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硝烟四起,生活也要留有一些尊严和温存感
如果说《黄金时代》是一部厚重的传记式电影,那么《明月几时有》,如同它的名字般,是一首古典无华的散文诗。
用散文诗来讲述战争,要怎么写呢?写来写去,香港空气里的潮湿味儿盖过了硝烟,层层浸染的墨绿山峦藏住了鲜红色的伤口,藏蓝色的棉布长袍盖住了黑色的枪支。
至于这字里行间的情绪,像香港的天气。南方的热,不似华北直截了当的晒,也不似西北黄沙漫起的干,而是那种怯怯的,却又攥着股子劲儿,让人闷出来一身汗。
《明月几时有》的情绪,也是闷出来的。
被温柔装饰的战争年代
从《明月几时有》中打捞起一条完整的情节线并不困难,毫无疑问是周迅所饰演的方姑的经历。
方姑瘦小灵气,会动情地背出茅盾的散文,也足够勇气帮助茅盾夫妇和邹韬奋先生的转移;会想要一桩有爱情的婚姻,而毫不在乎礼教思想的束缚;第一次参加地下工作时,便胆大而伶俐,穿着剪裁贴身的旗袍,走起路来像一只优雅的猫。
即便是一部落在战争年代的影片,可是这里头,方姑也是笑的多,哭的少。茅盾夫妇匆忙转移后,留下了些米,她看着桌上难得的丰盛菜肴冲着母亲狡黠地笑;她夜里在天台上浇花,见了前来道谢一并邀请加入地下活动的刘黑仔,她轻松地笑,接过了刘黑仔送来的食物也应了他的邀请;半夜山里头风声呼啸,让参加抗战的小鬼害怕地缩成一团,方姑似母亲般笑着搂过小鬼,一灯如豆般的温存。
方姑的鲜活,让整部影片的情绪举重若轻起来。她的爱恨,不是传统战争片里那种出对国家的信仰而迸发出的热烈的、悲壮的情感,而是私人的。她敢爱敢恨,而不是为爱为恨。她未曾说出有关守卫家国的誓言,只是在母亲埋怨着说“抗日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时,声音轻而坚定地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这么想,那就完了”;她在码头仰头注视着前来报信的李锦荣,问,“你投敌了吗”,她那么害怕,可眼神里却还是充满着爱意;她与刘黑子营救被捕的母亲时受阻,反复挣扎后决定放弃,扭头就走,不出十米,便蹲下来抱住双膝埋头哭泣。
许鞍华仁慈地给战士的铠甲上印上了鲜花。这种贯穿始终温存感,让这部关于战争的影片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如水般的温柔,爱的温柔,哭的也温柔。这种温柔所“闷”出来的情绪,让人在格外理智、足够清醒的气氛里感受到痛感,有时候强烈的痛感会让人感到不真实,甚至过快地遗忘。而这种“闷”出来的痛感,绵延不绝却格外真实。
借女人的视角,缝补上一块体面的尊严
有人说这部电影,首先是香港历史片,其次是抗战片。
事实上,很多创作者的作品,回归的永远是自己。在我看来,许鞍华也是。
许鞍华生活在香港,她熟悉这里的历史和气质,说《明月几时有》首先是香港历史片,其次是抗战片并不为过。那个年代香港的景观,生活的日常,传统的习俗在细节之处巧妙地展现,不显山露水,但足够让人回想起来,好似惊鸿一瞥。
但是在我看来,许鞍华所搭建的这一张精细的幕布,不是香港历史的幕布,而是女人的幕布。
无论观影者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如何,这都是一部“好看”的影片。这种好看,是作为一个女人,对于生的体面最朴素的理解,是历经世事沧桑的人想要的最后的尊严。
许鞍华从女人的角度,为国内战争片缝补上了这样一块体面的尊严。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方姑要去参加表姐的婚礼,她找了一条自己最鲜艳的裙子,却还是被自己的母亲埋怨说不够好看,方姑跟母亲撒娇说,“你穿的好看就好啦”,方妈妈笑。
方姑随后去了阿姨家,阿姨借了她一条好看的旗袍,为她做了一个漂亮的发髻,方姑冲着镜子笑,娇媚动人。临走前,阿姨上上下下打量了方姑好一会儿,说等等还缺了点东西,回屋给方姑拿上一个玉白色的手提包。方姑走在路上,身姿摇曳,赏心悦目。
后来婚礼上,日军突然轰炸,尖叫声四起,方姑没有和大家躲到桌子底下,而是站在窗口,看沙尘满天里的战斗机。
她穿着旗袍仰头看的样子,依然很美,很真实。即便方姑后来换上了最朴素的衣服,带上斗笠,挎上竹条编织的包,像一个农妇一样走在雨里,甚至到后来,她和刘黑仔为了逃避日军从山披上滚了下去,一身泥泞。可是这一切的狼狈不堪与之前的曼妙身形构成的不是对比,而是韧性。
作为女人,方姑也好,方妈妈也好,他们想要穿的干净好看,生活即便拮据,也要足够体面不失尊严。可是作为战士,他们又如此勇敢——“死不重要,不要连累队友”——方妈妈这样告诉女儿,方姑也是这样,挣扎后为了队员的安全,放弃了救母。
即便这群人们因为战争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可是许鞍华展示了香港人在战争年代的夹缝里,那种对于生活的讲究。这种讲究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也是人性最为美妙的一部分。方姑和方母的动人之处在于她有着作为战士的精神尊严,也保留了作为女人对生活对自己的尊严。
即便圆月当空,也不妨问一句,“明月几时有”
女性导演的视角,抹去了以往宏大历史叙事下的硝烟炮火、尸体遍野的战争惨状,还原片刻间那种田园诗歌般的生活情境,战争与生活相伴而行,而这,也是《明月几时有》的长处所在。
战争的艰苦与惨状在电视荧幕上频繁上演,而这种血腥场面和极端化的饱满情绪反倒拉开了现实生活与战争的距离,让人产生一种幻觉——这样的战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这样的战争似乎有点不够真实——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似乎已经早已忘记了战争的模样。
战争究竟是什么,是教科书上所记录对的死亡人数吗?是电视剧里那样一场又一场轰炸和一次又一次的酷刑吗?是那些老兵颤颤巍巍口述着的那些遥远的记忆吗?是博物馆里没有情绪的物品吗?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不知道战争的模样;而即便经历过战争的人,也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战争会是什么模样。
因此所有的战争都凌驾在我们的想象之上,而战争的范本却又局限了我们对于战争的理解——侵略者与被侵略者,拿着枪的闯入者和拿着枪的反抗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战争让人感觉很痛,但好像只是挂满了这些标签的,就是战争。
《明月几时有》剧照
《明月几时有》讲的也是战争,但由于它所具备的特殊性,延伸了我们对于战争的想象。
许鞍华告诉我们,战争可以是被粉饰的。
可以是永濑正敏饰演的日本人和霍建华饰演的间谍在吃着烤肋排,探讨古诗音韵时,突如其来的一次扳机下的七步成诗;可以是刘黑仔和他的同伴们挑着一捆枪支,走在水墨画般漂亮的乡间小路上,突如其来的一次汉奸袭击;可以是方姑站在码头上,月光如水,水波如月,最后一班船抵达码头时得知母亲被捕的消息。
如果没有这些突如其来,你也许会以为生活波澜不惊地美好着,战争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这之下,暗涌如潮。
即便圆月当空,也不妨问一句,“明月几时有”。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