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优秀的年轻人都在逃离南京?是哗众取宠还是无奈的现实

2017-09-26 江苏新闻广播

近日,一篇《醒醒吧,南京!你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的文章在南京人的朋友圈刷屏了。在作者看来,南京这座城市缺乏高薪岗位、新兴产业,优秀的年轻人正离开南京。真的是这样吗?小编今天来逐一分析。


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

95%都不会留在南京?


打开知乎搜索栏,“为什么XX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在很多同类城市都有讨论。把南京改成武汉、西安、合肥、成都,都可以问同样一个问题。与北上广等城市争夺人才,这是所有同类城市共同面对的问题,并非南京一个城市遇到这样的问题。



9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苏教育发布”发文《在江苏就业——众多江苏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文中写到:


2017年部分在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2017年,我省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人数为31.3万人,除去升学、出国、应征义务兵等情况,实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7万人。


其中,选择在南京就业的江苏高校毕业生为4.7万人,占江苏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75%,比前往上海(1.5万人)、浙江(0.74万人)、广东(0.48万人)等经济发达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都要高得多。而2017年南京的高校生源数为1.2万人,实际选择在南京就业的江苏高校毕业生人数是生源数的近四倍,人才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


单就南京大学来看,2017年接近半数(41.26%)的已就业毕业生选择留在南京,所以95%南大学生选择离开南京就业,这一论断不足以让人信服。


南京没有面向未来的、

能够提供高收入就业

岗位的新经济?


现在互联网行业非常火爆,互联网公司吸纳了全国众多最优秀的顶尖人才。从数量上来看,南京的确缺乏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但单凭这一点就否定南京高端人才的数量明显有失偏颇。


“江苏教育发布”的推文中也说到:南京的金融、会展、总部经济等服务业优势较为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南京还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千万级大型机场、亿吨级海港和高铁枢纽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


南京对外开放优势明显,目前拥有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江北新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区,同时拥有综合保税区、枢纽经济区等特殊开放平台——这些都有利于南京未来在成为“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中的“龙头城市”时发挥重大作用。


南京对不起

所拥有的高校?


南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高等院校53所,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宁就业创新,南京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安居办法,通过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等形式,解决人才住房困难。“软硬环境”的强大、“人才政策”的推出,以及较被看好的城市发展前景,也让南京对更多高层次人才也保持了强劲的吸引力。


从学历层次看,2015-2017年以来,省内高校毕业研究生有近3成留在南京就业(分别为1.0万人、0.9万人、1.0万人),相较于前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研究生,占比要远远超出。从学校层次看,2017年,部分在宁高校中,总计有近3成留在南京就业(分别为1.3万人、1.1万人、1.2万人)。例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分别有41%、35%、29%的毕业生选择了“留在南京”工作,比去其他城市就业的毕业生都要多。


2017、2016、2015年

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最终来自五湖四海的毕业生或是选择去北上广等城市打拼,或是选择出国深造,或是选择回到家乡,亦或是留在南京就业创业,都有他们选择的理由,怎么能说是情何以堪或逃离呢?


南京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江北经济开发区作为拉动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南京召开的“江苏发展大会”打造了开放而有前瞻性的人才云平台……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人,从来就没有“睡着”,何谈醒醒呢?


当然,并不是说不能提意见。


小编认为,我们无需妄自菲薄,也不必妄自尊大,南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相信每个南京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附上《醒醒吧,南京!》原文↓↓

醒醒吧,南京!你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


文/杨国英


逃离南京!


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这些年实实在在的现状。当然,逃离的人群,以优秀的年轻人为主,尤其是985、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这几年,我所接触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大都选择离开南京,不要说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了,就连我曾讲过三年财经新闻报道课的不入流的南广学院,前些年所带的学生,除非是江苏本地人,也几乎没有人选择留在南京。


我的这一观感,在一个半月前的小范围聚会上,得到了南大商学院成志明教授的验证,他说“南京大学的应届毕业生,95%都不会留在南京。”


是什么导致了六朝古都的南京、经济大省的省会,对优秀年轻人彻底失去了吸引力?

在讨论这个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有意思的对比。


江苏一共多少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是多少?——统计得出,截止2016年底,江苏江苏上市公司总数量317家(全国第三,次于广东和浙江),这31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3.75万亿。


今天的阿里巴巴市值是多少? 4554.63亿美元,约合2.99万亿人民币(即期汇率)。这还仅是“大阿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再算上尚未上市的蚂蚁金服估值近5000亿人民币、阿里大文娱(包括UC、高德地图、优酷、阿里影业等)估值3000亿人民币左右、菜鸟网络的近千亿人民币,“大阿里”的估值已经接近4万亿人民币。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大阿里>江苏上市公司市值总和!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不由地发出一声哀叹。


做完了这个对比,再简单阐述一下,我们就大抵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优秀年轻人会选择离开南京?


其实,在过去10多年,阿里巴巴的崛起,仅是杭州新经济崛起的典型,但并非是全部,网易、恒生电子、士兰微电子、海康威视、同花顺、蘑菇街、贝贝网、51信用卡、挖财、铜板街、丁香园……在新经济不同细分领域成为独角兽的公司,早已经不下百家。


反观南京,这些年创业园区是建了一个又一个,南京几乎一个区有几个创业园区,但是,荒谬的是,这些年,这些园区的创业企业总融资额,还抵不上政府砸下去建园区的钱,这是多么地“不经济”啊。而这些入驻创业园区的企业,挂羊头卖狗肉的占多数,真正从事新经济创新的仅有极少数,这些年来,算来算去,勉勉强强在新经济细分领域叫得响的,也就途牛网、福佑卡车等不超过10家。


优秀的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逃离南京?这里没有面向未来的、能够提供高收入就业岗位的新经济!


新经济才能给年轻人提供发展机会、提供高薪的就业岗位,旧产业(传统产业)是中年人嘴里的肉,他们不会吐出来,哪怕只剩下肉渣,他们也不会、也不敢吐出来,吐出来他们还能干啥呢?


对比宁杭,南京没有新经济,每年给30岁以下年轻人提供年薪30万+的工作岗位,可能不超过2万个,而杭州有新经济,每年给30岁以下年轻人提供年薪30万+的工作岗位,绝对不低于15万个。(没有精确统计,但整体不会偏离太大,要知道互联网独角兽的平均年薪,很少有低于30万元的,而员工的平均年龄大抵都在30岁左右)。

南京在过去的10多年,错失了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不要和北京、深圳和杭州比(上海也不行,但比南京还是好很多),就连成都、武汉这些的创新成效也远比南京显著。


未来的南京,还会不会错失以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呢?优秀的年轻人还会不会大批量的逃离呢?我暂不好下结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南京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不改变,如果还侧重于做总量(比如最近飘飘然的签约投资额4000多亿的南京金洽会,这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企业的根又不在你这里,你财政还要变相贴补这些所谓的大项目)、还不激发内生的创新活动,如果正常的商务交流还是留停在喝酒扯扯蛋、酒后掼掼蛋,如果主政官员的思维还处于工业时代、而不是新经济时代,那么,南京和江苏的未来10年,照样是灰暗的,优秀的年轻人照样还是留不住的。


缺乏提供高收入就业岗位的新经济,又“人为”(间接的或无意的)操控高地价和高房价,这样的城市,优秀的年轻人会选择留下吗?——2016年,杭州、武汉、重庆、成都、郑州的常住人口,都增加了15万人以上,就连西安都增加了近13万人,但是,南京呢?2016年常住人口仅增加了3.4万人(2015年增加还不到2万人)。


在主要二线城市中,现在的南京,除了高房价,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经济亮点了。说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吧,不与排名靠前的城市比,2016年的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仅比长沙高出1.6%,房价却是长沙的1.5倍左右。


行政主导式的、官僚式的沉迷于做经济规模(因为这样很省事,又能找到权力的感觉)——财政收支持续失衡、土地财政依赖——“饥饿营销”式的土地操盘,导致高地价、高房价——无法涌现和激活依靠内生创新的新经济——无法留住优秀的年轻人,现在的南京,已经陷入到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南京,你对不起你所拥有的高校!无论是高校的绝对数量、还是985和211的高校数量,南京均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如此之多的优秀年轻人来此求学,最后又选择大规模逃离,这让人情何以堪。


醒醒吧,南京!

江苏新闻广播

编辑 小鱼儿

素材来源:江苏教育发布、荔枝锐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