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乳腺癌患病中位年龄50岁,没有“年轻化”

沈林 江一帆 新民周刊 2018-10-28

文 | 沈林 江一帆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每年全球有100万年轻人被诊断为癌症。各种新闻报道中,也不时能够见到年轻生命罹患癌症英年早逝,癌症年轻化渐成趋势?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不禁心里瑟瑟发抖。

不过,在乳腺癌领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团队给广大年轻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上海市乳腺癌无“年轻化趋势”,中国大城市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依旧在45岁左右,较欧美发达国家年轻10岁左右,35岁以下乳腺癌人群占8%左右。

据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介绍,在上海,乳腺癌是最为高发的女性恶性肿瘤。不过,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筛查方式的逐渐普及,乳腺癌已经不是“世界末日”,即便发生复发转移,大部分患者仍能获得长期带瘤生存。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这种变化无疑是深远和突破性的。

 

中国患者与欧美情况不同

 

邵志敏教授指出,我国和欧美的乳腺癌患者在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乃至遗传背景都有巨大差异,复旦肿瘤研究团队的系列研究揭示了我国患者的发病特征,鉴定了中国乳腺癌高危人群,为后续的预防、治疗提供了最有力的数据和理念支持。

年龄,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考虑因素。团队发现,我国乳腺癌发病呈现两个高峰:第一个出现在45-55岁之间,另一个出现在70-74岁之间,乳腺癌诊断的平均年龄比西方女性更年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和北京的患病中位年龄出现了增大的新趋势,以上海为例,团队研究了十年来乳腺癌的新发病例后发现,患病中位年龄已经从45岁增长到了50岁。据悉,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杂志上,已成为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的代表性数据之一。

除了年龄,基因突变也一直被认为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基因BRCA1突变接受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在坊间引发热议。不过,人种不同,基因也有差异,为了论证一系列易感基因在中国患者中的致癌机制,团队潜心研究超过十年,在全国搜集到500余个乳腺癌家系的遗传信息。研究完成了BRCA1/2基因突变检测,突变率约10%,并首次发现了中国人BRCA1重复突变。

“这项研究不仅能够为乳腺癌的一级预防作出贡献,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也能起到作用,针对突变的基因,医生可以找到相应的靶向药,提供治疗对策。”

并且,团队所构建的针对中国人的BRCA突变预测模型,其表现优于外国模型。被美国著名肿瘤病理学家Parl F.F.教授称赞为“乳腺外科团队的系列发现带来业内研究理念的重大革新”。

 

早期筛查有了针对性

 

令人欣慰的是,乳腺癌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秘诀就是“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如何花最少的钱高效地筛查出中国女性人群中的早期乳腺癌呢?在这个方面,肿瘤医院为广大女性朋友们做了一些工作。

欧美国家的乳腺癌指南,一般将女性50岁起每年接受一次钼靶检测作为早期筛查乳腺癌的一个西方标准。但在邵志敏教授看来,东方女性乳腺腺体组织多,形态偏小等特点,仅凭钼靶可能会漏诊一些病人。为此,团队在全国首次提出中国女性乳腺癌早期筛查应该采用“B超联合钼靶”的方式。

十年前,团队联合上海疾病控制中心指导实施了上海七宝社区女性乳腺普查。针对适龄女性共完成14,464例女性乳腺肿瘤筛查,创新性地联合“体检、B超和钼靶”,使早期诊断率提高了10%以上,乳腺癌检出率达到262/10万。在社区筛选患者中,保乳率达到35%,一半患者因早期诊断免于化疗,比例远高于常规门诊患者人群。

看得见的好效果,让上海各区纷纷响应推广,拉开上海市大规模社区乳腺筛查的序幕,也对中国社区乳腺筛查形成了一套“上海经验”和“中国标准”。据不完全统计,超过数十万人因此而获得“早发现、早治疗、疗效佳”的效果。

 

从“绝症”变“慢病”

 

许多人认为,得了癌症,就是世界末日,尤其是转移复发的癌症,更是药石罔效,神仙难医。不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5年期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出院0期至III期患者20085例,5年无病生存率为85.5%。统计发现,乳腺癌原位癌5年总生存率高达97.9%,只需手术、无需后续放化疗,便能实现治愈;乳腺癌II期和III期患者5年平均生存率分别为75%和61%。这一诊疗水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即便是发生转移或复发的乳腺癌患者,治疗策略也从过去的“姑息治疗”转变成“积极干预”。邵志敏教授介绍:对于经过医生全面评估后认为有再次根治机会的“局部区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我们强烈建议将局部复发灶切除再辅以靶向治疗,仍能改善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术后远处转移或初诊时不幸已是晚期的患者,也不必过度恐惧,目前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药物治疗呈现多样化,复旦肿瘤的各类原创性组合治疗方案,也能让许多患者走过10年、20年不只是一个梦想。

在患者负担上,邵志敏教授表示,受益于当下的医保政策,肿瘤晚期患者的部分靶向药物,现在都已经进入医保目录,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邵志敏教授认为,乳腺癌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在此基础上,乳腺外科团队设定了更高要求:推进乳腺癌诊治的“全程精准管理”,融合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撬动乳腺癌慢病管理的过程改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