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潮汕,去杭州……面对深圳高房价,这些人才的选择是离开

2016-04-26 南方都市报



2016年春节后,小姚退掉了租住在深圳龙华的房子,回到了潮州老家。


小姚2007年来到深圳,从事外贸行业。八年间,随着深圳房租的攀升,他从罗湖的新秀村搬到龙岗的布吉,又从布吉搬到龙华的杨美村。


“现在索性搬回家。”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拿出在深圳存的买房首付的一部分,在家乡开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过得还不错。


2015年,深圳楼市领涨全国。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共成交新建商品住宅6.6万余套,成交面积665.8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58.65%和65.21%。


这一波上涨扼杀了小姚买房的最后希望。“外贸前几年收入很不错。但这几年,工资并没有怎么涨,但是房价越涨越凶。”眼看首付越差越远,小姚最终决定回家。“家乡资源少,能做的事情少。优势是各方面成本低,适合草根创业。”


艰难的选择


白领小姚的选择并不是个例。


去年11月,在媒体工作的小贺离开深圳去往杭州。离开深圳时,租住于岗厦北40平米的一室一厅,房租已由前两年的2800元/月上涨至4500元/月。而现在杭州阿里西溪园区附近租住的两室一厅,89平米,月租金2800元。“发现深圳的一室一厅在这里可以住两室一厅还有书房,感觉很爽。”小贺笑称。


房子无疑是2015年深圳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腾讯公司内部论坛2月发布的一次主题为“一线城市房价这么高,还不停涨,要不要回到二线城市”的调查帖中,近四分之三(193人)选择“考虑回,二线城市房价低压力小”,四分之一(67人)选择“不回,一线城市收入高机会多”。


与疯狂的楼市同步的还有深圳的房屋租金。根据中原地产和链家的数据,2015年,深圳住房租赁平均月租金为63.96元/平方米,较2014年上涨23.1%;套均租金4842元/月,同比上涨22.4%。


一位做办公系统的创业公司CE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员工大多住在龙华,去年10月,把办公室从科技园迁往了龙华。“没办法,互联网公司加班多,员工住的近加班的积极性也更高。科技园再好,政策支持再多,员工上班没有积极性”。


有着同样烦恼的易瞳科技CEO梁剑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研发人员平均月收入一万五到两万元左右,但是住在宝安、光明、龙岗居多。“为了省钱只有牺牲时间,上班太远,很辛苦。”


深圳租个房要多少钱?看一看下图各地区均价,跟你所在的城市对比一下——



* 来源于房天下深圳租房(szzf_soufun),2015年11月统计数据


人口结构调整?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李惠林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我们院三年前从青海西宁引进了两位人才,但有一位待了三个月就回去了。因为在西宁他的工资一个月能买一平米房,但在深圳四个月都买不到一平米。”


“房价的走高势必带来人口结构的调整,背后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解释,在市场的作用下,企业会考虑是不是以这样的成本在这里运营,产业模式是不是需要转型升级。


梁剑泓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美国硅谷、旧金山的房价就相当高,但如果创新的预期回报更高的话,企业和创业创新者会作出自己的权衡,“说得残酷一点,就是‘适者生存’”。


宋丁认为,世界上最发达的一流城市,都存在着高房价的问题,房价的走高和人才的流失并不能进行直接关联。对于高端人才而言,事业长远的发展、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都是置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产业的升级,只有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以及能带来高附加值的人才能留下来。如果是无端炒作,高房价状态并不会持续,但如果是经济结构调整催生,将会是持久现象。”


出路?

“共有产权房解决的是留住引进人才问题”


深圳市长许勤前天(24日)在中宣部组织的“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深圳采访团活动上表示,深圳将探索通过房屋共有产权的过渡方式,让符合条件的人以更低的门槛进入购房市场。


这一新闻被外界解读为深圳应对楼市推出的又一重磅举措。


深圳市住房研究会会长陈蔼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房屋共有产权”其实面向的是具有保障性质的安居房工程,解决的是如何留住引进人才的问题,共有产权房的意义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深圳市长许勤实际上已说明了这一政策的前提,即过去深圳的安居工程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照市场价格的50%到70%供应住房。未来可能将进一步探索共有产权,将人员服务年限和入市的价格挂钩,符合条件的人员以较低价入市,享受房屋共有产权,服务年限达到一定要求后,则享有独立产权。


焦点

A、共有产权房能否转化为商品房?


陈蔼贫指出,住房保障实际上包括两个体系,一部分是针对户籍困难家庭的保障,另一部分是面向人才的安居概念。


“共有产权房转化为商品房与保障房封闭运作两者并不矛盾,封闭运作政策其实也没有将转化为商品房的路完全堵死,愿意补交高额差价的,仍然可以转化为商品房。”陈蔼贫称,当然共有产权房转化为商品房仍然会有严格的限定条件。“附加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如何进行界定,恰恰是政策下一步需要研究和细化的问题”。


B、当前深圳住房保障主要矛盾在于留住人才?


陈蔼贫指出,当前深圳住房保障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对户籍困难家庭的保障,而是人才安居的问题,政策的着力点,在于解决如何引进和留住人才。据了解,与过往不同的是,目前轮候库的8万多户名单中,已经以人才安居为主体。


尽管困难家庭与人才安居属于两个不同的保障体系,但是目前并没有分开建立两个单独的轮候库。对此,陈蔼贫透露,这一分开轮候的举措正在大力推进之中,相信今年之内就会看到成果。


C、共有产权房能否调节房地产市场?


通过共有产权房等方式解决人才安居问题,能否对深圳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陈蔼贫认为,共有产权房是诸多人才保障政策中的一项,除了保障房供应,楼市问题还需要综合土地供应、限购政策、清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等因素进行调控。“当然,如果大部分人才居住的问题解决了,住房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起到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都记者 郭锐川

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jjbd21)见习记者 藏瑾


* 公众号如需转载南都君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妈妈不敢看第二眼,产检均“正常”,生下二孩缺失右臂……


当街拖拽女大学生,镇纪委书记被拘15天,降为科员


小伙挤痘后出血,竟高烧昏迷,患上了脑膜炎


网曝“怀孕儿科医生被打”,再看这组照片,心疼又温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