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勒卡雷,那个“完美的间谍”去世了
当地时间12月12日,英国著名作家约翰·勒卡雷在康沃尔郡的家中因肺炎去世,享年89岁。
文|李孟苏
柏林谍影
约翰·勒卡雷被定义为“间谍小说作家”,他确实也做过情报工作,是如假包换的特工。间谍兼职写作,似乎是英国文学界的一个传统。伊恩·弗莱明、格雷厄姆·格林、写《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罗纳德·达尔、约翰·勒卡雷、弗·福赛斯写了大量谍战小说,家喻户晓,文声斐然;乔治·奥威尔、金斯利·艾米斯、安格斯·威尔逊、穆里尔·斯帕克、安东尼·伯吉斯和安东尼·鲍威尔等人虽然不写这类题材,也和这行当多少沾点瓜葛。
9个月后,勒卡雷的第三本间谍小说《柏林谍影》面世。小说一开场就是惊险的叛逃:英国间谍利玛斯在柏林墙西德这一边,等待他的一名特工从东德越境过来,在即将进入西德的那一刻,特工被识破身份,死于东德哨兵的枪下。
勒卡雷反复强调作品纯属虚构,但踩在了现实中的金·菲尔比叛逃的节点上,一炮而红。小说勾勒出冷战的现实,提升了同类小说的格调,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永远改变了惊悚片的面貌,使得《柏林谍影》成为世界惊险小说的一块里程碑。
勒卡雷的生活也像金·菲尔比的人生,出现了巨大转折。原本他写小说都是偷偷写,写好后经过上级部门的严格审核,才得以付梓——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的书稿出版前都会送到军情六处进行审查。虽然上司并不支持他的写作,但也没有更多阻碍。《柏林谍影》的轰动效应,让他的身份不断被质疑,同时媒体又翻出金·菲尔比事件,安全部门遭受极大压力。
童年生活是特工生涯的学徒期
而母亲,在他5岁时与情人私奔,直到他21岁才母子重逢。他们在一个火车站的站台上相遇,彼此都没有弥合关系的愿望。在2016年出版的回忆录《鸽子隧道》中,勒卡雷写道,母亲对他的小说并不怎么看好。
间谍世界是人类现实的隐喻
在勒卡雷之前,英国出版界的间谍小说都是伊恩·弗莱明创立的007模式:温文尔雅,富有品位的绅士效忠大不列颠和女王,在玩着刺激惊险的谍战游戏的同时,和一个个性感尤物上床。
勒卡雷很不愿意人们把他的作品与邦德系列相提并论。勒卡雷的间谍世界阴暗、凶险,军情六处是肮脏的马戏团;英国间谍在昏暗的房间里孤独地喝闷酒,梦想破灭,不见纸醉金迷,没有在皇家赌场里喝马蒂尼的浮夸。他笔下的特工,用《柏林谍影》中特工利玛斯的话来说,“你以为间谍都是些什么好人吗?以为他们是牧师、圣徒或者是烈士?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些手段卑鄙的傻瓜,一群叛徒,是啊,还有酒鬼、恶棍和变态狂,是些滥杀无辜充英雄的人。”
勒卡雷说,1961年8月柏林墙建成后,勒卡雷立即被派去评估其后果。此时,冷战进入至暗时刻,他和同僚们都担心核战争随时爆发。在这种形势下,他写了《柏林谍影》,写了被墙隔开的柏林,确立了后来反复写的主题:在间谍活动中,道德界限的模糊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很难区分好人、坏人。
勒卡雷青年时期在奥地利服兵役时,有一项任务是与东欧叛逃者面谈。他发现,不管是从铁幕国家逃到西方国家的叛逃者,还是西方国家的自由卫士,人性都是有缺陷的。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写作者之一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1999年在《纽约客》上撰文评论勒卡雷的写作:“从主题上讲,勒卡雷真正的书写对象不是间谍活动。他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是一种无休止的欺骗:背叛是一种爱,谎言是一种真理,好人为坏事服务,坏人为好人服务。”
勒卡雷的间谍小说也写了波诡云谲的政治阴谋和杀戮行动,但他更突出道德的灰色地带、不透明的权力游戏、道德败坏的官僚机构对真相的绞杀,这些因素导致为情报机制效力的特工们为预算、政客们驱使,可能被同事和情人背叛,也可能被敌人出卖,以及特工秘密生活对心理的创伤。
他虽然不遗余力揭露间谍活动的肮脏,但他也坚持塑造出某些间谍的高贵品格。乔治·史迈利就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身处充满欺骗的网络中心、价值观瓦解的世界,仍很正派,坚定地保护他认为值得保护的东西,“几乎把自己看作是带着牧师的召唤说出真相的人”。
他说,他是人道主义者,但不是乐观主义者。
这些都让勒卡雷赢得了弗莱明没有得到的尊重。
柏林墙倒塌31年了,再看勒卡雷的小说,仍然能看到纸面里透露出的失望,看到冷战、政治、阴谋对个体的欺骗。勒卡尔认为间谍世界是“人类现实的隐喻”。他的间谍小说其实也是寓言,提醒人们,“冷战结束了,我们人类虽然幸存,但仍然没有方向,仍然没有信仰。”
或许是天性,也是情报工作的训练,成名后的勒卡雷从来没有兴趣卷入名利场游戏,这些游戏毁了多少个天才作家。他拒绝了大多数采访请求,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举行首映式,他也从不出席。
他大多数时间住在康沃尔郡一个偏僻荒凉的海角,有意避开文学圈的社交场合。在那里的悬崖上,他有栋朴素的白色房子。除了采访者、书迷,也有间谍来拜访他,把拜见他视为自己职业的某种神谕。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节俭一代退场: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