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资撤离中国论”又一次不攻自破

社评 环球网 2022-05-13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西方媒体有不少关于“外资撤离中国”“在华外企投资意愿下降”的报道,形成了一轮集中唱衰中国经济的声浪。中国商务部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折合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这一最新数据,展示了外商们主流的真实意愿和选择,也让所谓“外资撤离论”又一次不攻自破。


近年来,每当出现短期经济波动,或有外部不利消息时,“外资撤离中国”总是被拿出来翻炒,每一次都似乎有鼻子有眼,一些“机构”或者“分析人士”总是能找到最新由头——要么是中国经济转型导致“制造业不行了”,要么是美国发起贸易战“中国扛不住了”,甚至“外资撤走一半”的夸张谣言也多次出现。不难发现,这些论调很大程度上与华盛顿对华“竞争”节奏同频共振;但紧接着,则往往是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一次次再创历史新高的消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4个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6%,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3%、53.2%和80.4%(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这些数字清晰地勾勒出当前中国与世界经贸往来的基本面貌。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15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逆势同比增长14.9%。而且,不少外资是顶着华盛顿的政治压力、甚至制裁威胁进入中国的。这些用真金白银为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自然比一些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更有说服力。


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外资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对于企业决策来讲,疫情终究是短期因素,开辟新市场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中长期安排。这几年,不断有一些企业因为廉价劳动力等因素搬离中国,最后又选择搬回中国的例子。即使在疫情严峻期间,也不乏外资企业在华加码投资,比如,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宣布在上海设立其在华首家投资公司,德国企业默克增大投资扩大其现有的无锡生产基地,宝马则全面扩建其位于沈阳大东区的工厂……


2022年1月12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巴黎欧莱雅旗舰店


归根到底,决定外资去留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投资回报和营商环境。无论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外资投资中国的回报都是丰厚的。而中国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根本上来自于中国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而超大的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也成为吸引外资“用脚投票”的深层动因。


毋庸讳言,由于俄乌局势、国内疫情和供应链不畅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些外资企业暂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现实的。但更要看到,在保障供应链安全和尽快复工复产上,中国政府和外资企业的利益和方向是一致的,中国政府正加速出台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商务部近日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积极协调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问题,特别是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人员入境等问题。中国始终对外资充满善意,也一直把外资企业作为中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中国贸促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受访外企将中国视为全球首要投资对象。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不畏疫情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历史将不断证明,深耕中国,终有丰厚回报;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外资撤离中国论”又一次不攻自破)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您就是环环的衣食父母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