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破沉默:中国的儿童性侵到底有多严重?

2017-09-06 徐菁菁 王海燕 三联生活周刊

从真相走向共识,这便是我们谈论儿童性侵的出发点:在向魔鬼全面宣战之前,我们先来打破沉默,看清它的面目。

点击以上封面图

一键下单「向儿童性侵说“不”」


至少到目前为止,儿童性侵依然是一个微妙的话题,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自己身边会发生这件事。那些参与到儿童防性侵教育、法律维权、心理干预、深度救助的工作者一开始也同样如此,直到他们投身这个领域,被一个又一个蜂拥而至的案例淹没。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2003年就发现,儿童性侵案件跟普通人想象不同,熟人居多,包括家庭成员、老师,受害人通常没有受到暴力和胁迫。但极不相称的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的龙迪2002年左右试图研究中国大陆的儿童性侵,却发现自己几乎找不到一个采访对象。那还是一个谈性侵色变的时代。


插图/范薇

2006年,深圳的隋双戈想要做一个关于性侵受害者心理关于的公益项目,有的机构愿意为他提供活动场地,但开完会,对方领导立刻悄悄给他打电话,嘱咐他不要对外声张。他开办的网站一开始名叫“中国性侵害预防网”,因为找不到合作对象,只能改名叫含糊的春风网。

2013年,佟丽华再次为全国妇联出具统计报告,发现“作案人和受害者的基本特点都没有变化,熟人作案的比例依然在七成左右。”但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主任李莹,已经发现新苗头:校园霸凌中开始有了儿童性侵的影子。她正在代理一起满洲里的案件,一名企业老板性侵了3名初中女生。3名女生被5名年纪更大的女生强迫乃至殴打,为成年人提供性服务。家长们还在犹豫,对孩子的性教育是否太早,但施害者对孩子的年龄要求却越来越小了。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蔡小川 摄)

但普遍的沉默只会使情况恶化,就连受害者本人,通常也很难意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中,儿童性侵的发生到底有多广泛。26岁的叶梓(化名)7岁时受到邻居和表哥多次性侵,她一度以为只有自己遇到了如此糟糕的事情, 10多年后,经过谨慎确认,她在身边的朋友里又发现了5名受害者,其中包括男生。除了在这些受害者自己的脆弱联盟里,他们从来没有对外说起过自己遭遇的事情。

对受害者的身心救助也极为缺乏,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李梓琨一直在陪伴一个名叫思思(化名)的女孩。2013年里,媒体曝出思思被同村老头性侵,随后为了指认施害者,在思思父亲的主张下,思思生下孩子,当时思思12岁。就在李梓琨介入过程中,思思再次被骗到深圳,遭到性侵,生下第2个孩子。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李梓琨过分宠溺过思思,气愤过,在思想上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最终发现,做这份工作“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可爱,也不是因为自己多善良,把这些放下后,面对问题会更冷静,工作做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


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真爱儿童社工服务项目负责人李梓琨(蔡小川 摄)

直到目前,中国依然没有关于儿童性侵的权威数据,但在2017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儿童保护制度建设研究:目标、策略与路径》一书中,研究者根据中国数次局部调查的综合分析,认为中国受到多种形式性侵犯的未成年人在为10%以上,其中插入式性侵犯约1%,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这意味着中国每10个未成年人中就至少有一人受到过性侵犯。

但当我们试图深入讨论儿童性侵议题时,发现首要难题竟然是,当我们在讨论儿童性侵时,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在中国当前的法律体系里,并没有针对儿童性侵的专门罪名。在司法领域,性侵儿童涉及的罪名分为“猥亵儿童”和“强奸”两种。普遍存在的批评是:这种划分方式并不能全面覆盖儿童可能遭遇的性侵害。例如,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仅为女性,并不包括在儿童性侵行为中也会受到伤害的男性儿童。

插图/范薇

在公众讨论中,儿童性侵的概念更为模糊。南京南站猥亵一案在网上曝光后,除了群情激愤,网络上亦不乏有关段某某的行为是否无伤大雅的争论。而段某某被逮捕后,争议仍旧持续。“不能容忍”的网友们在养父的网络空间破解了加密相册,质疑其中为何会有女童裸露下体的照片。另一些人则以“习以为常”回应他们的“大惊小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位涉事家庭的邻居表示:这个家庭“其乐融融”,“他们家就是那样,平时也没太注意……”滑县宣传部门则指责:“媒体把未成年人置身到舆论的漩涡当中,在这个事件中,小女孩的身心已经受到了伤害。”

南京南站事件展现了一幅图景:在儿童性侵的议题上,从司法到公众,我们全方位地缺乏基本共识。于是,在儿童性安全遭受威胁时,不能容忍与习以为常,皆以成人个人的道德、知识为尺度,并未将儿童利益放于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我们为何缺乏共识?其根本原因或在于:我们尚未能够直面儿童性侵的事实真相。

1977年,美国儿科权威亨利•坎普(Henry Kempe)在一次演讲中呼吁儿科医生们在知识和情感上,向儿童性虐待这一“最后的禁忌”发起挑战。“禁忌”的存在不仅因为性与家庭生活的私密,更是因为无知:40年前,即使在专业领域,人们仍相信,儿童性侵的发生率为不足百万分之一,儿童不会在性行为中受到多大伤害,性行为的发生是因为他们乐于接受。 

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年,在儿童性侵问题上,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意识转变:重量级的研究报告揭露了儿童性侵现象的普遍性和它们对儿童产生的身心伤害。医学和心理方面的专业研究,为何种行为构成侵犯提供了界定的科学依据。包括娱乐明星、政治家在内的大量成年受害者勇敢的站出来,以个人经历教育公众认识性侵真相。真相中诞生的社会共识成为推动美国采取行动,建立儿童与社区教育项目、改进立法、司法和执法体系最大推动力。其结果是:从1990年到2013年,美国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率下降了64%。



美国儿童虐待问题研究专家,新罕布什尔大学社会学戴维•芬克尔霍(David Finkelhor)认为,一个地区对性虐待问题的回应从落后到先进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和关注不够, 存在着忽略和某种程度的否定。第二阶段,即认识阶段,人们高度警觉。拥护团体倾向于强调这个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后果,研究倾向于关注发生率和影响,通过运用常规模式和生动案例教育人们。第三阶段,人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今天的中国或还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型之时。佟丽华指出,普通民众对强奸和猥亵的认知往往还是一个陌生壮汉在夜黑风高里扑倒受害人,但儿童性侵的施害者多为家庭成员、老师或者熟悉的人,受害人一般年龄较小,多是在没有受到暴力和胁迫的情况下被侵害的。心理创伤援助公益平台春风网创始人隋双戈遇到很多家长,即使收到了孩子的求助,依然选择了忽略或拒绝相信。还有高档社区的居民告诉他:“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这里不存在”。但实际情况是,儿童性侵的发生会出现在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各种家庭背景之下。

从真相走向共识,这便是我们谈论儿童性侵的出发点:在向魔鬼全面宣战之前,我们先来打破沉默,看清它的面目。

关于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说的话,请积极留言。

精选留言将有机会刊发在下期杂志的读者留言区↓↓↓



就是这个位置!

本期

更多精彩

|封面故事|

  • 打破沉默,正视真相:向儿童性侵说“不”(徐菁菁 王海燕)

  • 儿童性侵,海面下的冰山(王海燕)

  • 受伤害者的隐秘联盟(叶梓 王海燕)

  • 儿童性侵:从忽视到保护(王珊)

  • 一次救助的复杂结果(李梓琨 吴丽玮)

  • “美国模式”:一个国家的动员(徐菁菁)

  • 当我们谈论儿童与性时,我们在谈什么(蒲实)

| 社会 |

  • 热点:加拉帕戈斯群岛被扣的中国渔船(杨璐)

  • 热点:人脸识别与主流应用,准备好了吗?(王梓辉)

  • 热点:摇滚的“新晋网红”:黑豹乐队30年(吴丽玮)

  • 调查:北京小区内围栏之争:阶层差异的困境(刘畅)

| 经济 |

  • 市场分析:集体土地试建租赁住房(谢九)

| 文化 |

  • 文化:为什么“嘻哈”会这么火?(黑麦)

  • 电影:《二十二》:深情凝视还是直面历史?(吴扬)

  • 电影:《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恺撒的最后一役(宋诗婷)

  • 电影:超级巨猩如何养成?(曹玲)

  • 话题:死于独特(悦涵)

  • 收藏:第一代旅美画家朱沅芷在纽约(张星云)

  • 时尚:格子,格子,还是格子(杨聃)

  • 新知:天才与疯子(陈赛)

  • 思想:向原始人学习(贝小戎)

  • 书评:遇见巴迪欧:从爱的哲学而来(刘梁剑)

| 专栏 |

  • 邢海洋:ICO,通缩货币与实体经济悖论

  • 苗千:宇宙是否经过“微调”

  • 张斌:运动国度的年轻态与健康度

  • 宋晓军:关岛只是个“幌子”?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向儿童性侵说“不”」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