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971年美国华侨杨振宁访问中国,毛泽东和他说了什么?|937有声私享

2017-02-25 江苏新闻广播

有声私享  珍藏至美


大家好,我是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节目主持人美文。最近,杨振宁重新加入中国国籍一事引发社会热议。作为曾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物理学家,杨振宁可以称得上学界泰斗,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但曾加入美国国籍的行为也让很多人耿耿于怀,人们批评他不爱国,说祖国困难时脱身而去,如今国家富强了又“回国养老”。今天的有声私享,就让我们重回1971年,那一年,杨振宁第一次以美国人的身份回到中国,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





朗诵者/美文

身份/江苏新闻广播 《新闻晚高峰》节目主持人


 1971年,在北京机场的停机坪,一批由乒乓球运动员和新闻记者组成的代表团悄然抵达,他们飞跃半个地球,成为了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这便是轰动世界的乒乓球外交。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大大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而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振宁来说,当看到这一消息,他也陷入了狂喜之中。因为,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打破了美国政府原来关于“美国公民不可任意去共产主义国家”的规定,而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让他也受制于此。如今,他终于可以回到中国探望,回到这个已经阔别了26年的故乡。



毛泽东接见杨振宁

杨振宁和毛泽东的见面,是在毛泽东中南海的书房里。谈话结束以后,杨振宁说他快走到门口时,毛泽东和他握了握手,并且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希望在科学上能够有所贡献,不过自己没有做到,他很高兴杨振宁能够对人类的科学有所贡献。


当杨振宁抵达北京时,这里已经是酷热的夏天。在机场贵宾休息室,杨振宁不顾休息,第一个要见的便是邓稼先。


杨振宁、邓稼先,这两位科学界的巨擘,之间的友谊也跨越了半个世纪。他们少年相识,不仅是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两人还一同留学美国,先后获得博士学位,前半生的人生轨迹何其相似。但邓稼先回国投身原子弹研究,成为了两弹一星元勋;而杨振宁留在美国研究,功成名就,获得诺贝尔奖,加入美籍。在决定回国与留美那一刹那,他们便走向了两条不同的路。



杨振宁与邓稼先

同在祟德中学读书时,两人成了最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杨杨振宁机智灵巧,同学们称他是“机灵鬼”。邓稼先忠厚老实,绰号叫“邓老憨”。



邓稼先回国这些年,两位老友再无联系,所以杨振宁才如此急迫的想要见他。然而,此时竟无人知道邓稼先在哪。为此,周总理亲自出面,命令国防科研部门尽快寻找。


原来,由于当时正值“文革”中期,政治运动搞得黑白颠倒,人人自危。即便是邓稼先这样执行秘密而重大使命的科学家也未能幸免。曾经被作为保护对象研制核武器的功臣邓稼先和尖端机密研究院的一些科学家及研究人员,包括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的几位科学家,都被集中到西北某地办“学习班”。



合影

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杨振宁及中国科学家。二排右一为邓稼先。



国防科研部门随后便将邓稼先调回北京,这无疑是救邓稼先于千钧一发之际。杨振宁没有想到,此时他的出现,无意中保护了邓稼先,也为中国的“两弹”事业保留了力量。命运之事,当真难以捉摸。


而文革对于科学界的波及远不止于尖端科研,当时整个教育界的基础科学教育工作几乎停滞不前。杨振宁对此十分痛心,在参观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时,他提出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7月2号,周恩来接见杨振宁的时候,表示完全赞同杨的建议。周恩来说,杨先生说我们的理论太贫乏了,而且我们也不跟人家交流,恐怕这话有道理,你看到我们的毛病了。


几天之后,周恩来在接见美籍华人参观访问团的时候,他对参与会见的北大校长周培源说,你回去要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此后,针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周恩来多次批示,要求国务院科教组和科学院好好议一下,并要认真实施,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



周培源

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虽然这个任务在动乱年代无法实现,但周培源抓住时机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阐述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文章,于1972年10月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同时还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三点建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对于杨振宁首次回国访问的意义和影响,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曾这样描写过:“杨先生在1971年第一次回国访问回到美国之后,他对中国的情形做了很多报告。由于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风和为人,他的演讲和报道在美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完全解冻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是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的。但他认为正面报道中国在各方面的许多发展是他的义务。他经常到欧洲、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去讲学或访问。所到之处,人们都要求他作关于中国的情况的报告。他的这些报告,对当地的华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尤其是科学家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愿意同中国接近,杨先生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编辑 | 泊南

制作 | 陆正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