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世界那么大!移民,梦在何方?

夜读君 国际在线 2018-12-01


美国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计划取消在美出生获公民权#,直言这项政策太过荒谬,必须要停止。☞ 在美国出生就能自动获得美国国籍?特朗普要说不!



叫停“出生公民权”,这可能是最狠的一招了。


然而众所周知,美国从建国伊始就流淌着移民的基因。自1868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颁布,“出生公民权”就已成为主流认知的美国移民政策。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移民“用脚投票”,使得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民目的地国家(据《世界移民报告2018》),也缔造了美国引以为傲的开放、包容的“熔炉”文化。



当美国不断筑起移民高墙,当“美国梦”仅仅只是“美国人的梦”时,“大熔炉”还会熊熊燃烧吗?回望美国移民路上的各国“追梦者”,他们的奋斗、狂喜亦或痛楚,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1


在美出生获公民权

源于一个华人百年前的奋斗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所有在美国出生或者入籍并接受其司法管辖的人,都是美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


这一条款被称为“出生公民权”。


1868年,当这一条款被写入美国宪法时,主要为了在美国内战后向被解放的黑人授予公民身份,保护黑人的平等权益。


后来这一条款与外国移民出生公民权扯上关系,与一位名叫黄金德的华人有关。


华人黄金德


黄金德出生成长在美国加州,但一次他从中国探亲返美时被拒绝入境。黄金德的案子后来打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1898年作出判决给予黄金德“出生公民权”,所依据的就是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


这一裁决巩固了属地主义的出生公民权,黄金德案为数千万人争取美国公民权铺平了道路,并在此后一直被当成权威判例引用。



承认所有在美国出生者享有公民身份成为主流认知。


2


1908年剧作《大熔炉》

美国“熔炉”文化的由来


回顾历史我们知道,美国本来是殖民地,是移民建国。但是先来者站住脚之后,就以“主人”自居,以后的移民政策由他们来定,二百多年来时紧时松。


“五月花”号并非从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只,但却是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一艘最为著名的船只。它以运载一批分离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和在该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



后来的移民都有一个“美国化”的过程,也就是向先来的主流同化。这种同化基本上是自觉自愿的,既是迫于生存的需要,也是自愿选择留在美国的结果。


美国号称“大熔炉”,来源于一名俄国犹太移民于1908年创作的一个剧本的台词。


那个时期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的新移民的高潮,大部分来自东欧、南欧和俄国,其中有大批犹太人。他们在文化、语言、宗教和生活习惯上与以前的西北欧移民差异很大,其母国更加贫穷,来到美国后备受主流白人的歧视,融合的过程也比较艰巨。但是他们大多数都热切地希望变成“美国人”。


《大熔炉》的剧本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主人公是一名俄国犹太作曲家,其理想是创作一部交响乐表达美国各种族和谐交融的意境,并且克服重重障碍同他的恋人,一位美丽的基督徒姑娘结婚。最后的场景是男女主角单独在曼哈顿的一所房子的屋顶花园,背靠自由女神像,激动地喊出“大熔炉!”和大段歌颂种族融合的台词。


美国的“大熔炉”之称因1908年的剧作《大熔炉》而开始流传。


据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观看了这个戏的演出,在包厢中大喝其彩。后来作者就把这一剧本献给总统。这出戏和老罗斯福的反应集中象征了外来移民急于“熔化”为美国人的心情和美国权势集团对移民“美国化”的要求。


3


林语堂《唐人街》

第一代华人的“美国梦”


受益于华人黄金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加入这个“大熔炉”。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唐人街》。小说刻画的正是来自中国的老汤姆一家在纽约唐人街同舟共济,艰苦创业的故事,展现了第一代中国移民的“美国梦”。


正如小说名,移民美国的海外华人也给这个民族“大熔炉”贡献了著名的“唐人街”文化。



故事以十三岁的主人公汤姆和妹妹伊娃跟随母亲冯老太远渡太平洋与在美国纽约唐人街的父亲冯老二、大哥洛伊和二哥A·T冯团聚讲起。


小说一开始就强调了“家”在人物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汤姆和伊娃来说,妈妈是他们的屋顶,而父亲是另一片屋顶。现在,整个家庭团圆了,他们也就拥有两片屋顶了。”


美国加州三藩市的唐人街建立于1848年,是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北美洲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


冯家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小小的洗衣店,全家人就靠这个洗衣店维持生计。我们来读一段汤姆初到唐人街时,对洗衣店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汤姆对新生活的热切期盼。


“洗衣店是一幢灰色的三层楼房,好像一块三明治般被夹在两幢红砖四层楼房之间。他们把住处安排在顶层,一共有三个房间和一个厨房,从厨房朝外看是一个天井,天井中什么都没有,只有几根晾衣绳。孩子们发现了通往阳台的楼梯后,就一溜烟儿跑到阳台上去了。这撞屋子的左边是一幢面临第三大道的房子的背部,汤姆从一个四楼的窗口看到一个女人在厨房中做刺绣的工作。另一个窗口则有个少女两手支着下颌在朝外眺望。那憧房子的后院,给人一种悠闲、和平的感觉。每家和每家之间,则用斑驳褪色的木板隔起来。右边邻居的后院里,有一棵瘦弱的老榆树,树上只有稀稀落落的树叶,汤姆在阳台上离这棵榆树的树枝只有几尺的距离,而这个阳台完全是自己的。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个阳台显得既安详又可爱,汤姆觉得好满意。”


这段对洗衣店的描述是整个唐人街景象一个小的缩影。唐人街仿佛是纽约这座摩登大都市里被独立划分的一片区域,由于这里的华人大多来自福建、广东等地区,所以这里的街区一直到现在都保留着上世纪福建、广东乃至香港的市井气息,与美国的西式和现代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的唐人街位于曼哈顿的行政区,市内有百家餐厅,鱼市场,据说最早的在这里定居的是一名叫“阿肯”的商人。


小说《唐人街》是中国最早的移民文学作品之一,而多年过去,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已形成了自己的规模,见证着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华侨在此聚居,同舟共济,互相帮扶,而对于并不住在唐人街的华人,这里也是寄托情感、延续传统的标志。


4


用艺术拼贴

真实的“移民”生活


移民他乡,一方面怀着奔向新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也有背井离乡带来的文化割裂痛楚和情感的失落。


当这些情绪与二战后西方世界(包括美国)资本主义消费时代下的物质主义迎面撞击的时候,一种名为“拼贴“的艺术形式被艺术家拿来对“移民生活”做了最真实的表达。


爱德华·保罗奇《我是一个有钱人的玩物》,1947年。这是第一幅完全由从时尚杂志上剪下的图像所组成的拼贴画。


美国经济的繁荣,大众文化的兴盛,以及高消费社会让包括拼贴画在内的波普艺术(Popular Art)潮流最终在美国达到高潮。而美国多民族“熔炉”文化的特质,使得“移民“主题拼贴画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


在21世纪的今天,拼贴艺术依然在美国盛行。下面这两位当代非裔艺术家的拼贴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非洲人在美国“大熔炉”里的生活侧面。


Njideka Akunyili Crosby《超级蓝色》,2016年


Njideka Akunyili Crosby是当今擅长使用拼贴手法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专注于现代的家居内饰、日常生活片段和社交聚会。


Njideka Akunyili Crosby《当一切进行的很好》,2017年


Crosby出生于尼日利亚,她在16岁时搬到美国,现工作生活于洛杉矶。


Crosby常常将尼日利亚政治人物头像、名人和流行歌星剪贴在一起成为背景,从中可以感受到她对本国文化的依恋,以及面对东西方两种文化混合时的错愕感。


Njideka Akunyili Crosby《正如我们所见,Jand的梦想》,2017年


另一位艺术家凯瑞·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也很擅长将西方现代绘画技法与黑人美学相结合。


他的拼贴画《过去的时代》以2100万美元的价格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落槌,是当今最高的在世非裔艺术家作品成交纪录。


凯瑞·詹姆斯·马歇尔《过去的时代》,1997年


马歇尔的画中常常出现理发店及俱乐部的场景,从历史上看,这些是非洲裔美国人交流娱乐的聚集地。鲜艳的海报拼贴和明亮的光线对比,无不映衬出这个民族欢快的文化属性。


在感受不同文化的冲突中,随之而来的还有情感上的撕裂。在马歇尔早期“隐形人”系列作品中,他将黑人画像中的肤色与黑色背景融为一体,体现了艺术家对种族歧视的暗讽。


凯瑞·詹姆斯·马歇尔《画家影子的自画像》,1980年


拼贴画将不同元素黏合在一起,既真实地反映出外来“移民”冲撞的生存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伤害的愈合,给予“移民”以情感的治愈。拼贴画为美国“熔炉”文化添上了温情的一笔。


5


移民不是抢工作

而是在创造工作机会


世界那么大!也许当你真的走过太多地方,看过太多风景,体验过一定的文化后,才会想明白自己的未来人生要定居在哪里。而“移民”他国,也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今年5月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18》,全面分析了当下的世界移民趋势。关于中国移民的数据是:


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移民输出国,近1000万中国移民生活在海外,其中仅美国就超过200万人。中国的海外移民大多是劳务移民。


报告也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国际移民的主体,而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于服务业。面对公众对国际移民存在的误解,一些人对待移民的态度甚至是惊恐的,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威廉·温斯回应说:


移民本身不是负面的,而是被不法分子利用,“罪名”却由移民背负。希望通过真实的数据告诉公众,“移民不是抢工作,而是在创造工作机会。”


移民,梦就在远方!


往期回顾

人人都在恐老?你其实在怕什么?
“被活着的人遗忘,才是终极的死亡”
叹一杯“下午茶”,穿越港珠澳大桥直达三地


左边进【夜读】专区,右边顺手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