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登月,为何让美国人狂热50年?

舍文 郭庆林 新民周刊 2019-07-25

通过登月积累的科技基础,最终让美国在科技和经济上数十年保持世界领头羊地位。


文 | 舍文  郭庆林


今天是人类登上月球50周年,全世界又掀起了一波月球热。


1969年登月宇航员的珍贵影像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实现载人月球登陆行动,下午4时17分42秒,伴随着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将左脚踏上月球表面,人类踏出了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50年间,《摩羯星一号》《阿波罗13号》《登月第一人》等登月题材电影,每一部公映都引发新一波的热情回忆。直到今天,这项壮举依然是美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事件。


电影《登月第一人》


最近,美国媒体纷纷将“登月50年”作为头版头条。



“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的成功为何会让美国人狂热50年?因为登月成功不仅宣告美国在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中有了明显优势,而且,通过登月积累的科技基础,最终让美国在科技和经济上数十年保持世界领头羊地位。

美苏冷战长达40多年,冷战期间两国之间的太空竞赛,发生在1957年-1975年之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俘获大量德国火箭技术及人员,太空竞赛围绕导弹拉开了帷幕。当时,占据太空技术的制高点,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还是意识形态先进的象征。客观上,因为太空竞赛,人类航天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在此期间突飞猛进。

阿波罗11号成功载人登月之前,苏联在太空竞争中显示出更多的优势。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极大地震慑了美国,同年11月,苏联发射人造卫星2号,第一次将一只小狗带入空间轨道,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动物送入太空。



苏联赢在了起跑线,给美国带来极大的压力。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1号飞船,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这个伟大的进步更加刺激了美国超越苏联之心。

美国自1961年启动阿波罗计划,这一耗时约11年、总花费高达近255亿美元、参与工程总人数超过30万的巨大工程,目的只有一个:送美国人登上月球,在那里留下美国人的脚印,插上美国的旗帜。



阿波罗计划的启动将太空竞赛推向了高潮,并着实为美国带来了翻盘机会。1969年“阿波罗10号”的成功发射为“阿波罗11号”登月行动奠定了成功基础。而苏联方面则发布最晚于1970年年底登上月球的消息。终于,7月20号阿姆斯特朗领先一步踏上月球,尘埃落定。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通过电视画面向六亿观众展示了美国国旗,并说出了那句里程碑式的宣言:“对于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全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进步。”



太空竞赛深刻影响了美国航空航天业和电子通信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也得归功于太空竞赛。

美国电影《隐形人物》就以美苏太空竞赛为背景,电影中出现了用于火箭发射计算的计算机系统——IBM,计算机主机占据了半个房间的空间,它们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微型电脑的雏形。


电影《隐形人物》剧照


最早的电脑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成立,卫星技术的进步使得美国想将科学技术引入军事领域。从60年代起,ARPAnet网络开始发展,最初只用于军事研究,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航天技术还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等相关自然学科的重大进展。人造地球轨道卫星的运行为人们提供了天气、植被等信息数据,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就连我们家用的微波炉,最早也是为航天设计。

登月,并不仅仅是为了登月。

如今,中国的太空探索,也备受瞩目。今年1月,中国将月球探测器降落到月球背面,这是人类第一次将探测器降落月背、看到月背的景象。而美国方面,则将重返月球的计划提前了4年,希望在2024年重返月球。

中国在太空探索上的进步,也引起了美国的紧张。



2003年,中国制定了“绕、落、回”三期月球探测任务,命名为“嫦娥工程”,即2004年-2020年期间通过环月探测对月球进行全球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认识;通过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面软着陆,开展“巡天、观地与测月”工作;通过月面软着陆器进行钻孔岩心取样和铲取月壤样品并返回地球,对月球重点区域进行精细勘察。

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18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可能会在本世纪30年代前后让自己的航天员在月球表面行走,并在位于月球南极的研究站工作。文章称,在前往月球的途中,中国航天员可能会在计划于明年开始组装的一个空间站内逗留。

文章指出,这些抱负令特朗普政府感到忧虑。随着美中两国的较量延伸至宇宙,特朗普希望创建一个名为太空军的军种,并加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返月球的时间表。

美国副总统彭斯今年3月曾说:“不要搞错:我们今天处于一场太空竞赛中,就像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时一样,而这一次的输赢甚至更大。”

位于美国罗得岛州纽波特的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教授兼太空政策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说:“如果下一个来自月球的声音讲的是汉语普通话,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

文章称,在今年1月把第一台月球探测器降落到月球背面之后,中国已经成为银河先驱。中国正在筹划下一次探月行动以便带回月壳样本,并打算在明年之前向火星派出探测器。


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


文章指出,星际研究和探索是中国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和减少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依赖的宏伟蓝图的关键。

在美国神经紧张之时,中国却强调探月工程的国际化合作。5月1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布了题为 China’s present and future lunarexploration program的文章,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等在文章中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的现状和未来。其中提到,中国在坚持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自主创新的前提下,一直在协同国际社会携手共同探索月球,国际化合作是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探月工程的内容包括,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向载人探测方向发展, 实现载人登月, 最终实现可容纳人类航天员长期驻留的月球基地。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人类登月50年后,人类有了更多的目标。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网、网易新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网站、文汇报等




大家还都在看这些

· 一年六个月!“20年后打老师”案宣判,三个焦点问题值得关注

· 声明浮于表面,英孚应从灵魂深处反思,瘾君子为何成了孩子们的老师!

· 对话“大学生掏鸟案”被告父亲:掏鸟被判十年半?5年来我就是不服!

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获得授权!

转载时,须注明作者、出处和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