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11日就此消息向中国媒体回应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很多人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印度又在找在印外企的茬,特别是找在印中国企业的茬。这个反应很真实,因为此类事情发生得比较频繁,大家都已看透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印度戴了那么多年“外资坟场”的帽子,它自己大概都戴习惯了不想摘了。但戴着这顶帽子对印度真不是什么好事,也真的很丑。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vivo正在与三星争夺印度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图为《金融时报》报道配图
显而易见的是,自2020年6月中印发生边境冲突至今,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更是成为重灾区。从发出指控恐吓,突击搜查办公室,冻结资金,再到现在的抓人,印方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打击行动在逐步升级。吃相越来越难看,与印度很在意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是非常不相称的。
对印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各项法律法规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触碰到,往往导致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这为印度当局勒索外国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必须指出,印度这几年对中国企业发出了那么多指控,几乎都查无实据。印度有可能想通过这种滋扰,来逼迫中国企业做出不必要的让步和让利。
印度的确得逞过不少次,这大概也是它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回顾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历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是一部血泪史”。根据印度政府部门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了2021财年的63家。包括麦德龙、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德国大众等诸多跨国企业最终选择退出印度市场。实际数量恐怕还不止。印度的营商环境恶劣且多变,是几乎所有在印外国企业的一大共识。
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照猫画虎”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那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这或许让印度沾沾自喜,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对印度国家利益必然造成长远损害,会成为印度现代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奉劝印度,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印度加尔各答,人们从当地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前走过。资料图
莫迪政府上台后,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两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遏制,加上美西方舆论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鼓噪,让一些印度人有点飘了。实际上,印度离实现这一雄心还差得远。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不可能通过打击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从而把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扶持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在充分竞争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把中国智能手机企业都逼走了,对印度有弊无利。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印度智能手机很难做大,印度制造业发展也会受阻。
最后说一句,面对无理的要求、恶意的滋扰和反复的勒索,中国企业决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要做硬骨头,不要怕事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霸凌不仅无法证明它的强大和力量,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也再次向外界表明印度远非一个成熟的、适合投资的市场。(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戴着这顶帽子的印度真的很难看)
此前报道:“印度拘捕vivo员工”,vivo回应
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11日就此消息向中国媒体回应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很多人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印度又在找在印外企的茬,特别是找在印中国企业的茬。这个反应很真实,因为此类事情发生得比较频繁,大家都已看透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印度戴了那么多年“外资坟场”的帽子,它自己大概都戴习惯了不想摘了。但戴着这顶帽子对印度真不是什么好事,也真的很丑。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vivo正在与三星争夺印度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图为《金融时报》报道配图
显而易见的是,自2020年6月中印发生边境冲突至今,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更是成为重灾区。从发出指控恐吓,突击搜查办公室,冻结资金,再到现在的抓人,印方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打击行动在逐步升级。吃相越来越难看,与印度很在意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是非常不相称的。
对印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各项法律法规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触碰到,往往导致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这为印度当局勒索外国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必须指出,印度这几年对中国企业发出了那么多指控,几乎都查无实据。印度有可能想通过这种滋扰,来逼迫中国企业做出不必要的让步和让利。
印度的确得逞过不少次,这大概也是它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回顾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历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是一部血泪史”。根据印度政府部门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了2021财年的63家。包括麦德龙、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德国大众等诸多跨国企业最终选择退出印度市场。实际数量恐怕还不止。印度的营商环境恶劣且多变,是几乎所有在印外国企业的一大共识。
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照猫画虎”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那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这或许让印度沾沾自喜,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对印度国家利益必然造成长远损害,会成为印度现代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奉劝印度,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印度加尔各答,人们从当地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前走过。资料图
莫迪政府上台后,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两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遏制,加上美西方舆论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鼓噪,让一些印度人有点飘了。实际上,印度离实现这一雄心还差得远。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不可能通过打击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从而把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扶持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在充分竞争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把中国智能手机企业都逼走了,对印度有弊无利。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印度智能手机很难做大,印度制造业发展也会受阻。
最后说一句,面对无理的要求、恶意的滋扰和反复的勒索,中国企业决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要做硬骨头,不要怕事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霸凌不仅无法证明它的强大和力量,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也再次向外界表明印度远非一个成熟的、适合投资的市场。(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戴着这顶帽子的印度真的很难看)
此前报道:“印度拘捕vivo员工”,vivo回应
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11日就此消息向中国媒体回应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很多人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印度又在找在印外企的茬,特别是找在印中国企业的茬。这个反应很真实,因为此类事情发生得比较频繁,大家都已看透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印度戴了那么多年“外资坟场”的帽子,它自己大概都戴习惯了不想摘了。但戴着这顶帽子对印度真不是什么好事,也真的很丑。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vivo正在与三星争夺印度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图为《金融时报》报道配图
显而易见的是,自2020年6月中印发生边境冲突至今,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更是成为重灾区。从发出指控恐吓,突击搜查办公室,冻结资金,再到现在的抓人,印方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打击行动在逐步升级。吃相越来越难看,与印度很在意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是非常不相称的。
对印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各项法律法规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触碰到,往往导致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这为印度当局勒索外国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必须指出,印度这几年对中国企业发出了那么多指控,几乎都查无实据。印度有可能想通过这种滋扰,来逼迫中国企业做出不必要的让步和让利。
印度的确得逞过不少次,这大概也是它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回顾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历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是一部血泪史”。根据印度政府部门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了2021财年的63家。包括麦德龙、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德国大众等诸多跨国企业最终选择退出印度市场。实际数量恐怕还不止。印度的营商环境恶劣且多变,是几乎所有在印外国企业的一大共识。
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照猫画虎”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那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这或许让印度沾沾自喜,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对印度国家利益必然造成长远损害,会成为印度现代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奉劝印度,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印度加尔各答,人们从当地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前走过。资料图
莫迪政府上台后,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两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遏制,加上美西方舆论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鼓噪,让一些印度人有点飘了。实际上,印度离实现这一雄心还差得远。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不可能通过打击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从而把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扶持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在充分竞争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把中国智能手机企业都逼走了,对印度有弊无利。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印度智能手机很难做大,印度制造业发展也会受阻。
最后说一句,面对无理的要求、恶意的滋扰和反复的勒索,中国企业决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要做硬骨头,不要怕事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霸凌不仅无法证明它的强大和力量,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也再次向外界表明印度远非一个成熟的、适合投资的市场。(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戴着这顶帽子的印度真的很难看)
此前报道:“印度拘捕vivo员工”,vivo回应
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11日就此消息向中国媒体回应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很多人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印度又在找在印外企的茬,特别是找在印中国企业的茬。这个反应很真实,因为此类事情发生得比较频繁,大家都已看透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印度戴了那么多年“外资坟场”的帽子,它自己大概都戴习惯了不想摘了。但戴着这顶帽子对印度真不是什么好事,也真的很丑。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vivo正在与三星争夺印度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图为《金融时报》报道配图
显而易见的是,自2020年6月中印发生边境冲突至今,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更是成为重灾区。从发出指控恐吓,突击搜查办公室,冻结资金,再到现在的抓人,印方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打击行动在逐步升级。吃相越来越难看,与印度很在意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是非常不相称的。
对印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各项法律法规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触碰到,往往导致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这为印度当局勒索外国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必须指出,印度这几年对中国企业发出了那么多指控,几乎都查无实据。印度有可能想通过这种滋扰,来逼迫中国企业做出不必要的让步和让利。
印度的确得逞过不少次,这大概也是它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回顾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历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是一部血泪史”。根据印度政府部门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了2021财年的63家。包括麦德龙、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德国大众等诸多跨国企业最终选择退出印度市场。实际数量恐怕还不止。印度的营商环境恶劣且多变,是几乎所有在印外国企业的一大共识。
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照猫画虎”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那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这或许让印度沾沾自喜,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对印度国家利益必然造成长远损害,会成为印度现代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奉劝印度,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印度加尔各答,人们从当地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前走过。资料图
莫迪政府上台后,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两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遏制,加上美西方舆论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鼓噪,让一些印度人有点飘了。实际上,印度离实现这一雄心还差得远。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不可能通过打击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从而把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扶持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在充分竞争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把中国智能手机企业都逼走了,对印度有弊无利。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印度智能手机很难做大,印度制造业发展也会受阻。
最后说一句,面对无理的要求、恶意的滋扰和反复的勒索,中国企业决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要做硬骨头,不要怕事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霸凌不仅无法证明它的强大和力量,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也再次向外界表明印度远非一个成熟的、适合投资的市场。(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戴着这顶帽子的印度真的很难看)
此前报道:“印度拘捕vivo员工”,vivo回应
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11日就此消息向中国媒体回应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很多人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印度又在找在印外企的茬,特别是找在印中国企业的茬。这个反应很真实,因为此类事情发生得比较频繁,大家都已看透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印度戴了那么多年“外资坟场”的帽子,它自己大概都戴习惯了不想摘了。但戴着这顶帽子对印度真不是什么好事,也真的很丑。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vivo正在与三星争夺印度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图为《金融时报》报道配图
显而易见的是,自2020年6月中印发生边境冲突至今,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更是成为重灾区。从发出指控恐吓,突击搜查办公室,冻结资金,再到现在的抓人,印方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打击行动在逐步升级。吃相越来越难看,与印度很在意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是非常不相称的。
对印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各项法律法规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触碰到,往往导致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这为印度当局勒索外国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必须指出,印度这几年对中国企业发出了那么多指控,几乎都查无实据。印度有可能想通过这种滋扰,来逼迫中国企业做出不必要的让步和让利。
印度的确得逞过不少次,这大概也是它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回顾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历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是一部血泪史”。根据印度政府部门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了2021财年的63家。包括麦德龙、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德国大众等诸多跨国企业最终选择退出印度市场。实际数量恐怕还不止。印度的营商环境恶劣且多变,是几乎所有在印外国企业的一大共识。
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照猫画虎”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那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这或许让印度沾沾自喜,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对印度国家利益必然造成长远损害,会成为印度现代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奉劝印度,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印度加尔各答,人们从当地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前走过。资料图
莫迪政府上台后,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两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遏制,加上美西方舆论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鼓噪,让一些印度人有点飘了。实际上,印度离实现这一雄心还差得远。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不可能通过打击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从而把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扶持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在充分竞争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把中国智能手机企业都逼走了,对印度有弊无利。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印度智能手机很难做大,印度制造业发展也会受阻。
最后说一句,面对无理的要求、恶意的滋扰和反复的勒索,中国企业决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要做硬骨头,不要怕事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霸凌不仅无法证明它的强大和力量,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也再次向外界表明印度远非一个成熟的、适合投资的市场。(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戴着这顶帽子的印度真的很难看)
此前报道:“印度拘捕vivo员工”,vivo回应
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执法部门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他们被指控涉嫌洗钱。vivo方面11日就此消息向中国媒体回应表示:“vivo在印度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正密切关注近期的调查事宜,并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进行应对。”
很多人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印度又在找在印外企的茬,特别是找在印中国企业的茬。这个反应很真实,因为此类事情发生得比较频繁,大家都已看透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印度戴了那么多年“外资坟场”的帽子,它自己大概都戴习惯了不想摘了。但戴着这顶帽子对印度真不是什么好事,也真的很丑。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vivo正在与三星争夺印度手机市场最大份额。图为《金融时报》报道配图
显而易见的是,自2020年6月中印发生边境冲突至今,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智能手机企业更是成为重灾区。从发出指控恐吓,突击搜查办公室,冻结资金,再到现在的抓人,印方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打击行动在逐步升级。吃相越来越难看,与印度很在意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是非常不相称的。
对印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的各项法律法规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可能触碰到,往往导致普遍性违法和选择性执法。这为印度当局勒索外国企业提供了便利。但必须指出,印度这几年对中国企业发出了那么多指控,几乎都查无实据。印度有可能想通过这种滋扰,来逼迫中国企业做出不必要的让步和让利。
印度的确得逞过不少次,这大概也是它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英国《金融时报》在上个月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回顾外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历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是一部血泪史”。根据印度政府部门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了2021财年的63家。包括麦德龙、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德国大众等诸多跨国企业最终选择退出印度市场。实际数量恐怕还不止。印度的营商环境恶劣且多变,是几乎所有在印外国企业的一大共识。
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印度的套路,先给外资一些甜头或者美好的许诺,诱使外企向印度投资。等到外企在印度有了一些家底、取得了一定效益,特别是印度“照猫画虎”学会了一点之后,印度当局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对外企进行事实上的勒索,让外企进退维谷。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了,那些跨国企业怎么会忍痛割舍印度这么大的市场。这或许让印度沾沾自喜,短期内占到了一些便宜,但对印度国家利益必然造成长远损害,会成为印度现代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奉劝印度,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印度加尔各答,人们从当地的一家小米家居移动商店前走过。资料图
莫迪政府上台后,曾雄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立志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两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和遏制,加上美西方舆论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鼓噪,让一些印度人有点飘了。实际上,印度离实现这一雄心还差得远。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不可能通过打击中国智能手机企业,从而把印度本土的手机产业扶持起来。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在充分竞争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把中国智能手机企业都逼走了,对印度有弊无利。离开了中国产业链的支持,印度智能手机很难做大,印度制造业发展也会受阻。
最后说一句,面对无理的要求、恶意的滋扰和反复的勒索,中国企业决不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要做硬骨头,不要怕事忍气吞声,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印度对中国企业的霸凌不仅无法证明它的强大和力量,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也再次向外界表明印度远非一个成熟的、适合投资的市场。(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戴着这顶帽子的印度真的很难看)
此前报道:“印度拘捕vivo员工”,vivo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