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看到的武汉不一样——国内首部援鄂医生日记出版

黄祺 新民周刊 2020-09-06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多少家庭经历了这种伤痛啊!

记者 | 黄 祺


从除夕到疫情渐缓的3月31日,她身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金银潭医院,援鄂68天,写下67篇日记,记录下医院内外病人、医护人员、清洁工、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等人物的真实经历——她,就是全国最早到达武汉的援鄂医生之一、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中少有的女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查琼芳。
昨天(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隆重的援鄂医疗队员回家仪式上,由仁济医院主编、查琼芳医生撰写的国内首部援鄂医生日记《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首发。
查琼芳医生说,写日记最初的动机非常朴素,仅仅是“做工作记录”“向医院汇报前方情况”“缓解自己心理压力”等等。但没想到,一天不落写下的日记,最终成为一段特殊历史的真实记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留下珍贵的史料。

查医生的愿望变了

摘下口罩的查医生,有点难认。

查琼芳医生回到上海后在隔离酒店留影
第一次连线采访查琼芳医生,是在2月15日, 根据当天新闻,这一天武汉有确诊病例35314例,其中重症病例8530例。当时,查医生说她最大的愿望是摘下口罩。
1月31日查医生的日记中写道:
凌晨2:30左右,我们组的5床病人,一名50多岁的女性出现了血压下降,我们赶紧处理,所幸病人最终好转,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情况稳定后,我想休息一会儿。担心病人再有情况发生,我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戴着口罩睡觉:在安静的环境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我的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都需要费力。
我想到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只要意识清楚的,他们该有多痛苦啊。恍惚之间,我特别想念不戴口罩的自由呼吸的日子。

查琼芳在武汉金银潭医院
查医生这一批援鄂医疗队,经历了疫情早期病人病情重、死亡率高、防护物资紧缺的重重困难,至今回想,查医生仍是感慨万千。
日记中记录道:
——下班时,外面天已经黑了。回到酒店,赶紧吃饭,晚饭只供应到晚上 6 :30。十几个小时我只吃了一顿早饭。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骆驼,在食物和水充足的时候补充大量水分和食物,储存在身体里,在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些储存的能量利用起来。 
——昨晚睡眠很不好,12 点才刚刚入睡,之后基本每两小时醒一次,看样子又要适应几天的碎片化睡眠了。全季酒店的设计很像迷宫,我的房间位于“迷宫”深处。房间很冷,在院感老师没有搞清楚酒店空调的通风系统之前,我是不敢开空调的,因此,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寒冷气息。在被窝里瑟瑟发抖,靠骨骼肌的运动产生热量,度过了春天到来后的第一个倒春寒。

查琼芳医生(右二)在住宿宾馆外留影
对病人深深的同情,贯穿着查医生援鄂的68天。
2月4日的日记中,查医生写道:
我们的5床走了,走得很快,当听到电话那头家属哽咽的哭声,我们心都要碎了。
60岁的女性,直肠癌手术后感染了,没有死于癌症,却被这可恶的新冠肺炎带走了生命,电话那头的她的丈夫哭着问为什么、为什么。可是他住在另一家医院,也被隔离了,无法来见她最后一面,他俩的女儿女婿在杭州,也无法赶来,最后只能委托一位帮忙办理相关的事情。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多少家庭经历了这种伤痛啊!
查琼芳医生是直面恐惧、勇敢逆行的医护群体的缩影,正是抱着对患者的同情、对职业信念的坚守,他们才会无畏前行。
记者见到查医生问她现在的愿望是什么。她说,回到上海,她问6岁的有有长大后愿不愿意做医生。有有回答她:不想做,因为新冠肺炎太可怕了。查医生说:“等过段时间我再跟她说说,我要告诉她做医生真的很伟大。”
有有是查医生外甥女的女儿,这个寒假,有有每天用画笔为小舅婆婆写日记,聚成了一本特别的手绘版日记。
查医生如今的愿望,是帮6岁的有有树立当医生的理想,这个愿望可能比摘口罩难实现一点,但查医生准备“锲而不舍”。

献给每一个平凡人

历史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查医生的日记中,还留下了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汉更多的普通人的身影。
——他原来在公司上班,后来金银潭医院招募志愿者,他就报名了,一个月前来到医院。
他做的事情主要是收医疗垃圾,打扫卫生。我问,“你进隔离病房吗?”他说,“要进去收垃圾和医疗废物。”问他害怕吗?他很腼腆地说,“第一天进去的时候怕,后来就不怕了。”问他,“还回家吗?”他笑了,不能回去,住酒店,吃盒饭,每天来工作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感谢武汉的这些志愿者,在金银潭医院缺乏工勤人员的时候挺身而出,不畏风险,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仁济医院医护人员:傅佳顺、吴文三、查琼芳、张煜(从左至右)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为《查医生援鄂日记》作序。他写道:查医生是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两个多月来,我在感动、担忧甚至哽咽中为数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援鄂医疗队送行,更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在湖北、武汉“玩命”的援鄂战友,那种“去留肝胆两昆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可歌可泣!
《查医生援鄂日记》通篇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而就是这些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货车司机、公交司机、志愿者司机、快递员普通人的日常,一点一滴拼出了中国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路线图。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尽管查医生这支援鄂医疗队是上海最早出发、援鄂时间最长、最少思想准备的一支队伍,是最少有成熟经验参考、早期最缺防护物资和防护条件的一批人员,但查医生从未放弃在寒冬中寻找暖阳。
2月14日情人节,查医生记下了病房里的一对老夫妻:
我们重症病房有一对夫妻,15 床和6 床,同时感染了新冠肺炎,住进了隔离病房。
15 床的妻子病比较重,需要无创通气;6床的丈夫症状相对轻,吸氧就可以了。胆小的15床时刻都需要人作陪,夜间由护士作陪,连上厕所也叫护士站在门外,白天则是6床患者多次过去相陪。
今天是情人节,两人坐在一起,虽然没有鲜花,但是一人手捧一个苹果,无比虔诚地请我们的护士帮他们拍了一张合影。
我想,等他们出院了,他们会永远记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情人节。
遇到困难时,查医生也不忘用幽默给自己打气:
40多岁的病人出现了自发性气胸,右肺压缩了80%,给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肺张开了,胸引管也拔了,没过几天,病人又出现了气胸,接下来就是我在隔离病房的第一次独立操作,800毫升的气体是我一针筒一针筒抽出来的。
记得当时我一边抽一边想,“姐抽的不是气体,姐抽的是新冠病毒!”这种穿着隔离服操作的艰难和浑身闷热汗湿的感觉我会记住一辈子。
查医生的日记,像一块重要的拼图,为我们还原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艰难时刻的样子。

仁济医院4位医护人员除夕夜出发驰援武汉
除夕夜,查医生是从吃了一半的年夜饭饭桌旁起身赴武汉的,4月18日,这顿没有吃完的年夜饭,终于补上了。

没有人生而无畏,只是有的人选择勇敢。回到上海、回到平静生活的查琼芳医生感慨万分,她说,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可是我们都有勇气!感谢饱受创伤却依然心怀感恩的武汉人民,希望他们以后的日子一帆风顺。




· 给说“张文宏崇洋媚外”那条微博点赞的33万人,你们早上吃白粥了吗?· 我在边境 | 绥芬河到格罗迭科沃,27公里的日常
· 军事 | 欧洲多国租借世界最大飞机安-225到中国运输物资,每小时租金12万美元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 

 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

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