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志红:做改善大众健康的“架桥人”

2017-12-18 范志红 果壳网



编者按

在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党委共同指导下,首都互联网协会媒介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果壳网共同推出“我在科普·十九大时光”专栏,组织一批科普界一线实践者,以自身经历和体会,展示科普战线上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砥砺奋进的发展状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科普”并非互联网和传统科普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互联网与新时期科普规律加成后的创新升级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科普行业进步的一个标志,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广阔的容纳度和更前沿的敏感性,更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的生动体现。


范志红:做改善大众健康的“架桥人”


范志红


营养科学传播者

中国农业大学教师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一座架在两座大山之间的桥


说起来,我的人生和科学传播真的很有缘分。


小时候,我就看了很多科普书。记得第一本是我在6岁时看的《科学小实验》,其中有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变色的内容,我觉得非常有趣。真的很巧,后来我做了教师,在“食品化学”课程中也讲这个内容。


上小学时,我爱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喜欢阿西莫夫和叶永烈等许多名家的科普作品。在那个年代,能看到几十本科普书的孩子真的不多,我是幸运的。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英文书,其中说到:营养科学的研究可以无限深入,大众是看不懂的,就像一座大山,仰之弥高;另一边,大众的饮食生活习惯也像一座大山,难以撼动。两者之间有一道无底的深渊相隔,而营养科普教育就是这两座大山之间架起的桥梁。没有它,营养学研究就无法实现改善大众健康的社会意义。当时我就想:如果可能的话,我也要做那个架桥的人。


后来我毕业之后,有机会参加了科普书的编写。之后在环保活动中认识了一些媒体人,于是开始给报刊撰写科普文章。第一次上电视做节目是环保节目。后来有了养生节目,就开始录制电视节目。


那时候由于营养方面的研究课题不太多,我有精力在本职工作以外做这些工作。后来我的本职工作越来越忙,但科普已经成为我人生意义的一部分,欲罢不能了,尽管很疲劳,也坚持着继续做下去。


科普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媒体形式涌现,读者也会随着“搬家”。我认为科普传播的途径也需要与时俱进,受众聚集在哪里,我们就要把科普的阵地转移到哪里。。


2005年有了博客,我就开始做博客;2010年微博兴起,我开始做微博;2013年,我发现读者都转到移动媒体上,于是我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目前微博已经有158万粉丝,每周都有上千万人次的阅读量;微信公众号有40余万订阅,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在3-10万之间。我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共发出了近千篇科普文章,获得报刊传统媒体的广泛转载。最近又尝试了做音频课程和视频直播等新形式,效果也很好。


在写文章之外,我也会接受广播节目的连线采访、报刊媒体采访等,也做过近二百场健康讲座。但我逐渐发现讲座的方式受众太少,传播效率过低,我更希望讲座可以和其他传播方式结合起来。比如现在去各地做市民大讲堂讲座时,我都要嘱咐当地主办机构要同时把音频、视频上网,加上电视转播和广播节目转播,尽最大可能增加受众面,提高社会效益。


我历年来录制的电视节目总数接近1000期。这两三年由于忙于做自媒体,我参与电视节目录制越来越少了。不过,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参与健康类电视节目的专家越来越多了,专家学者对“抛头露面”做科普也越来越积极了。


相比电视节目,我更喜欢自媒体,因为我认为等到老了、病了再建立健康观念已经太晚,年轻人才是更重要的科普对象,而自媒体是一个能接触到更多年轻人的平台。我很开心地发现,我的微博微信粉丝中年轻女性占75%以上,甚至还有不少女大学生。她们具有健康知识和理念,才是中国未来提升人口素质的希望。


科普创作的经验


我其实没什么特殊经验。没有写作天才,也没有营销技巧。


我觉得自己有优势的就是三点:一是真心实意,长年投入,不计报酬,不搞噱头,只想促进大众健康;二是有较广的学科基础,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三是能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受众的位置,感知他们的需求,能给大家提供可操作的、贴心的生活知识。


我一直提倡有温度的科普,提倡科普作品的供给侧改革。不搞花架子,不追求形式,诚心服务大众。


做科普其实并不简单。如果我写论文,基本上只要看一个领域的文献就行了;但如果是写科普,就要看很广泛的内容,甚至很多与我的研究无关的内容,因为我要有生物学和化学基础,有食品科学基础,有营养学基础,甚至有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也要学习。知识面越广,越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做科普其实是很耗费时间精力的。我尽量将科普与我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比如教学时用到一些科普文章和相关大众话题,写科普文章也用我做研究教学时看的文献资料。


同时,我不是只看书本、指南和文献,还要去超市买菜,在厨房做饭,和网友聊天,所以我知道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如何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给出可行方案。我想我和很多营养师相比的最大优势,就是这些地方。 


一如既往,不忘初心


这些年因为科普工作获得了一些媒体奖项,也得到了大众的信任,这是对我的精神鼓励,让我感觉社会对这项工作有认可,自己的付出有意义。当然,不管有没有获奖,我都会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继续做我的科普。只要老百姓爱看,只要我的身体状况还能支撑,就会继续写下去,同时也培养出一批喜欢科普的学生,一批爱看科普的读者。

 

题图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库






【拓展阅读】

 十九大时光·我在科普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来自果壳网

转载请联系授权: sns@guokr.com

投稿请联系scientificguokr@163.com








果壳




科研最新进展,学术最新动态

顶级学者的思考和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