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朋友圈每天攀比的微信步数,竟然真的有助于长寿?

周悦 丁香园 2019-06-22

朋友圈的热闹,是从攀比微信步数开始的。


10000 步,是每一个执着于微信步数排行榜的人心中的一道坎,是众多坐班社畜都望尘莫及的一个数。


为此,有的人早上 9:30 就已经突破 5000 步大关,与后方选手拉开差距。


早上 9:30 的微信运动排名


有人甚至不惜购入专业设备,只为占领别人的朋友圈封面。


把手机放上去就能一直帮你晃步数


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是除了保温杯里枸杞的数量之外,唯一能体现朋克养生力度的量化指标;对于父母那一辈的人来说,这象征着一种健康积极的中老年生活态度。


既然如此,每天的步数越多,就真的越有利于你的健康和寿命吗?


最近发表于 JAMA Intern Med 上的一项队列研究,专门来解答了这个问题。


图源:JAMA Intern Med 网站截图



1 万多名大妈的步数研究


这项研究的受试者,简直是被神选中的人,能够入选《试验志愿者幸运指数排行榜》前三甲。(应该没有这个榜,是我编的,用来让你们体会他们有多幸运)


这群人不仅可以免费享受到智能可穿戴设备带来的步数计量体验,在试验结束后,还有人按时打电话过来嘘寒问暖,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选中了 17461 名平均年龄 72 岁的大妈,给他们戴上课题组免费提供的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设备连接手机 App,进行为期 7 天的步数和步行强度跟踪试验,进而研究每日步数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前期,研究人员已经记录了她们的身高、体重、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史,平衡了基线数据。试验结束后进行随访,收集他们的死亡率数据,随访时间为 4.3 年,期间有 504 人死亡。研究结果表明:


1. 随着每日步数的上升,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每日步数每增加 1000 步,死亡率就下降 约 15%。步数为 4400/d 左右的人,死亡风险比 2700/d 的人降低约 41%。


图 1  根据四分位数的拆分原理,研究者将受试者按照每日中位步数从高到低分为 4 组(步数中位数分别为 2718,4363,5905 和 8442 步)可见随步数上升,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


图 2  随着每日平均步数的上升

死亡风险比呈下降趋势


2. 但当每日步数达到或超过 7500 步时,随着步数的上升,死亡风险下降趋势区域平稳。即步数增加与死亡风险无显著相关。


图 3 到达 7500 后,死亡率无显著性下降趋势


3. 研究人员对步行强度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在校正每日步数的影响后,结果表明不同的行走强度与死亡风险无显著性相关。




走一走,还真的活得久


看来,微信步数的大比拼还是有作用的。


在一定程度上,每日行走步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减少死亡的风险,而且,跟步行快慢没有多大关系,按平时正常速度即可。


步行对于健康的好处,此前已经有研究加以佐证。有学者对有糖耐量异常或有心血管疾病潜在风险的人进行计步观察,发现每日平均步数每增加 2000 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5.5%,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约 10%。


而对于死亡率的影响,来自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多地的研究显示,每日较高的步数与 5~10 年内死亡率呈负相关。


但是,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要注意「投入产出比」,当每日步数达到 7500 步以后,这个影响就差不多失效了。


经过计算,按照正常成年人步行速度,7500 步约等于走 5000 米,花费时间约 83 分钟。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天要花约 1~1.5 小时的时间在步行上。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对象仅为女性。而且本研究只是观察性研究,并不能将步数和健康直接划等号。


所以,不必局限于那个 10000 步的执念,也不必因为这个 7500 步的研究结论过于约束自己。


不管怎么说,适量的步行都是有好处的,微信运动适当攀比一下,能让大家开心也挺好滴。(责任编辑:刘昱)



你的朋友圈里有这样

热爱攀比微信步数的朋友吗?




没看够?这里还有

 捡屎撤稿 | 喝血 | 性生活  | 广场舞 | 打游戏

 | 高盐 | 鸡屁股 |间谍自拍 | 孤独死  | 抓论文 | 演员

憋尿 | 离婚 | 炸鸡 | 不吃早餐 | 夜班病 | 吃乐高

俯卧撑 | 遗腹生殖 | 勾心斗角 | 补觉续命 | 结婚



题图:根据 Emoji 表情素材自制

插图来源: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向下滑动)

1. Lee I, Shiroma EJ, Kamada M, Bassett DR, Matthews CE, Buring JE. Association of Step Volume and Intensity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y 29, 2019. 

2. Kraus  WE, Yates  T, Tuomilehto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line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ed by pedometer count and new-onset diabetes in the NAVIGATOR trial.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18;6(1):e000523. 

3. Yates  T, Haffner  SM, Schulte  PJ,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 in daily ambulatory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NAVIGATOR trial): a cohort analysis.  Lancet. 2014;383(9922):1059-1066. doi:10.1016/S0140-6736(13)62061-9

4. Dwyer  T, Pezic  A, Sun  C,  et al.  Objectively measured daily steps and subsequent long term all-cause mortality: the Tasp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PLoS One. 2015;10(11):e0141274. 

5. Jefferis  BJ, Parsons  TJ, Sartini  C,  et al.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men: does volume of activity matter more than pattern of accumulation?  Br J Sports Med. 2018;bjsports-2017-0987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