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戏 | 余欢水就是现实里千千万万的我们

木笔客 新民周刊 2020-09-06
文 | 木笔客
说到网剧,曾经是小成本、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但如今,网剧的优势却开始逐渐闪现,自由的题材,精简的叙事,诞生了大量爆款。
这段时间,又一部网剧红了起来——《我是余欢水》。

《我是余欢水》片段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郭京飞主演,正午阳光和爱奇艺联合出品。没错,就是那个正午·正剧标杆·处女座剧组·国剧良心·阳光,他们又又又又点出了新的技能树!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是余欢水》类型很独特,简直是充分发挥出了网剧短小平快的“游击队”属性。

这个“独特”在于,这是一部更像话剧的网剧。
《我是余欢水》有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剧情,却又有着一个非常戏剧化的剧本,也由此带来了一种观剧的新体验。
很多人看剧的时候都会想起《西虹市首富》《驴得水》这些电影,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戏剧化的荒诞喜剧。
话剧表演受限于时长和封闭场景,“戏剧化”的感觉会非常明显。剧本会将各色人物和剧情都集中到一个矛盾上,用不断起落的剧情和内容来将埋伏的矛盾集中爆发。一言贯之,剧情大起大落,不停吊着人心,让观众不容易陷入长期观看同一个场景的疲劳。
在这部剧里,余欢水作为一个事业无成、家庭不顺的底层小人物,在前3集经历了被徒弟嘲笑、被领导欺负、被妻子嫌弃、被兄弟欠钱不还、被诊断癌症等等厄运,可以说衰到了谷底,也把观众的憋屈压到了极限。
前期的种种铺垫,让余欢水在大爆发的那一瞬间,一下子带来了无限的快感。而随后不断反转,新的危机衍生,观众的心又被反复吊起放下,这就是优秀的戏剧化故事所带来的魅力。

撇开精彩的戏剧化剧情,《我是余欢水》也有着极为接地气的气质。剧中的人物塑造,有着强烈的生活代表性:老奸巨猾的上司,爱开空头支票的兄弟,小市民嘴脸的邻居,转不了正的新闻副主任……这些形象,无不让人立刻拍案叫绝:“对对对,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然而戏剧式的故事,也有诸多“翻车”的隐雷,首先就是剧本长度的控制。这类主线明晰、矛盾突出、戏剧化张力强的故事,往往适合小品化、舞台化、电影化呈现。事实上,《我是余欢水》在2018年就被搬上了话剧舞台。

然而,电视剧将这种快节奏的故事放长之后,持续的反转和迟迟不解开的矛盾误会,很容易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
但《我是余欢水》极为优秀地利用了网剧小体量的特点,只出12集,一气呵成地讲完整个故事,不拖沓不注水。刚刚好的长度,成功把控住观众的心理。再看看如今国剧,动不动就四五十集,甚至七八十集的长度,一件事儿能讲七八集,可以说是良心剧没错了!
容易“翻车”的另一点,是在这种紧凑短小的荒诞喜剧剧情里,许多角色会显得比较“工具人”,缺少细节刻画,少了点普通人身上的复杂性与拧巴感。例如余欢水身边的某些“反派”角色,从邻居到同事到老婆家人等,都是比较脸谱化的角色。

但《我是余欢水》成功地用演员的精彩演技立住了。尤其是故事的中心人物,郭京飞饰演的余欢水和高露饰演的甘虹,都用极其生活化的表演成功呈现出了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余欢水》的编剧恰好也是《都挺好》的编剧。所以此次苏明成+大嫂的CP组合,也让观众既熟悉又新奇。
郭京飞一改《都挺好》里趾高气扬的模样,饰演一个善良普通的中年失意男人,却在人生低谷时,迎来了大改变。随后荒诞的剧情不断反转,他将每个心态转变都展现得非常自如,展现出一个复杂的底层小人物形象。
但我最欣赏的,还是前三集里他怯懦的模样。带着心酸好笑,没有刻意卖惨,但那尴尬逞强的模样,却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仿佛看到了现实里千千万万的我们——人到中年,养家压力不断,工作遭遇瓶颈,老婆貌合神离,生活丧失激情,还不得不靠一个个谎言来维持自己的脸面。

余欢水有一个小习惯,总是小心翼翼地扶着滑落的眼镜架,实质上也是象征着他摇摇欲坠的生活。被诊断出癌症后,他的人生跌到谷底,所有维系的表象都被撕碎,余欢水终于开始爆发。每次爆发时,他的眼镜总会摔落,再也无暇扶好,因为他再也不需要维护这些虚假的体面。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大概就是余欢水在接完父亲催打钱的电话后,在深夜的街头突然嚎啕大哭。哭到一半,又有电话打过来,不得不收住情绪,连哭都哭不放肆。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他后来对前妻说,真正同情我的,只有黑暗。
这大概,是所有屏幕前的观众最心酸的时刻。



· 专家解读:充满隐蔽性的“无症状感染”有多大的传染力?如何防控?· 我在海外丨疫情对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是一次唤醒——荷兰的尴尬与勇敢
· 鲍某明对“养女”的性剥削——“童养媳”和“朱丽叶”不是一回事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 

 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

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