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含福利 | 听毕淑敏讲述『非洲之傲』上的那些故事

2016-03-08 毕淑敏 穷游网
 

我的生命日历越来越薄,总有一天会露出封底。不过,偷偷告诉你,我早在年轻的时候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偷看过,从此便再无恐惧。旅行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没有听到过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              

               


Part1 什么才是真正的奢华


原本以为金子是奢华的,比如迪拜的帆船酒店内冲水马桶的金按钮。跑过去特地一看,那金按钮由于摸得人太多了,以至斑驳掉色,失却了黄金的华美,露出了黯淡的麻点。以为钻石是奢华的,比如镶在王朝权杖上的巨大艳钻。到了伊朗听人细讲,才知晓由于争夺它的光芒,引发了战争致血流成河。再如高楼大厦是奢华的,全世界都在努力建造最高的摩天楼。在台北,听到当地朋友不无惆怅地说道,101大楼曾经是最高的,现在已经降为世界第四了。又比如满汉全席是奢华的,找到极其稀少的食材再用极其繁复的方法烧制出的菜肴,单听那过程就令人动容。不过,据有幸吃过的人说,头十道八道菜还能分辨出滋味,再往后,就都是一个味了。我孤陋寡闻,但也曾见过把大象鼻子切成极细的肌肉缕,再用冬笋丝捆扎成稻秸状,然后油炸再加烹浇酱汁……听完主人略带显摆的介绍之后,我的筷子掉到地上。


还有近年兴起所谓的低调奢华——一次到某位朋友家做客,在洗手间里,她指着放香皂的精细小盘子说,这个是宋代的瓷,在拍卖会上,会值多少多少多少万元,搁在我家,便是寻常,只配盛些杂物。我吓得忘了从幼儿园起就牢记的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之训,欠着身子离那小碟十万八千里地用清水草草冲了几下手指,慌不择路地逃出了厕所。


我一普通凡人,在我有限的见识里,以为以上种种,便是奢华了。


在“非洲之傲”上,渐渐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奢华。




不过此刻,还是好好体验这份难得的时光和旅途中的种种遇见。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奢华,而是火车沿线的风光,再有就是“非洲之傲”上的人了。


列车长啊,服务生啊,修理工啊,应该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在他们的脸上,永远带着礼节性的微笑。我想说,我和别的客人不一样,我也是受苦人出身,咱们是同样的劳工阶级。但估计他们不信,职业的训练让他们把客人们当作另外一个品种,鸿沟无法只凭几句告白填平。假如我们在列车的走廊相遇——不管“非洲之傲”多么豪华,走廊的宽度也还循着绿皮火车的前世尺度——两人相逢若要通过,必得每个人都壁虎似的贴向自己那一侧的墙边或窗户,来一个亲密的擦肩而过。



在“非洲之傲”上,如果客人和工作人员相遇,工作人员会微笑着在第一时间向后退去,一直退到他刚刚走过的两节车厢连接处,闪出道路以供客人顺畅通过。在我的习惯中,两个人都挤一挤,片刻就解决了矛盾。如果其中一个人抱着东西(“非洲之傲”上的服务人员常常要运送饮料、需要洗涤的衣物、打扫卫生的工具等等)实在难以通行,那么本着轻车让重车的原则,空身的人应该谦让负重的人,主动退回车厢交接处,让负重的服务人员先过。


但是,轻车让重车的原则在“非洲之傲”彻底失效,取而代之的规矩是服务人员永远谦让客人。无论这个客人多么瘦小灵巧,无论工作人员负载多么沉重,都是工作人员避让,让客人可以无拘无束地通过狭小通道。


我总是没法说服自己遵循这一客人优先政策。狭路相逢时刻,我会首先停下脚步,然后向后退去,示意对面负重的服务人员先行通过。然而,他们坚辞不从,总是固执地示意我先走,以至我发现再坚守下去,只会让对方在列车的颠簸中更长时间地负重等待。我只好抱愧地快步走过通道。这就是“非洲之傲”的秩序,它的背后是等级制度挥之不去的暗影。




客人们之间倒是谈笑风生,毫无芥蒂。旅客大多为老年夫妻。列车就像一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互相之间会走动,但来往并不频繁。基于西方人的礼仪,也不会邀请对方到自己的车厢做客,最多的接触地点就是餐厅和观景车厢了。


观景车厢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家的公共大客厅,近似三面通透的阳光房(不透光的那一面是列车的连接处)。巨大而舒适的沙发像被晒暖了的海浪,簇拥着旅客们慵懒的身躯。饮品丰富,服务生随侍左右。在这里可以深切感受到火车的速度,你可以细密地观察世界,但这个世界却拿你无可奈何。你在持续向前,世界飞速退后。



Part2 这是我的第113个国家




某天我在观景台上,遇到了史密斯先生。因为不是必须穿正装的场合,他穿着藏蓝色条纹背心、淡米色的冲锋裤,略显佝偻的身材,显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干练。


你可能要说,干练还分时宜吗?什么人干练不都是好现象吗?关键是我已打探出来,史密斯先生是整个“非洲之傲”列车上最老的乘客了,整整87岁。我深深记得中国的古话——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都马上要近90岁的人了,中国话里已经没有形容如何对付这个年纪旅行者的话语了。估计要是强行编一句的话,该是“九十不留言”了。相互谈话都要小心谨慎啊,一句不合,老人家躺倒在地、口角流涎,你就脱不了干系。


史密斯先生的干练,让人打消了这个顾虑。我说,您走过多少个国家了?


他眺望着远方说,哦,很多很多了。包括你们的国家,中国。


我点点头,这个列车上的驴友都是旅行者中的老饕。中国是他们的必游之地,所有人都曾告诉我,嗨!我到过你的国家。


我说,您对中国有什么印象?


他说,中国很大,所以一次是逛不完的。我从60岁开始,大约每隔五年就要到中国去一趟。中国的变化太大了,我有时拿出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一对比,简直以为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国家。


我说,别说您五年去一次,我就生活在中国,有的时候那变化也快得让我不认识。史密斯先生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中国是独一份。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希望是好的吧。作为一个旅行者,我们没有资格对所在国家的人说三道四,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


我把话题又拉了回来,您到底去了多少个国家呢?


他说,这个不好说。如果只是数护照上的印记,我已经到过113个国家了。


我说,什么叫只数护照上的印记?


史密斯先生说,比如我们这次经过津巴布韦,海关在我们的护照上打个戳子,这就是印记了。但是,我们对津巴布韦了解多少呢?我们只是乘飞机浏览了维多利亚瀑布,在赞比西河上划了划船,凭吊了一下大英帝国的利文斯通博士……当然,有的人还逛了逛国家公园,买了木雕或一些特产,但是,你对这个国家真正了解多少呢?除了酒店以外,你到过普通人的家吗?我不敢说完全没有,但真是非常匆忙。这在我的记录中,就算是只有印记的国家。如果像对中国那样比较多一些的了解,在我看才算是真正到过。


我不禁肃然起敬,想起了咱们盛行的欧洲11天13国旅行,估计在史密斯先生这儿,连印记也算不上了,只能是风掠。我按捺下为国人匆忙旅行的辩解之心,问道,那么您可以算是到过的国家有多少个呢?


他说,大约有90个国家吧。


我说,您可以说说名字吗?


史密斯先生微笑起来,说名字吗?记不全了。我看到很多旅行者津津乐道他们走过多少个国家,把那些国家的名字像食谱一样挂在嘴上。他们积攒抵达过的国家名称,就像小孩子在储钱罐里不断投下硬币一样。对我来说,那些国家的名字并不重要,我也没有特意计算过。走过,看过,就是全部,计算是多此一举。记住每一个城市、每一顿餐饭,就算是美食美景,也没有必要,是微信时代的无事生非。随着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国家之间的区别并不重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人,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所以,这个世界才是有希望的,对吧?我要用我的时间,赶快去看看没有去过的国家和城市。看看蛮荒,察看文明与野蛮,把人生快乐地走完,然后到达最后的目的地——天堂。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并不看我,而是看着远处。目光也不聚焦,散落在车尾处的大片弧形区域,好像一部老式雷达在扫描。


我大声说,您讲得可真好!


我的话被汹涌向前的气流甩在了铁轨上。



Part3 她在天堂微笑




甫一上车,客房的桌几上放了一份花名册,上面录有全车客人的姓名、国别、在“非洲之傲”居住的门牌号……想起座山雕的联络图。其后的几天,很多人怀揣着这张纸,在观景车厢聊天或就餐的时候,打过招呼之后就拿出纸来,边看边说,嗨!你好!我知道你是某某了,我知道你来自哪里……由于旅客们老态龙钟者众,很多人都要戴上老花镜仔细打量。每当看到这种情形,就想起一个词“按图索骥”。

 

一位老妇人第一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开普敦启程之时,来到火车站的专属候车室,迎接我们的是鲜花、香槟酒、现场乐队的奏鸣曲,还有工作人员的笑脸和罗斯先生彬彬有礼的握手……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我的目光被这位苍老的妇人夺去。她戴着一顶淡粉色大宽檐缀满花朵的帽子,身穿复古的高贵蓬蓬衣裙(不知道裙撑里有无鲸鱼骨?),显出不可一世的矜持,像刚喝罢下午茶从宫廷油画中走出来的老夫人。恕我直言,这略略带点儿戏剧性的滑稽。老妇人不看任何人,独自摇着长柄羽毛扇,款款而坐。要知道,天气可一点儿都不热。

 

我在乘客花名册上难以确定这位老妇人的姓名。英国客人里没有这么大年纪的妇人。在车上乘客中年迈的女人里(我估摸着她有70岁了吧),有好几位都有可能是她,但无法确认。第二天,她又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一次,她换了新的服饰,依然是复古情调,依然有大檐帽子,帽子上依然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第三天,还是如此。老妇人无论是就餐还是下车旅行,都是独自一人。于是,我就在单独居住的访客中搜寻,很快,我锁定了一位德国女人,姑且称她为珊德拉夫人吧。

 

某天下午,我终于找到了和她拉呱儿的机会。正确地说,是在一片绿草地上喝下午茶,这是列车行进中的短暂歇息。无微不至的“非洲之傲”员工,在客人们下车的同时,将轻便桌椅和饮料茶点带来。客人们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怀抱中散步,微微出汗时,服务员们就手脚麻利地把便携式桌子支了起来,椅子调到最舒适的角度摆好,咖啡和红茶恰到好处地煮沸,散发着醇香。精美的小点心在晶莹的托盘中摆出雅致造型。

 

珊德拉夫人托着咖啡杯盏走到我的桌边,颔首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哦,欢迎。请。我说。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珊德拉夫人特立独行,不喜被人打扰。她年轻时应该是个美人,岁月无情地掠走她的美貌,但还是仁慈地把优雅的身段留给了她,成了一个质地坚硬、结构紧密的老女人。从她能妥帖地揳入那些对女子体态要求极严格的旧式贵族女装中,可见一斑。现在她主动表露出攀谈意愿,我是巴不得的。

 

老妇人坐下来,她穿着淡粉色的及地长裙,唯一露在衣服外的手腕,舒展出平滑曲线,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镀金的杯柄,缓缓地把杯子送到嘴边小口慢饮。她边喝边平视着我,面带礼节性的微笑,但眼神是犀利的。她说,我喜欢喝黑咖啡。你呢?中国茶?

 

我碰碰面前摆着的白开水,说,午饭之后,我就不敢喝茶和咖啡了,怕晚上失眠。

 

珊德拉夫人说,失眠?你看起来身体不错啊,也很年轻。

 

我说,谢谢。不过,的确是不年轻了。

 

珊德拉夫人摇头,显出霸道的样子,道,我说你年轻是有理由的。

 

我心想,她很可能要倚老卖老了,大约会说出,在我面前,你还是年轻之类的话吧。我虽然不能问及她的年龄,但抵近一观察,她应该是靠80岁上走的人了。

 

珊德拉夫人说,我说你年轻,是因为我看到你在运动和感觉热的时候,脸上还会出现一些红润。而真正的老人,是不会出现这种血脉涌动的红润的。除非他患了高血压。

 

我不由得笑起来,为了她这英式幽默,虽然她是德国人。

 

我说,几天以来,我有一句话,一直想告诉您。

 

哦?什么话?请讲好了。她有些好奇,蓝色的眼珠由于苍老,显出一种略带瓷白的浑色。

 

我说,我很喜欢您每天穿的衣服,别致美丽,有一种上个世纪的味道。

 

她竭力睁大眼睛,假睫毛根根翘起,显出非凡的专注,说,哦,我以为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呢,没有人告诉我!原来你都看在眼里了,你能这样说,我非常高兴。

 

我说,您会这样每天换一套,一直换到我们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吗?

 

她稍稍得意地说,看来,你是很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喽?

 

我说,是的。我们就有眼福了,像在观看一场古老的贵族服装秀。

 

她半侧着脸,目光看向远方,点点头说,唔,我也很想这样。

 

我接着说,想必您一定带着几只巨大的箱子,除了这些美丽的服装,和它们相搭配的帽子、羽扇什么的,也都很占地方。

 

珊德拉夫人突然伤感起来,忧郁地说,我不能每天换一套,因为我没有那么多套衣服了。

 

我说,那您可以轮换着穿,每套衣服我们只能看到一次,会看不够的。

 

我说的是心里话,在这辆老掉牙的古典列车上,看到穿着维多利亚时代服装的老妇人蹒跚走动,本身就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珊德拉夫人打开双肘,微笑着说,好的。我会把你的这些话转达到天堂。

 

我一时摸不清她话里的真实意思,轻声重复:天堂?

 

珊德拉夫人毋庸置疑地说,是的,天堂。我这次旅行所穿的所有古典主义服装,都是我母亲生前穿过的。她是一个英国人,已经迁往天堂很多年了。

 

我抑制住自己的惊讶,尽量语调平和地说,您母亲是位美丽的女子,而且您的身材和她非常相仿。这些衣服好像是专门为您定制的一般。

 

珊德拉夫人啜饮着浓浓的黑咖啡说,我想,我母亲一定喜欢她那个时代,不然她不会做了这么多套精美绝伦的衣服。上帝赐予我和母亲一样的身材,我就穿着她的衣服,用她喜欢的方式来旅行和游览,这就等于延长了她的生命。

 

我用这种怀念方式,让她在天堂微笑。





Part4 列车上的十条纪律


突然列车长召集大家,有话要说。

 

列车上大家蜗居各自房间,难得有欢聚一堂的时刻。黑人列车长戴着雪白的巴拿马帽,风度翩翩地端着香槟,和大家一一碰杯,然后郑重地开始宣布乘车纪律

 

第一条,各位要于发车前一个小时到达“非洲之傲”私家站台或专属候车室。不要耽误发车仪式和讲话。

 

散坐在周围的客人们微笑起来,我们已经上车了,列车长,你就不要本本主义了。

 

第二条,吸烟的客人只可以在自己的包房内和雪茄吧解决问题,公共区域是禁止吸烟的。

 

第三条,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不可以在公共区域使用,只可在包房内使用,以免破坏列车整体的复古氛围和打扰其他乘客的旅行。

 

其实在出发前发给我们的注意事项里,已经注意到这条了。此刻听列车长郑重其事地宣布,更显得非同寻常。我想一般的隆重场合,只是要求大家把手机调到静音,不发出声响影响其他人即可。“非洲之傲”可真够牛的,干脆让手机、电脑这类高科技的东西玩失踪,不允许它们抛头露面,以防毁了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复古气氛。是啊,100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若出现电子产品,真是穿越。




第四条,晚餐时需着正装。

 

我对这一条噤若寒蝉。拜托老祖宗的丝绸,让我可以体面过关。


第五条,在公共区域不要大声喧哗,注意礼仪。列车上可以提供熨烫衣服的服务和有限的洗衣服务。

 

第六条,乘客在享受服务和服务员打扫房间时不用付小费,为了表示谢意和礼貌,可在下车前统一把小费放入房间内有列车长署名的信封,并亲自交给列车长,也就是我。说到这里,他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

 

第七条,早餐、午餐和晚餐开始前,会有人在您的包厢走廊摇响铃声,各位客人在听到铃声后,就可以前往餐车用餐啦!




第八条,当您离开房间或列车停车时,请务必关上车窗并拉下百叶窗,以防从火车外窥视到您的贵重物品。当然,这个窥视者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大猩猩或狒狒。

 

说到这里,可能是为了提醒大家对此问题要高度重视,戴着巴拿马凉帽的黑人列车长抬腿一跃,箭步跳上了庭院中的白色铁艺桌子,站在上面继续演说。

 

客人们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反应过来,对列车长的幽默报以掌声,表示记住了列车长的叮咛。

 

第九条,列车上设有小图书馆、小商店、雪茄吧等设施,您可以在那里阅读、购买和吸雪茄。休闲车厢和列车尾部带有吧台和观景台,很适合大家放松和聊天,结识新朋友。列车上任何一种酒水,都可以随意免费享用。

 

听到这里,我不禁深叹一口气。我是个滴酒不沾的人,对此福利只有望洋兴叹了。

 

第十条,请注意您的房间里窗子旁的桌子上,会有一个文件夹。这个夹子里有“非洲之傲”列车的创始人Johan Vos亲笔签发的您乘坐这一豪华列车的证书。一定要好生保存,下车的时候要记得带回你们的家乡,留作纪念。

 

第十一条,非洲的太阳十分厉害,您下车游览时,请注意一定涂抹防晒霜并戴上帽子。

 

什么叫奢侈?这些注意事项多少说明一点儿问题。你要模仿远去的尊贵,就要暂且放弃原有的生活角色,潜入19世纪欧洲宫廷生活之水,享受旧式的无所事事和尊贵与从容。你时不时会有点儿恍惚,隔三差五地出现微错乱,但又异常真实。



Part5 旅行是什么呢?




上车。又要出发了。

 

这次我注意到五扇窗户的玻璃中央都雕有一只小鹿。服务员告诉我,这个车窗玻璃是特制的,除了有罗斯火车公司的标记外,还有防止眩晕和不适的作用。

 

我的目光透过小鹿的四蹄,在荒凉的非洲大地上不断地移动着焦点。身体以机车的特定速度在匀速前进着,你几乎以为自己已是这个钢铁怪兽的有机组成部分,天生就能用这种速度行进。类似开普敦桌山的地质结构在窗外层出不穷。如果说开普敦的桌山被称为上帝的餐桌,那么现在窗外鳞次栉比的大大小小的类桌山、准桌山,简直就是上帝的食堂,或者说是上帝的美食一条街了。

 

打开车窗,大自然的气味扑面而来。森林的冰冷潮湿气味,天空的辽远空旷气味,野花稍纵即逝的清甜,牧场的牛粪味,腐草的暖腻气,煤火的硫化气……窗户就像是气味和光影合谋的舞台,瞬息万变地演奏着原生态的大合唱。


整个火车的最末一节车厢是休息厅和观景台。休息厅里有一个吧台和服务生,随时免费提供各种饮品。这节车厢的窗玻璃更是大得异乎寻常,你可以坐在沙发里,尽情欣赏窗外景色。太阳就要下山了,落日浩瀚的光芒把远山修剪成黛青色的轮廓,天际中的云团正试图越过戴着最后一抹金色的山丘之巅。

 

休息厅的尾部是一扇落地玻璃门,我推开玻璃门,顷刻便置身于车外的廊中。视野在这里无拘无束,毫无遮拦。车廊有宽大的木质长椅,你坐在上面,探出身体,风像鞭子一样抽打在脸上,好似骑在龙的背上。



旅行是什么呢?

 

所谓旅行,不但指身体的空间移动,更是心灵的飞翔之途。墨西哥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说过:“旅行的愿望,在人身上是与生俱来的。谁要是从未萌生过此念,那绝非人之常情。每次旅行向我们展现的国度,对全体造访者来说,原本是同一个,可是在每一位旅行家的眼里,却又有见仁见智的不同。”

 

此时此刻,观景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

 

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个人。

 

其实,旅途上没有真正的独行。即使周遭没有人,还有非洲的原野,还有飞驰的机车,还有不时鸣响的汽笛,还有无数的故事。就算这一切都没有,那我还有自己同在。





本文节选自毕淑敏《非洲三万里》

评论里一句话分享你印象中的非洲,

我们将于本周五随机选出15位朋友送出这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