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萨利赫之死:统治也门33年 终成内斗牺牲品

2017-12-06 国际在线


当地时间12月4日,也门前总统萨利赫(Ali Abdullah Saleh)在首都萨那城外被胡塞武装打死,终年75岁。当天晚些时候,胡塞武装公布了萨利赫的尸体照片和相关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1329bmben9&width=500&height=375&auto=0


萨利赫之死:“背叛的代价”?

 

12月2日,萨利赫在电视讲话中公开对沙特示好,称愿意同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进行对话。也门胡塞武装认为萨利赫背弃同盟、投靠沙特,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指责萨利赫的行为是背信弃义。


萨利赫的电视讲话触发了胡塞武装的报复行动。随后胡塞武装强行占领了萨利赫发表“破盟”讲话的电视台,声称要杀死萨利赫。


3日,胡塞武装对萨利赫及其亲人的多处住所发动了强攻,并派军队驻守,同时四下搜寻萨利赫可能藏身的地点。



4日,萨利赫被胡塞武装打死。据当地媒体报道,萨利赫丧命前,正试图从萨那东南部逃向马里卜省,而马里卜省目前处于也门合法政府的控制下。萨利赫的外甥塔里克·萨利赫当天早些时候也被打死,他的其他部分亲属被胡塞武装俘获。


胡塞武装将萨利赫之死称为“背叛的代价”,据外媒消息,胡塞武装已夺取也门首都萨那,并宣称内战结束。而也门总统哈迪则对萨利赫的死表示哀悼,呼吁也门人民团结一致,对抗胡塞武装。


有舆论认为,萨利赫的部分支持者可能会投靠哈迪政府,继续抗击胡塞武装,而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将更深入地介入也门战争。


萨利赫:执政33年 终成内斗牺牲品



对于也门民众而言,萨利赫既曾是战争淬炼出的国家英雄,又是大权独揽的铁腕统治者。为了夺回失去的权力,萨利赫在也门内战中左右摇摆,最终成为地区权力角斗的牺牲品。


1942年3月21日,萨利赫出生在也门最大部落哈希德部落。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可谓见证了也门整个近代社会的变迁。

 

学生时代的萨利赫曾两度进入军官学校进修。毕业后不久,萨利赫的军事才能很快崭露头角,凭借战功一路平步青云。1978年,年仅36岁的萨利赫出任北也门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此后他两度连任这两项职务。



执政后,面对国内部落间的激烈斗争、民生凋敝的残败景象,萨利赫积极团结各方势力,推动民族和解,重视经济发展。他还通过对外开放、扶植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等措施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效减少了也门的贫困人口。

 

萨利赫是也门统一进程的直接参与者。1990年,在萨利赫和南也门领导人比德的推动下,南北也门实现统一,成立也门共和国,萨利赫成为也门共和国总统。


1994年,也门爆发全面内战,萨利赫击败反叛的比德军队,平定内乱,为也门此后的统一与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4月22日,也门总统萨利赫在首都萨那发表讲话


然而,由于萨利赫政府在经济政策等问题上偏袒北部,也门南北部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引发南部民众不满。萨利赫执政后期,南部要求独立的声音日益高涨。与此同时,萨利赫政权内部的腐败现象也愈加严重。


2011年,也门爆发反政府抗议,抗议者要求萨利赫下台。同年11月23日,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等多方斡旋下,萨利赫同意向时任副总统哈迪移交权力。


虽然执政长达33年的萨利赫不再掌权,但他在也门的实力和影响力仍不容小觑,有一大批效忠他的追随者。


也门乱局十三年 胡塞萨利赫反目


也门胡塞武装


胡塞武装是也门反政府组织,组建于2014年,以北部萨达省为大本营。其前身是宰德派宗教复兴运动组织“青年信仰者”,由宰德派宗教人士巴达尔·丁·胡塞组建。宰德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一个分支,历史上曾经统治也门。


萨利赫上世纪60年代领导军官组织推翻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后,宰德派长期在政治上、经济上被边缘化,对萨利赫政府强烈不满。


反政府胡塞武装人员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青年信仰者”发起大规模示威,反对萨利赫的亲美政策,遭到镇压。2004年,萨利赫邀请巴达尔·丁·胡塞的儿子侯赛因·胡塞到首都萨那参加会谈,遭拒,随后派军警抓捕,侯赛因·胡塞发动叛乱。


2004年9月,侯赛因·胡塞被政府军打死,“青年信仰者”组织因而改成“胡塞人”,即现在的胡塞武装,由他的兄弟们共同领导,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现政治和军事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


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的冲突时断时续,萨利赫执政时6次清剿胡塞武装。


2011年,萨利赫在席卷西亚北非的政治大动荡中同意交权,时任副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次年当选总统。胡塞武装参与萨利赫下台的谈判,却没能进入过渡政府,也没能分享到权力,后来继续与政府对抗。


2011年4月22日,也门总统萨利赫(中)在首都萨那举行的集会上向政府支持者挥手


2014年9月,胡塞武装夺取萨那,占领南部地区,迫使哈迪逃往沙特阿拉伯。同年年底,胡塞武装与仍有武装力量支持的萨利赫结盟,共同对抗获得国际承认的哈迪政府。


2015年3月,沙特等国以军事手段大规模干预也门内战,也门局势进一步动荡。2016年7月,胡塞武装与萨利赫领导的全国人民大会党组成“最高政治委员会”,同年10月组建所谓“民族救国政府”。


只是,胡塞武装与萨利赫这对老冤家的同盟并不稳固,内讧不断。今年9月,胡塞武装单方面任命“军队指挥官”、“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财政部长”等要职,萨利赫拒绝承认,胡塞武装因而威胁解除联盟关系。双方互疑随后愈发严重。


2017年11月29日,萨利赫支持者拒绝胡塞武装进入萨那七十日广场的萨利赫清真寺。萨利赫的共和国卫队与胡塞武装交火。


12月2日,萨利赫公开示好沙特,胡塞武装与萨利赫阵营彻底反目,双方冲突升级。12月3日,胡塞武装和支持前总统萨利赫的军队在首都萨那使馆区发生激战。有消息称交火造成上百人死亡,伊朗驻也门大使馆遇袭起火。12月4日,萨利赫在逃离萨那、前往政府军控制区的路上被胡塞武装打死。

 

也门内战不会结束 中东地区冷战化对抗升级


萨利赫成为继萨达姆、卡扎菲之后倒下的第三个中东政治强人。该事件的表象是也门政府、胡塞武装、前总统萨利赫残余力量三大势力矛盾分化组合的产物,但背后仍是沙特与伊朗新一轮博弈的反映。


萨利赫遇难对也门局势造成的冲击,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认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胡塞武装势力比哈迪政府更强,很可能会成为主导也门国内局势发展的力量。


二、萨利赫遇难是沙特不愿看到的,原本沙特想把萨利赫拉到自己这一边,进而瓦解也门国内反对沙特的势力,但萨利赫之死冲击了沙特对也门局势的掌控。


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余国庆认为,伊朗、黎巴嫩、埃及等中东国家都会重新评估是否加入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在某种程度上,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对也门的军事干预会再次加强,也门内战未必会结束。

 


而对中东地区格局的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刘中民分析说,也门的事态表明当前中东地区冷战化对抗正不断升级并日趋白热化。


主要表现为以沙特和伊朗两大地区强国为核心形成的阵营化对抗,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矛盾、教派矛盾、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矛盾,以及双方在诸多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代理人战争或竞争。

 

地区格局冷战化也将给中东国家带极大影响:

 

首先是中东国家的阵营化。中东国家日渐分化成以沙特和伊朗为核心的两大阵营,这导致海合会和阿拉伯国家的分裂进一步加剧。另有一些地区大国则游移于两大阵营之间并企图渔利,比如土耳其、埃及,它们与沙特、伊朗的关系十分微妙,既合作又竞争。

 

其次是中东地区矛盾的教派化。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试图通过“什叶派阴谋论”激活地区教派冲突,以教派逻辑定义地区关系和建立地区秩序,通过强化海湾地区逊尼派同盟,对伊朗和什叶派势力进行打压和孤立。

 

最后是地区热点问题的代理人化。在沙特、伊朗两个阵营的对抗中,沙特、伊朗本身有美国和俄罗斯代理人的色彩,沙特、伊朗在中东内部又各有代理人,形成双重代理人格局。2011年以来,沙特与伊朗围绕巴林、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卡塔尔、黎巴嫩等国家展开持续不断的博弈。随着沙特与伊朗博弈的升级,也门、黎巴嫩、叙利亚乃至伊拉克的紧张局势都有进一步升级的危险。


来源:新华社 参考消息

 猜你喜欢


◆ 弗林“通俄门”作伪证 特朗普如此拿希拉里来鸣不平

◆ 史上最大规模税改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 20多年来历任美国总统没敢干的事特朗普干了

编辑:长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