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婺源县城23公里的清华镇老街边,坐落着一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宋代古桥—彩虹桥,它是古徽州地区最长的廊桥,被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
▲廊桥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还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 图/穷游er 小脚吖旅行记
彩虹桥全长140米,名字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
整座桥没有用一枚铁钉,榫头之间用木楔牢固。从远处望去,彩虹桥的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半锐如斧面,后面平整,这样可以起到分解洪水冲击力的作用。
彩虹桥所在的清华镇历史也是十分悠久,唐代婺源建县时,县治就设在清华镇,彩虹桥就是当时饶州府至徽州府古驿道上的一座廊桥。
从这里东去北上,可以通达古徽州府,南下则便可到达景德镇。景德镇,被誉为“世界瓷都”,说到景德镇不得不提到青花瓷。2005年,伦敦佳士得卖出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当时的成交价折合2.3亿人民币,创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
▲难怪马未都先生说:全世界都喜欢用金钱来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青花瓷为元景德镇窑的代表瓷器,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元青花一反宋代所追求的含蓄美,开创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青花瓷器表釉面温润如玉,看起来优雅悦目,而且绘画层次繁多。
▲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 大英博物馆镇馆藏品 图/穷游er wy的马甲在13世纪初,蒙古帝国陆续征服了中亚西亚,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形成了汉文化、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蒙古族对器物的审美取向受伊斯兰文化影响,主要体现为尚白尚蓝等。千年不断的窑火铸造了景德镇陶瓷的辉煌,在元之后,青花也成为了明清瓷器的一种重要品类,景德镇也成为了当时与广东佛山 、 湖北汉口、 河南朱仙镇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
瓷器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最早途径之一,在英文中“瓷器”和“中国”都被称为China。想要快速的了解一种文化,逛博物馆绝对是一种绝佳的选择,中国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景德镇陶瓷馆,这里珍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佳品3万多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各个代表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瓷器百科全书。”
所以来景德镇的第一站不妨来这里转转,当你了解完整个瓷器的历史以及分类再去逛其他地方,绝对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体验。
景德镇名称的由来和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有关,北宋年间,宋真宗赵恒听闻昌南镇所产的瓷器光致茂美,于是把自己当时的年号景德赐给这个小镇,景德镇也是历史少有的以皇帝年号封镇的地方 。
▲北宋时,景德镇湖田窑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图/穷游er 一丢丢铜钱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时的元政府在景德镇设立了一个重要机构——浮梁瓷局,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所为皇室服务的瓷局。
我们都说陶瓷陶瓷,陶与瓷其实是两种物品,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吸水率高于瓷器,像我们熟知的兵马俑和唐三彩其实都是陶器。
▲ 三彩载乐骆驼俑(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穷游er myamnesia陶器所使用的是粘土,瓷器所使用的为瓷土,一般也叫做“高岭土”,名称由来于景德镇的高岭村。
▲在景德镇利用优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与本地的瓷石混合的“二元配方法”,也造就了中国制瓷的里程碑。图/穷游er 小砖头up
这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造型大气而不失精致,整体看起来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富丽雄浑。
▲元青花是收藏界公认的世界最稀有瓷器之一,它存世量极为稀少,全世界现存的元青花不超过三百件,件件价值不菲,动辄过亿。图/穷游er 小砖头up
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堆堆捆绑起来的柴禾,这其实叫马尾松,是以前窑洞烧瓷器必备木材原料。
进入古窑开始,就能开始深入且全面了解整个的制作工艺了,在这里可以看到从拉坯、印坯、挖足、施釉等工序的一一展示。
瓷器发展到宣德年间,出现了一种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品种—斗彩,斗彩虽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其中以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
▲斗彩是先用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图/穷游er 小砖头up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也是世界陶瓷史上最为声名显赫的宫廷瓷器。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只品相完美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 亿港币的价格成交。
到了康熙年间,能撼动青花瓷霸主地位的瓷器—粉彩瓷出现了!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 图/上海博物馆
雍正时期粉彩瓷进入到了鼎盛期,粉彩是清代陶瓷史上的重要品种之一,粉彩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2010年英国拍卖行拍出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转心瓶”,以折合人民币5.54亿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当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在窑洞区域,我们可以了解古老的窑洞如何将这些已经制坯成形的制品,通过高温烧制成独具匠心的瓷器。
整个博览区内环境淡雅,漫步其间,处处流淌着一种瓷之韵。
值得一看的还有景区女子瓷乐队演奏,这支乐队所用的乐器全部都是用景德镇的瓷器做的。
图/穷游er 小砖头up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位于祁门、休宁、婺源、浮梁四县交汇处。
或许和江南那些赫赫有名的古镇相比,瑶里的知名度没那么高,但却是一处难得的清静之地。
这里群山环绕,小桥流水,远离尘世喧嚣,有着“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图/穷游er kacyer在路上
古镇中还保有大量清代民居,以及古桥、古码头等,东埠古渡位于高领山下的洞河岸边,是明清时高岭土的集散地,后来因运输繁忙发展成街,为浮梁四大古街之一。
唐朝时,浮梁是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白居易就曾写下“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县衙,历史上的景德镇曾隶属浮梁县管辖。
在古代,县令都是七品官,只有浮梁县令例外,史料记载,唐朝时,玄宗李隆基任命五品官柳国钧为浮梁县令,自此以后的1300年中,浮梁知县多享受正五品待遇。
▲浮梁古县衙也是历史上由皇帝钦定的全国唯一一个五品县衙。图/穷游biu主 郝地瓜红塔是浮梁县古老与文明的象征,它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也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第二年,至今已有1055多年的历史,传说这个塔还曾救过朱元璋一命。
元末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曾多次交战,一次他被陈友谅的军队一直追到浮梁,走投无路看到这座红塔就钻了进去,追兵追到这儿,看到入口全是蜘蛛网,猜想肯定没人就没往里搜查,于是朱元璋便躲过一劫。
▲后来,朱元璋封此塔为“大圣宝塔”。它也与西安的大雁塔、开封的铁塔、安庆的镇江塔、南京的灵谷塔、苏州的木塔、杭州的六和塔齐名,称为我国七大宝塔之一。图/摄影师马骅
在距离县衙20公里的寒溪村,从5月1日到6月1日,一场乡村艺术盛事—“艺术在浮梁2021”将会在这里上演。
届时5个国家,20余位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创意人汇聚于此,他们将利用闲置民房、废弃仓库、荒废空地和茶山创作作品,打造艺术场景化,生活艺术化的村落,这也是由北川富朗担任顾问的“大地艺术节中国”的首个落地项目。
▲艺术需要在实地空间里进行感受。比如,脚踩大地的感受、锄草的气味、光线等等。——北川富朗 图/异想社
去过天津的人都会被一座造型奇特的房子所吸引,它就是位于赤峰道上的瓷房子,满墙瓷器极尽奢华,令人眼花缭乱。
景德镇新平村的余二妹在天津看到瓷房子后,感概之余不禁发出疑问:“景德镇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竟然没有一座像样的瓷房子。人家(天津)也不跟瓷器打交道,为什么人家要建一个瓷房子?”余二妹出生在1930年,从12岁开始,她便从事陶瓷工作,可以说是一辈子都与陶瓷打交道,半个多世纪的陶瓷情结让老人在看到天津瓷房子后产生了造瓷宫的念头。
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老人已经80岁了,她的想法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老人没有放弃,花费5年的时间倾注6万件瓷器,用光所有积蓄,终于在2015年的时候,瓷宫建成了。
新平瓷宫外形是参考福建土楼的样式,内部一共三层,分别放置青花瓷、颜色釉、玲珑瓷、粉彩瓷,完美地将景德镇四大名瓷融入其中。
老人说:“我这一生,就是在陶瓷里面闯,跟陶瓷结缘很深的。以后老了,我也要在这里,埋在这个山上。”
这种坚韧的性格仿佛天生就被刻在了景德镇人的骨子里,正如这里的人们对瓷都的千年守望,生生不息。
陶溪川是一座由瓷厂改造成的街区,完整地展现了景德镇陶瓷近现代的工业场景。每周五、周六晚这里都有创意集市,无数青年创业者和手艺人在街区里摆摊。
对怀揣陶瓷梦想的年轻人而言,这里是陶瓷文化的聚集地,也是创意的碰撞地。景德镇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已经1600多年,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景德镇这样,以一种产业支撑了千年,不灭的瓷魂一直是这座城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