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莎翁逝世400周年:男男女女,仍不过演员而已

2016-04-22 赵元贞 时尚先生



英国南部的秀丽小镇,

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

今年以来热闹非凡,

穿过布满鸽子和木船的小桥,

茂盛草木掩映中的灰蓝色教堂里,

埋葬着莎士比亚的遗骨。

2016年4月23日,

也就是明天,

是这位英国剧作家逝世400周年的日子。

他创作的故事如今在舞台上依然鲜活,

他的十四行诗被情人们收藏在舌底和心底,

无数的人被他的剧作打动,

为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和故事而捧腹、悲伤,

随着剧中的人一起,

对生命、死亡和爱情发出永恒的追问。



The lost years:失落的那七年

 

在莎士比亚的生平记载中,有着七年的断层。从莎士比亚23岁,在斯特拉特福小镇有了三个儿女和一个妻子,到他30岁再次出现在伦敦,这七年时间,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而成就了他的天才。但可以肯定的是,莎士比亚一定开始了他的演员和写作生涯,开始了他对自己写作技巧的打磨,开始了对生活和周围人的洞察。不然,他不可能在30岁,凭空写就像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这些经典之作。

 


 

关于他在这失落7年的去向,大家说法不一。或许妻子Anne,在家里看到莎士比亚对着这个大家庭的养育琐事每天愁眉不展,对他挥手说,真受不了你这个样子了!走吧,去伦敦,去别的地方,你在这里没有未来的!莎士比亚或许真的照做了。那时的小镇斯特拉特福,不同于现在的闲适,是一个及其热闹的小镇,是伊丽莎白戏剧繁盛时期的一个小的缩影,剧团来来往往,在街头在河边搭建舞台。莎士比亚看着在舞台上的戏子,演着让人发笑让人深思也让人悲伤的故事,他想,对,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你们的下一站是伦敦?带我去吧!

 


 

在伦敦,他从杂活开始,慢慢登上舞台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再转型成为剧作家。伦敦,这个戏剧鼎盛时期的中心,对他戏剧的写作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虽然没有此时的繁华,但那时的伦敦已经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像莎士比亚一样有着野心的年轻人,贵族和富商,只为混口饭吃的流浪者......他们同处一片喧闹中,同样嗷嗷待哺,等待着有人向他们投食最好看有意思的戏剧。这样一个阶级混杂的城市给了莎士比亚太多素材去看、去听、去记载——要写出如此多烙印在人心中的角色,恐怕不仅仅要成为文字大师,也要求他是一个出色的观察者、洞察者。即使无法看透人生百态,他也要比别人看的更加清楚,才能把剧中人的犹豫、疯癫、嫉妒、野心、爱情、命运的错位描述地如此让观众着迷。


犹豫、野心和疯癫:当上莎士比亚悲剧的男主角,凶多吉少

 

用三个词,分别概括莎士比亚悲剧中三位最负盛名的男主角,是个很冒险的行为。莎士比亚想在哈姆雷特身上表现的,应该远不止到底要不要为父报仇的犹豫;在麦克白中下重笔墨描绘的血腥,也绝非只一个残忍的篡位故事;用李尔王的故事想突出的,绝不仅是一个疯癫的国王和父亲。不同于希腊戏剧中的命运注定之悲剧——设定让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怎么躲也没用——莎剧中悲剧的男主角们是有选择的机会的,但是在人物关系和剧情的纠缠中,观众却不得不屏住呼吸,看到他们最开始迷宫般的人生越走越清晰,最后到达死亡的终点。

 


 

哈姆雷特的延宕,就如他的独白一样,成了文学界永恒的追问。父亲的鬼魂现身,证实了他原本就有的猜想:叔父谋杀父亲,尸骨未寒,接着迎娶母亲。“要是你曾经爱过你的亲爱的父亲——你必须替他报复那逆伦惨恶的杀身的仇恨。”读者看雷欧提斯,在得知父亲被杀的消息后直接拔剑冲向宫殿剑锋直指国王;再看哈姆雷特,他装疯,他还要想办法再证实这桩谋杀,国王单独祈祷的时候他站在身后——剑已经拔出,就是下不去手。他心软吗?他误杀波洛涅斯(朝中大臣,在哈姆雷特和母亲谈话时被他当做国王误杀),写信让英国国王杀死他从小的玩伴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时候可是没有丝毫犹豫。

 


 

“我是个懦夫吗?”哈姆雷特这么问自己。


同样是刺杀国王,另一位莎剧男主角,便没有这些关于生存和毁灭,到底哪一种行为更加高尚的疑问。在麦克白这部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黑暗、最离奇的戏剧中,男主角执着相信命运给他的暗示,手起刀落,通过一路的杀戮登上王位,再走向毁灭。莎士比亚没有任何的犹豫,他让麦克白在听到女巫暗示他要做国王的时候,紧锣密鼓地踏上成为一名叛徒、屠夫、和连环杀手的路途。从第一幕开始,麦克白,这个曾经骁勇的战士和忠臣,就在夫人的催逼下动手杀死国王邓肯,嫁祸守卫,成功登上王位。之后,把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一一铲除。

 

或许,这部剧让人最不安的地方在于,不是每个人都想当国王,但是有无数的人,从莎士比亚时代很早之前到今天,愿意放纵自己的野心,屈从于内心的暴力和邪恶。为了自己的所谓雄心,舍弃善良和光明。对人性破碎贪婪之心的刻画,莎士比亚在这部戏里探索到了极致:麦克白不是不清楚自己的罪恶,他也犹疑和恐惧过,他的“良心上负着重大的罪疚和不安”,但是他看着手上的鲜血说,“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

 


 

在这部剧中,莎士比亚创造了一位强壮、有野心、有谋略,在丈夫犹豫时敢挺身为他递上刀刃,为他洗去手上鲜血的女性角色——麦克白夫人,一改他之前悲剧中女性存在感较弱的文风。麦克白夫人最终被内心的罪恶和不安逼疯而死——如果说这是恶人之恶报的话,读者又要对另一位莎翁笔下的著名疯癫人物产生疑问——李尔王悲剧性的疯癫是为什么?这位英勇而威严的国王,因为最小的女儿不肯和姐姐们一样用阿谀之词表达对他的爱,剥夺她的继承权,把她赶出王国,自信地以为自己还拥有两个女儿的爱戴。而当两个女儿冷眼剥夺着这位暴躁父亲最后的权力时,观众在轰轰然的雷声中,终于等到了他最后的疯癫:“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平面击平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人间!”儿女的忘恩,人性的残忍,对伦理和出生最根本的挑战在这个老人身上显出了恶报:“不幸的重担不能不肩负;感情是我们唯一的言语。年老的人已经承受一切,后人只有抚陈迹而叹息。”

 


 

莎士比亚悲剧的力量,在于给观众,给读者展现了这个世界上种种人心的黑暗和宇宙的糟粕,又把这种黑暗具象成一个个交织着矛盾、美好和悲伤的精彩故事。就像哈姆雷特对霍拉旭的叮嘱,让他把自己的故事传唱下去一样,在一遍又一遍的排演中,莎士比亚让演员,让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审视他们的故事,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内心。毕竟,莎士比亚悲剧留下的,不是“此外仅余沉默”的寂静。曾扮演过莎士比亚的英国演员本·韦肖说,“演过哈姆雷特后的差不多半年,我们谈话闲聊,总会回到那部剧中,像是‘啊就如哈姆雷特里面说的那样……’就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了一样。”

 

女扮男装的她,即使在今天也是也是撩妹技术一流

 

“一直以来,人们关注莎士比亚悲剧和历史剧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他的喜剧作品,但这是个巨大的错误。关于怎样成为一个人,怎样在社会中生存,怎样处理男女关系和家庭关系这些问题,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喜剧用深刻的方式予以了解答。”


——Prof. Jonathan Bate

 

不同于他男性角色占主导地位,充斥着杀戮、阴谋、的悲剧巨作,莎士比亚的喜剧更加调皮有趣,是读莎剧入门的不二选择。而他笔下戏剧的魅力来源之一,是那些可爱机智、敢爱敢恨,扮成男装可以轻松撩妹,换上女装可风华绝代的女性人物。在之前的戏剧史中,还从来没有像她们一样的人。

 


 

“你难道不知道我是个女人吗?我想什么,必须要说出来!”


或许莎士比亚最了不起的成就,在于作为一个男人,他如此深谙——甚至是创造了女人的心理。这句让人会心一笑的台词,来自莎士比亚最甜蜜的浪漫的喜剧《皆大欢喜》,说出这句话的罗瑟琳,是个向往爱情的纯熟少女。另一边,这部戏中被耍的团团转的奥兰多遭受长兄的虐待,在一场摔跤比赛中,两人——按照传统的剧情——一见钟情。之后,罗瑟琳被篡位的叔父赶出家门,被迫流放在亚登森林。面对神秘不可知的森林,身材高大的罗瑟琳扮成男装,又和同样流浪的奥兰多不期而遇。同样是爱情,莎士比亚通过身份和性别的错位把这段故事写的引人入胜,成功塑造了罗瑟琳这个莎剧中最受欢迎的女性角色之一。

 


 

罗瑟琳是这部剧里绝对的主角,引导着整部剧的发展。当深情的奥兰多疯子一般在树林里贴着写给她的情诗,罗瑟琳读着奥兰多对她快要溢出来的情意,像所有恋爱中的小女生一样,欢呼雀跃。再次遇见奥兰多,罗瑟琳只要脱下男装,对他说一声,看,我在这儿那!马上就能促成一段姻缘。相反,她停下来,说,我倒要试他一试。她对思念成痴的奥兰多说,少年,我可以治好你的相思病——她还嫌现在的情况不够复杂——你就把我当成你深爱的那个罗瑟琳,每天对我求爱,从前,我用这种方法治好了一个深情的人:

 

“那时我是一个善变的少年,便一会儿伤心,一会儿温存,一会儿翻脸,一会儿思慕,一会儿欢喜;骄傲、古怪、刁钻、浅薄、轻浮,有时满眼的泪,有时满脸的笑。什么情感都来一点儿,但没有一种是真切的,就像大多数的孩子们和女人们一样;有时欢喜他,有时讨厌他,有时讨好他,有时冷淡他,有时为他哭泣,有时把他唾弃:我这样把我这位求爱者从疯狂的爱逼到真个疯狂起来,以至于抛弃人世,做起隐士来了。”

 

曾经扮成功塑造过舞台上罗瑟琳的英国演员凡妮莎爱极了这场戏:“这是精彩绝伦的一幕,是莎士比亚为女性写下的最美妙,最有趣、最欢乐、最由衷的戏之一。”即使在今天,大约也很难找到,对一个在爱中痴迷人的心境描述地如此精准如此巧妙的语句。

 


 

在其他经典的莎翁喜剧如《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同样成功塑造了聪慧美丽的女主维奥拉和正直勇敢的鲍西娅。需要指出的是,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女性是不能登台演出的,一般女性角色是由一些经验不足的新手演员出演。因此,莎士比亚肯下重笔来塑造这些调皮可爱,在剧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女性角色是很不寻常的。他不是个女性主义者,但是,他也一定看到了女性的原始吸引力,才让她们在舞台上变得性感、举止大方、能言善道、积极主动,让这些剧作在今天,仍可以娱乐同时也打动我们,如同400年前,他们让台下的观众捧腹大笑一样。

 

Allthe world’s a stage: 如果,我来演莎剧

 

莎士比亚在他38部剧作中,创造了太多经典而富有魅力的角色,如果,真的有机会来参演莎剧,你是愿意去当那个伤心的王子,去吟咏那段经典的独白,还是想过一把反派的瘾,在剧中当一回弑君篡位的麦克白,又或是那个不论男装女装都可以收放自如的维奥拉?在下方的留言区,写出你最想扮演的莎剧角色和原因,得票数较高的前几名和特别优质的回答,将获赠《时尚先生Esquire》五月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