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河漂流】黄河源头在即 “高反”难阻决心

2017-07-27 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
-- 导读 -

7月25日上午8点,纪念黄河漂流探险30周年溯源队从西宁出发,途径500公里的高原山路,达到海拔4200多米的青海玛多县,一路上,风景如画,引来了黄漂队员们驻足拍照。经历了一天的行程之后,下午6点,黄漂队最终抵达了青海玛多县,刚下了高速就遇到一位故人。

张洪兵:那年来的多,咱们河南队的,北京队的,安徽队的,三个队都来了,都在他这住过,那时候我们(水文站)就在黄河桥上。

之所以称张红兵为黄河漂流探险队的故人,是因为在1987年,代表河南黄漂队在内的三支队伍都曾在玛多县驻扎,而玛多县水文站的队长张红兵给予了他们巨大的帮助。

张洪兵:我们毕竟那时候年轻,主要给他们帮忙,那时候有个全国劳模,还有一个藏族职工,他懂藏语,做翻译。

袁世俊:所以我们一到水文站,就像到家了一样,到这吃住就跟到家了一样。

由于天色渐晚,简单的叙旧后,黄河漂流探险30周年溯源队赶忙寻找住宿休息的地方,因为此次玛多县之行对于溯源队的队员们来说,至关重要。

袁世俊:玛多县是我们当年漂流黄河必经过的地方,这个玛多电影院是我们3个队,每次到这个地方,我多次到这个地方纪念,就是我们到这个地方, 一要检验(队员)是否上源头,高度(海拔)4200多米,是一个检验身体状况很重要的关口。

袁世俊说,自1987年黄河漂流探险队首漂成功后,他们每10年就组织一次纪念黄河漂流探险活动,今年是第三次,几乎每次都有队员因为高海拔导致高原反应严重在此止步。那么,此次到达玛多县,纪念黄河漂流探险30周年溯源队的队员们能否克服困境呢?经过一夜的调整,7月26号一大早,溯源队30人中,果然有7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纪念黄河漂流探险30周年溯源队队员:昨天就吐了,今天感觉咋样,现在感觉脑子快炸了,还能上去不能,上哪去啊,上牛头碑,上4楼都费劲。

李晓建:感觉浑身恶心,后来又吐了,包括出汗,产生一种幻觉,睡觉的时候,睡一会醒一会,一晚上基本没咋休息。

张伟:我一听到这就感到有点害怕,就赶快去找他,一开门,他就站在门口,头疼的非常厉害,我准备让他下去,当时巴鲁就拿出来药,氧气,吃完以后,我说不行连夜把他送下去。

据了解,这次受高原反应严重的7名队员中全都是身体素质良好的年轻人,相反,溯源队的老队员们都没有受到高海拔影响。

黄毅:曾经经历过的,也来过,还有他脑子的意识,他一定要上源头,这是最起码的作为队员,老队员现在没有听到哪个有反应,都挺好。

为了顺利完成纪念黄河漂流探险30周年活动,避免发生意外,经溯源队决定,让7名受高原反应的队员先下海拔较低的玉树。


张伟:这几个人跟着大车,先到玉树,如果玉树没问题了, 27号不是接人, 还有人过来,要上曲麻莱,跟着车上,好不好,现在就这样定了,我们先跟着你们到牛头碑,不行,牛头碑晚上不再送人了,不送人我就待在牛头碑行不行。

汪洪青:因为这次来目的就是为了上源头,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个活动,30年我们来参加的话,非常有意义,如果到了, 近在咫尺吧,如果不上去肯定可惜了。

为了再给高原反应严重的年轻队员一次机会,溯源队决定改变计划,下一站全队前往离源头更近的青海曲麻莱县,暂住一夜,多给他们适应的空间。

巴鲁:我们做了两个预案,根据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和他高原的反应,我们可能还要留一批人,一部分人要上源头,一部分人要留在玉树,27号再休整一天,休整两天以后,估计很多队员都已经恢复了,这样我们争取更多的人 ,能上到黄河源头。

据了解,下一站青海曲麻莱县,那里海拔4600多米,比玛多县还高出400米左右,那么,7名高原反应严重的年轻队员能否经受严峻的考验,战胜自我?请继续关注黄河漂流30周年纪念活动黄河源头之旅。


更多精彩新闻,请锁定河南广播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每晚播出的《9号直播间》(首播19:05,重播次日12:50),热线电话0371-65791999,或0371-114转“新农村频道”。


猜你喜欢


9号直播间每晚19:05播出(热线:0371-65791999)

本期监制/张克宣  主编/武钊 

记者/陈坦 刘威洋

编辑/张晓夏 陈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