驰介绍,国际海缆建设大多以俱乐部或“海缆组织”的形式,由多家有相同意向的运营商和建设企业组成联合俱乐部,各方根据登陆站选址、容量需求等多种因素估算海缆的总投资,然后决定投资比例,一条海缆的建设周期从策划到建成投产大约要3到5年。





铺太平洋海底光缆,总要打压中国


“自从在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不勒斯、里斯本发生的事能在同一分钟让巴黎知道以来,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只是还需要迈出最后一步,才能把世界上的其他各洲也纳入到这种庞大的联系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全人类的共同意识。”斯蒂芬·茨威格在书中勾勒这幅“大同”画面时,或许不会想到21世纪的今天,竟然会有霸权国家借国际海底缆线项目来打压他国。两个与中国企业有关的太平洋海底光缆项目日前出现变故,就是最新的例证。


今年7月,在建设连接南美和亚太地区的首条海底光缆的问题上,智利政府最终选择了日本的方案,将亚太地区的终点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不是中国提出的设在上海。据日媒报道,该决定背后有美国的施压,目的就是排挤中国海缆企业。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太平洋海底光缆”项目由谷歌、脸书和中国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支持,原计划在中国香港和美国洛杉矶之间铺设1.29万公里的海底光缆,建设成本至少3亿美元。若建成,该项目将满足电信运营商、跨国OTT企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大型跨国企业对中国香港至美国及跨太平洋区域高速、低成本、大容量的国际通信带宽需求。今年6月,由美国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和国防部组成的“通信服务业外国参与审查委员会”建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否决“太平洋海底光缆”项目中与中国香港连接的申请,原因是“这条光缆有可能使中国政府获取美国数据”。


“美方的说法毫无道理!”高军诗给《环球时报》记者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其实海底光缆的信息传输就像车在公路上跑一样,你想让车上的东西安全、不被偷,跟公路有直接关系吗?且国际海底光缆终端国管理登陆站,并使用其陆地延伸系统,又何谈某一方的信息安全?”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此前也曾告诉记者,
在海底光缆监听方面,除美国和“五眼联盟”外,其他国家应该不具备盗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告诉记者,海底光缆在海底,直接通过海缆去窃取数据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海缆系统上岸之后一定有接口,在接口处进行数据窃取是有可能的,但这种安全风险不在于海缆建设过程中,而更多是在运营方,所以以“安全风险”为借口打压海缆建设很荒谬,这跟美国打压中国5G设备提供商的情况很相似。


虽然道理浅显,但“太平洋海底光缆”并非个案。据了解,美国商务部和美国驻沿线国家使领馆会通过各种方式公然要求部分海缆沿线登陆国政府和参与投资的运营商不准选择中国企业。高军诗举例说,2016年,华为中标多米尼加共和国预留海缆分支器的海缆项目,美国以其连接的主干海缆登陆美国为由要求客户“重新考虑”,导致客户不得不重新选择西方厂家。同时,登陆与美国结盟的日、澳、加等国的骨干海缆项目大多遵从“潜规则”,不给中国大陆厂商发标或承建。


“美国等国明令禁止中国海缆及设备登陆其领土及附属岛屿。”高军诗说,登陆美国的海底光缆申请许可证,美国会要求光缆网络的管理权限必须由美国人掌握,而这并非国际通行做法。高军诗还告诉记者,即使在不直接连接美国的联盟海缆系统,若有美、日等国或中国台湾地区的公司参与投资运营的企业,也会在联盟中明确反对中国大陆公司竞标。曾有日本至新加坡之间亚太区的海底光缆项目,台湾运营商明确表示反对大陆厂家,导致大陆企业直接失去投标资格。此外,在一些受美制裁的禁运国家,中国企业也可能因遭致连带制裁而不能参与承建。





“不是所有国家都听美国那套说辞”


“如果现在不自己建设海底光缆,就必须要租别人的海底光缆。”谈到为何要建设以中国为主导的海底光缆,项立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有大量用户都在与美国以及世界各地连接,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需要更多的国际出口,如果全靠花钱去租就很吃亏。他还提到,如果现在一条连接美国的海缆出了问题,就需要其他的光缆来替代,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等成本,“更何况随着新的技术出现,现在海缆建设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愿意建设更多的海底光缆”。


高军诗认为,我国海缆建设现状与我国的网络强国地位和规划不相称。从全球海底光缆通信网络的角度来看,我国仅是支路而非主干线路,更非区域节点,相关海缆只是处在满足自用的阶段,基本没有承接相关中转流量的枢纽作用。随着国际间交往不断增加,国际间通信、金融结算、贸易等对于信息传输将会有越来越大的需求。加强国际海缆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保证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的自主权,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美国打压中国的海缆产业,造成的伤害是双向的。美方的打压将造成的后果是:美国遏制的不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而是全球通信产业的发展。中美间光缆越少,数据传输效率就会越低,这也会严重影响两国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巨头的业务拓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就连一些美国媒体也认为,不可能将中国企业从电信网络中完全剔除。


来自美国方面的打压自然让中国海缆业相关企业感到愤怒。对于如何化解美国的打压,专家们也各抒己见。“我们应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更多的国际组织共同推进海底光缆的建设,海缆建设总会有人获益,也会有更多的国家看到其中的价值,加入进来。”项立刚说。资深科技评论员黄海峰也持相同观点,他告诉记者,美方对中国海缆建设的打压短期内可能影响一些项目开展和合作,但亚洲经济活跃、需求旺盛,中国可以积极参与不登陆美国的项目,继续创新,提供更优质和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黄海峰表示:
“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听美国政客那一套虚假的说辞。”


“中国海缆企业通过20年的发展,已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走出去’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高军诗建议,应在海底光缆建设领域加强国家间高层推动,从外交层面牵引南向、西向海缆成为海底“信息高铁”。利用地缘政治优势,借助中国与东盟、非洲、拉美等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海缆建设的合作。相关企业也要自觉加强与国家规划对接意识,以海缆项目、信息互联互通先行,助力我国与其他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高军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海缆项目建设周期长,如中泰直连需要两年,中国至拉美需要4年。建议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我方主导的开发资金放宽在海缆项目上的限制,不预先设置基金退出机制,分年限弹性管控预期收益,适度兜底,以带动鼓励我运营商、承建企业共同注资推进项目建设。”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范凌志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您就是环环的衣食父母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