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大改革,你的个人账户收入要缩水一半了?
按照医保局的改革办法,“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以内,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和现在相比,这次改革的最大变化就是,单位缴纳的医保费将全部进入统筹基金,而不是个人账户,这将导致个人医保账户的收入大缩水。
按照我国医保的改革方向,将来要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账户也就被缩水甚至取消了。国家医保局在此次改革文件中表示,“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提高门诊待遇。”通俗理解就是,个人账户资金减少了,但是门诊待遇提高了。如果改革目的是为了解决弱势群体的门诊压力,更好的办法应该是增加个人账户的收入,而不是反而减少收入,通过其他人的个人账户来弥补。因为统筹账户已经实现了共济功能,再让个人账户也来承担共济功能,似乎有失公平。
我国医保改革缩减个人账户,提高门诊共济,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降低住院率。最近几年,中国的住院率快速提升,给医保体系带来了较大压力,2008年,我国的住院率(年住院人数/年门诊人数)不到9%,到了2019年,住院率已经提升到19%。而住院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很多专家认为是门诊报销比率不高所致。在个人账户负责门诊费用,统筹基金负责住院的模式下,很多病人会尽量选择住院来报销医疗费用,由此带来了住院率的快速上升。所以,如果提高门诊的报销率,或者说,让医保统筹基金来覆盖门诊费用,可能会缓解住院压力。比如北京市,住院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原因在于,北京市的门诊费用也可以报销,而且报销率在70%以上,所以,很多人不会刻意通过住院来实现报销医疗费的目的。这一次医改提出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通过提升门诊待遇,减少住院压力,进而减轻医保支出压力。
应该说,这样的改革大方向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改革的成本应该由谁来支付,如果全部通过缩减个人账户的收入来实现是否合理?国内很多地方其实已经实现了门诊费用报销,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比如北京、上海、浙江等等,这些地方并没有通过缩减个人账户收入来提升门诊保障能力,这说明缩减个人账户可能并非改革的唯一必要选项。另外,这些地方已经实现了比较强的门诊保障能力,并没有缩减个人账户收入的强烈需求,如果这次改革强行缩减这些地区的个人账户收入,是否也有一刀切之嫌?
图 | 视觉中国
当然,国家医保局公布的这份文件并非终稿,目前还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在9月6日前提出意见。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次事关切身利益的改革,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公众还有参与的可能性。
作者档案
谢九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26分钟前
三联生活周刊
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九论财经(gh_2556c4453440)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