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挖 | 陈木胜:大家都只会记得冠军吗?

不小可 新民周刊 2020-08-28




这位郭靖式、不出风头、少有标签的导演,以拍港式枪战动作警匪片闻名,却有点戏红人不红。





文 | 不小可


陈木胜导演的死讯传来,脑海里瞬间回想起的,是2013年《扫毒》看片会,大家发表感想,一位沪上主持人说:“电影如果到中段就结束的话,觉得是一部好电影,后半段太过了。”当时我和同行的小伙伴互相对了个眼神,内心活动是:excuse me?如果到中段就结束的话,和那些匠气十足的港产商业片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以“尽皆癫狂”为荣的港片,轮到别人用“太过”来批评了?
因为这句批评,我一直替导演陈木胜耿耿于怀,想着要为他写点什么,也一直觉得机会还多得是,哪会想到,死亡来得如此之早。
在我看来,《扫毒》是近年来合拍片中港片味最正最浓的一部,甚至还“乱拳打死老师傅”,胜过自己师父杜琪峰的《毒战》几分。到底什么是纯正的港片味?从技术上大可以举一些正面例子:题材、角度、风格、运镜……但反面例子也许更直接:别搞高大上的主题、别枪战正火的时候来个慢镜抒情、别动不动来个抽离的上帝视角、别忙着要求每个起承转合都合理合逻辑经得起推敲、别扯什么“走心”“接地气”——港片味的第一要务是“入世”,要把观众“带进去”,尽皆癫狂,尽是过火,但,最夸张最假的剧情里有最真的情怀。
就像《扫毒》里安排张家辉,中枪堕崖还不够,必须有个鳄鱼池在崖底接应——这样“去到尽”的,才是港片。而陈木胜,可说一句:得港片精髓。
但陈木胜也有他尴尬的一面——以拍港式枪战动作警匪片闻名,却有点戏红人不红——提起枪战片,你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只有吴宇森,提起动作片,独占鳌头的是徐克,提起警匪片,银河印象杜琪峰、无间道麦庄乃至风云系列导演林岭东都比他更有名。
从导演个人气场来说,陈木胜也不占优势——吴宇森是微笑着也让人感觉大佬随时会放枪林弹雨,杜琪峰雪茄一点就化身黑帮一哥,徐克猫眼一咪诡秘莫测,林岭东不苟言笑的时候也像极了他电影里的冷面悍匪——而陈木胜就像他曾自比的郭靖,憨厚踏实,将勤补拙,不以气场服人,从传播规律来看自然就会慢一拍。到头来,说起“暴力美学”就是吴宇森,说起“飘逸武侠”就是徐克,而在陈木胜身上你很难找到这样的标签,他去世之后多个公众号在缅怀文章里进行了标签化的尝试,但他们最终能找到的,似乎就只有一个:“爆破王”。标签固然不是一个有追求导演喜欢的东西,但对于个人传播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得第二名有什么用?大家都只会记得冠军。”记不清这是哪部TVB里的台词,但此刻拿来形容陈木胜倒也合适——这位郭靖式、不出风头、少有标签的导演,在港片的繁华史上可能位列第二梯队,他不像那些金字塔尖的第一名一样为人熟知,但他的从影历程和他的优秀作品,却是这金字塔最坚实的底座,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能够运转起来,最倚靠的,其实正是这些第二名、第三名的力量。
 
18岁入行的非天才型导演
 
陈木胜也许不是天才型的导演,但他从小也是个影迷,家里附近的启德游乐场是他常去看电影的地方,最爱的是邵氏武侠片。
18岁中学毕业,看到丽的电视台在招聘,陈木胜就去报了名。当时面试他的,是徐克后来的妻子施南生(其时在丽的任职行政主管)。面试顺利,陈木胜第二天就进丽的当了场记,服务的电视剧是我少年时的至爱——《大内群英》,万梓良、伍卫国、姜大卫主演。
和他的师父杜琪峰一样,陈木胜也只有中学毕业,他们的导演经验全部累积自片场实战。陈木胜加盟的丽的电视台是全球华人的首个中文电视频道,1963年开台,大东家是英国公司,而TVB要在4年后才成立。不过,TVB一上线就威胁到了丽的——TVB不但是彩色频道,还完全免费,而且一开台就播电视剧《太平山下》,用今天的话说,很吸粉,让观众养成了一回家就打开电视锁定TVB的习惯。
那些年,为了和TVB打擂台,丽的(后来改名亚视ATV)也从收费变成免费,黑白变成彩色,并且力推电视剧项目,尤其以武侠片为自己的强项。两家电视台为了培养人才,还都举办了艺员训练班,不仅培养演员明星,也培养了不少导演编剧。许多香港知名导演都曾有过电视台的工作经历,包括许鞍华、徐克、杜琪峰、林岭东、陈木胜。
两台交锋之中,丽的因为母公司在加拿大投资洗衣厂失利,渐渐不敌TVB,人才也慢慢被TVB吸纳。1983年,陈木胜也过档TVB。这次跳槽可说是他的人生转机——在TVB他开始为杜琪峰担任助理,被师父赏识,推荐给黄百鸣,先后参与拍摄了电影《呷醋大丈夫》和《杀之恋》。

《杀之恋》剧照
 
佳片频出没得金像奖最佳导演
 
1990年,师父的师父王天林(王晶之父)荣休,徒子徒孙们打算拍一部电影作为礼物送给师祖,这就是后来由陈木胜导演的《天若有情》。据说这部电影本来是要由杜琪峰拍摄的,陈木胜陪着杜琪峰去西贡采风看人飙车,一路上讲了很多自己喜欢骑摩托看飙车的故事,最终就变成了由他来拍。陈木胜不负众望,把电影拍出了名堂,从此立足影坛。

《天若有情》剧照
如果说这一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陈木胜后来专攻时装动作片,则有点像职务分配——嘉禾老板何冠昌觉得他在这个电影类型的发展会好,于是就牵线他与成龙配对,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合作,从《我是谁》《新警察故事》一直到《宝贝计划》《新少林寺》。

《新警察故事》海报
这也是陈木胜“吃亏”的地方——他太多地与“商业咖”合作,成龙、刘德华,后者的偶像市场使得他的作品很容易就被看作“成龙电影”“刘德华电影”,导演被动退居二线。同时,商业片的定位又让他多次与奖项擦肩而过,至今没有拿到过一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你说商业片都很难拿奖吧,倒也不是。2012年《寒战》独得金像奖9奖,一时哗然。但这不是因为片子有多好,而是——金像奖早已走了下坡路,选无可选,要不是有一部看起来还算装得像模像样的《寒战》,恐怕都下不来台。
香港从来都不缺《寒战》这样的警匪片——全明星阵容,都会感,金融商战拍得洋气时髦,精英气质溢出银幕,看过第二天就忘个精光。近年来更有不少我称之为“模板电影”的港产警匪片“北上”——《反贪风暴》《廉政风云》《使徒行者》《澳门风云》……称之为电视电影也许更恰当,无一例外套路满满,拿“港片情怀”裹挟观众,其实冷饭已经炒到炉火都熄了。
和这些匠气十足的相比,陈木胜的情怀和创新,反倒是被淹没在他的商业片定位和大明星阵容里,不免有点可惜。你看他的《天若有情》《冲锋队之怒火街头》《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男儿本色》《扫毒》,还是能看出来,即便拍摄时装动作片是老板给他的“职务要求”,其中也还是夹带了私货的。
陈木胜曾经形容吴宇森:“用动作来表达浪漫情怀,他是最厉害的。怎么可以在一个那么火爆的场面中加一些浪漫的情怀,那个就是他的性格、他的风格,一出来大家就非常喜欢。”
他最喜欢的警匪片是《英雄本色》,他拍《扫毒》的时候,也把《英雄本色》里的玺印很明显地打在了各个角落——当年的铁三角狄龙、周润发、张国荣,变成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一个是犯错连累了家人尽力想要弥补,一个是看见大奸大恶之徒就想抱个手榴弹冲上去跟他同归于尽的正义刑警,连张家辉的人生起落都很像小马哥:“我失去的东西,我要自己拿回来!”
和1986年的《英雄本色》一样,《扫毒》的核心其实不是警匪片。当年吴宇森明讲假钞集团,实讲兄弟情,暗地里更是在申诉不得志的主创们、蛰伏多年东山再起的雄心:一个怀才不遇的喜剧片导演,一个秃顶的过气功夫明星,一个票房毒药,一个刚刚进军影坛的偶像歌手,四个帅不起来的家伙拍出了港片史上最帅的英雄片,他们对“英雄”的定义一定不会是《英雄本色2》中“开了外挂似的满身窟窿眼还屹立不倒”,而是能屈能伸、敢承认自己弱点的才是大丈夫。
所以小马哥最帅的不是他举起一张美钞来点烟,而是一瘸一拐从车库里跳出来、狠狠地吐掉叼在嘴里的半截牙签。所以《扫毒》之赞,也不在于枪林弹雨我自往矣,而是承认“英雄可以输”,甚至可以不止一次地输——既输给强悍的对手,也输给自己的蠢、自大、轻敌、怯懦……犹记得《扫毒》拍到英雄走投无路弹尽粮绝的那一刻,刘青云瘸了一条腿、张家辉一只手被斩、古天乐满嘴的牙被磕碎大半,三兄弟自知清算的时刻已到,如释重负地笑一笑,以一种毫不矫情的方式尽释前嫌,坐到深红色的沙发上,准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决斗……那一刻,真如《英雄本色》附体。

《扫毒》海报
三流导演拍英雄片,只知豪情满襟,唯独一流导演,才能拍出英雄的悲情。
而今陈木胜导演倒在半路,尚来不及完成他的遗作《怒火·重案》,令人深感惋惜之余,又不免想起前年逝世的林岭东导演曾说:“我希望我的片子比我的命要长。”

《怒火·重案》海报




· 不喝领导敬酒就打耳光?这届萌新不接受职场PUA了

· 创下日本首相连续执政新纪录后,安倍迎来新的挑战

· 带货直播收取千万坑位费,明星却说:业绩与我无关?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