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追讨还是回购?——颠沛流离的文物“回家”之路

2018-03-30 二咩 三联生活周刊

近日,一则英国地方拍卖行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英国《古董贸易公报》(Antiques Trade Gazette)报道,中国圆明园被抢掠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蓥”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在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进行拍卖,估价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

▲ 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

“虎蓥”拍卖页面截图


这件器物念什么,干什么用的?究竟是不是圆明园的流失文物?看到这条新闻后,相信很多人心里都蹦出了这些疑问。


圆明园今天的断壁残垣仿佛一直在提醒着我们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然而近百年来大量珍贵文物的流失和散落,更是萦绕在许多国人心头的刺。人尽皆知的十二生肖兽首还未集齐,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的诉讼还在进行中,昭陵六骏石刻也隔海相望无法团聚……太多的文物远离了它们的家乡,无法回归故土。

▲ “虎蓥”


现在,眼前这件马上被拍卖的西周“虎蓥”是怎么被劫掠到英国的?上拍是否合理合法,能否追讨?或者是否应该买回来?……



1

“存世7件”是否属实?


拍卖行宣称,目前属于“蓥”的青铜器已知仅存世7件,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同时拍卖方请了“剑桥大学独立学者、中国艺术与文化史家”薛好佩(Hajni Elias)对“虎蓥”进行了分析,其认为:“虎蓥”器型完整,保有原配顶盖。目前“蓥”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7件,除“虎蓥”和另一件“蓥”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其他几件蓥的情况如下:伯百父蓥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季良父蓥曾藏于北京的皇宫,如今收于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第三件藏于日本京都市藤井有邻馆;出土于陕西省岐山荤家村的蓥是第四件;陕西干县薛录镇墓葬出土了第五件蓥,该“蓥”可见于杰西卡﹒罗森于1990年华盛顿出版《亚瑟﹒塞克勒藏西周青铜器》一书的第1页第8幅图中;师奂父蓥是唯一一件私人藏品,于2002年9月21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被竞拍。

▲ 季良父盉 西周晚期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但从器物本身来看,"蓥(yíng)"本是"盉(hé)"的一种。盉是青铜盛酒器,多为圆口,深腹,有三足或四足,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的浓淡,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西周中期以后,出现了一种圈足和短足的盉,这种盉也有自铭为"蓥"的。所以说,哪些是"盉"哪些是"蓥",和命名有很大关系。同类型或近似类型的器物有很多,拍卖行宣称的“蓥已知仅存世7件”的说法着实有待商榷。



2

书信记录洗劫圆明园经过


同时,关于"虎蓥”是否是圆明园的流失文物,国内学界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在拍卖行的宣传中,与拍品同时现身的,还有这件“虎蓥”的前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Harry Lewis Evans与其家人的通信信件。这些信件中详述了他跟随军队侵略中国并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

▲ 英国海军上校Harry Lewis Evans与其家人的通信信件


“……周四,我们去烧毁了圆明园。它大概在四英里以外,园子有一部分完美地坐落于山坡形成了一副蔚为壮观的背景图;和欧洲的所有宫殿都不同,它由山脚下覆盖着无边土地的楼阁组成。”


“……庙里到处是漂亮的青铜和珐琅,但它们太大太沉,无法搬运……我成功地抢到了很多青铜器和珐琅花瓶,还有一些皇家花纹的杯盏碟盘(黄绿龙纹饰),但它们太脆弱了,我非常担心是不是可以真的把它们完整地带回去。”

▲ Evans上校家中摆放的“虎蓥”


拍卖方想通过信件与器物互证“虎蓥”出自圆明园,进而说明其流传有序。但事实上仅凭信件和老照片,无法直接证实信中所说“我成功抢到的很多青铜器和珐琅花瓶”中是否就有这件“虎蓥”。贴上圆明园的贴标、标榜“存世7件”稀有程度的宣传是不是套路目前还未可知,但如此明确的营销方向,想要卖给中国藏家的企图却是昭昭然的了。


拍卖方顾问Alastair Gibson在公开发表的一段话更是毫不掩饰他们的用意:


Evans家族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使世界各地的新藏家珍爱收藏这些青铜器,也希望它们中的一些可以再回到中国。

▲ “虎蓥”的前拥有者 英国海军上校Harry Lewis Evans


但劫掠者的这番言论对于这些珍贵青铜器的真正主人来讲,无异于是鳄鱼的眼泪。通观信件,在其他段落,还有着大量对当时战争状况和抢掠现场的描写。


“……清军的这一点很好,他们释放的俘虏都未受虐待、毫发未损……他们的损失极为惨重。”


“第二天我们就要进入圆明园了……法国人搜刮了大量值钱的战利品,如手表、钟表、皮大衣、丝绸等。Hope Grant将军命令装满所有推车,能装多少就装多少。”


“所有这些宝贝都被现场拍卖掉,卖的钱作为奖励发给6号参战的部队,这些宝物售价高昂,最后的金额相当可观。”


……

▲ 被焚毁后的圆明园


百年前的他们眼见了圆明园的优雅与壮丽,却用一场被称为“Party”的大火将其付之一炬。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从这些片语中想象着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辉煌景象,甚至曾经在园中犹如沧海一粟的器物都难以得见、难以追回。不仅痛心,更加无奈。


那么,如果是当时掠夺的文物,这件“虎蓥”是否可以被拍卖?我们又是否有权追讨呢?



3

流失文物难“回家”


流失到海外的文物,应该回购吗?是否可以通过协商、诉讼等方式合法追讨?


每当见到相关的事件,总会见到这样的问题。的确,根据国际公约,被抢掠的文物都应归还原属国。有关流失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主要是由1954年签署的《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及其议定书、1970年签署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及1995年签署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公约及议定书组成,对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保护本国文化财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公约在具体适用中会面临“溯及力”与“效力范围”问题,执行起来存在着许多实际层面的困难。目前,针对流失文物的追讨目前仍以这三种途径为主:捐赠、讨还及回购。据悉,自2002年起,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和民间的珍品文物。但也有另一种声音指出,回购文物一方面客观上使“非法抢掠成为合法流通”,另一方面会推动文物市场价格,更可能助长文物走私的猖獗。如何既合理又合法地带文物“回家”,之于我们仍旧是长路漫漫。


针对“虎蓥”事件,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上回应表示,对拍卖“青铜虎鎣”等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正在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并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而“虎蓥”也许只是中国文物流失史的片断之一,我们还有着数量庞大的流失文物如珍珠般散落于世界各地。我们能看到的、在各国博物馆展示着的文物不过是其中冰山一角,还有更多不知零落何处的珍贵文物未能回归到它们的故土,延续和见证华夏文明的昨日和今天。如何让宝物“回家”,首先也许应该了解这些宝物颠沛流离的历史。


▲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青铜器展厅

弗利尔美术馆在世界各国美术馆中以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而享有盛名,数量和质量都非常惊人,如三件十分重要的青铜器:令方彝、作册大方鼎、士上盉。据传,此三器与其他一些青铜器均于1929年在洛阳马坡出土,旋即流散于欧美各博物馆。这些作品是被收购还是被抢盗?如何散落于世界各地?(节选自《骨董时光 · 谁在收藏中国》专栏,《极富盛名的弗利尔美术馆青铜器收藏》章节)


三联中读《骨董时光 · 谁在收藏中国》年专栏,从“海外流失文物”这个独特地角度去浏览全球博物馆里最顶级的中国文物,了解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也探究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它们是怎样经受了战争、掠夺、盗偷、走私的命运,最终漂洋过海去到了那里?纽约、巴黎、伦敦到东京,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展厅和私人藏家的密室里,那些连中国本土都没有的珍贵文物到底有多少?它们中的哪些珍宝曾经在拍卖行的槌声中悄悄变换了主人,甚或悄悄回到了祖国?它们如今的市场价值究其该如何衡量?哪些珍宝未来依然有可能回到中国?


▲ 朱碧山款“张骞乘槎”银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金银器大师,其作品存世稀少,仅有四件。最后一件已于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这件银槎杯应该就是当年圆明园的遗珍。银槎杯是怎么入藏克利夫兰美术馆,经历了怎样的颠沛流离?(节选自《骨董时光 · 谁在收藏中国》专栏,《克利夫兰的圆明园遗珍:朱碧山银槎杯》章节)


这些故事也许只有我们了解得更清楚,才更可能去了解历史的过去,和艺术的未来。



▲ 点击上图,试听

《骨董时光·谁在收藏中国》年专栏


【专栏介绍】

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刚刚开馆(1933年),得到了1100万美元资金的捐助,为了给该馆征集亚洲艺术品,史克曼踏上了漫漫旅途。当时龙门石窟附近的农民根据买主订单,对龙门上千个无人看守的石窟进行偷盗,并大量流入北平穷街陋巷里的古董店。史克曼在兰登·华尔纳的建议下,由福格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共同出资,将《文昭皇后礼佛图》的浮雕碎片拿下,最终落户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这只是中国文物流失史的片断之一。如《文昭皇后礼佛图》这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的中国文物不胜枚举,在西方相关博物馆成为各国观众所爱,尽管很少人知道它们颠簸流离的经历。本专栏将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文昭皇后礼佛图》的故事开始,深入全球顶级博物馆和它们馆藏的中国藏品。 


在这一年里,刘越将带你走访以下他亲自探访过的十大美国英国美术馆和博物馆,以一物一讲的方式,将馆内珍藏中国文物精品的前世今生一一向你道来,也从“海外流失文物”这个独特地角度去浏览全球博物馆里最好的中国文物,学习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


帮您找回那些已经渐渐遗忘的关于古老东方文化和艺术的记忆,共同去寻找那个伫立在西方观众视野里的古代中国。这一年中你将参观到的美英顶级美术馆、博物馆有:


1.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

2.美国芝加哥美术馆

3.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4.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5.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6.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7.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8.英国大英博物馆

9.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

10.英国牛津阿什莫林美术馆



【主讲人简介】

刘越,网名“骨董时光”,二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经历了挖墓寻珍的洗礼后,又就职于国内艺术品拍卖巨头中国嘉德,历任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和陶瓷部总经理。作为古董界声名显赫的鉴定专家,他十余年间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古董珍玩,策划组织各类拍卖上百场,过手珍宝文物无数,在业内有着重要影响。他也是国内屈指可数亲身和近身与这些博物馆的中国流失文物接触的专家。



【大V推荐】

骨董时光是专业者讲故事的高手,既吃透专业,又了解读者。在故事中汲取知识,又用知识推进故事。他的专栏值得一听。

——马未都


从一件件古董入手,带出—桩桩故事。或因骨董时光身为古董圈声名显赫的鉴定专家,以致每件器物的因缘际会,故事的展开,也因此讲得真实生动。 

——作家、编剧海岩



【订阅本年度专栏,你将收获】

1、一周两次音频+图文课程,了解到那些分散在这十大美术馆中的古代中国珍宝和它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还能欣赏到这些珍宝的高清大图。


2、拥有一位私人艺术导师——骨董时光。他将给你一份贴心实用的博物馆、美术馆导览手册。让你既能足不出户成为美术馆知识达人,又能在下次旅游前做足知识准备,完成一次更具专业水准的个人旅行计划。


3、你将加入一个艺术俱乐部“骨董时光全球美术馆私享群”,与最懂艺术的人交朋友,还能得到骨董时光的亲自指点,提升你在收藏领域的品位和实战能力。



【适宜人群】

收藏、艺术、历史、旅行热爱者,以美术馆、博物馆为第一目的地的新一代背包客们。



【订购须知】

1、《骨董时光·谁在收藏中国(第一季@美英篇)》为“音频+图文”专栏,每周三、六两次更新,全年(2017年8月4日~2018年8月3日)52周无间断。这中间我们会视订阅用户的反馈情况增加互动交流的问题回答版块内容,也以音频方式推出。 

2、本专栏为年付费(199元/年)订阅产品,订阅成功后即可永久阅读2017年8月4日~2018年8月3日之间的内容。成功订阅专栏后,您可以加入“骨董时光全球美术馆私享群”。 

3、本专栏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概不退款,请您理解。在服务号中收听音频遇到问题的用户,请查看您的微信是否升级到了最新版本。通过微信订阅本专栏的用户,建议下载中读App收听讲课内容,App上可以控制音频进度,为大家带来更好的收听体验。同时,请及时更新到最新版中读App。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中读"现已全面上线,请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

点此→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中读』App

温馨提示:

中读 App 已升级至 5.5.3 版本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 点击【阅读原文】订《骨董时光·谁在收藏中国》年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