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奥斯卡 | 虎聊

2018-03-05 GreeeenTsm 虎嗅网 虎嗅网


曾几何时,奥斯卡还不是政治正确的秀场,也没有那么多“冲奖影片”。那时选好电影,就是选拍得好看的电影,每年提名名单也会成为所有影迷必备的观影向导。


知乎上有一个经久不息的讨论:《奥斯卡已经过了 90 年,哪一届含金量最高?》。许多答案都指向了1994年。那一年的提名名单里有《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狮子王》《生死时速》……影片耳熟能详,又赶上80~90后们的青春岁月,该年奥斯卡就此在国内封神。


其中《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一无所获,但在一个当时还比较简陋的网站IMDb上长期独占鳌头。从那时起,奥斯卡就已经和大众之间产生了罅隙。



奥斯卡的提名和获奖均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的六千多名成员投票选出,这有显而易见的弊端:首先,一年间全世界卷帙浩繁的电影,这六千多人当然看不过来,而落下那些,就永远的和奥斯卡说拜拜了。去年大火的日本动画片《你的名字。》就因为鲜有影评人看过,而失去提名机会。


其次,这六千名“圈内人”的口味,当然不能代表大众。他们认为的“好电影”,不一定真的好,他们的投票固然有专业观察,也有大量人情因素。不久前因性侵丑闻倒台的哈维·韦恩斯坦就是个中公关高手。从米拉麦克斯到韦恩斯坦兄弟,他所执掌的公司旗下影片总能拿到不菲的提名数,绝非偶然。



当奥斯卡逐渐变成小圈子的自娱自乐,IMDb、烂番茄、豆瓣这样的业态却在兴起,大众从电影宣传的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主动选择者。相比于相信不清不楚的“圈内人”,人们开始更多取信朋友推荐,以及大众打分。


过去奥斯卡在第三世界国家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也在渐渐消亡,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初期,美国电影工业的杀入属于降维打击,不仅奥斯卡获奖电影和导演被奉若神明,我们对于中国电影的期待也是“冲奥”。


如今虽说在电影工业和艺术两个层面,国产影片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毕竟资本涌入,带动了国产类型片的发展,抓住属于自己的观影人群。国人也不再觉得一部片子必须要获得奥斯卡认可才算好。


而奥斯卡最后一块遮羞布“专业性”,也正在被各种丑闻和政治正确撕扯,除了韦恩斯坦,凯文·斯派西和约翰·拉塞特这些大佬也相继因性丑闻落马。就连奥斯卡颁奖典礼本身也充满荒诞感。去年此时,由于拿错信封,原本颁发给《月光男孩》的最佳影片小金人,一度误颁给了《爱乐之城》,场面十分尴尬。



从今往后,或许奥斯卡还是会一年一度的办,我们一年一度的看。但过去那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奥斯卡,已经一去不返。


今天我们想跟你聊聊:


你对奥斯卡有什么独特记忆吗?又有哪一届奥斯卡让你印象深刻?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