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理解,这世上存在着无法被救赎的痛苦

张艳东 南方人物周刊 2019-01-13

那些选择沉默和放弃的朋友,大可不必感到丢人。如果你不幸遭遇了一些坎儿,尝试去接受它,然后尽可能平凡充实地生活下去。这或许不简单,但一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79期

文 | 张艳东

编辑 | 杨静茹

全文约2683字,细读大约需要5分钟




正是因为主角没有被拯救,它才如此深刻。


我们印象中开放、前卫的美国人,其家庭观事实上比现代中国人保守得多。这些以克己守礼著称的清教徒后裔认为:稳定的家庭是上帝的恩赐。这已然成为美国电影的文化正确。《阿甘正传》中,黑人兄弟临死前的那一声“I want to go home”,曾让多少人潸然泪下。


但稍作推理便感到违和,“家庭等于爱,而爱能拯救一切恐惧和苦难”不过是句毫无逻辑的口号,喊得太多会令人麻木。观看《登月第一人》前,我先入为主地产生了一种“又是套路”的疲惫感。


这部电影以登月英雄尼尔·阿姆斯特朗为原型,讲述了1961到1969年间,因爱女凯伦罹患恶性肿瘤夭折,阿姆斯特朗为了逃避痛苦,选择投身阿波罗计划的故事。它太适合宣扬家庭救赎论了,拍得好或许能成为第二部《拯救大兵瑞恩》。


万幸,主创们不甘臣服于既定的正确。


人们通常是如何理解这段历史的?我想绝大部分人对美国登月计划以及阿姆斯特朗的认知,都受到民族主义叙事的影响,下意识地将其与民族荣耀联系在一起。


而作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缔造者,美国政府更加偏爱用民族主义叙事包装它。特朗普在推特上炮轰电影不爱国——因为导演跳过了在月球上插国旗的过程。


可故事从源头起就与爱国无关。尼尔是典型的美国好男人,一名备受尊敬的飞行员,阳光坚强并且热爱家人,直到一切被小女儿凯伦的病逝击溃。在影片凌乱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尼尔为女儿尽了最大的努力:小本子上记满癌症和名医的信息;鼓励忧郁的妻子,即便情绪决堤也要先拉下窗帘;在凯伦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守护着她。


但没有任何人能够触及他的内心,妻子在得知丈夫通过了探月工程的审查时为他感到高兴,“这将成为新的开始。”尼尔反问,“你确定吗?”


面对复杂、高强度的身体和物理知识训练,尼尔的专注和热情远超他人。而他的唯一动力来源是:逃避无力救回女儿的事实。为此他需要把自己抛掷到客观、冰冷的物理世界中去。


随着试验一步步取得成功,他们搬离了伤心地,新邻居真诚热情;尼尔有了新的孩子;他被委以重任。幸福的生活似乎在补偿尼尔,他渐渐从只知道沉醉于任务,开始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们玩耍。


终究只是幻象。几年后因为战友意外身亡,再次出席葬礼的尼尔席间瞥到了女儿的幻影,他抛下妻子独自逃回家里。他发现,自己终究无法躲避失去骨肉的痛楚。


自此,尼尔性格大变,变得郁郁寡欢、敏感多疑。他逃进更慌乱危险的工作中,甚至连世间一丝的欢愉都不愿意再去品尝。尼尔拒绝一切他人的爱,哪怕是妻儿也不肯。临登月的前一晚,尼尔都不愿与他们说一句话。



尼尔的生活在世人眼中处于时代的暴风眼,但于他自己而言却静止如水。探月工程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员牺牲,战友们在任务中接连丧生,人民因为贫穷怨声载道,可这些,与一位绝望的父亲有关吗?


火箭升空在即,安全人员才发现安全锁的封蜡竟然都没有拆开,同往的战友眼中满是对前途未卜的太空之行的恐惧。但尼尔只是竖了一下大拇指,示意没有问题了。


这有些像求死,可他依然出色甚至狂热地完成所有任务。他贪生吗?显然不。尼尔只是纯粹地渴望逃进另一个世界,尽管注定永远无法摆脱“女儿的诅咒”。


尼尔的心碎了,会一直碎着。即使他没有犯任何过错。


《登月第一人》让我想起去年那部同样丧到家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主人公李因为嗑药引发一场大火,孩子们全部死于这场由他一手酿造的灾难。可是,警察甚至无法逮捕他,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可怕的错误,昨天晚上,世界上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犯了错误,我们不会纠缠此事,忘记给壁炉放上防火屏并不算什么罪行”。


接下来的故事可想而知。李将背负着这份罪孽直到生命尽头,但他不必为此遭受任何惩罚,这是多么诡异的悲剧。李和尼尔一样,时刻面对着生命无法承受之痛,不约而同地选择自我流放。


两部电影很像,全程灰色调、大量空镜头,最“过分”的是堪称荼毒视觉的粗粝感。更重要的,两位被命运作弄的男主都未能获得救赎。阿姆斯特朗将女儿的手链留在了月球上,他是否放下了影片没有给出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儿子阴鸷的眼神中,写满了因为父亲人格失控造成的伤害。


为什么有电影这么喜欢虐待观众?其实,他们不过是在传达一个残忍但绝不浅薄的真相:这世上存在着无法被救赎的痛苦。家国荣耀不能,信仰、家庭也不能。美国主流电影之所以热衷歌颂家庭,多半因为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单元,而它最好稳定。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活得很累,中国是唯一一个火种不断的文明古国,美国人民则不断创造着人类的奇迹。“人定胜天”几乎是我们从小就不得不接纳的信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仁者无敌”“英雄主义”“牛仔精神”。然而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图景中,真的每个人都能战胜苦难、生活得精致绚烂吗?是否有人不知所措、千疮百孔?


世上最不缺被忽视或误会的人。我生长于一个传统的北方大家族,家族里的大哥不幸早年丧父,10岁开始打工。20岁那年,他被叔叔们赶出居住了十几年的爷爷的房子,不久后发妻又因尿毒症病逝。


我这位大哥,没有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幸运,他连假装坚强的勇气都没有。他的际遇也决定了他根本无从知道自己能逃到哪里、该怎么逃。接连的变故之后,他一蹶不振,还染上了酒精依赖的陋习。然后这个结局,在一些长辈眼里就是个失败者的故事,言辞间仿佛他就是活该、不争气。


尊重他人身上无法被救赎的悲剧,真的有那么难吗?


有些人努力过、尝试过,但最终在生活的重击下,没能留下英雄的佳话,而是一败涂地、径直坠落,这是事实。我懂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但这不应、也不能成为一个普世的默认标准。


那些选择沉默和放弃的朋友,大可不必感到丢人。如果你不幸遭遇了一些坎儿,尝试去接受它,然后尽可能平凡充实地生活下去。这或许不简单,但一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当然,我并不想把这个选择定义为消极厌世,更不会歌颂“放弃”。我反而很敬佩阿姆斯特朗,命运硬塞给他这个一点都不好笑的玩笑,他选择拥抱着痛苦与之共舞,并进行一场希绪弗斯式的自我放逐,这很勇敢,在麻木的世道中显得尤为珍贵和可爱。


我只是单纯地认为,我们不该硬要那些选择沉睡的人睁开眼睛。否则,我们和那些喜欢嘲笑他人失败的油腻中年,也没什么两样。






中国人物类媒体的领导者

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记录我们的命运 · 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