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良医 | “硬核”援鄂专家背后,还有一个“硬核”呼吸科

黄祺 新民周刊 2020-09-03




这个病人多、病人难和病人重的科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挑起了支援武汉、支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新冠疑似患者市级专家确诊以及本院发热门诊和病房新冠肺炎筛查会诊的重要任务。





记者 | 黄祺


上海援鄂医疗队1649人中年龄最大的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下简称呼吸科)主任医师周新,今年六十六岁。
周新教授(右)在金银潭医院
他所在的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除夕夜赶赴武汉,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经历了疫情早期物资缺乏、救治困难的艰难时刻,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仅实现了对重型新冠肺炎病人的有效救治,也以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一个不少地安全完成支援任务,在武汉一共坚守了68天。
周新教授,是这支医疗队的医师组组长,呼吸临床一线40余年的工作中,他曾参与抗击SARS和甲型H1N1流感的战斗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一次援鄂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他仍旧是最“硬核”的专家,处理最危急、最危险的情况。

周新教授抗疫经历点滴记录与科室欢迎仪式
医疗队接手病房后,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插管操作,周新教授说“我来”。要知道,插管操作是感染医护人员风险最高的治疗措施,何况在初到武汉时,医学对新冠肺炎认识还不是那么多,防护物资也远没有后来那么齐备。
在周新教授的背后,是一个同样“硬核”的科室。
 周新教授援鄂结束后回到科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医院最早设立的专科之一。目前科室年门诊量达160000人次以上,以重症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部感染、肺部肿瘤及介入、急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种的治疗为特色和优势。
这个病人多、病人难和病人重的科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挑起了支援武汉、支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新冠疑似患者市级专家确诊以及本院发热门诊和病房新冠肺炎筛查会诊的重要任务。过去的三个月,科室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
市一呼吸科主任张旻,是周新教授的学生。她表示,周新教授的言传身教,让科室形成了不计回报、恪尽职守的优秀作风,年轻人们以老专家为榜样,践行着医者初心。

师生两地守望,共抗新冠疫情

17年前,张旻曾与周新教授并肩作战。

周新教授和张旻在张旻的博士论文答辩会后合影 
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张旻曾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参与SARS救治任务,当时,周新教授是抗击非典市级专家组成员;如今,师生二人再次分赴两地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旻主任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2小时以上,她和她的团队负责及参与所有市一医院接诊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诊治以及部分医院疑似患者的确诊。
由于呼吸科抽调2名团队成员前往上海公卫中心支援,周新教授等5名团队成员前往武汉支援,剩下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变得更大。他们要保障全院的新冠排查和科室的诊疗安全;同时对于发热门诊、确诊患者进行及时的归总,探索疾病的诊断、危重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除了应对新冠肺炎,还有大量呼吸科其他疾病的患者诊断和治疗不能断。
张旻主任(左二)查房
抗疫期间,工作压力大、辛苦而紧张。张旻回忆,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还遇到过几次。
由于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张旻在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医学。毕业后,张旻进入市一医院呼吸科师从周新教授。“周新教授的胸怀、医德医风和无可挑剔医疗技术,让学生们无比崇拜,所以尽管那时候学习和工作很累、很清苦——一年要上4个月的急诊翻三班,工资奖金是读金融同学的零头,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老师及自我的严格要求下,张旻医疗技术过硬,多次在上海市卫健委及医学院考核中获得了优秀和满分,同时在科研和教学上也注重自我提升,数次在全国、上海市及医学院的各种评比中获奖。
有一段比较艰苦的时光,是2012年张旻到市一医院南部担任呼吸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旻说,刚刚走上管理岗位,人手少、业务量大,每天6点半出门,晚上8点下班,基本见不到太阳,但这段时间也是她能力提升最快的一段时期。2018年2月,张旻被医院领导任命担任市一医院呼吸科主任。
在老专家和张旻的影响下,市一医院呼吸科团队对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在临床医疗服务、救治病人上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也在教学、科研上做出众多成绩。
张旻介绍,进入市一呼吸科的年轻人本身就非常优秀,进入岗位后,为每人度身定制发展计划,尽管人手紧张、工作量大,但医院和科室还是支持他们到海外进修,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奋斗的空间,不断享受到努力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作为医生,挣钱不是大家最大的追求,当一个病人诊治成功,当我们找到新的诊断方法使更多患者早期获得诊断或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让更多的患者缓解病痛时,才是医生最满足的时刻,这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令张旻感动的是疫情发生后,团队很多年轻医生主动取消春节假期,还有医生果断中断休假提前返沪投入抗疫战斗。疫情高峰期,呼吸科每日参与完成发热门诊和病房的新冠排查会诊多达20例,医院其他医疗服务逐渐恢复后,对住院患者的排查每天也有数十个。春节前后,呼吸科团队坚守发热门诊岗位,一天接诊量超一百三十人次。休息时间,医生们还要参与医院为广大市民开设的新冠在线咨询项目,最忙时一天要接听将近200个市民的咨询来电。
疫情期间,呼吸科团队利用休息时间总结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筛查的相关经验,形成多篇论文,并积极推广应用到临床中,其中有两篇已经在WHO的内部网站上作为新冠诊治进一步研究的参阅文献。
团队还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撰写新冠防治常识,参与电视台节目并录制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及网络宣教视频。
团队中有一位医生张颖颖正在援滇。疫情期间,张颖颖医生被云南陇川县医院紧急任命为当地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全面负责发热门诊排查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市一呼吸科每年都会派人援助云南,疫情期间援助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的谢国钢医生,此前也曾支援云南,参与当地医院的ICU创建,为当地医生开展气管镜操作培训等,临走时还为当地患者义务献血。
武汉、上海、云南三地,呼吸科团队守望相助,站在抗疫第一线。

为呼吸疑难重症病人,寻找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原本不太知道医学知识的人,学到了不少新词,比如“插管”“上呼吸机”“气管镜”等等。这些技术可以统称为机械通气,是挽救呼吸系统重病人最重要的技术。张旻介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一呼吸科就最先在救治中应用到机械通气。1992年,呼吸科在国内首先报道应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
疫情期间仍有一些必须治疗的病人留在呼吸科病房,医护团队全力保障治疗
1995年,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成立,2001年,RICU床位增至10张,拥有10台多功能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成为当时上海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RICU之一。进入21世纪后, RICU开展机械通气新技术在呼吸治疗中的应用,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危重症的研究。
此外,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治等方面的新技术,市一也是在上海或者全国率先实践。
肺部疾病和气道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市一呼吸科从最早诊治肺结核,到后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以慢性气道疾病、呼吸危重症诊治、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治及胸部介入诊治为特色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科还是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建设规范化首批优秀单位、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现任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
张旻主任在肺部肿瘤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复杂、充满挑战。
张旻主任介绍说,随着胸部CT普及,肺部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但也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困扰,医生必须要判断肺部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是不是需要手术治疗?
她就曾遇到不少这样的病人,有些准备手术的患者,张旻通过分析给出诊断偏向良性,患者经过治疗后结节吸收,避免了手术。当然,也有肺部结节发现三四年的病人,一开始因为病灶变化不大犹豫要不要开刀,但是经过仔细分析比对,建议手术,后来的手术病理结果显示的确是肿瘤。
“呼吸科其实挺有意思的,要求医生通过诊治思维,抽丝剥茧,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明确诊断。当然呼吸科技术这些年不断发展,现在可以通过一些微创技术,比如气管镜、经皮肺穿刺等等,为患者带来更加明确的诊断以及治疗。”
市一医院呼吸科开设了专病门诊,包括慢性咳喘、睡眠呼吸障碍、肺部肿块等,为患者提供专病门诊服务。2019年5月,呼吸科建立慢病档案登记流程,建立肺功能档案登记,逐步完善哮喘、慢阻肺及肺部数字化登记平台等。
为了给疑难病人更好的诊治,呼吸科联合病理科、放射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消化科,每周举行一次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对包括复杂感染在内的疑难杂症进行多学科会诊。还有很多辗转多家医院无法确诊的长期发热待查或者肺部阴影待查的患者通过张旻组织的医院多学科讨论明确了诊断获得了正确的治疗。
而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呼吸科团队通过综合评价,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管理。“比如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不能手术的肺部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全程治疗和管理。”
张旻主任介绍,现在市一呼吸科不断扩大临床诊疗服务的辐射范围,定期深入到联盟医院、辖区的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进行学术讲座及会诊等,多次参与长三角辐射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呼吸科的科普微信公众号“市一呼吸天地”,面向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做得有声有色。

 



· 毒株来自欧洲,丰台区副区长等被免职,非常时期的北京“非常应对”

· 吴若兰:英国新任驻华大使的机遇与挑战

· 深挖 | 美的何享健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 

 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

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