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武汉战疫核心的“小人物”,竟然在“口述实录”里认出了口罩后的彼此

吴雪 新民周刊 2020-02-24

快递小哥、理发师、医护人员、患者……身处抗疫一线的每个“小人物”的相遇与重逢,都是一篇生动鲜活的故事。他们既平凡,又伟大,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沙砾,我们拾起来,放在阳光下也闪闪发光。



记者 | 吴 雪


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傍晚,采编群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正在看你写的武汉快递小哥,里面的甘师傅竟然跟我搜集的一篇护士日记的内容对上了。”说话的是周刊资深编辑,她口中说的甘师傅,出现在了2月15日刊发《口述实录 | 快递小哥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一文的一张照片中。

2月15日刊发的“快递小哥”一文中甘师傅正在为医护人员理发

照片中的甘师傅以一张正在理发的照片出镜,手法娴熟,因为戴着口罩,看不清脸庞。“护士日记”中,对于甘师傅则有如下描述:“今天,有一手理发好手艺的甘师傅,放弃了休息时间,赶来宾馆为大家服务。”

更巧合的是,在2月13日推送的《战“疫”急先锋驰援武汉,上海守得住吗?一文中,甘师傅其实早已穿着蓝色防护服出镜。
甘师傅是谁,为何频频出现在护士、医生、志愿者的口中。
几番周折,我终于联系上了甘师傅。他手机的听筒还坏了,原来是这几天往返于各大医院义务理发,频繁用酒精消毒所致。白天,甘师傅要接待三四十个医护人员,根本腾不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前后约了三次,直到晚上8点他终于有了时间。
别说,甘师傅留着一头个性卷发,经历也颇为传奇。
甘书爽是甘师傅的全名,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14岁那年,他成为了一名理发学徒;四年前,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应聘上了救护车司机的工作,同时在医院附近开了一家理发店。如今,他还有了另一个身份——理发志愿者。1月31日,甘师傅在朋友圈偶然刷到一个招聘告示:“急招理发师,为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理发。”落款招聘人正是快递小哥汪勇。

甘师傅为女医生理发
甘师傅告诉我,从1月22日开始,他就一直在武汉第一医院负责转运病人到8家定点收治医院,情况紧急时,一天能转运二十多个病患。直到大年初一,开始做一休二。因为在转运过程中,甘师傅自己也穿过防护服,戴过帽子,知道头发长了特别不方便,还容易交叉感染。甘师傅一直想利用“休二”的时间,做点实事。
“我一直没找到渠道,看到招聘信息,就主动报了名。”经过简单的对接询问,很快,甘师傅就被拉进了志愿者群,结识了汪勇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当天就“开工”了。第一次剪发任务是去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光谷院区,志愿者开车送甘师傅到达目的地,接待他的领队名叫翁超,是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院感科科长,也是上海第二批援汉医疗队物资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甘师傅穿戴防护服出发前往医院理发
“大年初四出发,很多人都是随便剪剪,找不到地方理发。”翁超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甘师傅已经来了三次了,一般都是早上9点准时到,一直干到晚上7点,甚至更晚。至于发型,男生剪板寸,女生剪短发,或者把头发扎起来,后脑勺以下推掉,方便打理。服务的范围包括武汉三院、金银潭医院、武汉第一医院等以及全国驰援武汉的医疗队。
在甘师傅看来,理发不仅仅只是理发,理发的过程是个放松的过程。因自己身处救治一线,特别理解医护人员所承受的救治压力,在剪刀“咔嚓咔嚓”声之间,和他们聊聊上海的生活、武汉的习俗甚至一些趣事,都能暂时松一松他们紧绷着的弦。经历了第一次“开工”之后,甘师傅不想再麻烦志愿者接送,一旦医院有理发的需求,就选择自己开车往返医院。

甘师傅正在为医护人员理发

剪完头发,甘师傅与医护人员合影
2月16日,武汉气温骤降,下起了大雪。甘师傅像往常一样到武汉三院出工,突然发现面包车电瓶没电了。封城,关门,现阶段根本无法找到修车的人和场所,甘师傅便一个人徒手推着面包车滑行了20米远,到达一个坡后,用滑行冲击力点燃了发动机。早上9点,甘师傅准时出现在了武汉三院,翁超看到他时说:“哎,这么冷的天,还这么准时,谢谢你。
翁超,虽然未在新闻中出现,但他的大多数需求却与汪勇有关。作为武汉三院后勤保障组负责人,翁超负责医疗队所有人的生活物资、医疗物资采购。在“快递小哥”一文中,汪勇曾帮助上海医疗队买过一个生日蛋糕,而接收人正是翁超。
“当时我们刚来武汉没多久,人生地不熟,队员们日夜奋战,工作很辛苦,我就想为近期生日的队员们办一个小小的生日仪式,舒缓下他们的压力。”翁超说,他记得那个蛋糕很小6寸的,医护人员戴着口罩没办法吹蜡烛,拍照片的时候大家就摆了个吹蜡烛的样子,最后,蜡烛是大家用手扑灭的,“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人这辈子都难忘的回忆”。

上海医疗队员用手扑灭蜡烛
翁超很感慨地说,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也是汪勇帮忙的。当时从上海带的传统鞋套,太短,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必须快速找到长一点的鞋套才行,他求助了汪勇,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两天内送到翁超的手里。翁超说:“我并不知道他是怎么买到的,后来看了文章,才知道原来,整个武汉市都断货了,汪勇是在一家距离市区55公里的鄂州葛店淘宝店,连夜拉回来了2000双。真的觉得他特别不容易。

快递小哥汪勇
其实,像甘师傅这样多次出现在周刊推文中的人还有来自上海四院的张益辉医生和当时住院的病患詹新。
在2月10日刊发的《口述实录|“只要我俩有一个活下去,5岁的女儿就不是孤儿”,我靠这个信念支撑到胜利》一文中,一张上海四院张益辉给武汉患者进行咽拭子采集的照片,与另一篇文章《被实名“举例”的最美逆行者》无缝衔接。
这张照片虽然只看到背影,但“大白医生”认真的动作,是那样的熟悉亲切。

张益辉与患者的合照在周刊两篇报道中无缝衔接
口述采访对象是感染新冠肺炎的肖心诚夫妇,其妻子詹新正是照片中进行咽拭子检测的患者。大年初四,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益辉带领15名医护人员组成援鄂医疗队对口支援武汉三院,詹新正是他们接手的首批病患。
据张益辉回忆,刚去的第一天,武汉三院收治的病人已经远超指定的350个床位,医护人员连夜奋战,几乎无休。医疗队接岗后,他们才得以短暂休息。作为17病区的老大,张益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安排在了病区里最危险的岗位:为所有新冠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的咽拭子操作。
詹新是39床的病人,来的时候,烧退了但有点咳嗽,心里还有些恐惧。管床的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主管护师沈艳梅俩人年龄相仿特别聊得来,沈护士常常安慰她:“你这个是轻症,放轻松,肯定没事的。”而张益辉为了不增加病人负担,根据病症选择了药物治疗。护师们也会建一个“医患交流群”,即便不在岗位,也能24小时解答患者的顾虑和疑问。2月7日,詹新退烧三天,核酸检测两次阴性,痊愈出院。

詹新与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主管护师沈艳梅合影
出院当天,武汉三院为7名首批痊愈的患者搞了一个小型仪式,詹新兴奋地手舞足蹈,她拿起手机和沈艳梅拍下了这张合照,并笑着说:“等到春暖花开来武汉,请你们吃武汉鸭脖子啊。
根据目前“应收尽收”的原则,张益辉所在的病区收治了58个病人,远超指定床位35个,“该加的床都加满了,但好在大家心态都很好”。
快递小哥、理发师、医护人员、患者……身处抗疫一线的每个“小人物”的相遇与重逢,都是一篇生动鲜活的故事。他们既平凡,又伟大,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沙砾,我们拾起来,放在阳光下也闪闪发光。

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征集令


《新民周刊》现面向全国征集新冠肺炎采访对象和真实故事:


如果你是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或其家属,我们希望聆听你的“战疫”故事,也希望传达你的诉求。

如果你是确诊、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属,我们希望了解你和家人如何“抗疫”的过程,让外界了解你的真实经历。

如果你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普通市民,我们希望展现你的乐观,并倾听你所需的帮助。

如果你是公共服务人员或各类捐助者,我们希望看到你的“最美逆行”,记录下你的无私。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诚征对疫情了解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相关线索,说出你的故事,让我们用新闻留存这一切。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线索征集值班编辑联系方式(添加时请简要自我介绍):


周一:应 琛 微信号:paulineying0127

周二:金 姬 微信号:gepetta

周三:黄 祺 微信号:shewen-2020

周四:周 洁 微信号:asyouasyou

周五:孔冰欣 微信号:kbx875055141

周六:吴 雪 微信号:shyshine1105

周日:姜浩峰 微信号:jianggeladandong


如你需要捐赠物资,可与以下两位工作人员联系:王勇:WangYong-SH 吴轶君:rommy150708(添加时请注明“捐物资”,方便工作人员快速通过您的申请,谢谢。)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你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线索!


大家还都在看这些

· 复工第二周,记者走访上海地铁公交出租车,市内公共交通安全吗?

· 军事 | 驰援抗疫之战,解放军空中运输能力引关注

· 口述实录 | 两地防控政策不同,我们被困湖北一个月,如何才能回家?

 转载请在评论区留言,获得授权!
 转载时,须注明作者、出处和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