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怪咖”墨西哥

夜读 国际在线

10年前,一部异类电影《老无所依》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墨边境的变态杀手故事,看完让人陷入社会崩塌,人心不古的末世恐慌。小编全程屏息敛神看得是一身汗毛,这大概也是对片中与美国相邻的墨西哥的潜意识印象了。


这种暗黑系的感受最近又被刷新。新闻说,墨西哥大选期间,竟然有132名墨西哥政界人士遭到杀害,其中48名是参选的候选人,简直骇人听闻。所幸暴力、毒枭猖獗的墨西哥,此次选出了一位强硬派总统,希望他能终结这一乱局。


引人瞩目的,还有正在鏖战俄罗斯世界杯的墨西哥队。可惜,这只中北美洲的足球劲旅,没能突破魔咒,在昨晚进行的八分之一决赛中以0:2败给巴西,连续7次无缘世界杯八强。自1994年以来,墨西哥队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世界杯,每次都能打进十六强,但又只能进入十六强。这也真是怪!


“名嘴”老梁就这样说:墨西哥这个队真是跟一般队伍不一样,好比在武林当中,比方说巴西队是武当派、德国队就是少林派,墨西哥是哪一派呢?它是邪派高手,它是那种不按常理踢球的队伍。


越神秘越好奇,《夜读》今晚就来聊聊“神秘墨西哥”。依着小编的兴趣,先说三点,其余未曾提及的,欢迎你们来补充哈。



来自秘密社会的秘密武器——牛油果


小编永远也忘不了吃第一口牛油果,那无以名状的感觉,“这是什么鬼?”但依然怀着对健康和美的渴望,将这奇怪的味道咽下了。


在去年被誉为美国“春晚”的超级碗现场,行业协会墨西哥牛油果(Avocado from Mexico)投放了一支 1 分钟的广告《秘密社会》(Secret Society),这广告名也是醉人!片中最后祭出的秘密武器,就是霸屏全球餐桌的网红水果——墨西哥牛油果。


来看下这只怪咖广告吧!




牛油果沙拉、牛油果奶昔、牛油果寿司、牛油果拌饭、牛油果厚吐司、牛油果火腿卷……你都GET了哪些牛油果技能?


如今全世界的网红,都恨不得每张照片配上牛油果的身影。这个其貌有点不扬的家伙代表的健康食尚生活品质,才是理想生活的标配。


追根溯源,牛油果这种外形类似墨绿色鹅蛋、内心为浅绿色果肉的热带水果,它原产于墨西哥中南部地区。在近代200年的历史里,牛油果在墨西哥其实和玉米、辣椒、大豆、龙舌兰一样普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墨西哥人只是拿它来做牛油果酱,抹在玉米片上吃下肚。



到了20世纪90年代,因为蕴含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健康油脂,牛油果被冠以超级食物的荣誉称号,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图腾式崇拜。又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慢慢被传入亚洲,并于2010年开始为中国消费者逐步接受。


你也接受了这种怪水果吗?



在墨西哥,最好玩的节日是亡灵节


去年年底,小编被好几个朋友反复安利了一部叫做《寻梦环游记》的电影。“你一定会哭得稀里哗啦的”、“太感动了!”,大家都异口同声。但很遗憾,因为对卡通片不是很感冒,小编就此错过了大银幕档期。


直到今天,《夜读》聊的这个“神秘墨西哥”话题,小编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于是决定跟墨西哥人好好学习直面死亡,再找机会恶补下《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中,12岁的小男孩米格爱好音乐,但因为家庭反对只能悄悄隐藏自己的梦想。在亡灵节当天,因为一把吉他,小男孩进入亡灵之地,开始了一段奇幻的冒险之旅……


说到祭奠亡灵,总是不会让人愉快的一件事。就像谁也不会在清明节当天说:祝你节日快乐。但在墨西哥,祭奠亡灵却是一件欢快的事情,需要全城出动,那阵势堪比世界各地的狂欢节!这就是属于墨西哥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亡灵节,人们用欢笑与喜悦来等待故人魂魄的归来。


《007:幽灵党》电影片头里,詹姆斯·邦德穿越人头踵动的亡灵节游行队伍


亡灵节起源于古老的墨西哥土著印地安文化。16世纪西班牙人到达美洲新大陆后,将西方天主教的“万圣节”与印第安人祭祀亡灵的古老传统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今日的“亡灵节”。2003年,墨西哥亡灵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单。按照墨西哥的民间风俗,每年11月1日是祭奠夭折儿童的“幼灵节”,2日则是祭奠死去成年人的“成灵节”,两天通称为“亡灵节”。


墨西哥亡灵节犹如一场狂欢嘉年华。


墨西哥亡灵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欢快的。墨西哥人相信死亡并非终结,只是去向另一个世界,所以当死去的人一年之中有一天可以回到活人世界,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大肆庆祝的事情。


这一天,人们会在先人的坟墓到自己家的路上铺满鲜花,并在家中摆上祭台,供奉上先人生前喜爱的食品。人们相信,只要亡灵得到了满足,就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好运。



亡灵节的白天,人们到街上狂欢,戴上骷髅头套或鬼魂面具,举行盛大的游行。孩子们扮成各种妖魔鬼怪,吱吱地发出鬼叫,向路人们讨要糖果。到了晚上,人们会将“死人面包”(亡灵节最经典的食品之一)、骷髅饼干,以及一些故人爱吃的食物一起作为祭祀的供品。祭祀过后,全家人一起在逝者墓前席地而坐,载歌载舞,大声谈笑,陪伴亡灵直至第二天清晨。


亡灵节期间,墨西哥人会将墓地装点得尽善尽美,以迎接故去的人们返回现世。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遍布着许多墨西哥亡灵节的动人细节。有人说,《寻梦环游记》就是皮克斯写给墨西哥的一封情书。


比如说到亡灵节时墨西哥人每家每户都会设置的供奉台。一般来说,供奉台会有三层或更多,最上面一层可以放宗教名人的肖像或者逝者最爱的人,中间一层可以放逝者的照片和他们生前最爱的食品和东西,最下一层代表逝者与亡灵世界的联系,可以放一些骷髅的装饰品等等。另外,整个供台上都会有蜡烛和熏香,用来指引死者,墨西哥剪纸,骷髅糖果以及墨西哥万寿菊。《寻梦环游记》中的呈现是非常准确的。



再如影片开场的剪纸秀不仅形式新颖,也表现出这种古老的墨西哥艺术形式在当下依然流行,它同样源于印第安文化: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将剪纸用作祭祀活动中与神沟通的媒介,挂在墙上、祭坛上,结束后再将所有剪纸全部烧掉。



万寿菊则是亡灵节中另一种常见而必须的元素:如同影片中连通生、死两个世界的“花瓣桥”,在墨西哥人看来,菊花是能够连接生与死的植物,人们会在亡灵节当天用花瓣装点街道、地面和祭坛等,指引亡灵找到回家的路。



另外,说到墨西哥亡灵节,一个不能忽视的意象就是骷髅。骷髅遍布亡灵节的各个方面,剪纸、装饰和糖果都可以做成骷髅形状。骷髅源于古老的阿兹台克文化和其他中美洲部落,他们尊崇骷髅,认为骷髅是生和死之间最近的连接。这也是《寻梦环游记》中出现最多的意象。



墨西哥人的祖先,古代的阿兹特克人(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认为:


真正的生命是从肉体的死亡以后才开始的。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死亡不是静止的,并不是终点或结束,它是流动的,会诞生新的生命。因此,墨西哥人不会用悲伤的态度来面对死亡,反而会庆祝一个生命周期的完成。


如今,亡灵节已经成为很多墨西哥人最喜欢的节日。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像墨西哥人那样,能以豁达的态度看待死亡,那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了。


正如墨西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说:


“对生的敬仰崇拜如果是深刻且全身心的,那么对死亡亦应同样,二者不可分割。一个否认死亡的文明,终会因否认生命而消亡。”


明白了这些,如果真的遇见墨西哥的“亡灵节”,才会见怪不怪哦。



讲述孤独、恐惧、宗教、死亡的建筑


建筑可谓是一个国家最直观的性格写照了,建筑也是大多数人旅行的主题。有一句话说的直接:中国人到欧洲把“宫保鸡丁”吃个饱!


别误会,这个“宫保鸡丁”取的谐音,拆开来,其实是宫殿、城堡、基督教堂,以及市政厅。小编第一次听说,几乎笑喷,想想也是高度概括了。人们看的这四样,不就是建筑吗。


所以说到“神秘墨西哥”,也少不了去看看它的建筑。对于“千城一面”的我们来说,墨西哥人的建筑也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墨西哥汇集了多处古代美洲的文明遗迹,交织着深邃的古印第安文明、神秘的玛雅预言。这是另一种原始但又充满力量的文明。


特诺奇蒂特兰城曾在中美洲古典时期蓬勃发展,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它拥有人口20—30万,是古代墨西哥最具轰动效应的大都市。


特诺奇蒂特兰的名称意指“属于神的地方”,源自于阿兹特克人的命名。阿兹特克人相信这座古城由众神一起建造,之后诸神飞向了宇宙,留下这个与神共舞的古城。城市中有一条长为4公里的“死者大道”横贯城市中心。周边的太阳金字塔、羽蛇神庙和神鸟宫等遗迹都增加了当地原始崇拜的神秘氛围。


奇琴伊察是犹加敦州最有名的玛雅考古遗迹。“奇琴伊察”意为“伊察人之井边”。所谓“伊察人”,就是在公元10世纪从危地马拉地区和墨西哥中部地区来到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现在考古人员对他们在数学和天文方面的成就有许多研究,但仍不了解他们历史和文明衰弱的原因。


奇琴伊察遗址主要有两部分:南边建设于公元七世纪,代表着犹他敦区域玛雅早期传统Puuc的建筑风格;中间的部分则是由托尔特克人建于公元十世纪左右,显现出Puuc建筑与墨西哥中部高地的混合风格。每年的春分及秋分,太阳会在库库尔坎金字塔形成一个蛇状的阴影,阴影会随着日光在金字塔的阶梯上移动。所以奇琴伊察又被玛雅史学家称之为“羽蛇城”。


殖民时期墨西哥城镇 圣米格尔德阿连德


20 世纪最重要的墨西哥建筑师之一,也是 1980 年第二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传奇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这样评价墨西哥的建筑:


“从墨西哥谦逊的建筑中所领悟到的,可以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它们的白色抹墙、宁静的天井和果园、色彩丰富的街道以及村庄四周分布着的许多有阴暗入口的广场,显得谦虚而高贵。它们与那些北非及摩洛哥村庄有着极深的历史联系,这使我对简洁之美的理解更丰富了。”


生长于墨西哥,浓烈的颜色、质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给巴拉甘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墨西哥传奇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巴拉甘一直被视作将墨西哥传统文明、欧洲现代主义、摩尔式建筑形态完美融合的典范,风格讨喜,情绪充沛。

强行科普:何为摩尔式建筑?


摩尔人,北非的阿拉伯人,跨海而来的异乡民族,自公元八世纪起,统治了安达鲁西亚地区近达八百年。在长达八世纪的统治后,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城堡在天主教光复行动下失守了,摩尔人退出西班牙,却没带走遗留在西班牙的摩尔人文化,斗牛、佛朗明哥舞、回教清真寺、摩尔式建筑 …… 直至今时今日,让人追忆他们的黄金时代。 



摩尔人极为成功创出混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艺术风格的艺术制品。他们喜欢用马蹄形的拱门,又或是拱形的圆顶。精于木工、象牙工、金属工、纺织及陶瓷。他们对釉的掌握,所制成的光瓷,举世仅次于中国人。 摩尔式建筑特色包含不加装饰的拱顶、简单的圆拱马蹄型,或是拥有繁复装饰的拱型、有亮丽釉彩的青花磁砖,以及阿拉伯文或者几何图形的装饰。开放空间中,水是重点,通常花园中会有喷泉或水道,而建筑物前的水池则有创造倒影并结合光线运用的作用。


巴拉甘总是可以用一些可爱动人又不失风范的建筑语言,讲述关于孤独、恐惧、宗教、死亡——这些好像有点沉重,被阐述时总是令人感到无力的主题。而今,在极简风格盛行之后,洋溢无穷生命力的巴拉甘景观作品再度成为当代创作者的重要灵感来源。


把建筑放在最后压轴来聊,也是小编的私心。如果你也对那些充满个性语言的建筑空间感兴趣的话,不能错过这个国际“怪咖”级的墨西哥建筑大师哦!


嘉布遣会小教堂


1952年到1955年间,巴拉甘为圣方济会设计的小教堂,是他建筑生涯中一次巨大成功。他长期以来的宗教渴望,他的神秘倾向,特别是对殖民时期朴素的墨西哥修道院的热爱,都成功地汇聚到一起。


巴拉甘试图赋予这座建筑以宗教气氛,以便契合祈祷和沉思的僧侣生活。在光与色的交互作用下,小教堂罩上了圣洁的金色、橙色、黄色,升华出一种非凡的气氛。


墨西哥城卫星城塔


1957年,巴拉甘为墨西哥城卫星城设计了一组塔式雕塑。塔式雕塑由5个混凝土彩色高塔组成,塔的高度分别为57m、48m、48m、39m和34m,颜色曾改变多次,现在的颜色为红、黄、蓝色各1个,白色2个。



雕塑高低错落、色彩鲜艳、构图优美,塔式雕塑布置在城市干道的绿化分离带内,分离带局部加宽形成一个中心岛,雕塑恰好在视线的正前方。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


1967年,巴拉甘建成了建筑和景观方面最好的两个作品。圣克里斯特博马厩和Egerstrom别墅。地块内包括了这样一系列功能:住宅、马厩、一片供马饮水的水池、饲养的棚舍和草地,以及一片驯马场。


巴拉甘在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中,以现代的形式对记忆中墨西哥传统的农舍与庄园加以诠释。



场地的中间处,是一片有着两个洞口的粉色长墙,从牧场回来的马群跟驯养人可以从此墙通过。水面与土地持平的水池,可以让归来的马群戏水。水池是这个将近4000平米场地的中心,周围布置有一系列建筑空间,粉色的长墙,像一个绳结般将这些空间连结起来。而马厩的坡屋顶与其他水平向的线条,强调了整个空间的开阔感。


马厩粉墙



能读到这里的都是小编的真爱啊!


时间不早了,关于“神秘墨西哥”或者说“怪咖墨西哥”,小编就先聊到这里了。


世界如此丰满,墨西哥除了玉米、仙人掌,还有好多我们所未曾了解的,但却极其丰富的文化,也请你留言,把你知道的墨西哥讲给大家听哈。


今晚《夜读》互动


“神秘墨西哥”、“怪咖墨西哥”知多少?


晚安,好梦


【昨日夜读】

看完这12幅有趣的画,再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