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浦东机场|有女子企图用“网约房”蒙混过关逃避隔离

王 煜 新民周刊 2020-09-06




乘客接受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边检、提取行李之后,重点旅客再按照各个区的分流安排接受隔离,最终形成防控的闭环。





记者 | 王 煜
摄影 | 沈 琳(除署名外)
一架来自境外的航班降落在上海后,来自重点国家的旅客要经历严密的“闭环”防疫程序。在这些工作中,上海公安千余名警力驻守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3月1日以来,已累计协助检查重点国家来沪航班400余架次,发现重点人员全部送医。他们的工作是如何做到严密细致又充满温情、获得旅客点赞?记者来到浦东机场做了现场探访。

“防输入”闭环如何打造?直击上海机场防疫现场


 


1


3月20日上午,《新民周刊》记者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国际到达出口看到,从这里走出的每位旅客都要接受工作人员检查护照的贴标,“绿标”旅客可以直接离开;而拿到“黄标”的旅客需要隔离,被引导到一旁的集散点。
3月20日,浦东机场T2候机楼,一名外国旅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出到达口 
在集散点,目的地为不同地区的旅客被分流到不同的工作区域。在目的地为上海的工作区域,16个区的工作点顺次排开。每个工作点都有各区公安分局的民警支援。黄浦公安分局机场防疫工作负责人李勇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工作点由本区的公安、民政、卫健、街道社区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公安民警的主要职责是核实旅客在上海的居住情况,判断他们是需要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并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到后续环节的工作人员。
他说的“后续环节”,是需隔离人员在机场被统一转运到各个区的临时观察点,在那里他们将接受核酸检测并等待结果,检测阳性者将收治入院,检测阴性者再开始隔离措施。
在机场工作点的民警是“前端登记组”;在后方的黄浦出入境办,6位民警组建了“后台核查组”,每班12小时,确保24小时持续运作对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现场工作点;在外围负责护送保障的20余名特警组成了“外围护送组”,全程做好重点国家入境人员从机场到居住地途中的突发情况应对。
根据旅客的目的地,他们将被分流转运
3月6日,“前端登记组”的民警汪忠伟发现一名从日本入境的女子自行申报的居住地址、在沪联系人等信息与实际不符。民警通过进一步核查发现,该地址实际为网约房,也不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与网约房房东联系确认后,核查组断定该女子欲瞒报信息蒙混过关逃避隔离措施,在机场的民警当即对其进行教育并通知工作人员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及时消除了隐患。
李勇说,对于初步确认的旅客采取居家隔离的情况,后续还将由民政和社区工作人员进入旅客的住所实地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居家隔离条件。
 


2


实际上,在旅客走到机场的到达出口前,还要经历一系列防控程序。
飞机降落在上海,位于停机坪时,海关和医疗人员将进入客舱,根据事先掌握的信息以及现场检测的情况,将发热旅客和密切接触者用救护车接走。
转运这些旅客需要疾控中心派来的负压救护车,但机场救护车比较熟悉机坪环境,车上也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所以一般每次接送,一辆机场救护车打头作保障,浦东候机楼派出所机坪中队的警车垫后,一前一后护送负压救护车。
机坪上的驾车行驶不同于普通道路,有许多额外的安全规则要遵守。机坪中队的民警杜金星说:“机坪驾驶员都要有内场证,到STOP线是要停下来、要观望的,还有限速,所以一定要我们带着。”
国际机场分局的民警24小时执行护送救护车任务。3月13日,降落在浦东机场的CA936航班经海关登临检疫,发现4名有发热症状的旅客和2名报告服用过感冒药的旅客,这些旅客加上同机密切接触的另外30人,都需要立即转运。这一个航班,民警的护送任务达到了31批次。
在机场等候集中转运的旅客
除了发热旅客和密切接触者外,其余的旅客将进入航站楼,接受海关和卫健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如果旅客在抵达上海之前14天内有重点国家旅行或者居住经历的,必须隔离14天。
在航站楼执勤点,民警的工作是维持现场秩序,对旅客进行劝解和法制宣传教育。浦东候机楼派出所副所长董海军说,他们最近就遇到了一家四口不愿意接受集中隔离的安排,滞留在航站楼不愿离开。“民警上前耐心地劝解,花了一两个小时,终于把他们说服了。”
乘客接受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边检、提取行李之后,重点旅客再按照各个区的分流安排接受隔离,最终形成防控的闭环。
 


3


目前,一名旅客从下机进入航站楼到经过海关、边检,一般需要2到3个小时;如果是重点人员,还要接受各区工作点的登记查验和等待集中转运,需要更长时间。如何严把防控关口的同时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安心等待,上海各区的民警花了不少心思。
浦东机场的徐汇区工作点,民警正在核查旅客的居住信息
浦东新区因为外籍人士较多,他们的机场工作点成了现场最忙碌的地方之一。浦东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的胡司豪告诉记者:平均每天会有近300名来自重点国家的入境旅客来到登记点,其中欧美国家超过三成。
作为出入境办民警,胡司豪熟练掌握英语、俄语两门外语,除了完成对入境旅客的信息登记工作外,他做得最多的就是语言翻译、流程引导、帮扶求助。他的一个班持续12小时,登记旅客一波接着一波,没有片刻懈怠。
两名外国旅客正在接受民警的信息核查
长宁区也是上海境外人士居住和工作密集的城区。很多以前来过上海的入境人员都会前往派出所申报住宿登记;而此次疫情期间,很多人担心因居家隔离无法出门办理登记而承担法律责任。为解决这个问题,长宁公安分局民警跨前一步,在机场工作点做信息登记核验工作时就推广旅客使用线上住宿登记,他们在手机中预先存好App二维码,在旅客等待期间,主动宣传网上申报流程。3月6日至今,已完成网上申报1592 人次。
黄浦公安分局民警李勇感觉到,这些天来他在机场登记的旅客里,中国人和外国人大致各占一半。其中外国人来上海很多是因为工作;也有不少是家庭中有一人在上海工作,这次把全家都从国外接到中国暂居,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疫情防控很严格,这让他们觉得很安全很放心。
他说,来到机场的民警与外国旅客进行英语沟通都没有问题;如果遇上只会讲小语种的旅客,上海的疫情防控指挥部门为机场一线的工作人员配备了小语种志愿者的在线翻译服务,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也能与旅客有效沟通。
“递上一杯水,说上一句对方母语的问候,我们再做政策的解释。这样一来,大多数外国旅客都愿意花上一些时间来完成防控程序,这也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健康,他们也会理解配合。”李勇说。
派驻在机场的民警们长时间身着全套防护装备,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同样的焦虑也经常发生在刚刚经历长距离飞行的旅客身上。长宁分局和浦东分局的民警想了个好办法,在休息时间用马克笔在防护服上画上可爱的漫画图案,配上加油的话语。这些“皮卡丘”“小超人”不仅为战友鼓劲,也让旅客们开心一笑、缓解了他们的紧张。
机场防疫点的民警在防护服上画上了有趣的漫画。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3月20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新民周刊》记者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遇到了刚通关出来的德国旅客Hasan。他说,现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时刻,但他感到这里的人都很友好;为了做好防控,“他们都在竭尽全力”。
 




·专访|坂本龙一:人类是稍微偏离自然轨道的、有点坏掉的猴子

·不顾世卫组织纠正,“中国病毒”成特朗普口头禅,有阴谋!

·火线|帮新冠肺炎重病人“熬病程”——专访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管向东教授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 

 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

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