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才”苏东坡,叫我如何不爱你?

丘濂 三联生活周刊 2021-01-13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下单
「苏东坡地理」
主笔|丘濂
故宫文华殿“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主题大展现场,一件展品让很多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它是苏轼在元符二年(1099)贬谪海南儋州期间,给幼子苏过写的一封信。明朝人陈继儒将真迹辑刻成帖,这封信也称作“献蚝帖”。面对海南取之不尽的生蚝,苏轼说他琢磨出两种烹饪方法:一种是把蚝肉取出来,加酒和水一起煮熟;另一种是专门选个头大的,用炭火来炙烤。
信的结尾不忘带着一点苏轼特有的幽默——“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海南作为当时的蛮荒之地,有谁愿意去呢?这种苦中作乐的劲头让人会心一笑,又觉得有一点心酸。
明拓《晚香堂苏帖》苏轼书《献蚝帖》册
于是作为美食家一面的苏轼显露出来。他的美食创造总和他的流放生活紧紧相关。几乎置他于死地的“乌台诗案”后,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去到了人生第一个贬谪之所黄州(今湖北黄冈)。为官的俸禄没有了,只有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可领,他想到了在城东的一片坡地上开荒自足,从此便有了“东坡居士”的名号,历史上多了一个“苏东坡”的名字。后世所称的“东坡肉”、“东坡羹”和“东坡豆腐”据说就是在黄州期间被发明出来的,是对最平常食材充满智慧的转化。
绍圣二年(1095),苏轼一贬再贬到了惠州。市集上无人问津的羊脊骨,被苏轼便宜获得,做成了火烤羊脊骨的美味。这大概让他成为了吃羊蝎子的鼻祖。颠沛流离的命运,始终无法阻止“自平生为口忙”的苏轼,去发现苦难生活的情趣。
几乎所有人,都是从文学作品首先认识苏轼的。但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这只是了解他的一个入口,也仅仅是构成他复杂魅力的一个方面。
清代 丁观鹏《西园雅集图轴》
作家林语堂形容苏轼,“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对于这个多才多艺、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林语堂又补了一句:“这些也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宋代是一个缔造“百科全书”式人才的时代。北京大学原中文系副主任、苏轼研究者张鸣告诉本刊,宋代所形成的新型士大夫阶层是集政治才能、学术造诣和文学修养于一身,兼具官僚、学者和文士三种身份。
不仅苏轼如此,同时代的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都是这样的情况。而对比唐代出名的李白和杜甫,他们仅在诗文上著称,政治和学问都没有太多作为。张鸣认为,这可以归结到几点原因:首先,北宋开国推行的是以文治国的国策,那么经过一百年的时间,就自然会结出人才的果实;另外,宋代有种全民向学的氛围,不仅有书院讲学,还有很多私人讲学存在。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雕版印刷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方式,从而对改变读书人知识储量、士人知识结构、提升全社会文化水平有着深远意义。此时有‘谱录’这一类知识性著述大量出现就是证明。这种现象对应的是知识积累、整理的需要。除了谱录,最重要的一本书是《梦溪笔谈》,这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笔记体著作,作者沈括也和苏轼处于同一时代。它的内容大大超出传统文人所熟悉和关心的那些知识范围,著述形式也是全新的。苏轼作为士大夫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和《梦溪笔谈》相媲美。”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苏轼真迹首次全部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肖予为 摄)
苏轼无疑是群星闪耀的宋代士人群体里最为璀璨的那个。他不仅精通诸多领域,还以创造性的思维进行了新的开拓:诗歌上,他和黄庭坚共同奠基了“宋调”,也就是区别于唐诗的丰神情韵,而以筋骨理性见长;作词上,苏轼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将词的题材扩展到写景、记游、抒怀等方方面面;书法上,他表达了“我心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看法,而成为宋代书法“尚意”书风中的砥柱人物;绘画上,他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是后来明代董其昌“文人画”理论的先声。
除去这些主要的文学和艺术门类,还有苏轼在日常生活中迸发出的火花——比如在海南儋州艰苦的条件下,他改造斗笠为“东坡帽”来防日晒雨淋,也尝试制作松烟墨。
从宋朝到今天,为何苏轼一直被视为文人心中的理想人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苏轼十讲》的作者朱刚对本刊说:“正是由于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罕见‘全才’。在某种意义上,面对苏轼的时候,好像就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整体。不同时代、不同兴趣的人都能从中获益。这是其中的一个层面。”
苏轼 (1036-1101) 清 叶衍兰 绘(图|视觉中国)
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则要到苏轼的人生中去寻找。苏轼有一个辉煌的起点:嘉佑元年(1056),他从老家眉州来京师汴梁参加科举考试,以第二名中举。如果不是主考官欧阳修以为那是来自学生曾巩的试卷,需要避嫌,苏轼就应该名列榜首。
而真正让苏轼名震京师的,是他在制科考试中的表现。宋朝沿用隋唐的贡举制度,设进士科来获得普通人才,又设制科以对待非常人才。苏轼经过了六篇文论的笔试之后,再到大殿接受天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策问。结果苏轼名列三等,弟弟苏辙列四等。
“当时宋仁宗的原话是,‘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也就是说,苏轼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张鸣说,“宋朝有位宰相刘挚说过,‘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则不足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士人要有器识,不能只局限于做文人。器识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这是以苏轼为代表的士人群体极为看中的。”
黄州是苏轼人生转折的关键点。苏轼贬谪到黄州之后,巨大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他所留下的书法真迹《寒食贴》里,一笔一画都如泣如诉。它仿佛让人看见那个凄风苦雨的寒食节,盛年之时的苏轼,正在为时间流逝而哀叹,任凭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那么他将如何完成心态的转化?“孟子仁政思想中’民为重’的观点,帮助他想通一件事情,就是在哪里都可以为民众去做事情的。”张鸣说。苏轼在黄州做了不少实事,逐渐和当地人熟悉起来,感受到与民众交往的快乐。“在一首《黄泥坂词》词里,他就写了喝醉酒躺倒在路边,乡亲父老轻轻拍醒他,担心他被牛羊踩踏的情景。他体会到了这种人间的温情。”苏轼心态的转变过程经历了时间,“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样的词句一出来,你会明白他的精神境界已经为之一变。”
《苏轼回翰林院图》明代 张路(传) 。表现文人的雅逸生活。(图|视觉中国)
因此,苏轼对后人极为宝贵的遗产,是他历经沉浮后对人生形成的思考。“苏轼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都特别强,所以无论是内心独白式的作品,还是跟别人应酬的作品,都能体现‘人生思考’的结果。只要一翻他的集子,就能感受到这个特点,而读者自然就会在‘人生观’的层面受其影响,这使苏轼的影响能够深入到国人的‘灵魂’层面。”朱刚这样说。
“从著名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他自认为谪仙,却不愿‘乘风归去’,而愿长住人间的结论。这种深爱人间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只因苏轼也深通佛道,常有‘出世’之思,又一生陷于政争,时发厌倦之语,所以需要一个权衡:他对生活、对人世的态度,主要方面是什么?其实苏轼几乎每走一步,都在反思‘人生’,这一点非常突出,也许就因为他是个‘全才’,在诸多领域都有能力去创新发展,这个‘人间’到处有他的用武之地,因此不弃不离。对人世的爱,不是空洞的,这跟主体的力量、水平在这个世界的展开能力有关。
苏轼在他生活的时代就为人们所喜爱。正如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在采访中所说,苏轼不断被贬的经历,其实使他对文人和普通人的影响力、吸引力更大了。他的诗词文论被人传抄,书画墨迹被人珍藏。即使在宋徽宗打击元祐党人的短暂时期,人们也将和苏轼相关的物品悄悄保护起来。
文学作品之外,还有何种方式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感知苏轼?苏轼有40余件真迹存世。所谓“尺牍书疏,千里面目”,我们仍旧能够在展览中,一边阅读这些字迹,一边体会苏轼的心境,哪怕中间横亘有超越千年的时间。
苏轼的宦游和贬谪经历,让他的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寻访地理的过程,走近苏轼的精神世界。四路记者分别去往在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几处地点:
眉州是苏轼的故乡。他青年时离开,之后的仕途之路身不由己,此后无论他在哪里赴任或是被贬居,都没能再次踏上故土。他与儿时形影不离的兄弟各自漂泊,聚少离多,直到生命的终点,最终埋葬异乡。苏轼在离开眉山后写的诗词中,含“梦”字的有352首之多,其中很多是梦归家乡的诗。眉州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起点,也是他“夜来幽梦忽还乡”时的梦中归宿。
杭州是苏轼两次担任地方官的地方。第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第二次则是在元祐四年(1089),出任杭州知州。在这里,苏轼不仅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篇,还构建了水利工程和公共卫生安全设施。如今杭州人提起苏东坡,仍会倍显亲切尊称其为“老市长”。
黄州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的低谷,却成就了他诗文艺术上的爆发。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寓所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但赤壁和东坡都有处寻觅。只是赤壁附近,景观变化太大。如果说一千多年前,苏轼在赤壁只能怀想“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今人在此也只能怀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之游了。
儋州是苏轼最后的谪居之地。他在这里依然继续着自己对于人生与政治的思索,完成《易传》《论语说》《书传》等重要学术著作。元符三年(1100)二月,苏轼因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得以内迁广西廉州。苏轼在北归渡海之前,写下一首诗,其中最后一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走向人生终点的苏轼内心平静,信念依旧坚定。
封面动画设计:黄罡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苏东坡地理」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本期精彩报道
| 封面故事 |
  • 苏东坡地理:眉州、杭州、黄州、儋州——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丘濂)

  • 在书画真迹中,感知苏轼的精神世界(丘濂)

  • 苏轼的六幅书法真迹(张宇琦)

  • “每被贬一次,他对人生的理解就更深入一层”(张佳婧)

  • 眉州:夜来幽梦忽还乡(张星云)

  • 杭州:致君尧舜,此事何难?(陈璐)

  • 黄州:一簑烟雨任平生(艾江涛)

  • 儋州:兹游奇绝冠平生(艾江涛)

| 社会 |
  • 调查:“教育局副局长”的熟人生意:一场不精致的骗局(王海燕)

  • 调查:一起房产官司背后:村里的“女权主义者”(王珊)

  • 调查:消失的联结:一个城市菜市场的命运(丘濂)

| 经济 |
  • 市场分析:银发经济能拉动中国消费吗?(谢九)

| 文化 |
  • 文化:《渡口编年》:被持续记录的20年(陈璐)

  • 艺术:从伊朗来,但回不到伊朗去(薛芃)

  • 戏剧:当王耀庆遇到《培尔·金特》(安妮)

  • 书评:被误解的章学诚(维舟)

  • 书与人:有志者事竟成(张复)

| 专栏 |
  • 邢海洋:人口出生率垫底的韩国,房价依旧涨

  • 苗千:常温超导的新突破

  • 袁越:人类进化在加速吗?

  • 卜键:千回百折程德全

  • 张斌:政治请与奥林匹克保持“一臂”的距离

  • 宋晓军:俄罗斯是在与中国“打配合”吗?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我们与苏轼之间,相隔近千年,但好像有一座‘精神之桥’,让我们能够心灵互通。”谈及苏轼,本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大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如是说。

作为宋史专家,邓小南更愿意从北宋历史的角度提出个人的观察。在她看来,宋代本身存在着多重复杂的内部矛盾,同时,它的朝政“称得上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开明的”,因此士人群体思想活跃,精英辈出。苏轼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这个时代造就的……而‘苏东坡热’某种程度上与近些年来的宋代文化热相关”。

点击上图,听邓小南聊苏轼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苏东坡地理」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