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达摩院:都知道阿里有钱,但它更需要耐心

2017-10-13 王梓辉 三联生活周刊

伟大的公司总有其相似之处,对创新与前沿科技的研发也许算是其中之一。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2016年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在研发上投入最大的5家公司每年的相关投入都超过了100亿欧元。

大众、三星、英特尔、谷歌、微软……这些伟大的公司因为在基础与前沿科技的研发上不计成本的投入走到了今天,而那些投入所产出的无形的影响力也许要比可见的利润更重要。他们都明白,只有放眼未来,才能真正走向未来。

1998年,刚刚加入微软的李开复接受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委托,来中国创办一个进行前沿性基础研究的机构,也就是日后影响力甚远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在科研环境远未像今天般开放的90年代末,一批海归科学家,带着数十名刚毕业的本土博士,研究的却是在今天看来都极为前沿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从这个研究院里走出了百度总裁张亚勤、金山软件CEO张宏江、阿里云缔造者王坚等一大批日后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影响深远的人物。直到今天,两栋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大楼仍然矗立在中关村并持续散发着自己的能量。

一家研究院让微软的影响力持续渗透到今天,马云当然懂这个道理,可惜他的阿里巴巴要比微软亚研院还晚一年才成立,在此之前,他都没有能力做这样一件事。不过在2017年10月11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的成立也许终于让这家公司迈出了走向伟大的重要一步。

 2017年10月11日,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 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


“如果阿里巴巴只是挖空心思想赚钱,那它就是一家没有出息的公司”

“在阿里巴巴过去的18年,特别是前10年,我是不允许公司内部任何人跟我谈要成立研究院的”,马云在当天如此说道,“经常有人跟我讲微软研究院多好、IBM的研究多好,某某公司的研究院多好。我说,是的,人家很好,你如果觉得好应该去那儿,我们今天做不到这个事。”

马云非常坦诚,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对于所有的创业公司来说,“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你如果死了就不用谈什么创业和研发了。用了18年的时间,阿里巴巴超过4700亿美元的市值终于让马云有资本来做这件事了。

善于演讲的马云为达摩院提出了三项原则,从中,我们能看出这个达摩院的愿景。

第一,达摩院必须活得比阿里巴巴长。

任何一家公司都是生命力有限的,什么样的东西是阿里巴巴没了以后依然会存在的?马云觉得有三项:要给世界留下一个研究院,把我们的技术、对技术的探讨留下来;要把阿里巴巴商业的智慧留下来;也希望把阿里巴巴对社会的担当、家国情怀留下来。这三样东西必须活得比阿里巴巴还要长。

第二,达摩院要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

马云希望阿里巴巴经过20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为全世界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为全世界创造服务20亿的消费者,为一千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空间和机遇。基于这些,他希望这个达摩研究院为全世界20亿的消费者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创造1000万的盈利企业的空间。达到真正的普惠共享,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这个研究院必须面向未来。

它必须解决未来的问题,解决人类未来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三项原则,马云说阿里巴巴未来三年要向达摩院投入1000亿。第一批十位科学家委员包括了5位美国院士和3位中国两院院士。显然,如同马云自己所说,“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必须解决了不起的问题;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必须解决伟大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越大,你所收到的收益会越来越大。”

而他对这个研究院的定位则是“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为解决问题研究并带来利润和快乐)”。达摩院聚集这样一笔资金以及这样一批科学家,就是要来做这件事。

 

要有远见,更要有耐心

从昨天开始,很多人都来分析阿里成立达摩院的意图。其实哪用那么长篇大论来分析呢,当一个拥有远见的公司有了足够雄厚的实力之后,面向未来进行基础科学的创新投资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了,因为所有基础科学的突破带来的回报都异常丰厚。

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马化腾说:“腾讯离倒闭只剩6个月。”任正非也曾大谈“华为的冬天”。诺基亚、雅虎这些曾经伟大的公司“尸体”还躺在那边,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公司几年之后还能活着,没有足够的远见就只有死路一条。有传闻说HTC的董事长王雪红曾经说过:五年内,手机厂商会只剩2家,其中一家是HTC。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HTC已经变成了一家VR设备公司。

当然,1000亿(单位应该是人民币)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唬人,放到全球的大企业中来看其实也还好。在我们上面提到过的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的统计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第一的华为公司在2015年的研发投入是83.6亿欧元(约为653亿人民币)。

但“1000亿”只是一个标志、一个开始,或者说对于擅长宣传的阿里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噱头;而对于一个研究院来说,耐心恐怕是除了资金之外最重要的事。事实上,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很多项目投入周期很长,甚至可能到最后也看不到什么回报。所以,追求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绝不可取。

但马云也提到,他们必须在IBM、微软和贝尔实验室以外走出自己的路,这条新路就是“要有挣钱的意识”。因为只靠拨款的话,那就会变成“公司有钱你就活,没钱你就死了”,“我要的是即便公司死了,实验室还活着。”

首批公布的达摩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十人中有三位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这个新路究竟能否走通还不得而知,毕竟贝尔实验室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这个在人类科研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实验室自从上世纪80年代因为资金问题开始将整个研发战略的重心转移到科研成果转化上来而走上了一条下滑之路,曾经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裔华人朱棣文称为“研究的乐园”的科研圣地却不得不开始压缩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空间,要求他们将重心转移到能够尽快创造利润的研究上来。

贝尔实验室的阴影远没有散去,即使在今天,这样的情况在最好的互联网公司中仍然存在。Google X这种探索互联网技术最前沿的实验室也在去年对很多当年野心勃勃的创新项目进行了调整,也暂停了许多项目。毕竟,对科学的创新探索需要成本,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有所取舍。

因此,如何在科学创新的自由与商业的实际应用中找到一个平衡恐怕是达摩院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但这样一个科学属性的研究院的成立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已经是一个走向伟大的开始了。

 “达摩院”的名字当然继承了阿里一贯的江湖气,毕竟这是一家所有员工都要起“花名”的公司。但其中是否有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创立禅宗的希冀,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希望它能像马云自己说的那样,“今天的阿里巴巴有钱,有资源,有人才,有影响力,还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宝库。这些资源、人才、数据不应该只为阿里所用,应该为世界所用,为未来所用。”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2017诺贝尔奖」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