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铁”为何对中国这么铁?看完这几个真实的小故事后秒懂

2017-08-22 国际在线

 8月1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率高级别代表团出席了巴基斯坦独立70周年纪念大会并致辞,他在致辞中突出了中巴两国在长期交往中结成的深厚友谊,回顾了两国在历史上相互帮衬、相互支持的交往瞬间,其中提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援助巴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的壮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巴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协定。1974年初,公路二期开工修建,中方派遣筑路工程人员9000多人。来自新疆的医务人员组建援巴筑路工程医院,在异国他乡四年多执行援巴筑路员工医疗保障任务,同时履行救死扶伤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为驻地附近巴方老乡提供医疗服务。当年参与医疗救助工作的几名中国医务人员给国际在线发来了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感人故事,他们的讲述为中巴兄弟般的情谊提供了最好的注释。

来源:海闻社(haiwenshe)


肠梗阻患儿急需手术 医护人员排队献血


1974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踏上巴基斯坦这片美丽的国土。援巴筑路工程医院驻扎在巴北部边陲远离城市的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那里的村民生活贫困,缺医少药。自从来了中国医务人员,从各地而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不仅有附近的村民、军人、方圆几百里远的百姓、学生,也有城市的官员、军人家属、商人,无论哪个阶层,我们都免费为他们医病诊疗,中国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赞誉。


1974年初夏的一天下午,北线医院附近村庄的老乡送来一名男孩求医。孩子表情痛苦,直喊肚子痛,家长们焦急不安。经过医生询问病因和细心检查,最后确诊为肠梗阻,随时危及患儿生命,需要急诊手术。手术需要输血,但医院没有血库,无法储备血液,患儿家属没有献血的医学常识,而且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动员家属。紧急情况下,手术室的护士主动要求为病人献血,接着,全院更多的医护人员排起了长队,争先恐后为孩子献血。殷红的新鲜血液在最短的时间内缓缓流入患儿的血管,手术成功了,看着患儿苍白的脸蛋泛起了红晕,家属们的眼中充满了感激的泪水,而第一位献血的护士当天夜班后晕倒在值班岗位上。在我们精心的照护下,孩子一天天恢复健康,终于有一天要回家了,他活蹦乱跳地向我们挥手告别,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中国医务人员在给巴基斯坦士兵看病(作者供图)

 

第二位急诊住院的肠梗阻病人是担任医院警卫的一名巴基斯坦士兵,当时他病情较重,肚子痛的在床上打滚。护士们按照医嘱忙前忙后,做各种治疗减缓病人的疼痛,士兵不太合作下胃管,恶心、呕吐,把胃里的东西吐了个一干二净,最后连胆汁也吐了出来。呕吐物刺鼻的味道让人有些难以忍受,但护士们还是认真地为病人擦洗干净。在场的巴方士兵感动不已,不停地晃动大拇指,这个小小的手势看得出他们对中国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临近黄昏,排长传达了上级的指令:请求我们协助转送病人到距离驻地四十多公里的吉尔吉特市陆军医院医治,医院派出救护车、医生、护士和翻译一起护送病人。当时的救护车设备简陋,加上路途颠簸,无法固定输液瓶,护士们用手举着输液瓶,像举着秤砣,不住地往下沉,胳膊又酸又累,一路上大家轮换举瓶,液体一滴一滴流进士兵的身体里。天刚擦黑,终于将病人安全送到陆军医院。

 

妙手回春 子宫肌瘤重症患者重获新生



这张合影中前面坐着的这位矮小、瘦弱的巴基斯坦中年妇女,是当年我们救治过的一名子宫肌瘤患者。那是1974年夏天,当这位妇女来到医院时,立刻引起了医务人员的极大同情,只见她面容憔悴,脸色蜡黄,脊柱严重侧弯,本来就矮小、瘦弱的身体被高高隆起的腹部压得喘不过气来,样子痛苦不堪。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子宫肌瘤,虽然医院条件有限,做这样的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医者仁心,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面容和畸形的身躯,医生们不忍心让她失望地离去,于是决定收住院。


经过认真讨论,医生们制定了严谨的手术方案,手术台上切开病人的腹部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子宫里出现一颗足有6斤以上的巨大肌瘤,这在国内也属罕见,妇产科医生在其他手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仔细地剥离肿瘤……数小时以后,肿瘤终于离开了病人那弱小的躯体,她获得了重生。当年中国医生妙手回春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临近的村镇,40年过去了,前些年听说这位妇女的儿孙们还在四处打听并寻找当年为她做手术的中国医生。随着岁月的流逝,不论故事过去多少年,珍贵的中巴友谊都会子子孙孙代代相传。

 

不嫌脏不怕累 为患者清洗肛门创面


1974年的冬季,南线医院收治了一名因车祸致背部大面积组织撕脱伤的年轻学生,据手术医生说,其整个背部创面下可以伸进去一只成人的前臂,如此大的伤口导致严重失血,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见状马上进行清创缝合手术。手术中病人因出血过多,血压急速下降,医院扩音器紧急呼叫全院同志义务献血,顿时,血型是“O”型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马上聚集到化验室献血,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数小时后手术非常成功。


像这样大面积损伤的病人,成功手术意味着只是暂时脱离生命危险,术后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等仍然是一道道生死关卡,后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伤员生命攸关,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外科组织人员为病人进行特别护理,日夜守护,时刻观察生命体征的各种变化。小伙子背部受伤,不能正常仰卧,只能俯卧趴在病床上。护士们做了几个棉圈,垫在他的面部、腹部等,使他能够正常呼吸,感觉舒服一点。每天换药是一项大工程,由于背部撕裂伤及肛门括约肌,只要触及就有大便流出,为防止粪便感染伤口,护士反复清洗创面,更换垫单和敷料,直到肠内粪便全部排净,才能更换敷料,每次换药需要2-3小时,几位医护人员要付出很大精力。


中国医生在给巴基斯坦病人做手术(作者供图)

 

病人伤口每天有很多渗出液,经常湿透被单,有时还会和新生组织发生粘连,影响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不利于伤口愈合。医生决定采用暴露疗法。当时正值冬季,不盖被子,怎样保暖?医生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方案:请工程队的工人们用钢筋焊了一个拱型的铁罩架在病床上,上面盖上白色的床单,里面挂两排电灯泡,伤员就像住在一座温暖的小房子里,既能保暖,又保证了创面干燥。


在我们精心的医治和护理下,小伙子一天天康复,苍白的脸上有了红润,他非常喜欢与医护人员交流。后来医院北迁,巴方的全部病人都安排出院,没想到几天以后,这个学生居然拄着拐杖找到了北线医院,他兴奋地比划着,示意他和中国医生在一起才能活着,如果离开了中国医生他会死去。后来我们回国时,他站在路边送别我们的情景十分感人。

 

雨天为难产农妇接生 救回母女两条命


中国医生在治疗受伤的巴基斯坦儿童(作者供图)

 

受医疗条件和经济状况的限制,巴基斯坦山区的农村妇女大都在家生孩子,年轻的经产妇司空见惯。记得那是一个雨夜,一名产妇的家人来北线医院求助,医生一听情况估计是难产。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能耽误。乌尔都语翻译带着医生、护士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附近村庄的产妇家。进到屋子,只见三四个老妇人围在屋子中央的土炕边,搀扶着产妇,帮助她生产,孩子生下来会直接落到土炕上铺的白单子上。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产妇蹲着生产,不过医生说这样生产可能好用劲。


因为长时间宫缩的刺激,产妇痛苦地大声喊叫,又被家人围得密不透风,大汗淋漓,已是筋疲力尽。医生赶紧帮助产妇平卧,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属于难产。为了孩子和产妇的安全,医生决定接回医院生产。于是我们冒着雨,将产妇接回医院,经过紧张的接生,产妇终于顺利产下一个女婴,也许因为产妇和家人期盼生一个男孩,所以一看到是个女婴,产妇失望地流下眼泪,示意扔掉孩子。护士长急忙将孩子抱到急救室,由夜班护士照看,母亲也在医院休息。第二天一早,我们几个年轻护士到急救室看望新生儿,好漂亮的小姑娘,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中国阿姨,上午我们目送她和母亲一起离开了医院。


不久,医院迁到南线,我们还经常提起这次难忘的接产过程。由于孩子在中国医院出生,我们对她格外眷恋,这对母子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医院北迁,我们几次带着水果罐头、食品等去村里看望她们,女孩已经长大了,又有了弟弟妹妹,她们一家以及村里人都非常感谢中国医生,没有中国医生就没有她们母女的安全和健康。

 

救治破伤风患者医务人员不怕受感染


一位巴方老乡在山上放羊时不慎滚落山下,腿部受损。伤后没有及时就医,而是在家中等待命运的安排。十来天,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由家人抬着辗转来到我们医院。此时患者伤口已经感染,全身营养状况极差,目光呆滞,周身肌肉紧张,反射亢进,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的典型症状)。医生马上给患者做清创处理。当年医院没有冷藏设备,不储备抗病毒血清,为了这名患者,筑路指挥部出面联系并派专人去巴方医院购买破伤风病毒血清,还特地购置放置抗破伤风治疗药品的保温饭盒。


破伤风病人经常出现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临床症状,医学名词叫“角弓反张”。每当病人发病时,医生护士要用力掰开他紧闭的牙齿,用缠着纱布的压舌板放在其上下齿之间,防止病人咬伤舌头。同时还要约束其因肌痉挛而强直的身体,防止其坠床。患者症状缓解后,医生护士们也都筋疲力尽。伤员多次发生抽搐,每次都能转危为安。


病人来自山区,家境贫困,卫生条件差,身上有虱子,头发丝上有虮子,很难彻底灭除,也容易传播。看得人头皮发麻,浑身发痒,护士们不怕脏,帮病人理发、擦澡、灭虱、消毒。换下来的衣服、被单,先用“六六粉”灭虱,再用来苏水浸泡几小时,最后水煮和曝晒,彻底消灭寄生虫。护理破伤风病人是有风险的,如果手上有伤口都可能被感染。但是护士们没有一个退缩的,经常为他清洁口腔,处理大小便;一天喂六顿饭,改善营养状况,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直到病人痊愈出院。


援巴期间,医院收治的巴方病人多数伤情比较严重。医护人员经常是不分昼夜地抢救病人,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经常为挽救生命无偿献血,有的甚至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常夜以继日地守护在病人身边,一直到患者转危为安。除了医疗上的救治,还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菜,炊事班人员想尽办法做各种食物,并尊重当地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单独为病人开小灶,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病人烹制既可口又营养的清真饭菜,受到病人的称赞,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援巴筑路工程医院外科部分人员回忆整理。作者:吴兰笛、胡玲、李新萍、谢素英、贺新萍、吕蓓、邵发元等)。


本文来源:海闻社(haiwenshe)

 猜你喜欢


◆ 10人失踪5人受伤!刚刚闯过中国南沙岛礁的美国驱逐舰出事了!

◆ 白宫“隐形总统”班农到底为啥被“炒鱿鱼”?

◆ 百年一遇的美国日全食上演,美国人民都疯狂了……

编辑:蓝梦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