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恢复高考40年:"那天起,我的人生才重新开始..."

2017-06-06 广东青年之声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


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高   考


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也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1

梦想破土而出:

1977,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1977年的夏天,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历史性决策。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


“那时候真的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大家都奔走相告,整个社会的神经都被高考所牵动,到处都洋溢着高考的气息……”1977级考生、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回忆道。


正在地质队担任物探操作员的黄大年白天上班,晚上在营营蚊雷中、昏昏油灯下刻苦攻读……最终,成为27万“幸运儿”中的一员,通过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后来成为战略科学家,人生命运就此改变。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无数曾在迷茫与困顿中苦苦求索的青年,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新华书店的一名老员工忆起,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复习资料刚面世,就引发了全家出动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印刷厂也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有的人拿着小板凳,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是半夜里来排队的。”


1977年的高考报名点,时常能看到大龄考生拖儿带女来报名。


据统计,1977年和1978年两届考生共有1160万人。


当年的考生,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但谈起40年前这场改变很多人命运的考试,他们仍然是记忆犹新、激动哽咽。“那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场景,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夫妻携手同进一个考场,同挤‘独木桥’。”当年参加高考的77级考生刘相,至今谈起那是盛况,仍激动万分。


当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


那一年,广东有53.02万人参加高考,当年全省高校录取新生8752人,录取率仅为1.7%


吴承学就是在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的,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1977年广东的高考是开卷的,可以带参考书。语文、数学开卷还说得过去,历史、地理居然也是开卷的。绝大多数考生家里无书可带,有些人胡乱带去几本书也不知道怎么抄!当年考的古文就是《愚公移山》,我觉得这么容易的考题,无法考出水平,拉开差距。后来,我才体会到,越浅越容易的题目,其实难度就越高。”吴承学说。而后来看来,这个考题简直就是挣脱“极左”的禁锢,艰难开启和推动改革开放大潮的隐喻。


吴承学(左一)大学期间与同学的合影。


1978年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这是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


“恢复高考前两年,省内招生计划不足2万人。由于中断了十多年,报考的人很多。这么多人考试,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纸张不够。”1977年担任山东省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的胡家俊回忆,试卷要用60克的书写纸,需要几十吨;装试卷的纸袋,要用100克以上含木浆的牛皮纸,需要十几吨。这些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是省里专门特批的纸张。


那是积聚了太久的渴望,那是压抑了太久的梦想,那是一个国家重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旗的序曲……


1953年出生的秦进才是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家境贫寒的他报名参加,最终顺利考上当时的河北师范学院。图中,秦进才在77级毕业留念照中找到自己。


1978年,从部队复员仅仅两个月后,刘震云参加了高考,并以河南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北大中文系。


“如果没有77年、78年高考,那我可能会像我表哥一样,在建筑工地搬砖。”刘震云说。


同样在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


得知消息,张艺谋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跑到考场。彼时,他正在陕西农村插队,和农民一起下地干了三年,后来被招到咸阳棉纺织厂当搬运工,一干又是七年。后来,张艺谋如愿考上北影,他回忆自己的高考时说:“1982年,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这时候,我的人生才再次开始。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高考,不会有现在的一切。


张艺谋报名上交自己早期拍摄的摄影作品。


“恢复高考前,全社会通行的原则是‘唯成分论’,红五类、黑五类,个人的前途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取决于你的父母、你的家庭背景。一个‘不良’的家庭出身,就要注定你一生坎坷的命运。”78级考生,清华大学首任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回忆道。“恢复高考,重新告诉人们,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


“同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不用分数去衡量,难以使得选拔人才公平公正。高考抵制了人情社会,学生凭自己的奋斗变成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否出生于穷乡僻壤,是否有社会地位,只要考分高了,就会被录取。到现在为止,尽管我们提出说高考有很多的缺点,没有办法综合性考察人才,但是它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就是,全体中国人在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个公正的理念,对中国社会意义特别大。”李强说。


就像“塌方隧道尽头突然射进来的那束光,让人们在快要闷得透不过气来时,看到的那个小孔的光亮”。在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的历史学者雷颐看来,中国人后来笃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印证着恢复高考后,知识被重新赋予了足够的尊严与价值


今年71岁的王泗海,退休前是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一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1977年,已经结婚生子的王泗海参加高考,被当时的北镇师范专科学校化学专业录取。1978年入学不久,王泗海在北镇师范专科学校校门口留影(上图);5月26日,王泗海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一中学听课,他退休后依然喜欢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下图)。



2

改革为梦想披荆斩棘:

四十年风雨变迁,高考点亮更多希望


“恢复高考是在‘两个凡是’还没有打破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意义远远超出教育本身,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


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那么40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则是改革浪潮不断向前的有力见证。


1977年12月11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精神抖擞迈入考场。


从1983年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到1985年“双轨制”和“自费生”出现,再到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


高考改革在人民的期待中摸索前行,在国家发展的需求中不断求解。


从2001年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到2014年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5.6万名学生在居住地参考;


从2012年开始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到2015年对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做出明确规定……


从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重点院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高考改革不断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2013年12月,决定放弃残疾人单独招考而参加普通人高考的45岁盲人李金生,来到河南省确山县教育局报名高考,却未能成功。


对方告诉他,“目前高考还没有盲文考卷”。几番争取和沟通,李金生最终获得参加高考的机会。


2015年6月7日,在宁夏银川二中考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位盲人考生正在独立考场参加高考。


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2014年3月底,教育部在年度招生工作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为盲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便利。


2015年6月7日上午,在志愿者的搀扶下,盲人姑娘王香君走进为她单独设置的“盲人考场001”,触摸到从北京专门为她制作和运来的盲文试卷。


曾在黑暗中蛰伏的梦想终于化茧成蝶,王香君以超过安徽省艺术类本科线10分的成绩被天津音乐学院录取。


一场可以称为“私人订制”的考试,正是这项世界规模最大的考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生动注解。


6月5日,大杨树镇即将参加高考的部分学生手拿印有“金榜题名”的书签准备登车。当日,载着600余名考生的K5161次“高考专列”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驶出,赶往130多公里以外的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参加2017年全国高考。


高考制度的改革,印证着时代的进步;而高考内容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脚步。


1978年夏天,已是大一新生的甘福保去高招办买了一份当年的试卷。从那以后,他就像上瘾一般,每年都收藏一份。如今,他已经连续收藏了39份高考试卷。成为高考风雨变迁40年的见证者。


江西省南昌市70岁老人甘福保热衷收集高考试卷,1978到2016年一套没落下。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已经30岁的甘福保报名参加考试,并被当时的江西大学物理系录取。


甘福保喜欢研究这些试卷,喜欢琢磨每份试卷烙上的时代印记:从1977年的高考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毁树容易种树难”,再到二十一世纪之后的“隐形的翅膀”、“袁隆平的获奖感言”......


高考作文对多样化视角与个性化表达的日益重视,彰显了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让这位古稀老人感慨万千。


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的作文题曾爆红网络,从曾经一道严肃的高考大题,到不少写手、段子手纷纷参与讨论、写作,也体现出如今的高考作文关注视角越来越多元化。


 


回首过往,40年来的高考,意义大大超越了高考本身。


“40年前,恢复高考,在国家是选拔人才,在个体是获得希望。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表面上只是回归教育常识,却是打破各种思想禁锢的利器。在当年,不仅仅搅动了一池春水,而且有非常绵长的后续效应。”李强说。


高考制度恢复后,短短几年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大业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人才。往后的这40年,是整个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


上图:2009年,正在上小学的王琼(左)抬着水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下图:2017年,即将参加高考的王琼放学后在学校开水房打开水。2009年,王琼只是个10岁的小学生,8年过去了,王琼凭着自己的努力,如今已是甘肃省级示范性高中一名高三学生,即将参加高考。不少贫困地区的孩子,就是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从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考运与国运紧紧相连,与社会进步紧紧相连。考试制度改革是时代的反映,而我们的考试制度不断改革不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明天。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着这样一个把国家与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考试制度。


明天,近千万考生将走进考场。


虽然,一张张考卷早已不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更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钥匙,但它依然寄托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不负青春的誓言,寄托着民族命运的期许。






来源:新华社、中国之声、南方日报、澎湃新闻

编辑: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