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一位波兰诗人说:要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夜读君 国际在线 2018-11-30

去远方 / 生活的艺术 / 周末读诗



今晚《夜读》主题曲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高贵的快板


肖邦(1810-1849年)是19世纪波兰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不到20岁他就创作了这首著名的《E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隐藏的力量可见肖邦的激情,是青春、是热忱、是畅快,当然,还有一丝淡淡的忧愁。他以挥洒自如的“庄严快板”唤起我们兴奋,我们似乎听见了一切不平坦的、惊心动魄的感情倾泻。“耽于梦想、优雅、敏感、感情充沛、高尚”,舒曼为肖邦的协奏曲概括出这些美质。


1830年,《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在华沙首演后,肖邦便永远寄居他乡了。此后在离开祖国的日子,他思怀着故乡。1849年,他逝世于法国巴黎。年仅39岁。人们说,读懂肖邦就读懂了波兰,而了解波兰,就要认识肖邦。


波兰 华沙公园里的肖邦雕像


“去利沃夫,毕竟

它存在着,安静、纯洁

如一棵桃树。它在每一个地方。”


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与一片土地紧紧相连

无论你走得有多远,故乡就在那里

像一棵树静静地立着

每当风吹动树梢,熟悉的音符就会响起


在波兰音乐家肖邦39岁的短暂生命里

有一半的时间客居他乡


而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出生时

他便被迫离开他第一眼看到的故乡


今晚《夜读》

我们在“波兰味道”的音乐和诗歌中

体会一种“去国怀乡”的离人之愁

也尝试去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波兰诗人、剧作家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1945年,扎加耶夫斯基生于波兰利沃夫(今属乌克兰),出生后即随全家迁居格维里策。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诗歌的代表人物。1982年移居巴黎。主要作品有《公报》《肉铺》《画布》《炽烈的土地》《欲望》《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等。2004年,扎加耶夫斯基获得由美国《今日世界文学》颁发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扎加耶夫斯基是继米沃什、赫伯特、辛波斯卡之后波兰最杰出的诗人,波兰现代诗歌遗产最重要的继承人。2014年,这位享誉国际诗坛的波兰诗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做诗歌交流。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贴近生活真实,抛弃了语言中华而不实的成分,风格简洁、朴实,富于思想色彩。


利沃夫是扎加耶夫斯基的出生地,原是一个讲德语的小镇,雅尔塔会议后归属于前苏联,今属乌克兰。作者就是在这一年(1945)出生,故一出生后就同父母一起被驱逐回波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曾经故乡的记忆。


       


去利沃夫


(李以亮 译)


去利沃夫。从哪个车站
可到利沃夫,不是做梦,在黎明,露珠
挂在行旅箱,特快
列车和子弹头列车就要问世。匆匆
去利沃夫,白天或黑夜,在九月
或三月。可是,首先要相信,利沃夫依然存在,
在国界线内可以找到而不仅仅
存在于我的护照,高高的白杨
和槐树依然大声呼吸
仿佛印第安人,溪水依然嘀咕
黯然的世界语,草蛇仿佛俄语里
轻柔的标志,消失在
植物丛。打上包裹,出发,离开
不留痕迹,像一位虚弱的小姐
在正午消失。还有牛蒡草,绿色
牛蒡草的队伍,在威尼斯咖啡馆
画布下面,正下方,蜗牛谈论着
永恒。而大教堂高高耸起,
你记得,那么端正,一如
星期天,白色手巾和装满覆盆子的
吊桶立在地板,而
那时我的欲望还没有诞生,
只有花园,种子,和“安妮皇后”樱桃
琥珀以及令人捧腹的滑稽剧。
说起利沃夫,总是太多,没人能够
理解太阳炙烤下
每块石子的低语,夜晚东正教堂的沉寂
与基督教教堂全然不一,修士
一叶一叶,给植物施洗,它们却
没头没脑地生长,快乐弥漫
在每一处,厅堂,自动旋转
咖啡机,蓝色
茶壶,浆衣服的
浆,连绵雨点,玫瑰
刺。窗户边挂冰的黄色连翘丛。
钟敲响了,空气震动,女尼们的小纸袋
帆船似的飘向
戏院,这个世界有那么多
要在这一遍、一遍上演,
观众沸腾了,不愿
离开。我的姑姑们还不知道
我复活了她们,
而我如此确凿地活着,如此孤单;
仆人,干净,烫完了衣服,去拿
新鲜奶酪,里屋
带着一丝愠怒和巨大的指望,布勃佐佐斯基
作为访问学者到来,我的一个叔叔
不停地写着一首题为《为什么》的诗
献给全能的上帝,说起利沃夫
太多太多,它注满了容器,
漫过杯子,溢过
每一座池塘,湖泊,从每只烟囱
冒烟,变成火,风暴,
和闪电一起放声大笑,变得谦和,
转回家去,朗读旧约全书,
在小地毯旁的沙发上睡着,
关于利沃夫,有过太多太多,而现在
什么也没有了,它无情地生长
冷漠的园丁,像在五月一样,没有怜悯
没有爱意,剪刀
剪断了它,啊,等着吧,直到暖和的六月
和柔和的羊齿草一起,和无边
夏天的原野,也就是现实,一起到来。
而剪刀落下,沿着直线,穿过
纤维质,裁缝,园丁,检查官
剪断它的躯干和花冠,剪枝刀卖力地
裁剪,仿佛孩子的手工游戏
沿着纸上打出的鹿或天鹅的虚线。
剪子,削笔刀,剃刀狂戮,
裁减,弄短主教骄奢的
衣服,以及广场的、房子的衣服,树木
无声倒下,仿佛在丛林中,
大教堂颤抖了,人们互相告别
没有手绢,没有眼泪,如此干裂的
嘴,我不会再见到你了,如此多的
死亡,等待着你,为什么每个城市都要被弄成
耶路撒冷,每个人都成为犹太人,
而此刻,每一天,总是,
匆匆,打包,
屏声静气,去利沃夫,毕竟
它存在着,安静、纯洁
如一棵桃树。它在每一个地方。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是扎加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这个地球迎来新世纪的黎明之后所呈现的最有力的一首诗。在2001年“9·11事件”后第六天,著名的《纽约客》杂志在封底的位置发表了这首诗。这使得扎加耶夫斯基的名字一夜之间在美国家喻户晓。无数悲伤的美国人捧着这首诗祈祷,无数悲伤的家庭把这首诗贴在了冰箱上。


他以热情赞美的能力来对抗残缺、破碎和虚无,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黄灿然译)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想想六月漫长的白天,

还有野草莓、一滴滴红葡萄酒。

有条理地爬满流亡者

废弃的家园的荨麻。

你必须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你眺望时髦的游艇和轮船;

其中一艘前面有漫长的旅程,

别的则有带盐味的遗忘等着它们。

你见过难民走投无路,

你听过刽子手快乐地歌唱。

你应当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想想我们相聚的时光,

在一个白房间里,窗帘飘动。

回忆那场音乐会,音乐闪烁。

你在秋天的公园里拾橡果,

树叶在大地的伤口上旋转。

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和一只画眉掉下的灰色羽毛,

和那游离、消失又重返的

柔光。



9月,波兰的金色秋天已经开始了。去森林里,踩着金黄的落叶,漫步在秋日的暖阳里,这是波兰最诗意的季节,也是体会“文学大国”、“音乐国度”的波兰最好的季节。


【夜读精选】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为何全世界都着迷这个俄罗斯女人?

向北看,俄罗斯什么样?


加夜读微信:guojizaixiankefu 推荐你的选题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夜读】专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