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尬剧|一个明星的人设崩塌
原本想至少看过一半再写这篇文章,扛过雷人的前两集,还以为剧情会慢慢好转,但是看过678集后,我发现这部剧竟然与电影《我是山姆》(I am Sam)的剧情高度重合,在此弃剧。今早,手机里蹦出一条新闻,题目是“导演为《深夜食堂》道歉:黄磊和我都无法接受广告”,导演蔡岳勋将黑锅甩给广告商,称自己与植入无关。
与此同时,有大量水军开始涌向知乎、微博和豆瓣,高呼“5星泪点”,刷高评分。面对黄磊的不回应,以及多篇“起低至少19家广告商”的帖子,突然想起蔡岳勋在拍摄流星花园时的一句台词: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曾经提到黄磊,后面总会加上老师这个称呼。至少在几个月前,黄磊老师还是人民心目中的优秀演员;曾经还是个不错的歌手;他可能还是某学院表演系的良师益友;也曾是多数女性心目中的好父亲、好丈夫形象。虽然这些称号的真实性都无法一一验证,但是他的外形和人设,的确给了我们这样的联想。
直到有一天,黄磊好像迷上了做饭,以及日本影视剧。
做饭不难。做好饭,当一个电视厨师,多少还是有些难度的。这几年饮食是大IP,很多明星都喊着自己会做饭,想做饭,从《星厨驾到》,到《十二道峰味》、《创食计》等等一众美食节目中看,这些操起厨具的明星厨师们水准也是参差不齐。
烹饪水准当然不是衡量剧集的唯一标准,故事和人设,也相当重要。谢霆锋用励志的烹饪态度,度过了人生剧的转折点;林依轮做菜不差,他的节目实用、亲民,也符合了很多人对他的认识;《拜托了冰箱》是明星闲聊式的综艺,有点恶搞,却也带给人们日常生活的趣味。黄磊的形象居家,反而让人觉得会做饭是他是应具备的基础技能,是他日常生活的延续。在观看了黄小厨的公号、《黄小厨的春夏秋冬》、《向往的生活》、《穿越吧厨房》之后,深感这个人设对于“好男人”身份的卖弄,泛滥的亲情和情怀甚至加重了厨师的“扮演之嫌”。
熟悉日剧的都知道,《深夜食堂》起初是安倍夜郎的漫画,讲的是一位大叔,独自经营着一家只在深夜迎客的小饭馆,菜单只有豚汁套餐,每位客人限点三杯酒,他面有刀疤,却善良、温和、治愈,低沉的嗓音说出一句,“欢迎光临”,几乎可以俘获客人的心,任由他们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日本版的电视剧开播于2009年,小林薰是男主,常见松重丰、小田切让等实力派演员出入食堂。剧中,几乎每道菜都饱含着丰富的故事或是平凡人生哲理,这些看似日常的小故事,总是让观众流泪簌簌。在外滩画报2012年的一篇采访中,小林薰曾经对记者说过,无论是切成章鱼形状的香肠,还是撒着柴鱼片的“猫饭”,《深夜食堂》的料理对于日本某一代人来说都是能唤起回忆的料理,那是在单身时期,或是非常贫穷的时候,随便凑几道食材临时做的饭。现在,这代人或许已经在社会上拥有了一定地位,但如果他们在饭店看到这样的料理,想必一定会点来吃吧。
日版《深夜食堂》剧照
想必,黄磊也是《深夜食堂》的观众之一。
本周一,黄老师领衔主演的日漫改编电视剧《深夜食堂》迎来了首播。连续四天,这部剧几乎在豆瓣上刷低了有史以来最差的热门影视剧纪录,5万多用户给出2.3分的评价(2分为最低),近九成观众给出最低分一星(2分),打出高分的用户几乎不敢在页面里开口评论,更有网友喊出给零分或者负分的要求。如果说豆瓣只是小众观影者的聚集地,那么北京卫视收视0.5,浙江卫视收视0.48也并非好成绩,视频网站累计播放量2800余万,与和同期播出的《楚乔传》、《夏至未至》等剧相比处于明显的下风。黄磊不止是这部剧的演员,也是这部中文版电视剧的“始作俑者”。有公号显示,黄磊在2015年注册了一家公司,以近4000万的出资占有该公司65%的股份,而这家公司先后投资了黄磊亲自导演,翻拍山田洋次电影《家族之苦》的《麻烦家族》,以及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中文版《深夜食堂》。
今天貌似被水军刷上去0.1分
第一集中,或许是大半夜跑去居酒屋吃老坛酸菜泡面,且演技尴尬的三姐妹,直接引爆了观众。很多人想起了《麻烦家族》中过度植入的外卖广告。在电视剧里,方便面的海报比比皆是,“女博士”介绍完酸菜营养价值,黄磊还要拿着印有酸菜logo的罐子在镜头前定格数秒。有网友指出黄磊“圈钱”似乎并非空穴来风,根据网络资料显示,在2016年福布斯中国明星收入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黄磊以2150万元位居第58名,在2017年,界面联合今日头条等多家互联网、金融、传媒资本联合推出的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榜中,黄磊则以6940万元位列第46名。黄磊在影视作品中连续不断的植入,这种人民币玩法,让这部剧之后或许可能出现的亮点变得微弱。
中版《深夜食堂》中的泡面三姐妹
当然了,烂电视剧绝不是黄磊的专属,毕竟“抗日神剧”、“宫斗剧”、“婚姻与家庭题材”早已分了几杯羹,而真正让黄磊成为“反智高手”的,是他越来越不清晰的人设。在综艺节目的“萌叔”、“好丈夫”、“好父亲”角色之余,黄磊给自己开设了“美食达人”、“文青厨师”、“情怀高手”等角色,然而团队单薄的编剧能力,只能让他力不从心,于是这些身份纷纷成为幻影。当黄磊决定成为中国版食堂老板的时候,这个模糊的人设,将小林薰塑造了近十年的“憨厚、礼貌又有故事的神秘厨师”彻底改为,一头油光,一脸市侩,一嘴话痨的黄老板。自此,一场注定尴尬的剧集就这样诞生了。
被打成史上最低分电视剧,是因为黄磊招惹到的不止是一群栖息在豆瓣的影视剧精英,他甚至伤害到了很多只是看过《深夜食堂》的人,对于美食剧,有些观众对于情节和菜式都已经烂熟于心,对于饮食类影视作品,观众早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审美体系和情感观。当这些人看到有人粗糙的复制起这治愈剧中的经典时,结果可想而知。
治愈剧的精髓是细节。“日版的观看过程是从肚饿到泪崩,而中版的几乎是从反胃到笑尿”。黄磊“小白兔式”的演技,和众人在剧中如同都市言情戏的乏味表演,架空了部电视剧。说实话,复制《深夜食堂》的难度很大,因为故事小,细节多,又多以日本文化、语言及生活场景为线索,留给外语版本的创作空间并不大。此前金承佑、南太铉主演的韩国版的《深夜食堂》基本按照日剧原版的感觉走,尽量贴地气,在人设上做了些合理的调整,又在饮食上替换了些韩国食物,没有广告的植入,总体延续了《深夜食堂》的调性,才勉强及格。
韩版《深夜食堂》剧照
中版《深夜食堂》的导演导过《流星花园》,几年前还和本片编剧合作过《痞子英雄》,空洞的台词和剧情以及刻意的模仿和浮夸的演技,都让这部剧产生了较大的创作偏差。如果放在五年前,这样翻拍一部热门的日本电视剧或许还不会造成这样的轰动,毕竟时代变了,黄磊也变了。
简单的说,中国版的深夜食堂有两个失误,一是故事情节过分低估了大众的阅读能力,二是编剧忽略了普通人的情感和故事。在众多评论中,“不是翻拍,是翻译”、“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粗糙且尴尬的复制”,是关于这部剧最多的“槽点”,(目前的几集)仅有的一丝原创内容也无非是国产情感剧中最常见的套路。可以说这部剧不仅没有本土化,反而疏离了中国饮食文化和大众情感认知。
喜欢“拔高”是一种致命的创作。从本土选秀,到影视剧作品,创作者总习惯给主角拔高到一种无人能及的英雄境界,用一种不同于普通人的视角俯视众生。对于小人物描写的不屑,不齿流露闲笔,是一种对于细节的怠慢,这恰恰是日本影视剧中衬托人设最重要的组成。在原版剧中,追求纯爱的茶泡饭剩女三人组丑态百出,折射社会百态,也衬托出老板的包容;某一集中,那一句“黄油拌饭的味道不是一点都没变吗”,催人泪下,就像豆瓣影评中大家公认的那句:人生往往平凡乏味如一碗白饭一般平庸的令人绝望,但只不过在上面加一点点黄油,然后放一滴两滴三滴酱油,就足够此生回味。
日本有不少关于美食的影视剧,《南极料理人》、《小森林》、《三星营养午餐》、《侠饭》、《鸭川食堂》、《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这些作品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青年的下饭“佐料”或是深夜加班后的某种补偿、治愈,精致的视觉感受,恰好好处的温情和小幽默,让这一类型的美食影视成为一种精神陪伴。两年前,“风度君子”赵文瑄饰演了台版的《孤独的美食家》;今年早期还播出了大陆版《有问题的餐厅》,两者评价均不高,偶有圈内人以“是因为观众全盘吸纳了日韩剧的价值观”来解围,事实上,观众的要求只是消除尬演和硬剧情,他们甚至对广告植入都没有提出全盘清理。几年前,有部在上海拍摄的电视剧叫《午夜计程车》,据说是中方与日本的“深夜”团队联合制作的,影片通过一个封闭汽车空间上演一幕幕流动的剧场,虽比不上食堂那般精细,也有逻辑上的不足,却能看到有些不错的想法,毕竟好看的国剧太少了。
中版《孤独的美食家》剧照
黄磊的首次人设崩塌,发生在电影《麻烦家族》上映后。一个月前,我站在电影院《麻烦家族》的海报前,满心期待着这部苦中有乐的喜剧电影;在看了预告片后,甚至相信黄磊已经把这部好看的日本电影移植成一个诙谐有趣的中国故事。然而,电影并非如此,《麻烦家族》遭遇了惨淡的票房之后,黄磊自己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巨长的微博为自己的电影解读,并且用为人师表的口吻来强调自己是电影学院出身的导演,他十分委屈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票房的扑街”,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接受平淡的电影。
人人心中都有一间深夜食堂,口味不一,只是黄磊的这间,真诚不足,广告有余。黄磊是一个引爆点,作为一个典型的“扮演式”人物,他触到了观众的底线,成为众矢之的。《深夜食堂》还有30多集未播,全片放完或半月有余,想必,对于还没有作出任何回应的黄磊来说,自己主演的这部电视剧,真的好漫长。
(本文不代表本刊及“霞光里观片小组”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贝加尔湖,看得见风景的时间」
▼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