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河南农民因意外离世,为什么故宫明天要给他开追思会
故宫博物院为一名去世的农民专门召开一场追思会,他曾荣登故宫博物院捐献者名录“景仁榜”。
近日,故宫博物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故宫博物院拟于近期召开纪念何刚同志追思会,邀请其亲属及家乡河南省商水县领导来京,与相关专家一起,共同追思缅怀这位默默无闻为中国文博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无私捐献者。”
河南商水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魏红告诉南都记者,在北京召开的何刚追思会定于6月22日下午,何刚的家属和当地干部将一同前往。
何刚生前照片。他生前曾向故宫博物院捐献了19件元朝时期的银器文物。 资料图片
河南农民三次进京献宝
何刚是河南周口商水县固墙乡固墙村村民,今年5月30日上午,他与工友在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铁路建设施工中,遭遇龙门吊倾覆遇难。
固墙村党支部书记刘红恩告诉南都记者,何刚去世后,故宫博物院很快获知消息,因其于1985年捐赠了19件元代银器,故宫博物院决定为他专门召开追思会。
刘红恩回忆称,1985年秋天,22岁的何刚在修建磨豆腐的石磨时,从自家院子里挖出一口大缸,里面有一些瓶子、盘子、小船等小物件;细数之下,共有19件银器。很快,他在地下挖出宝物的消息传播开来。开始有文物贩子前来登门求宝。
何刚捐献的文物——元代“银鎏金錾刻双凤穿花纹玉壶春瓶”。资料图片
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刘红恩比何刚年长十岁,曾于1968年至1973年在辽宁当兵五年,他是何刚比较信任的人。对于如何处理这批文物,何刚征求刘红恩意见,并把这批银器文物存放在了刘红恩家里。
虽然当时来了许多买文物的,刘红恩对南都记者说,何刚都没让他们看到这些宝贝。
何刚、刘红恩认为,地下埋藏的文物是属于国家的,不应据为己有。于是,他们开始寻思该把这些宝贝交给国家。
时任固墙乡公社食品经营处主任的郁东汉,曾在北京当过兵,他是刘红恩的好友。刘红恩找他商量“宝贝”事宜时,郁东汉称自己有个战友转业去了故宫博物院,这里是国家保存文物最妥当的地方。
几人商量后,郁东汉和他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战友取得了联系。很快,故宫博物院就让何刚把文物送往北京。
刘红恩对南都记者说,为了防止路上出问题,这批文物他们并没有一次全部送往北京。1985年11月,挑选了一些大件的文物,何刚、郁东汉他们三人坐火车北上进京。
到了故宫博物院,他们见到了时任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
梁金生告诉南都记者,那个年代捐献文物的人员不少,何刚只是一个普通的捐助者,并没有当成多么特殊的事件。
三人在北京稍作停留,等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结果出来后,他们才得知,这是当时少有的元代银器。在当时来讲,这是极为难得的物品。
于是,他们三人返回河南老家,又把剩余的一些小物件包装好,再次送往北京故宫博物院。19件银器文物,包括元代各式银盅7件、各式银瓶4件、各式银盘3件、银蜡台2件、银塔座2件、银舟1件,银残片1包。
刘红恩告诉南都记者,对于何刚的无偿捐献,故宫博物院奖励他8000元钱。“在那个年代,这是非常多的一笔钱。”
1986年2月,何刚又将存放银器的元赭釉大缸也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何刚当年捐赠文物后,故宫博物院开具的凭证。
妻死父病他获得故宫捐助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遗存银器较少,何刚捐献珍贵文物填补了此类藏品空白,在以后的展览中被多次使用。
据故宫博物院介绍,何刚发现的这批窖藏 48 31431 48 15265 0 0 2946 0 0:00:10 0:00:05 0:00:05 2946 48 31431 48 15265 0 0 2612 0 0:00:12 0:00:05 0:00:07 2979器,包括二级甲文物1件、二级乙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其中,历史文化价值、工艺价值较大的二级甲文物元代“银鎏金錾刻双凤穿花纹玉壶春瓶”,在后来的文物展中经常出镜。
为了纪念何刚的慷慨捐赠,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上。
为纪念何刚的慷慨,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故宫“景仁榜”。
南都记者在故宫博物院捐献者名录“景仁榜”上看到,1983年有12人,1984年有11人,1985年有9人。1985年的9人当中,除了农民何刚,还包括弓尚义、天津一代名医陆观虎之女陆仪、香港著名文物收藏家叶义等8人。
因为文物捐献,何刚与梁金生成了好友。在梁金生看来,何刚是一个朴实、诚恳、厚道的农民。梁金生说,每次电话联系,他总是道不完的感谢,但能感觉到他心里很苦。
刘红恩回忆称,1982年向故宫博物院献宝时,何刚恰逢新婚,但好景不长,他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儿。
后来,何刚又娶了第二任妻子。不过,刘红恩告诉南都记者,何刚的第二任妻子又得了尿毒症,检查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
为了给妻子治病,何刚变卖家产,还向亲戚朋友借了许多钱。无奈之下,2003年,他接纳邻居的建议,向故宫博物院寻求帮助。
看到何刚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患有重病,家境如此窘迫,故宫博物院特事特办,约20天后,又给了何刚5万元钱。
不过,这并没有治好他妻子的重病,她留下一个儿子,撒手人寰。失去第二任妻子的何刚非常痛苦,还没缓过劲来,2006年老父又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
走投无路的何刚再次向故宫博物院寻求帮助,经故宫博物院领导研究决定,再次资助何刚5万元钱。这笔雪中送炭的救命钱,挽救了何刚父亲的性命。
梁金生告诉南都记者,除了这两次给何刚10万元钱,中间何刚还断断续续去过北京多次,故宫博物院人员都会给他路费,以及一些小数额的金钱。
然而世事无常,年过五旬的何刚外出务工时,在一场意外事故中殒命。
生前在建筑工地打工的何刚。
“故宫博物院对父亲不薄”
2012年12月,何刚收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寄来的一封信,称为了感谢何刚的捐助,从2013年1月开始,每月都会给他邮寄一本故宫博物院出版的《紫禁城》月刊。
梁金生已经退休了,如今又被返聘回博物院继续工作。在他印象里,何刚是一个非常忠厚、朴实的农民。
梁金生告诉南都记者,他最后一次见到何刚是在十年前,“给故宫博物院捐献文物的有很多人,不过作为农民来捐献文物,在当时何刚是第一个。”近十年来,他们偶有通话。
何刚的女儿已经出嫁多年,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我父亲捐了文物,故宫博物院对他也不薄,咱不能忘了故宫博物院的恩情。父亲生前一直说,他把文物捐给故宫博物院,捐对了。”
地处中原的河南周口市,历史文化悠久。除了何刚1985年向北京故宫博物院捐献的元代文物外,周口市地区向国家捐献文物的还有其他村民。
近日,周口西华县东王营乡祁堂村村民徐遵礼,就向当地博物馆捐赠了祖上从明朝万历年间传下来的石槽。他到周口市博物馆参观时,看到展出的一个石槽后,就告诉博物馆工作人员,自家也有一个。为更好保护石槽,他想捐给周口市博物馆。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这个石槽非常少见,并不是普通人家使用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吴铭
* 公众号如需转载南都君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一女生在1.3m深泳池考试时溺亡!请牢记:游泳属于高危项目!